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翻译理论下的字幕翻译研究——以《绝望的主妇》第六季为例
Research on Subtitle Translation under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A Case Study of “Desperate Housewives” Season 6
DOI: 10.12677/ml.2024.126440, PDF, HTML, XML, 下载: 19  浏览: 52 
作者: 邓 颖, 雷晴岚:贵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交际翻译字幕翻译《绝望的主妇》第六季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Subtitle Translation “Desperate Housewives” Season 6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外影视作品不断涌入中国市场,跨文化交流现象越来越普遍,字幕翻译对于加强观众理解影视内容而言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作。在影视作品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当今世界,字幕翻译的优劣程度与影视作品在国际范围的接受度高低和经济效益好坏呈正相关。因此,研究字幕翻译意义重大。本文基于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以《绝望的主妇》第六季为例,研究该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为促进影视行业字幕翻译的研究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与影视业发展献上绵薄之力。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foreign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continue to flood into the Chinese market, and the phenomenon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mon. Therefore, subtitle translation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work to enhance the audience’s understanding of film and television content. In today’s world where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spread fast and widely, the quality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acceptance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subtitle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this paper takes the sixth season of Desperate Housewives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this work,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i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strengthen cultural exchang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文章引用:邓颖, 雷晴岚. 交际翻译理论下的字幕翻译研究——以《绝望的主妇》第六季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6): 104-10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6440

1. 引言

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稳步推进,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愈来愈强。作为文化输出的载体,影视作品是各国之间进行跨文化交流、了解彼此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影视作品中真正想要向观众传达的信息,因此字幕翻译应运而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担任了一份重要角色。有效、准确的字幕翻译能拉近观众与外来影视作品的距离,加强观众对影视内容的理解,使影视作品更好地为观众服务,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流。因此,本文基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以《绝望的主妇》第六季为例,对字幕翻译进行研究。

2. 字幕翻译

1974年,一篇由Dollerup发表的《电视节目字幕》的文章分析了电视节目从英语到丹麦语翻译中存在的错误,该文在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而我国的影视翻译始于解放后,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尚无电视,电影也没有真正的译制片,即先由翻译将对白译成中文,再由配音演员配成中文对白的片子。不懂外文的观众只能通过“译意风”(装在座位上的耳机)中粗糙的同声翻译或是银幕上简单的字幕的帮助大致了解剧。1948年底东北解放后,长春电影制片厂首先开始了译制片的制作,翻译工作者着手翻译苏联电影,是为我国影视翻译之滥觞,不久上海和北京很快跟上。但在改革开放前我国译制的电影来源较窄,数量亦不大,更由于电视未普及,故其影响较小[1]

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外国影视作品纷至沓来,译制片的观众数量猛涨。但是,尽管译制片观众的数量远远大于翻译文学作品的受众,但是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远不如对文学翻译的重视,影视翻译迄今尚未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反映在大学课程的开设、有关学术论文的发表等方面。相关学者注意到这些差别后,相继发表了字幕翻译领域的文章。张春柏教授发表了《影视翻译初探》,指出影视剧具有即时性、大众型的基本特点[2]。即时性指,钱绍昌教授在其文章《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中总结了影视语言的五大特点以及分享了其从事字幕翻译多年以来的七条经验[3]。李运兴在《字幕翻译的策略》一文中表明字幕翻译应求在有限的时空里最有效地提供相关性最强的信息。自1995年,字幕翻译最终被确立为一个单独的研究领域,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在翻译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曹艺馨聚焦影视字幕翻译的研究范围、对象和文本,同时探索其跨学科研究方法。王华树、李莹认为,字幕翻译技术呈现出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众包化的发展趋势[4]。李燕、麻争旗认为,字幕翻译是构建国家形象,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应在学理、能力、实践、把关等方面提升中国电影外译的理念[5]

3. 交际翻译理论

3.1. 交际翻译理论

英国著名翻译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在其著作《翻译问题探讨》中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念,此外还提出了文本类型理论——文本可划分为三种类型: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呼唤型文本[6]

交际翻译是纽马克提出的两种翻译模式之一。纽马克指出,交际翻译观的目的是努力使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5]。交际翻译是首先忠于目标语和目标语文本读者,目标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原文本。故而交际翻译强调关注读者,不给读者留下难解、晦涩难懂的疑点。交际翻译通顺、简朴、清晰、直接、合乎习惯,并倾向于欠额翻译,即遇到难译之词便使用包罗万象的泛指词。“交际翻译的关注点是目的语读者,为他们排除阅读或交际上的困难与障碍,使交际顺利进行,其译文通常通顺易懂、清晰直接、规范自然。”[7]

3.2. 交际翻译理论对于字幕翻译研究的适用性

李运兴认为,提供信息正是字幕翻译的功能,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因素制约着字幕翻译。时间指语言和图象的同步配合,这就要求字幕的显示时间要与图象的显示时间相同,要在相同时间内传递完信息,这样听众在听到源语、观看到影视画面时有足够时间扫视字幕,以便进一步加深对影视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实现了字幕翻译的信息传递功能。空间指屏幕上可容纳的语言符号数目。不同国家之间对字幕的规定各不同,有时用两行,有时用一行。字幕是一现即逝,若字幕过长,则不能保证观众能同时正常接收字幕与图象所传达的信息,从而影响观感。因此,译者在进行字幕翻译工作时,必须保证目标语信息的衔接与连贯,令观众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影视作品传达的最清晰信息。同时,由于受到影视作品源语与目的语的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译者在翻译时要结合文化差异调整句子形式,传达出准确的影视片内容。译者还要结合影视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表情神态、动作等因素,联系上下文语境,才能翻译出称心如意的作品。此外,源语中包含特定文化意义的词语不能依据字面意思直译,而要结合双方文化差异适当地进行意译、异化处理,调整源语文本,使目标语文本产生的效果等同于源语文本的效果。结合字幕翻译的特点与限制因素,笔者认为以忠于目标语以及目标语文本读者为中心的交际翻译理论指导字幕翻译较为合适。因此,译者应当发挥自身创造性,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对译文进行二次加工。译者可以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采取合适的翻译方法,实现译文交际功能,达到影片的传播效果。

4. 交际翻译理论视角在《绝望的主妇》第六季字幕翻译应用

根据字幕翻译的特点和制约因素,笔者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对美剧《绝望的主妇》第六季双语字幕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证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字幕翻译的可行性。

(1) 原文:Bree: Honestly, Andrew, I am so disappointed in you.

Andrew: Oh, really? Y-you want to play that card? Hello, Pot. I’m Kettle. It’s nice to meet you.

译文:布里:说实话,安德鲁,我对你真的很失望。

安德鲁:真的吗?你又要摆出一副说教的嘴脸了咱们俩半斤八两,谁也瞧不起谁。

分析:这段对话出自布里问自己的儿子安德鲁是否真的脚踏两只船,而安德鲁不顾外人眼光,直接说出了布里的糗事。安德鲁在听到布里的质问,说她对自己很失望后,气急败坏地说了“You want to play that card? Hello, Pot. I’m Kettle. It’s nice to meet you.”这两句话。前一句的本意是“你想打那张牌吗?/使出……招吗?”,译者在进行字幕翻译工作时,以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力求译文达到与源语文本所产生的效果一致,结合影片人物当时双方都处于不冷静、生气的情绪状态,将前一句译为了“你又要摆出一副说教的嘴脸了”来表达安德鲁的不满与愤怒。而后一句是美国俚语,pot、kettle都是“罐,壶”的意思,“罐和壶”相遇即“半斤八两,五十步笑百步”,译者通过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用“半斤八两”来指明安德鲁的内心想法,即“安德鲁跟布里都脚踏过两只船,谁也没比谁好到哪儿去”。

(2) 原文:Andrew: Oh, and I have your first recipe-Apple brownnose betty. That’s, uh, Sam’s specialty.

Bree: Since when is hard work brownnosing?

Andrew: Yeah, well, it takes a lot of time to turn all that water into wine.

译文:安德鲁:我记得你最早的食谱——苹果布朗尼贝蒂,那是山姆的专长[意指山姆嘴甜]。

布里:努力干活怎么就成了拍马屁?

安德鲁: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分析:这段对话的场景是布里跟安德鲁说山姆(布里新雇佣的能干员工)刚给她的第二本烹饪书出了个点子,并且布里还在自己烹饪书的扉页写上了感谢山姆的话语,安德鲁听后便嘲讽布里的做法,打心底里认为山姆之所以表现得这么勤劳能干其实是在伪装自己的本性,于是说出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来警示布里要注意山姆的行为。“it takes a lot of time to turn all that water into wine.”的本意是“把水变成酒要花很多时间”,若采取直译肯定会令中国观众一头雾水,体现不了原文想表达的效果。交际翻译理论忠于目标语以及以目标语文本读者为中心,译者充分利用、发挥该理论中归化的优势,根据目标语文化,将“it takes a lot of time to turn all that water into wine.”译为了汉语中常见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意思是,只有路途遥远才能知晓马的力气有多大,即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才会发觉事物的好坏,也就是说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布里才会发现山姆的真实面目。译者给出了自然地道的译文,令观众领会了原文本欲传之意。

(3) 原文:Bree: Well, then who do you think did it?

Orson: Well, it’d have to be somebody pretty smart...at least smart enough to get an MBA.

Bree: Sam? That’s ridiculous. Why would he want to hurt me?

Orson: Who said he wanted to hurt you? Andrew’s the one taking this fall.

译文:布里:那你认为,会是谁干的呢?我儿子今晚想要毁掉我的事业。我可笑不出来。

奥森:我想,这个人必须是聪明绝顶的,至少拥有能够获得MBA的智力。说实话,我不认为安德鲁和此事有关。要我说,安德鲁可没这么聪明。

布里:你是说山姆?这也荒谬了。他为什么要害我?

奥森:谁说他要害你?他是想害安德鲁

分析:本段对话发生的背景是布里承办了一场晚宴,而她原本准备洒在猪排上的雪利酒被别有用心之人替换成了醋,并且这些口味糟糕的醋猪排都已上菜,差点让宾客吃下。山姆则在一旁有意引导布里,让布里成功怀疑是自己的儿子安德鲁干的这件好事,差点把布里的事业毁掉。回到家后,奥森向布里仔细分析了这番事故,认为安德鲁并没有这么聪明,不像是能做出这种故意伤害母亲事业的人,从而推敲出幕后人其实是山姆。“take this fall”的意思是承担后果,为某事承担责任。倘若将本句直译为“安德鲁是承担后果的这个人”,目标语观众不会像源语观众那样清楚台词想表达的意思,反而会疑惑“后果”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了让目标语观众彻底理解台词所表达的意思,译者根据交际翻译理论,选择了更好的翻译方法,将“承担后果”译为“害”,并将主语替换成指代山姆的“他”,强调了山姆想要陷害安德鲁的心理,让目标语观众能更加直面地感受到影片传达的情感。

(4) 原文: Susan: Oh, yeah. Did I not tell you how important this was to M.J?

Gaby: Yes, and I told you about Juanita. But apparently, your son’s problem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anybody else’s.

Susan: That is not what I’m saying.

Gaby: Whatever. We are done here. Ooh. And just so you know, I am taking the gloves off.

Susan: Well, why not? You’ve taken off everything else.

译文:苏珊:是的,我没告诉过你这对M.J来说有多重要吗?

加布:我也对你说了胡安妮塔的事,但是显然,你儿子的问题比其他任何人的都重要。

苏珊:我没这么说过。

加布:随便你,没什么可说的了。另外通知你,我不会再手软了

苏珊:是吗,你不是早就使出浑身解数了吗?

分析:此段对话发生的背景是苏珊和加比彼此都在为各自的孩子夺取售卖糖果大赛的第一名。加布认为自己的女儿胡安妮塔在班上没有朋友,想通过获得第一名来广交朋友,而苏珊的儿子M.J从未赢过任何游戏,也从未得过第一名。因此双方为获胜而采取了各种手段。原本苏珊是采取公平竞争的策略,但当亲眼目睹加布在建筑工地衣着暴露地为此次大赛拉票,苏珊瞬间决定改变战术,在街边“卖惨”,好让自己的儿子M.J夺得第一名。加布接到邻居的“举报”电话后气势汹汹地赶往苏珊拉票之地,随之双方便对彼此进行控诉,指责彼此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的孩子着想。从影片中加比的身体语言和语气加重的声音可以看出来,加布对于苏珊的做法很生气,两人都处于愤怒状态。“ take the gloves off ”指脱掉手套、毫不留情,因此译者在翻译时,根据交际翻译理论,为了令目标语观众同等地感受到源语观众观看影片的感受,参考了说话者说本句话时的重语气,将该句翻译为“我不会再手软了”来表达加布为夺冠的强烈心理。同理,“take off everything else”根据直译意为“把其他的都拿掉”,但译者考虑到说话者的身份及语气、心理状态,以及目标语观众是否能看懂,以目标语观众为中心,将该句译为“使出浑身解数”来表明苏珊嘲讽加布为夺冠不择手段,自己内心也同样愤怒的心理[8]

(5) 原文:Lynette: First of all, we’ve seen your friends. And trust me, “Pimples,” “Braces” and “beam me up, Scotty” are not gettin’ any.

译文:勒奈特:首先,我们见过你的朋友。没有女孩会喜欢“痘痘龙”“牙套男”,还有“机器小子”的[星际旅行初代经典台词]

分析:本句话的背景是勒奈特的未成年儿子帕克想找女朋友,但是勒奈特想阻止他早恋,于是说出了这番话。“pimples”、“braces”的本意分别为“痘痘”、“牙箍”。译者在翻译的时候遵循交际翻译理论,根据意译,分别译为“痘痘龙”、“牙套男”,符合帕克脸上长有青春痘、戴牙套的形象。此外,“beam me up, Scotty”是美国的一部科幻娱乐影视《星际旅行》初代中的台词,该剧中的观念与语言已经融入了美国的文化之中,多数美国人对该剧都较为熟悉。而本例中的划线部分在《星际旅行》中的意思是指“斯科提,把我传送上去!”,但是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并未选择这样的译法,否则会导致字幕冗长,而是结合《星际旅行》的内容特点,根据前文表示帕克男孩子形象特征的“痘痘龙”、“牙套男”,采取归化策略,译为了目标语文化中所知晓的“机器小子”。同时,在遵守字幕不能超过三行、且每行字符应在11~16个的规则下,译者根据双方文化差异,弥合目标语观众不了解“beam me up, Scotty”真正含义的文化鸿沟,在译文后加入了对该句的简短几字注释,如此一来,目标语观众就能在短时间内扫视到该句的出处。

5. 结语

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对《绝望的主妇》第六季的双语字幕进行了研究分析。笔者研究发现,在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译文通顺直接,得益于译者能在时间和空间两大因素的制约下说话者的身份、语气、性格、情绪状态,将声音与画面和字幕同步,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出影片中的有效信息,消除了文化隔阂。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考虑字幕的特点与功能、制约因素,确保目标语观众的良好观感[9]

参考文献

[1] 李运兴. 字幕翻译的策略[J]. 中国翻译, 2001, 22(4): 38-40.
[2] 张春柏. 影视翻译初探[J]. 中国翻译, 1998(2): 50-51.
[3] 钱绍昌. 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 中国翻译, 2000(1): 61-65.
[4] 王华树, 李莹. 字幕翻译技术研究: 现状、问题及建议[J]. 外语电化教学, 2020(6): 80-85+6.
[5] 李燕, 麻争旗.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字幕困境及其外译理念的革新[J]. 电影评介, 2021, 657(7): 20-25.
[6] Newmark, P. (2001)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7] 贾玉. 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研究及应用[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3): 277-279.
[8] 厉艳. 基于交际翻译的英语影视翻译研究[J]. 海外英语, 2023(5): 25-27.
[9] 曹艺馨. 网络时代字幕翻译研究方法: 现状、反思与展望[J]. 上海翻译, 2017(5): 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