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以“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的教学设计为例
An Exploration of the Whole Teaching Strateg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Uni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matic Significance—Taking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e.2024.146960, PDF, HTML, XML, 下载: 12  浏览: 26 
作者: 程 鸿: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关键词: 主题意义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Thematic Meaning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Overall Unit Instruction
摘要: 单元是落实课程标准理念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实践单位。主题意义是英语课程内容的六大要素之一,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重要意义。主题意义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与整体外语教学理念不谋而合,符合学生以主题为统领建构认知图式的语言知识习得规律。基于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教学,体现了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彰显了英语学习活动观,有效改变了传统分散式学习现状。本文结合人教版《英语》教材的教学案例探讨实施主题意义下单元整体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和可采用的策略。
Abstract: Unit is the basic practice unit to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concept and cultivate the core quality of students. Thematic meaning is one of the six elements of English curriculum content,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of unit whole teaching in the sense of theme coincides with the concept of whol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conforms to the law of language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which students construct cognitive schema based on theme. Unit teaching guided by thematic meaning reflects the integrity of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he systemat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highlights the activity view of English learning, and effectively changes the status quo of traditional distributed lear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whole unit teaching under the meaning of implementing the theme based on the teaching cases of the English textbook for People’s Education.
文章引用:程鸿.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以“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的教学设计为例[J]. 教育进展, 2024, 14(6): 474-48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6960

1. 引言

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1]的颁布与实施,更加强调要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利于解决英语课堂教学碎片化、浅层化等问题,有利于落实英语课程改革理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然而,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程中,老师通常会依据单个授课时段来规划他们的教学策略。这种方式下的教学计划过于独立且没有全面思考,每个授课时间段都是单独存在的,它们之间的关联度低,缺少连续性和进步性,这大大降低了整个单元的功能效果,既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育,也无法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把握语言知识结构。所以,根据单元内容,通过主题引导的方式,系统地制定出基于主题探索的学习活动方案,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它能为我们实现学科的核心素质目标提供一定的指导方向。

2. 相关概念概述

2.1. 主题与主题意义

张琳琳(2019) [2]认为主题是语篇语义所围绕的中心议题,为言说和探讨等语言应用提供范围或语境。特定主题语境所传递的思想、文化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该语境蕴含的主题意义。话题是文本内容(What is the text about?),而主题是文本的写作意图(Why was the text written?)。主题下涵盖多个话题,各个话题详细阐明了主题的不同方面,以具体的内容形式呈现主题。张金秀(2019) [3]认为主题意义是在个人与文本、他人、自我的积极互动中构建形成的,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

2.2. 单元整体教学

王振强(2004) [4]在教学模式说的基础上,用新版教材进行新的教学模式探索,提出单元整体教学分课时的教学模式,即对话课模式、课文教学模式、语法课教学模式、听力写作课教学模式。刘艳萍和章薇(2021) [5]则认为单元整体教学是以单元为单位,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方案、形成评价的教学形式,单元整体教学实现了教学形式上的统整,紧密了内容结构。单元整体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是一种教学思想。单元整体教学是系统论、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一种宏观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可以定义为:以单元主题为线索,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知识、技能、情感以及思维等层面的内部要素,以及相互结合起来的外部系统时刻放在备课过程的考量之中,使学生对单元主题有深刻的理解并能用英语进行相关交流。还有的学者认为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比如朱春晓(2019) [6]认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就是以单元章节为出发点,重新梳理建构知识体系,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方式制定科合理的教学计划的方法。

3. 主题意义下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

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教师树立单元整体意识,改善孤立、无序的教学;其次,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教师更有效、更全面地提取单元总目标,并根据单元总目标由浅入深地设计单元教学活动;最后,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统筹单元整体内容,获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教学效果。主题意义能够串联起整个大单元,使教学内容更加聚焦、系统、有序。本文将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Unit 10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为例,从整体研读语篇,分析意义;整合单元主题内容,规划单元框架结构;分析学情,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参照目标,设计挑战性单元学习活动;设计持续性评价这五个步骤入手,阐明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3.1. 整体研读单元语篇,分析主题意义

语篇的整体性和情境性是英语单元的重要特征。一个单元由多个语篇组成,它们相互关联,并且有所不同。通过对这些语篇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单元主题,并为构建一个结构化的整体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在分析主题意义时,应深入研读单元内各个语篇,挖掘语篇背后所隐藏的主题意义。

分析单元语篇主题意义需要关注语篇所在板块、语篇类型和语篇内容三方面。语篇所在板块是分析这一单元内语篇在本单元整个教学中的定位。语篇类型的分析是关注语篇文体特点,由于不同文体有其独有的文体特征和结构特征,关注语篇类型有助于教师更加精准提取主题意义。语篇内容即对文本的主旨概括。通过整体研读语篇来探讨其育人价值,以及其承载英语学科核心知识,使看似零散的知识点“形散神聚”。

以人教版英语教材《Unit 10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这个例子来说明,该课程的主题是“人与社会”中的“跨文化交融及对话”“语言与文化的关联”以及“良好的社交互动与人际联系”等细分领域的内容,其核心目标在于谈论各种国家的文化和传统习惯、节日活动及其庆典方式。各语篇的内容和主题意义如表1所示。

3.2. 整合单元主题内容,规划单元框架结构

在对单元中的各个语篇行详细的剖析后,本人试图查找各个语篇内部的关联,以及语篇与单元主题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能够将看似零散的知识联结起来,构建单元结构化知识体系。本单元的四个语篇层层递进,从不同角度探讨“文化”,梳理出该单元内容四个维度的结构,即了解文化、对比文化、欣赏文化、认同文化。通过分析上述四个维度的内涵与本质,能够在广泛的内容范畴、在表层上联系不明显的内容中提取本单元主题意义,本单元的主题意义为:理解、尊重、包容文化差异,树立国际视野,汲取世界文化精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基于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各语篇的底层联系,构建主题层次前后贯通,学生认知结构逐步递进升华的单元框架结构,包含以下四个维度(见图1):

Table 1. Unit text reading

1. 单元语篇研读

语篇所在板块

语篇类型

语篇内容

语篇主题意义

Lesson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对话

聚会中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初次会晤的不同礼仪方式及其导致的尴尬

认识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

Lesson 2 Reading 1

说明文

哥伦比亚和瑞士两国人民对时间观念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及其可能造成的文化冲突

对比不同国家文化异同之处

Lesson 3 Reading 2

说明文

在法国留学寄宿的中国学生不断感知中法两国的文化差异,在此过程中加深了对他国文化的理解与欣赏,认识到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可以和谐共处

欣赏各国文化中独有的底蕴和闪光点

Lesson 4 Writing

应用文

与外国友人相互了解中外不同文化,介绍中国文化中的礼仪,给初来中国的外国人士予以建议,使其更好的入乡随俗

认同他国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并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Figure 1. Unit structure frame diagram

1. 单元结构框架图

3.3. 依据学情并围绕单元主题意义,制订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

单元整体学习目标的确立时不能一叶障目,相互独立地处理单元学习内容,教师应该以整体为站位,宏观审视单元,把单元、课时和每一知识要点的教学目的有机结合起来,以主题意义为引领,整体研读语篇,制定单元整体学习目标(见表2)。该目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指导并影响各个课时学习目标的设计。

Table 2. Unit teaching objective

2. 单元教学目标

主题

基于核心素养单元整体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了解文化

1、能够从文本中获取、列举有关询问习俗和表达建议的词汇与短语,并综合运用本单元目标语言,准确、达意、得体对他人在文化方面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能力

对比文化

2、能够通过听说读看写等语言实践活动中,准确获取、梳理有关不同国家礼仪、习俗、文化价值观念信息,体会文化差异的内涵;有逻辑、辩证地对比不同国家人们的文化习俗,创新性地表达个人对文化差异的看法。

思维品质

欣赏文化

3、能够通过参与结对活动、小组活动完成中外习俗文化整理,能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全面客观、理性地评价他国文化,充分包容和欣赏他国优秀文化,争做得体的世界公民。

学习能力

认同文化

4、能了解中外文化在习俗上的不同表现,深入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习俗都有存在价值,运用跨文化交际策略分享中国文化,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力,树立文化自信。

文化意识

3.4. 参照目标,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教学活动

《义教新课标》[7]强调,课堂上的内容应该以简洁、易懂的方式呈现,并且应该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义教新课标》的规定,老师应该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课堂,让他们的课堂内容更加多样化,更具挑战性。

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本人以九年级Unit 10“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为例设计了一系列从浅入深、相互联系、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见表3),并创造出一个能够有效地展示学习成果的课时产品(见图2),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Table 3. Class learning activities

3. 课时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

活动内容

活动目的

学习理解类活动

Match countries with customs, share other countries’ customs

激活学生已知,激发学生兴趣

Listen, check. learn, talk, write and share

学习不同立意,学习听力策略

应用实践类活动

Role-play conversation and practice

运用目标语言,练习交际习俗

Make up dialogues, compare with Chinese customs

自编实际对话,表达交际习俗

迁移创新类活动

Compare other countries’ customs with Chinese ones

对比不同习俗,表达个人看法

Effective homework assignment

完成课时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5. 主题引领,设计持续性评价活动

持续性评估是一种全面、客观、系统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学生的能力水平的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指导他们的思考能力。它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实施我们的教育计划,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且能够更好地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本人以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单元课时2为例多元化评价在此课时中表现为评价形式的多元化,包含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等(见表4)。

Figure 2. Learning product

2. 学习产品

Table 4. Rating form

4. 评价表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活动1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理解两个国家的文化背景

活动2

活动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提问的自评与他评


活动4

学生所展示的思维导图能否清晰、合理、美观地呈现两个国家的文化习俗差异,能否形成结构化语言表述两种见面礼仪、时间观念、拜访朋友习惯,教师根据具体表现给予指导和反馈

活动5

活动6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推断出两国时间观念的内在冲突,判断学生对于哥伦比亚和瑞士两国时间观念差异的分析程度

活动7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清晰阐明自己的时间观,所举自身例子是否贴合陈述的观点

活动8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自评与他评


活动9

教师对学生应对文化冲突的理性思考程度及其创新性的文化冲突解决策略回答进行鼓励和正确评价

总之,评价目标与课时学习目标相互呼应,教师基于单元课时学习目标要有意识地监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将评价任务与学习活动进行一体化设计。其次,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积极地监督和调节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充实认知结构。再次,评价方式多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例如搜索资料、设计思维导图、上台分享、角色扮演等。

4. 结语

通过以主题意义为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可以深入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可以让教师摆脱单一语言和知识点的限制,以全局视野来把握和统筹安排课程内容。这既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语言素养,能够将单元中各个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梳理和总结各部分的知识,挖掘出其中潜在的深刻含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社, 2022.
[2] 张琳琳.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9(8): 37-42.
[3] 张金秀. 主题意义探究引领下的中学英语单元教学策略[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9(7): 1-6.
[4] 王振强. 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验与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05.
[5] 刘艳萍, 章巍. 学科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之整校探索[J]. 中小学管理, 2021(7): 27-31.
[6] 朱春晓.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探究[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9(1): 7-1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