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苗寨景观设计对当地旅游的推动作用
The Role of Xijiang Miao Village Landscape Design in Promoting Local Tourism
DOI: 10.12677/design.2024.93370, PDF, HTML, XML, 下载: 14  浏览: 37 
作者: 焦 杨, 周靖雯: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关键词: 乡村文化景观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乡村振兴Rural Cultural Landscape Rural Tourism Rural Culture Rural Revitalization
摘要: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近年来许多乡村通过当地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发展,通过对乡土人文景观的开发利用,推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用旅游带动相关产业,提高当地地区居民的经济收入。文化景观作为旅游的一大资源,合理地改造与设计能够有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在促进旅游业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本文从乡村文化景观的类型和发展历程出发,分析西江千户苗寨乡村的景观资源以及利用当地文化景观资源的措施,探讨出西江千户苗寨是如何通过对当地文化景观的设计改造,从而达到对旅游业的一个推动作用。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many villages have carried ou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their rich local nat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and unique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ocal cultural landscapes, they have promoted the rapid rise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and used tourism to drive related industry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income of local residents. As a major resource for tourism, cultural landscapes can be rationally transformed and designed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achieve rural revitalization on the basis of promoting tourism. Based on the types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rural cultural landscap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andscape resources of Xijiang Qianhu Miao Village and the measures to utilize the local cult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and discusses how Xijiang Qianhu Miao Village can promote tourism by design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local cultural landscape.
文章引用:焦杨, 周靖雯. 西江苗寨景观设计对当地旅游的推动作用[J]. 设计, 2024, 9(3): 681-688.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3370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文化立乡、文化兴乡、发展兴乡战略[1]。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这块也引发了大家对它的重视。但是,人文景观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是农、乡村重要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需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20世纪90年代起,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强调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和接触到的景观都是人类对自然改造的结果[2]。这一概念的阐述架构了自然和文化、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反映了人文景观是指在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下而形成的,也是人类和自然长期影响的作用与结果,人文景观中最独特的部分也是人类与自然的精神联系,比如景观与文化、社会风俗、艺术的一个关联性[3]。而乡村文化景观又赋予了文化景观“地方感”,因为它们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的。

乡村文化景观是在社会、自然和经济生产的相互关系中演变而来的,具有独特的文化地貌和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人们不仅应该有效利用它的普遍价值,还应该对它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农村文化景观是农村重要的旅游资产,也是当地重要的收入来源,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丰富的人文景观为乡村旅游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为了促进乡村的发展,让文化景观与乡村振兴以及文化传承保护三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加强对乡村文化景观的一个设计实践,加强文化景观与多领域的相互合作。

2. 乡村景观研究的发展进程

根据在CNKI (中国知网)数据库查找“乡村景观”的结果,以“乡村景观”为主题,发现在过去将“乡村”与文化景观研究结合起来并不新鲜,在过去“乡村”与多个学科进行了跨学科、多融合的研究,其中乡村旅游、山水园林、山水格局、山水基因、城镇化、空间分布、可持续发展等是农村景观研究中最突出的基础热点和关键热点[4]。一最早提出乡村风貌类型划分的意义、原理和指标体系的是董新(1990),是从地理、生态等其他学科的角度对乡村风貌的研究。并针对乡村不同的风貌类型和特点,考虑到乡村的实际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在中国8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乡村城镇化对中国农村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随后中国传统的农业景观逐步向现代农业景观转移,但是城镇化的加快导致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农村生态的破坏,土地利用布局的分散和无序,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过很多的问题,最严重的还是乡村农业景观的破坏。我国目前发展的景观生态和景观规划,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始被重视和发展,而最近10年才开始重视和发展乡村文化景观,但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是从欧洲各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景观生态学进行研究和应用的时候开始的,国外也是从那时起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与方法体系[5]。总之,在国外农村面貌的学习起步较早,学习内容充实,不断推陈出新地学习理论和方法。尤其是欧洲国家,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研究乡村聚落景观的发展变化过程[6]。而我国对乡村景观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领域也较少,主要集中在以案例分析为主的乡村风貌研究,如对乡村的规划设计与实践等。但近几年来,乡村景观研究也越来越关注本土化和全球化进程。部分学者也开始关注除了乡村景观本身之外,与乡村景观有密切联系的其他要素,比如文化因素、人的因素以及与乡村景观相联系的其他领域。

纵观近20年乡村文化景观的研究成果,根据CNKI (中国知网)数据库的论文发文量见图1,总结出乡村景观发展进程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

(1) 2003~2013年发文量稳中有升,成果增势平缓,调研题材少、着眼点高,属于夯实基础阶段。其中研究学科主要集中在地理和风景园林两个学科方向,研究方向为地理和风景园林两个学科。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 理论基础和乡村景观面貌评价办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园林规划、景观地理、景观生态等以及与乡村园林有关的综合观点,从乡村园林的内涵、价值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此为依据,建立指导乡村园林设计规划实践的综合评价模型。② 从乡村景观的资源价值出发,探讨利用乡村景观的生态、文化等资源如何发展乡村旅游,同时研究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景观形态变迁产生的影响,从而引出对乡村景观的保护和利用。③ 从乡村景观风貌的内涵、原则和方法入手,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开始对乡村风貌的演变过程和发展方向进行指导,并就乡村风貌设计规划推动乡村建设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探讨。

Figure 1. Trends in the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on the theme of “Rural Landscape”

1. 以“乡村景观”为主题论文量发表趋势

(2) 2014~2019年发文量快速增长,研究成果急剧增长,与之相关的研究领域更加广泛。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 从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对乡村景观建设的保护,开始将乡村景观视为文化遗产,解读乡村景观的价值,以实现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对乡村景观进行保护和传承。② 分析乡村山水空间格局分析和演变过程。以地理学和风景园林为主,主要利用3S、FRAGSTAT、CA-Makov技术以地理和风景园林为基础,对特定区域的乡村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并通过分析得出优化乡村景观格局的策略。③ 在“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以文化为导向开始探索具有文化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通过分析运用当地地域文化元素,加强文化与乡村景观的结合,为乡村建设改造提供一些建议。

(3) 2020~至今发文量相比之前逐渐减少,但进入综合深入阶段,研究领域更加深入,研究视角更加广泛和新颖,主要关注以下方面:① 乡村景观的空间优化和更新提升。基于“三生”理念对乡村景观进行重构,发展田园综合体模式下的乡村景观。② 乡村风貌资源角度——保护和利用思乡之情。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面对乡村景观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乡村文化价值的大幅流失的现状,而建设“乡愁型”乡村景观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

从最早研究有关乡村景观评价、规划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转向后来的对乡村景观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对乡村聚落空间特征的研究再到如今开始从“乡愁角度”探讨乡村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可见对乡村景观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3. 文化景观类型

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长期互动形成的综合体,经历了长期的不断发展演变而来,同时又具有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两大要素和特征,文化景观受自然环境的物质制约和人类社会中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其复杂性和多元性[7]。所以构成乡村文化景观的要素主要可以分为基质要素、硬质要素以及软质要素,其中的基质要素主要指自然要素,硬质要素指人工要素,比如构成文化景观的各类构筑物和公共设施等,软质要素指非物质要素,如村落中的一些文化习俗等等。以这三大要素为基础的乡村人文景观,可分为三大类:乡村生产景观、乡村居住景观、乡村生态景观,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方面来划分。

3.1. 乡村生态景观

生态景观中的自然基质一般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等,人们对这些自然基质进行一系列的生产活动,将乡村的自然环境改造成不同的景观。形成这些景观的主要类型包括梯田、防护林网、桑基鱼塘等的生物景观以及水体景观、天文景观都属于典型的乡村生态景观。

3.2. 乡村生产景观

生产景观由不同生产活动而形成的农业景观[8]。人文景观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活动分为主要的几大类比如渔业生产景观、农业生产景观、林业生产景观和畜牧生产景观等。其中以农业生产景观、渔业生产景观、林业生产景观、畜牧生产景观等与生产有关的人文景观为主要表现形式。

3.3. 乡村生活景观

乡村生活景观主要体现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层面,乡村生活景观也被称为乡村文化景观,是在特定的农村地域由人文因素作用而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景观。由于各个乡村地域所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的不同所形成的生活环境空间也就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见表1乡村文化景观主要包括乡村宗教景观、乡村风水文化景观、乡村民俗风情景观。

Table 1. Rural landscape type

1. 乡村景观类型

乡村文化景观类型

基本类型

特征

乡村生态景观

水体景观

主要包括自然界中的水流、江河、冰川、溪水等。在乡村景观中起到一个连接不同景观和促进生物流动和交流的作用

地形地貌景观

根据地形地貌形成的景观,主要可以分为五大类: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

生物景观

主要包括动物和植物,起到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

乡村生产景观

农业生产景观

包括以播种、插秧、犁地、收割等为特色的传统农业生产景观和以机械化生产为特色的现代农业生产景观。主要代表有菜地、梯田等

渔业生产景观

指人们在鱼塘、海洋进行养殖、捕捞等生产活动的景观。主要代表有桑基鱼塘、渔场

林业生产景观

是指人们在其中进行生产活动,并对其进行某种程度的改造,以森林为媒介的一种景观,比如果园

牧业生产景观

指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以放牧、圈养或两者结合的方式,在草原地区饲养家畜和取得畜产或役畜而产生的景观。以牧场为主要代表

乡村生活景观

乡村宗教景观

基于对祖先或者自然神灵的崇拜建造用于祭祀的寺庙、道观和宗祠

乡村风水文化景观

指当地人们根据风水学对所在村落建筑以及周边环境的布局与营造

乡村民俗风情景观

是当地人们在生活环境中所创造、使用和传承的人文景观。包括民俗活动、服饰和民间手工艺等

4.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人文景观带动乡土旅游

4.1. 西江千户苗寨乡村人文景观资源分析

西江千户苗寨是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部由一户户苗寨人家组成的民族乡村,是一座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苗族人口占了村寨居住人口总数的99.5%。同时西江苗寨也是我国苗族聚居地中面积最大的一个[9]。其中,苗寨中拥有没有受人打扰,还保持着自然状态的山水,以及具有苗家农耕文化的景观特色的梯田景观。通过梳理发现千户苗寨中主要有以下几类乡土人文景观,见表2

Table 2. Xijiang Miao Village cult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2. 西江苗寨文化景观资源

主要分类

次要分类

具体类型

具体情况

自然生态景观

地形地貌

河流谷地

由河流长期侵蚀形成的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1300~15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 14~16摄氏度,气温变化剧烈,冬、夏、夏降水均有明显变化

土壤水文

白水河

长16.8千米,流域面积65.39平方千米,河道平均比例下降45.7%,最大洪水流量每秒455立方米,最枯流量每秒0.25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每秒1.84立方米

物质文化景观

村落形态

聚集型

大多数民居都聚集在一起,从几千人的大村落,到只有一二十人的小村落,不同的聚落,其规模都有着天壤之别

村落建筑

居民建筑

田园风光

以吊脚楼建筑为主


农业景观

特色农业景观

原始耕作方式,梯田农业

非物质文化景观

地域文化

滇黔文化

以贵州、云南地区为主的文化

民间活动

苗寨歌舞、拦门酒

以当地民族的歌舞庆祝节日,宾客到来时,苗寨的男女老少会以米酒夹道迎接客人以表敬意和祝福

生产习俗

刀耕火种的农业

原始的农业活动

精神信仰

鼓藏节

最隆重的祭祀祖先的活动,每隔13年举办一次

从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景观资源可以看出,当地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并且通过当地政府以及居民的努力将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设计出层次分明的景区景点。从当地居民的自主经营模式到政府主导的开发模式,从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从1982到2022,西江千户苗寨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秀美的风景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4.2. 千户苗寨对当地文化景观的改造设计

千户苗寨在改造设计当地景观的过程中以人文景观为主旋律,自然景观作为映衬,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做到层次分明的景观设计[10]。见图2图3,在人文景观中千户苗寨将具有农耕文化特征的梯田景观以及苗家标志建筑风雨桥,传统民居吊脚楼以及苗族独特的节日活动当作整个景区的主要特色,以苗寨传统干栏式建筑和风雨桥为主,在其建筑上打造具有观光效果的夜景观,使其突出了当地的一个文化特色。同时利用这个项目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除此之外每隔一段时间,当地会在广场上举办具有苗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充分展示当地的民族文化和酒文化,并打造出能带动游客参与的体验活动,比如学习苗语、参与蜡染等。使游客不仅能感受到优美的自然景观,同时在其中更能感受到独特的人文景观,形成千户苗寨独特的文化自然相交融的景观现象。

Figure 2. Terraced fields scenery

2. 梯田风光

Figure 3. Diaojiaolou architecture in Miao Village

3. 苗寨吊脚楼建筑

4.3. 千户苗寨景观是当地旅游得以发展的基石

乡村旅游就是指去往乡村和田野并欣赏其中的美景,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是一种村野旅游形式,以村野为空间,以人文不扰动,生态不破坏,寓居野游为特色。高品质的田园风光提升了田园空间的人居环境,优化了田园自然人文景观的整体风貌,使现代人休闲、娱乐、康养、度假等活动的旅游功能得以延伸[11]。由此,从对已有资源环境进行高质量改造形成的新乡村景观初衷而衍生出第三产业——乡村旅游业。

尽管许多村民进入21世纪后外出打工或就地从事旅游接待工作,西江苗寨仍沿袭着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但绝大多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仍是农业生产[12]。但随着当地千户苗寨旅游业的发展,各村寨除农业、劳务收入外,均有额外的旅游收入。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数据调查显示,去到西江的游客不仅仅只是本省以及周围地方的游客,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甚至也有来自国外等地的游客。据西江苗寨官网数据统计显示,西江千户苗寨游客量在近6年来持续攀升。从2000年开始,五六年之内增长到了6、7万人次左右。国外游客也由2000年的200人次发展到2006年的3000人次。到2010年为止,游客量达到了70万次人左右。仅2009年一年的门票收入就达到1216万元,2010年达到1407万元。

5. 结语

从西江苗寨利用自身人文景观资源大力发展了当地旅游业乃至其他产业可以看出,第一,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乡村人文风貌。乡村文化景观是发展乡村产业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乡村风貌改变最直观的体现,在当下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发展打造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生活、生态、生产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是促进农村产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11]。要想解决好当前农村旅游产业以及其他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首先就要对现有农村风貌进行深入浅出的改造设计,重新认识农村风貌的特点,既要保持农村原有的特色,又要发展农村的风貌,融入创新的理念。这样才能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间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销售额,全方位带动乡村产业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但是如何有效利用和改造乡村景观,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还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

致 谢

感谢我的导师焦杨对我论文的指导,同时我还要感谢我身边的同学,帮助我进行指导与改正,帮助我论文的顺利完成。

注 释

①图1来源:作者自绘

②图2,图3来源:视觉中国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出版发行[N]. 人民日报, 2019-05-06(001).
[2] Sauer, C. (1925) 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Geography, 2, 19-54.
[3] 韩锋. 文化景观——填补自然和文化之间的空白[J]. 中国园林, 2010, 26(9): 7-11.
[4] 杨珍妮, 张善峰, 陈益丹. 基于CiteSpace计量分析的国内乡村景观研究热点、进程与特征[J]. 建筑与文化, 2023(9): 242-245.
[5] 王晓琳. 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 乡村科技, 2019(33): 41+44.
[6] 曾莉, 盛杰, 胡慧娟. 基于文献计量与分析的国外乡村景观研究进展[J]. 城市建筑空间, 2022, 29(11): 149-151.
[7] 吴小华. 村落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构成及其影响[J]. 古今农业, 2010(4): 84-93.
[8] 吴玉洁, 胡希军, 但新球. 复合系统视角下的乡村景观类型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2): 80-82+128.
[9] 魏加飞, 徐宏. 西江千户苗寨非遗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 旅游纵览, 2022(5): 160-163.
[10] 刘明文. 西江千户苗寨产业化发展特点探析[C]//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人文与科技(第五辑).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20: 237-245.
[11] 张羽清, 周武忠. 论乡村景观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J]. 装饰, 2019(4): 33-37.
[12] 祖萧. 包容性发展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