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成控制法下内陆自贸区政策的实施对其省内经济贸易的影响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land Free Trade Zone Policies on the Economy and Trade within He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Synthetic Control Method—A Case Study of Henan Province
DOI: 10.12677/orf.2024.143281, PDF, HTML, XML, 下载: 31  浏览: 65 
作者: 陈庆攀, 高广阔: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关键词: 自贸区对外贸易贸易便利化合成控制法Free Trade Zones Foreign Trade Trade Facilitation Synthetic Control Method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为了化解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并坚持出口导向型发展。本研究以河南省自由贸易区在该省外贸经济中的作用为主线,分析了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后,定性分析了河南自贸区对经济贸易的积极作用,并通过合成控制法实证分析了这种促进作用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河南自贸区的建立提高了该省的贸易顺差,尤其对出口贸易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对进口贸易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对河南省的进口贸易推动作用仍有待提高。最后,针对自贸区在贸易和经济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a actively responded to th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y establishing a free trade area in stages, continuously expanding opening up, and adhering to export-oriented developmen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role of the Henan Free Trade Zone in the province’s foreign trade economy, and analyzes its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Subsequently, a qualita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positive impact of the Henan Free Trade Zone on economic trade,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this promoting effect was empirically analyzed through the synthetic control method.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enan Free Trade Zone has increased the trade surplus of the province, especially in promoting export trade and inhibiting import trade to a certain extent. However, the promotion of import trade in Henan Province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 Finally, targeted solutions were proposed to address the issues that exist in the trade and economic promotion process of free trade zones.
文章引用:陈庆攀, 高广阔. 基于合成控制法下内陆自贸区政策的实施对其省内经济贸易的影响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运筹与模糊学, 2024, 14(3): 425-435. https://doi.org/10.12677/orf.2024.143281

1. 引言

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我国正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途径,实施对外发展战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建立自由贸易区等都是带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对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有着战略性意义[1]。而自由贸易区的成立被认为是各个区域经济增长、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契机。作为一种国家战略,能够营造要素与资本自由流动的通道,为各省内对外开放营造极为有利的条件。其中,内陆省份河南省以推动自身外向型经济整体发展为目标,规划在郑州、开封、洛阳3个区域构建功能准则各异的自由贸易区。河南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外贸发展仍面临着挑战,对这些挑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对策,才能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外贸推动作用。

一些学者对自由贸易区对区域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普遍认为,自由贸易区对区域经济和贸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作用在于通过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等方式,使自由贸易区内的成员之间尽可能地消除贸易壁垒,实行全面或部分贸易自由化,从而促进该成员之间的贸易迅速增长。杜国臣等(2020) [2]表示,我国先后部署建设5批18个自贸试验区,其重点建设方向和特点各不相同,探索了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整体形势和今后重点推进的方向;范艳萍(2021) [3]认为全省加工贸易企业参与率较低,出口加工区建设滞后,物流成本太高;胡艺(2022) [4]发现自贸区的设立对于内陆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既存在溢出效应又存在虹吸效应且整体净效应是溢出的;康继君(2021) [5]与扩大进口贸易规模相比,内陆型自贸区通过刺激出口来创造贸易更为有利;白仲林(2020) [6]的研究表明,在自贸区建立政策建立之初,东部和中部地区政策效应具有5季左右的滞后性和对产业结构升级表现出短期波动起伏和长期振荡向上的积极作用特点;董海欣(2022) [7]分析了自贸区建立给安徽省对外贸易带来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自贸区建立之初,安徽外贸进出口总额在全国占比很高,但是进出口数量和出口额随时间推移均呈减少态势,其中对欧出口量减少最多,而对欧出口数额增加。

众所周知,重大经济战略或者政策的执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未来的经济走势[8],因此对这些战略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影响评估,判断其未来影响和经济干涉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另一方面,自贸区建设也为我国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契机。由于内陆型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相对滞后,建立自贸区将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经济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更加统一,更好地助推内陆城市实现贸易增长[9]。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建立沿海城市自贸区已被实践证明对该地区的经济和贸易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在众多内陆自贸区中,本文选取了河南省自贸区为研究对象,河南省自贸区的建立在极大程度上刺激了其省内外贸经济的发展[10]。近年来,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和航运成本的增加对河南外贸产生了负面影响[11],但2017年至2023年河南省外贸总量仍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在贸易便利化方面,推出一站式海关服务、全部海关手续由单一海关窗口完成、提升进出口贸易效率等。这将提高通关效率,简化贸易商的行政程序,降低贸易商的交易成本。随着自贸区“境内外”监管制度使货物在自贸区内自由中转和存储,不需要复杂的通关手续、关税和运输费用,货物流动成本得到了有效的削减,并且在自贸区内的企业可以进行加工、分拣、仓储、展览等工商业活动,这对于展览和贸易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助推力[12]

本文通过探究自贸区对河南省经济贸易的影响,可以验证该战略在河南省的适用性,这不仅填补了该领域有关理论的研究空白,同时为内陆地区更好地利用和完善经济政策提供了实践指导。再次,本文分析了自贸区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基于对河南省贸易发展现状的深入研究,创新性的采用基于“反事实思想框架”下的合成控制法,该方法能有效消除双重差分模型的缺点,它能够利用若干个控制单元,融合出处理组的“合成控制组”,因此极大削减了因主观意识挑选控制组的随意性,更简化了相关数据的选取与其处理的繁琐程度。最后关于自贸区对河南省外贸的影响实证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措施,旨在通过自贸区平台为河南省的外贸产业和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2. 理论机制分析、河南自贸区现状及研究假设

2.1. 理论机制分析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由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区域,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制,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自由流动[13]。自贸区的成立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吸引外资等等,成员国之间可以通过贸易自由化来实现相互利益的最大化。除了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制外,自贸区还可能涉及其他方面的合作,如减少非关税壁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投资自由化等,这些合作措施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和合作发展[14]

自贸区的成立通常涉及贸易自由化政策的实施,而这一现象可由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很好的解释[15]。首先,自由贸易政策鼓励国家专注于其相对优势领域,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其次,政策消除了贸易壁垒,使企业能够更广泛地进入国际市场,从而扩大销售渠道和市场规模。再次,该政策有利于技术和知识的流动,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外,扩大了国内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为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低廉商品。最后,自由贸易政策有助于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关系,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利共赢的合作机会。

自贸区对于地区经济贸易的影响同样涉及产业结构调整理论的核心思想。产业结构调整理论是关于经济结构变迁和产业升级的理论体系,主要研究如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16]。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目标是优化经济中不同产业的比重和结构,这涉及到促进先进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减少传统产业和低附加值产业的比重,从而推动经济整体效益的提升。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和升级来推动,通过引进和培育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可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适应新产业的发展需求,这包括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转移就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等方面,政府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通过产业政策、财政支持、减税降费等手段,引导和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17]

内陆自贸区政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同样深度相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强调地区间经济联系和合作,倡导通过深化合作、促进资源要素流动和降低交易壁垒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通过自贸区政策的实施,河南省将更加开放与外部市场的联系,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和跨境贸易活动,从而增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互动,推动区域内资源要素的流动。其通过简化贸易程序、减少贸易成本和提升通关效率等措施,自贸区将促进河南省与周边地区之间的贸易便利化,增加贸易活动的频繁程度。

2.2. 河南自贸区现状及假设

河南省自2017年4月1日设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来,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活动得到了显著推动。河南自贸区共划分为三个片区,分别是郑州、开封和洛阳,每个片区都有其独特的发展重点和特色[18]

郑州片区作为自贸区的核心,依托其区位优势,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致力于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开封片区则侧重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化。洛阳片区则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着力发展智能制造和装备制造业。

自河南自贸区成立以来,各项政策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河南省的外贸增长[19]。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的数据,河南省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均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自2017年自贸区成立之后,河南省的外贸发展更是加速,其中进口增长速度在2019年至2022年间超过了出口增长速度,这一变化可能与自贸区实施的关税优惠政策有关,这些政策有效地降低了进口成本,刺激了进口贸易的增长。

在进出口商品结构方面,河南省的外贸活动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但一般贸易的比重逐年提升。手机及其零部件作为河南省的主要出口产品,占据了进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此外,保税物流进出口增速较快,显示出河南省在优化贸易结构和提升贸易效率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根据上述的理论机制阐述与河南省自贸区及贸易现状数据的描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河南省自贸区政策对地区出口贸易有积极影响,对进口贸易正面影响比较而言较弱。

假设2:河南省自贸区政策通过影响并调整产业结构来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3. 自贸区政策对河南省经济贸易影响作用的实证检验

3.1. 方法介绍

Abadie et al. (2010) [20]和Abadie et al. (2015) [21]对合成控制法的研究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政策评估方法之一,尤其是在无法精准确定最佳控制组时,可以运用合成控制法对现有控制单位计算出最优权重,合成一个虚拟的且变化特征与实验组最为相似的控制组,分析政策前后实验组与合成控制组之间的变化差异,避免主观确定控制组所带来的内生性。本文研究河南自贸区建设对贸易顺差的影响,其余省份作为控制组按一定权重合成虚拟河南。

给定(1 + J)区域在t∈(1, T)期间贸易顺差的数据, P it I 显示了t = T0时间点上i地区自贸区成立时贸易顺差情况,而 P it N 是没有试点地区贸易顺差情况。假设i区域于2017年建立自贸区,故所有地区在2006~2016年间的贸易顺差均不受试点政策影响,满足公式: P it I = P it N

2017至2020年间,由于政策实施,试点地区贸易顺差变动幅度是 α it = P it I P it N 。其中试点政策实施后的地区贸易顺差数据 P it I 可以观测,而该地区未实施政策的数据 P it N 则无法观测。本文参照谢晗进等(2021) [22],设定以下的因子模型:

P it N = δ t + θ t Z i + λ t μ i + ε it (3-1)

其中,δt表示影响所有地区贸易顺差因素的时间固定效应;Zi为(K × 1)维不受示范区试点政策影响的控制变量;θt为控制变量的估计系数;μi表示(S × 1)维不可观测的地区固定效应;λt则为不可观测变量的估计系数;εit为随机干扰项。

为了估计 P it N ,需要求解一个(J × 1)维向量 W=( W 2 ,, W j+1 ) 满足Wj ≥ 0且 W 2 +,,+ W j+1 =1 。向量W表示潜在合成控制组合,Wj为对照组省份对实验组省份的合成贡献率。则各对照组省份结果变量值可以用以下形式来表达:

j=2 J+1 W j P jt = δ t + θ t j=2 J+1 W j Z j + λ t j=2 J+1 W j μ j + j=2 J+1 W j ε jt (3-2)

假定存在 W * =( W 2 * ,, W j+1 * ) ,满足:

j=2 J+1 W j P j1 = P 11 , j=2 J+1 W j P j2 = P 12 ,, j=2 J+1 W j P j T 0 = P 1 T 0 , j=2 J+1 W j Z j = Z 1 (3-3)

= λ t λ t 为非奇异,那么:

P jt j=2 J+1 W j P jt = j=2 J+1 W j S=1 T 0 λ t ( n=1 T 0 λ j λ j ) 1 λ s ( ε js ε 1s ) j=2 J+1 W j ( ε jt ε 1t ) (3-4)

一般政策执行之前的时段比执行之后的时段更长,等式中(3-4)右侧部分均值会无限接近0。因此,可用 j = 2 J+1 W j * P jt 作为 P it N 的无偏估计量,则自贸区试点政策对贸易顺差影响的估计值为:

θ ^ 1t = P 1t j=2 J+1 W j P jt

3.2. 变量选择、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在研究内陆自贸区政策的实施对其省内经济贸易的影响时,需要选择一些变量作为预测变量,构建合成控制组,来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在研读了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参考并研究了先前学者变量选择的基础之上,本文创新性的选择经济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率、城镇平均工资、医疗水平、第三产业占比作为合成控制法的预测变量,这些变量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密切相关,是评估政策干预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同时,这些变量可以反映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是内陆自贸区政策对河南省经济贸易影响的重要体现方面。各个变量见表1

Table 1. Variable description

1. 变量说明

变量

变量名

计算方法

单位

opengap

贸易顺差

出口总额 − 进口总额

/

openrmb

对外开放水平

进出口总额

万元

outrmb

出口

出口总额

万元

inrmb

进口

进口总额

万元

pgdp

经济发展水平

实际人均GDP

gap

城乡收入差距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

/

urb

城镇化率

城镇常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wage

城镇平均工资

城镇平均工资

hos

医疗水平

每千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

pthir

第三产业占比

第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

本文选取2006~2020年中国的30个省份(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问题,本研究的样本中并不包含港澳台和西藏)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统计年鉴,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

Table 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2. 描述性统计

变量

观测值

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opengap

450

1.556

1.123

0.171

8.609

openrmb

450

7882

13,284

22.76

71,763

outrmb

450

4309

7789

12.42

43,423

inrmb

450

3573

6064

9.369

28,982

pgdp

450

46,455

28,088

6305

164,889

gap

450

2.787

0.533

1.845

4.594

urb

450

0.558

0.137

0.275

0.896

wage

450

52,652

26,698

15,370

178,178

hos

450

5.668

1.978

2.100

15.46

pthir

450

0.447

0.0983

0.286

0.839

3.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为尽量排除内生性,本文剔除了考察期内除河南以外同样成立了自贸区的上海、天津、广州、福建、辽宁、浙江、湖北、四川、陕西、重庆、海南最终的合成情况如表3,预测变量的分布情况及真实对比见表4

Table 3. Table of weight combinations for synthesized Henan

3. 合成河南的权重组合情况表

合成省份

河北

黑龙江

江西

广西

其他

权重

0.566

0.138

0.079

0.217

0

Table 4. Fitting and comparison of predictive variables

4. 预测变量的拟合与对比

变量

河南

合成河南

人均GDP (对数值)

10.173

10.217

城镇化率

0.406

0.466

城镇平均工资(对数值)

10.360

10.391

医疗水平

4.043

4.240

城乡收入差距

2.728

2.728

第三产业占比

0.326

0.368

贸易顺差(2006)

2.099

1.913

贸易顺差(2011)

1.438

1.191

贸易顺差(2016)

1.507

1.567

河南的真实和合成贸易顺差的变化趋势见图1。途中虚线处代表政策执行年份(2017年),不难发现合成河南能够很好地适应政策执行前真实河南的特性,但政策执行后却存在显着偏差。且真实河南的贸易顺差明显高于合成河南,这说明河南自贸区的建设明显提高了河南省的贸易顺差。

这种情况可能反映了自贸区政策对河南省外贸发展和贸易结构调整的积极影响。首先,自贸区的设立通常会降低贸易壁垒,提升贸易便利化,吸引更多外商投资,从而推动了河南省的贸易顺差增长。同时,自贸区的政策措施也可能带动了河南省内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增强了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进一步拉动了贸易顺差的增长。

Figure 1. Comparison of trade surplus between real Henan and synthetic Henan

1. 真实河南与合成河南贸易顺差对比

为更加直观观察自贸区成立后河南贸易顺差变化情况,本文测算了自贸区设立前后实际河南和合成河南的样本贸易顺差的差距。图2显示,在自贸区设立前,两者贸易顺差的差距在正负0.2的范围内波动,表明两者贸易状况较为接近。而自2017年后,两者差距为正,且差距持续扩大,最高达到了0.6。这一趋势可能表明自贸区设立后,由自贸区政策带来的促进外贸发展、提升贸易便利化、吸引外资等积极效益也成为驱动因素。另外,自贸区的政策措施也可能带动了河南省内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增强了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进一步拉动了贸易顺差的增长。

Figure 2. Difference in trade surplus between real Henan and synthetic Henan

2. 真实河南与合成河南贸易顺差差异值

4. 安慰剂检验

本文借鉴Abadie & Gardeazabal (2003) [23]中关于稳健性检验的方法,采用安慰剂检验法。这一方法与虚假实验相似,其基本思路就是选取一个未建立自贸区的地区进行同样的分析,若发现该地区实际贸易顺差与合成样本贸易顺差存在较大差距,则表明合成控制法未能提供有力证据表明自贸区建立对河南省贸易顺差产生的影响。

在本文的研究中,考虑了两个地区,一个为合成河南权重最大的省份河北,权重最大说明在所有地区中河北与河南最为相似。另一区域为无权重地区宁夏,说明宁夏和河南各方面特点存在较大差异。以河北、宁夏两大极端案例为处理组,考察自贸区成立前后真实样本贸易顺差与合成样本贸易顺差。

图3所示为河北安慰剂检验结果,见图4所示为宁夏检验结果。可见,针对河北、宁夏两省在河南自贸区成立前后,真实样本贸易顺差一直沿着合成样本贸易顺差趋势变动,即使有波动也围绕合成样本贸易顺差上下左右浮动,相较于图1而言该波动幅度均比较小,表明合成控制法很好的拟合出二者贸易顺差趋势,且两省在自贸区设立前后拟合情况的突变与河南恰好相反,这从某种角度验证了自贸区成立对河南贸易顺差有影响,并不存在其他常见偶然因素。

Figure 3. Comparison of trade surplus between real Hebei and synthetic Hebei

3. 真实河北与合成河北贸易顺差对比

Figure 4. Comparison of trade surplus between real Ningxia and synthetic Ningxia

4. 真实宁夏与合成宁夏贸易顺差对比

贸易顺差水平的提升可能有如下几种来源:第一,进出口水平不变,出口扩张,进口被抑制;第二,进出口同时扩张,但出口扩张增速相对更快;第三,进出口同时萎缩,但出口萎缩相对较慢。为进一步探究自贸区设立对河南贸易顺差的影响属于以上何种情况,本文分别对自贸区设立前后河南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分别进行了模拟。

图5,在自贸区设立前,合成河南均能够较好地拟合真实河南的相关特征。见图6、见图7可知,自贸区设立对河南进出口总额影响不明显,但明显提高了出口总额,并对进口总额有小幅度的抑制。这种情况可能反映了自贸区政策对河南省外贸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所起到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总额的增长,可能是由于自贸区带来的国际竞争加剧,促使河南省企业更加注重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减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这可能会导致进口总额的小幅度抑制,但也有助于提升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Figure 5. Comparison of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between real Henan and synthetic Henan

5. 真实河南与合成河南进出口总额对比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自贸区的建设对河南的出口贸易有积极影响,而其对省内进口贸易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这种促进影响作用结果不明显甚至有些许阻碍其中可能的原因是:自贸区成立不久,其对于

Figure 6. Comparison of total exports between real Henan and synthetic Henan

6. 真实河南与合成河南出口总额对比

Figure 7. Comparison of total imports between real Henan and synthetic Henan

7. 真实河南与合成河南进口总额对比

进口贸易优惠政策的缺失;河南省进口贸易在政策实施后存在时滞延后,同时,其省内进口相关行业的演变交替在一定程度离不开该地区的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开放度、地理位置和交通网络等等。在自贸区成立初期,政策及措施的实施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河南省出口贸易的发展,而进口贸易则是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和改善本地区产业结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扩大自贸区建设在进口贸易中的支持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笔者给出以下的政策建议及启示:首先,扩大自贸区战略对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利用自贸区战略增加进口贸易。河南省具有强大的进口市场潜力,目前的市场需求水平决定了进口贸易的份额。要将自贸区的政策和制度贯彻下去,完善电商平台,优化支付方式,同时要注重与国际市场接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商务品牌企业,推动线上线下的“平行交易”。其次,“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是加工贸易的一大特点,两头分别是原材料以及销售市场在国外。河南自贸区建设初期的规划是在加工贸易中获得利润作为保障,随后逐渐加快贸易结构从“大进大出”到“优进优出”方向进行调整。政府应出台政策,有针对性地扶持一批地方制造业和优质生产企业,并提升地方特色企业在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使更多的国有、民营和私营企业加入外贸领域,从而降低外资企业在出口贸易中的比例。再次,河南省应利用河南经济特区的政治优势,简化外商投资审批程序,对外商投资项目提供税收优惠,积极引进外资,改善河南省对外贸易结构、推动其对外贸易进一步的发展。最后,为了适应贸易部门与企业发展的需求,要加快对贸易型人才的吸引与培养,制定一套引进人才的政策,为人才提供经济和社会支持,特别是要解决贸易领域的人才供应不足问题。

参考文献

[1] 孙绍勇, 滕振远.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向[J]. 管理学刊, 2024, 37(1): 1-12.
[2] 杜国臣, 徐哲潇, 尹政平. 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总体态势及未来重点发展方向[J]. 经济纵横, 2020(2): 73-80.
[3] 范艳萍. 河南省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 北方经贸, 2021(6): 28-30.
[4] 胡艺, 张义坤, 刘凯. 内陆型自贸区的经济外部性: “辐射效应”还是“虹吸效应”? [J]. 世界经济研究, 2022(2): 54-72.
[5] 康继军, 郑维伟. 中国内陆型自贸区的贸易创造效应: 扩大进口还是刺激出口[J]. 国际贸易问题, 2021(2): 16-31.
[6] 白仲林, 孙艳华, 未哲. 自贸区设立政策的经济效应评价和区位选择研究[J]. 国际经贸探索, 2020, 36(8): 4-22.
[7] 董海欣. 自贸区对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影响[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18): 76-78.
[8] 俞少奇, 李闽榕. 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用机理及路径转型[J]. 经济研究参考, 2023(11): 96-108.
[9] 李善民. 中国自贸区的发展历程及改革成就[J]. 人民论坛, 2020(27): 10-15.
[10] 王玉兰. 河南省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对接研究[J]. 智库时代, 2019(4): 130-131.
[11] 宗会明, 张嘉敏, 刘绘敏. COVID-19疫情冲击下的中国对外贸易韧性格局及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21, 40(12): 3349-3363.
[12] 冯辉, 靳岩岩. 论我国自贸区金融监管法制的完善与创新[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3(1): 69-77.
[13] 潘贤俊, 吴明发, 冯静诗, 等. 沿海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国际比较研究[J]. 商业经济, 2022(10): 83-86, 101.
[14] 李旭. 中国自贸区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分析[J]. 中国商论, 2022(17): 49-51.
[15] 崔庆波. 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与中国区域贸易自由化策略[J].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21, 28(4): 76-90.
[16] 程钦良, 宋彦玲, 刘明. FDI是否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基于质量和数量双重视角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22, 29(5): 23-37.
[17] 宋锐. 高质量建设河南省自贸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J]. 中国商论, 2020(18): 6-7.
[18] 颜金鹏, 刘钊. 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策略研究[J]. 上海商业, 2023(11): 107-109.
[19] 殷冰川. 河南外贸发展问题及对策[J]. 中国外资, 2023(6): 51-53.
[20] Abadie, A., Diamond, A. and Hainmueller, J. (2010) Synthetic Control Methods for Comparative Case Studies: Estimating the Effect of California’s Tobacco Control Progra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105, 493-505.
https://doi.org/10.1198/jasa.2009.ap08746
[21] Abadie, A., Diamond, A. and Hainmueller, J. (2014)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the Synthetic Control Method.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59, 495-510.
https://doi.org/10.1111/ajps.12116
[22] 谢晗进, 毛瑜芮, 李成.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空气质量改善——来自合成控制法与DID的双重验证[J]. 生态经济, 2021, 37(2): 209-215, 229.
[23] Abadie, A. and Gardeazabal, J. (2003) The Economic Costs of Conflict: A Case Study of the Basque Count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3, 113-132.
https://doi.org/10.1257/00028280332145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