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Basic Accounting Course Based on OBE Education Concept
DOI: 10.12677/ae.2024.146963, PDF, HTML, XML, 下载: 15  浏览: 34 
作者: 张熙培: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OBE教育理念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OBE Education Concept Basic Accounting Course Teaching Reform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基础会计课程一直作为各大经管类院校的专业必修课,且其重要性日益提升,但目前基础会计的教学却面临着挑战与改革。近年来提出的OBE教育理念,已愈发受到重视,被越来越多的高校融入进了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所以,如何将OBE教育理念融入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中,提升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品质,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new demands are put forward for talents training in colleges. The Basic Accounting course has always been a compulsory course in major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colleges, and its importance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But at present, the basic accounting teaching is faced with challenges and reform. In recent years, the OBE education concept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course reform and personnel training process by more and more colleges. Therefore, how to integrate the OBE education concept into the teaching reform of basic accounting course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basic accounting course is a problem worth exploring.
文章引用:张熙培.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教育进展, 2024, 14(6): 494-50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6963

1. 引言

随着我国在多方面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这就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多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技术则为高校的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不断提供思路。其中,OBE教育理念作为一种目标导向、需求导向的教育理念,根据要达到的最终教学成果反向设计教学过程,更加强调以学生为本。基础会计课程作为各大经管类院校的一门必修课,是学生掌握基本财会知识所必不可少的课程,其在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会计课程的实操性强,且与生活联系紧密,为让学生能够更扎实地掌握财会知识,并能真正将理论知识应用至之后的实务工作中,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融入OBE教育理念,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以便为现代社会培养专业知识扎实,上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2. OBE教育理念的基本概述

OBE教育理念最早由美国学者Spady于1981年提出,他认为在教学开始前,教育者就应预先确定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成果,之后围绕该目标与成果展开教学[1]。这是一种“以最终的成果作为教学导向,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设计教学过程”的先进教育理念。依据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确定学生需要学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成果,如何帮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从而重构教学内容,反向设计教学过程。在OBE教育理念的支持下,教学的中心始终是学生,不再是教材有什么老师教什么,而是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国内外众多学者OBE教育理念的理论展开了相关研究。Deepak认为,在OBE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每位学习者都可以在学习前就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最终取得明确的学习成果[2]。申天恩等人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实践成果,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实务教学设计[3]。赵洪梅等人在阐明成果导向教育两个成果展现模型的基础上,介绍了成果设定的标准及方法[4]。王永泉等人基于OBE教育理念,就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探讨了各环节所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形式标准和操作要点[5]。国内外学者不仅关注OBE教育理念的理论研究,对于OBE教育理念的实践也在积极进行探索。Er Hui Meng等人将OBE教育理念应用于医学专业教学改革中,研究表明,这对于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6]。Heena等人将OBE教育理念应用于机械专业的考试中,发现此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7]。Nuwan等人将OBE教育理念应用于会计研究项目中,研究表明能为会计专业的教学和评价提供实质性帮助[8]。卢志海建议高职院校在推进旅游管理专业技能大赛的改革中融入OBE教育理念,以实现良好的“赛–改”互助循环融通机制[9]。李雨润等人分析了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融入OBE理念的优势,并提出了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融入OBE理念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方案[10]。邓小芳通过对现代管理会计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科学运用OBE教学模式,能全方面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辅助管理会计教学的顺利改革[11]。王艳梅则认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OBE理念,可以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性能力,有利于不断推进专业教育工作,提升教育的实用价值[12]

因此在会计教学过程中融入OBE教育理念能带来极大的影响。在OBE教育理念下,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果,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明确课程学习任务,合理选择课程知识结构,从而激发学生的会计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最终达到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的目的。

3. 高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国内高校的会计教学正面临改革,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会计教学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满足企业的需求。而基础会计课程作为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入门第一课,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但分析看来,目前高校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仍存在如下问题:

3.1. 教学目标不清晰

经过调查发现,目前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过于笼统,概括性太强,学生反馈并不能很好的理解通过学习这门课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陷入迷茫。虽然在基础会计这门课程中,甚至落实到具体的每一章节,都有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但作为大一的学生,很难理清本门课程与后续专业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对本门课程与后续步入社会后的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更是无从了解,只是认为学校在当下开设了这门必修课,就按时走进课堂学习即可。这样因为不了解具体的教学目标,会导致学生降低对于自己的期望,大大降低对基础会计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欲望的情况下,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适用性差

教育目标的实现要通过教学内容的传授,而这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在高校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多根据教材编写的逻辑顺序与具体内容来设计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不能很好的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且教师的授课课时有限,导致在授课过程中的重心更偏向于如何在规定的课时量内完成教材知识的讲解,从而忽略了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更缺乏了与会计实务之间的联系,致使教学内容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且在当下社会,会计准则的更新变化相对较快,但教材内容通常相对滞后,这并不利于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会计准则,并能将其运用至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过程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所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相对较弱。

3.3. 教学手段传统单一

教师如果想学生学有所获,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那么就必须保证教学的各个环节是有效的,这需要教师运用多种合理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的同时能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成与教学目标的实现。但目前,基础会计课程采用的教学手段传统单一,仍多采用教师主导教学过程的授课方式,学生坐在教室里被动的接受着知识与技能。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手段,学生难以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学习兴致也明显不高。虽然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但忽略了学生的个体感受,对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推理能力的启发不够,并不能很好的将理论联系实际,导致实践效果并不理想。

3.4. 教学评价针对性差

在高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中,仍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虽然平时成绩的考核部分,会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及课后作业的情况,但这并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对课程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由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判断缺乏准确性,难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加以指导和督促,在这种情况下,后续的教学安排如何改善调整也是一个难题。如此之下,学生能否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更是无从预料。以期末成绩进行评价,考核的题型与内容无法面面俱到,难以反映学生真实的知识掌握水平与实务操作能力。固化的评价方法无法让每位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学习成果,评价针对性较差。

4. OBE教育理念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优势

4.1.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能动性

将OBE教育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在课程一开始就建立清晰的学习目标及期望的学习成果。基础会计课程是大一学生掌握会计知识的第一课,培养起学生对于会计知识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基于OBE教育理念,教师可以利用多种软件技术,开展线上课堂,引导同学们积极讨论,发散思维。一方面能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学习状况,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加以引导,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进而持续不断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另一方面,学生积极参与至课堂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原本“一言堂”的课堂模式更变得生动活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 增强课程内容的应用性

在OBE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授课内容不会受到教材的束缚。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适时为学生增加案例教学内容,体现最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而凸显出授课内容的适用性。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奠定坚实的会计实务基础。高校也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项科研项目与各类培训课程,对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OBE教育理念下,更加强调的是教材及授课内容的实用性,这就能推进应用性教材的建设。在推进应用型课程内容的改革过程中,要考虑行业的发展变化及社会的真实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在全面系统分析毕业生实习、就业单位评价的基础上,实现对课程内容设置的调整及改善,确保授课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有实质性的帮助,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3. 线上线下多教学手段结合

将OBE教育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可以打破教学手段单一的局限,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课前在网上发布相关的资料供学生课前预习,对所学内容有个大致的认识。之后在线下课堂进行交互式的学习,师生进行充分讨论交流,对于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教师还可将讲解过程录成视频,供学生课下不断地回放学习。课后还可在线上提供扩展学习的各项案例、视频等资料。通过这种线上线下多手段的交互学习,增强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满足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从而帮助他们达到期望的学习成果。

4.4. 建立健全教学综合评价体系

基于OBE教育理念进行教学评价,要求教师要能根据希望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来设置综合评价机制。通过期末试卷,判断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相关具体的考核,教师要能了解学生对于会计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知识点中解放出来,考查的重点应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从期末考试的角度看,教师平时就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通过设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相关知识内容,加以巩固扎实,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讲解,从而为学生的期末考试成果提供坚实的基础。从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角度来看,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布置实践性的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在OBE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设置综合教学评价体系,便于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5. OBE教育理念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教学设计

5.1. 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思路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教学注重的是最终的输出成果,因此,授课内容、学习资料、教学方法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达到学生期望的学习成果来展开。每节课结束只要学生对“这节课学习些什么?怎么来学习的?学习效果如何”有清晰的认识,那学生对于这节课就是学有所获的。而当学习完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后,要能为其之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达到最终毕业时掌握的知识技能可以满足企业、行业和社会需要的终极目标。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知识技能目标:1) 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会计的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2)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账户与复式记账,并能熟练处理公司不同业务过程中发生的经济业务;3)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技术方法,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方法、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财产清查的方法等。第二、能力目标:1) 具备会计基础知识,能进行基础的财务会计核算;2) 具有初级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够发现账务处理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3) 情感价值目标:1) 具备诚信、客观公正等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2) 坚持学习,不断进取创新。始终秉承会计专业精神,不断适应新形式新要求,与时倶进、开拓创新。3)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基于确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思路的设计。首先,教学的中心是学生,OBE教育理念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其次,做到线上线下教学充分结合,多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之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完成课前线上预习、课中线下交流、课后线上巩固扩展的三个环节。最后整个教学要实现“教师为主导”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单一评价方式”向“综合评价体系”的转变。

5.2. 设计教学过程

在OBE教育理念下,学生通过“课前线上预习 + 课中线下学习 + 课后线上巩固”的学习模式展开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表现及时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改善,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首先基于OBE教育理念,从学生就业分析入手,整理工作过程所必须得知识技能,以此作为终极目标。为达到终极目标,学生在基础会计课程学习时,对于这门课程又应达到何种学习成果,并将学习成果与具体知识点做对应,确定每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价值目标。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在线上通过“学习通”进行发布,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完后,自己应达到何种学习成果。学生在学习前就知悉成果,便可以做到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做有侧重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

比如对于“借贷记账法”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前2~3天,将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发布于“学习通”上,本节的知识技能目标有:1) 了解借贷记账法的概念与记账符号;2) 掌握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结构以及记账规则;能力目标有:培养学生对于简单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能力,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情感价值目标有:1)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2) 激发学生对会计学习的兴趣与热爱。本节的重难点则是: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与记账规则。

第二,三环节教学

教学过程中,也要将OBE教育理念渗入进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通过“课前线上预习 + 课中线下学习 + 课后线上巩固”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达成学习成果。首先,线上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将相关资料上传到“学习通”,并布置预习任务,明确完成相关预习任务后,学生应达到何种预习成果。比如对于“借贷记账法”的预习,要明确“借”、“贷”的含义,了解记账规则等。而在预习任务布置环节,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可供学习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依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能力稍差的同学可以观看相关学习视频后,参与线上讨论;而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完成相关测试题,检验自己的预习成果。通过自主预习,让学生对本节所学有基本的认识,并能找到自己的困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其次,课中线下学习阶段,可以先让各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并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心得,有疑惑的地方也可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接着教师采用问题导向,以启发式的案例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兴趣投入课程的学习。比如可以给到一个简单的小案例,让学生思考涉及到了哪些会计科目,应如何去做账。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困惑点,以及本堂课的重难点,一步步的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教师适时融入企业的真实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真正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最后,课后线上巩固阶段,教师在“学习通”上传扩展性学习资料供同学们交流讨论,并布置相应作业供学生复习巩固。通过后台数据及时了解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督促。

第三,引导督促,保障学习成果

在OBE教育理念的引导下,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这也要求教师对于线上学习任务,要及时通过后台数据及时了解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督促。一方面,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理解程度,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对于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在课上集中讲解。另一方面,促使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坚持OBE教育理念下“以学生为本”“持续改进”的思想,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设计,达到最终目标。

5.3. 设计教学评价体系

OBE教育理念下,要设置“过程 + 结果”的综合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要注重对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表现,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与纠正。例如:针对学生线上学习阶段,关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以及学习表现,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与反馈;线下学习阶段则要综合考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以及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结果性评价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灵活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6. 结语

本文基于OBE教育理念开展高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在分析当前基础会计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考虑将OBE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从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思路出发,采用“课前线上预习 + 课中线下学习 + 课后线上巩固”的教学方式,并通过设置“过程 + 结果”的综合评价体系,提高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品质。

参考文献

[1] Spady, W.G. (1994) Outcome-Based Education: 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Alington, 1-24.
[2] Deepak, T.J. and Venishri, P. (2018)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OBE Trend Review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Journal of Tren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 41-43.
[3] 申天恩, 斯蒂文∙洛克. 论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J]. 高校教育管理, 2016, 10(5): 47-51.
[4] 赵洪梅, 朱泓, 李志义. 学习成果的展现模型与确定方法[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1): 145-148.
[5] 王永泉, 胡改玲, 段玉岗, 等. 产出导向的课程教学: 设计、实施与评价[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3): 62-68+75.
[6] Meng, E.H., Devi, N.V., Sui, C.Y., et al. (2019) Twelve Tips for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Outcome-Based Education in Health Professions Programmes. Medical Teacher, No. 2, 1-6.
[7] Parmar, H.L., Muralinath, P. and Parmar, J.K.M. (2018) Rubric Based Assessment of Model Making: An Outcome Based Approach.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ns formations, No. S1, 1-5.
[8] Gunarathne, N., Senaratne, S. and Senanayake, S. (2019) Outcome-Based Education in Accounting: The Case of an Accountancy Degree Program in Sri Lanka.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36, 16-37.
[9] 卢志海. 技能大赛引领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OBE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26): 17-20+25.
[10] 李雨润, 吴端, 肖洁. 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J]. 科技视界, 2022(5): 89-90.
[11] 邓小芳. OBE模式下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 质量与市场, 2022(1): 61-63.
[12] 王艳梅. 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创新人才培养[J]. 河北职业教育, 2023, 7(2): 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