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服饰色彩与图案的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lors and Patterns of Liuqin Opera Costumes
DOI: 10.12677/design.2024.93360, PDF, HTML, XML, 下载: 16  浏览: 23 
作者: 谢青君, 何 静: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关键词: 柳琴戏服饰色彩图案设计文化传承Liuqin Opera Dress Color Pattern Design Cultural Inheritance
摘要: 柳琴戏是国家地方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其服饰的设计不仅反映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承载了深厚的历史与传统文化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柳琴戏服饰的色彩与图案,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通过详细分析柳琴戏服饰中的色彩选择、图案布局及其象征意义,揭示这些元素如何表达角色性格与戏剧情境,并针对当下时代,提出相应的传承策略,以期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Abstract: Liuqin Opera is one of the national local traditional operas. Its costume design not only reflects the rich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carries the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traditional cultural valu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olors and patterns of Liuqin Opera costumes and their role in cultural inheritance. Through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olor selection, pattern layout and symbolic meaning of Liuqin Opera costumes, this study reveals how these elements express the character and dramatic situation,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inheritance strategies for the current era,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upport for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谢青君, 何静. 柳琴戏服饰色彩与图案的研究[J]. 设计, 2024, 9(3): 621-626.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3360

1. 引言

剧种这个概念,是约定俗成的。它是广大群众在观赏戏曲演出的过程中,对戏曲有不同品种存在这一客观事实的直观感受;也是有经验的观众、见多识广的戏曲家们,对不同品种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得出来的理性认识[1]。柳琴戏,这一源于地方的传统剧种,也基于这种理性认识,并以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欢迎。服饰作为柳琴戏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不仅为舞台增色,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色彩与图案作为服饰设计的核心,承载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反映出柳琴戏深厚的地域特色和历史背景。本研究通过分析柳琴戏服饰的色彩选择、图案设计,旨在揭示这些艺术细节如何体现柳琴戏的文化传承。此外,研究还关注现代柳琴戏服饰在保持传统的同时如何适应现代审美和文化需求,从而为柳琴戏的未来发展提供洞见和建议。

2. 柳琴戏的概况

2.1. 柳琴戏发展概述

柳琴戏,原名“拉魂腔”,又称“拉呼腔”“随心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南地方传统戏剧之一,,后以其主要伴奏乐器形似柳叶状为依据,决定将拉魂腔改称为柳琴戏。

拉魂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约在1736年至1795年之间。流浪艺人们采用“打地摊”演唱的形式,大多为人物间的对白和即兴表演,这便是拉魂腔的前身。根据众多的文献典籍与大量老艺人的回忆推算得出,山东临沂地区为拉魂腔源头,也被广大艺术家和研究者所公认。郯城县金姓的老艺人似乎是最早开始演奏拉魂腔的人,在郯南一带颇有名声。金氏之后,又分邱、黄两门派,世代相传。这一时期的拉魂腔主要以沿门卖唱、小型班社的形式存在,逐渐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传统剧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拉魂腔逐渐发展成为小型戏曲样式。大约在道光年间,柳叶琴横空出世,由滕县苏楼的巧木匠、拉魂腔艺人王清制成,为拉魂腔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时,演唱的大都是小段子,唱词自由,曲调丰富。拥有了柳叶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的拉魂腔,开始借鉴参考其他地方剧种的演唱形式,逐步由“打地摊”的即兴演唱曲艺形式演变为更标准的戏曲形式,发展非常迅速。

进入民国初年,拉魂腔的传播范围之大、发展速度之快,甚至进入了苏北、皖北、豫东等地区,这都有赖于鲁南地区较大的班社的出现。尤其在1920年前后,这些较大班社跳出村庄,进入城镇演出。同时在其他地方剧种的影响下,拉魂腔的演出越来越丰富,开始出现代表剧目。此时的拉魂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

新中国成立后,拉魂腔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1953年4月,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政府文教局,与“拉魂腔”艺人共同磋商后,以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为据,为本剧种正式定名为柳琴戏[2]。标志着柳琴戏从民间小戏逐渐发展成为地方剧种,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扶持。1954年,举办“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柳琴戏被正式定名。

拉魂腔变更为柳琴戏后,迅速向发源地周围地区传播,覆盖苏、鲁、豫、皖交界的黄淮海地区。由于各地风俗和方言不同,导致各地曲目和唱词也有些许不同,最终形成五路不同流派,即东路、北路、中路、南路、西路。经过百年发展,不同流派的名称也发生了变化,海州柳琴戏改称“淮海戏”,安徽柳琴戏改叫“泗州戏”等,更符合当地地方戏曲特色。

2.2. 柳琴戏服饰概述

柳琴戏服饰在形式上继承了传统戏曲服饰的特点,同时融入了地方特色和文化元素。其色彩鲜艳明快,图案精美却不繁复,甚至较为简单,既体现了戏曲服饰的共性,又展示了柳琴戏的独特风格。

柳琴戏服饰不仅仅是戏剧表演的视觉装饰,它们深深植根于该艺术形式的文化土壤中,反映了演员的角色、性格及其社会地位。这些服饰通常色彩鲜明、图案众多,每一种色彩和图案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寓意和历史来源。

柳琴戏的服饰也明显地显示出中国古代服饰的特点,如长袍、马褂和细腰带等元素,这些传统元素经过戏曲演化,融入了更多为舞台效果和演员表演方便考虑的设计改进。不同的剧种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柳琴戏的服饰都会有所变化,但总体上保持着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同时,柳琴戏服饰的制作非常讲究,从选料到缝制,每一步都需要精湛的手工艺技术,这不仅体现了工匠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细节的极致追求。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服饰,柳琴戏在现代社会继续传承和发展,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3. 柳琴戏服饰的色彩使用

色彩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桥梁,无论从心理学还是艺术、美学的角度来看服装色彩,其与人物性格的展现都有着直接的联系[3]。柳琴戏服饰中的色彩不仅为舞台增添视觉冲击力,也深深嵌入了文化象征与情感表达。这些色彩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角色的性格、社会地位和情感特点来精心设计的,每种色彩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传统。

蓝色的服饰有助于营造一种冷静和理性的氛围,强调角色的内在品质。例如《王祥卧鱼》中,王祥见图1是一位以孝顺著称的历史人物,其服饰色彩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他的品德和戏剧中的角色定位。蓝色的使用帮助表达王祥的冷静和坚定,象征他不移于世俗、专注于孝道的纯洁心灵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在柳琴戏中,白色常用来装扮遭受悲剧的人物或高洁的角色,强调人物的悲剧命运和高尚情操。王祥在剧中穿白色服饰时,通常是在表现其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贞和无私,白色强化了他悲剧英雄的形象,突出了他为了孝道所承受的苦难和牺牲。蓝白这两种色彩的组合不仅在视觉上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舞台效果,也深刻表达了王祥作为一个孝子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寓意了他忠诚而纯洁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在艰难环境下的冷静与坚持。同时,配以少许绿色点缀,表达角色本身的生机勃勃。通过这样的色彩运用,柳琴戏《王祥卧鱼》不仅传达了深厚的文化价值,还成功地把王祥的形象塑造成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孝道楷模,使观众能够在视觉和情感层面上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剧中人物的品质与遭遇。

红色在中国文化中通常与喜庆、热情和力量相关联,因此经常用来装扮戏剧中的主角或正面角色。黑色象征着稳重、权威和神秘,适用于表现复杂的人物性格和高深莫测的情节,视觉上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增加了角色的神秘感和权威感。穿黄色服装通常代表了角色的高贵血统和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也传达了财富和繁荣的信息。

4. 柳琴戏服饰的图案意义

纹样是戏衣鲜明特色的体现,社会阶层和角色的不同赋予图案不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4]。柳琴戏服

Figure 1. The character Wang Xiang in Liu Qin Opera “Wang Xiang Sleeping Fish”

1. 柳琴戏《王祥卧鱼》中的人物王祥

饰中的图案纹样不仅为服装增添了美观和艺术性,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象征和历史意义。这些图案纹样在表达角色的性格、身份和情感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美学理念。

云纹在柳琴戏服饰中常见于神仙或高贵人物的服装上,其流动的线条和抽象的形状给观众带来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莲花纹被用来象征高洁的道德品质,常用于女性角色或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物服饰。宝相花图案可能被用于宗教或神话色彩浓厚的剧目,表达一种神圣和庄严的氛围,增添了服饰的文化深度和艺术价值。火焰图案可能用于表现性格热烈或具有强烈情感冲突的角色。

在《王祥卧鱼》中,继母朱氏和蔡先生之女香玉见图2的服饰图案不仅描绘了她们的角色性格和社会地位,也深刻反映了她们各自的文化象征意义和美学功能。继母朱氏的服饰使用蛇纹,蛇纹可以表示智慧,也可以象征狡猾和阴险。在朱氏的角色中,这种图案可能更倾向于后者。蛇纹在服饰上形成的锐利线条和蜿蜒形状,为朱氏的角色增添了一种阴森和不安的视觉效果,强化了她在剧中的反面角色形象,象征她的狠毒和计谋。同时使用了暗色调花卉图案,如黑色或深紫色的牡丹或菊花,增加了服饰的神秘感和沉重感,使观众在视觉上感受到角色的阴暗和复杂内心世界,适合朱氏这样具有复杂情感和负面性格的角色。而蔡先生之女香玉的服饰则使用明亮的花卉图案,如梅花或桃花,象征纯洁、优雅和女性之美。香玉作为剧中的年轻女性,明亮的花卉图案使香玉的服饰显得生动活泼,增添了青春的气息和女性的柔美,有助于塑造她温柔和富有同情心的角色形象。部分云纹和波浪纹的使用,创造出动感和柔美的视觉效果,象征香玉的梦想和愿望流动不息,同时反映了她的纯真和希望。

Figure 2. The character Xiang Yu in Liu Qin Opera “Wang Xiang Sleeping Fish”

2. 柳琴戏《王祥卧鱼》中的人物香玉

5. 柳琴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

柳琴戏服饰的色彩和图案在保持传统元素和适应现代审美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视觉元素不仅是文化传承的桥梁,也是艺术创新和审美发展的工具,传承发展好服饰色彩及图案,对柳琴戏剧种的传承发展有重大意义。

首先,要做到保持并继承传统元素,柳琴戏服饰中的传统色彩,如红色、黄色和蓝色,持续被用来象征正义、皇权和忠诚等。经典的图案,如云纹和花卉,继续在服饰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这些图案,保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增强文化的连贯性和深度。

其次,为了让传统戏剧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可能需要对传统图案进行创新解释或重新设计。例如,采用更为抽象或简化的图案设计,或者在传统图案中加入现代流行的元素和颜色,使服饰看起来更加现代和时尚,也使其更易于被现代观众接受和欣赏。

通过这种策略,柳琴戏的服饰可以维持其传统的艺术特质,并成功吸引现代观众的兴趣和赞赏。这种平衡的实现不仅保证了柳琴戏服饰色彩和图案的持续传承,也确保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相关性和活力,为柳琴戏剧种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6. 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对服装造型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戏曲服饰图案的传承与发扬是非常有必要的[5]。同时,柳琴戏服饰色彩和图案的好坏,又对柳琴戏剧种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些服饰元素不仅是柳琴戏视觉艺术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老一辈与新一代观众的文化桥梁。服饰中的每种色彩和图案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帮助观众理解角色的性格、社会地位和情感状态,同时也传达了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思想。通过对柳琴戏服饰传统色彩和图案的保持、服饰中引入现代元素等,在维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激发年轻人对柳琴戏服饰色彩和图案的兴趣,进一步促进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使其在当代社会中绽放新的光彩。

致 谢

衷心感谢所有在本次柳琴戏研究过程中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人。感谢导师的悉心指导,感谢柳琴剧团的资料支持,也感谢广大柳琴戏研究者们的理论支撑。你们的支持是我完成这篇论文的动力,我将铭记于心,继续努力前行。

注 释

①图1,图2来源:网页引用,http://lqxcc.linyi.cn/images/wangxiangwoyu.jpg

参考文献

[1] 余从. 戏曲声腔、剧种论[J]. 戏剧艺术, 1992(1): 42-47.
[2]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戏曲志·江苏卷[M]. 北京: 中国ISBN中心, 1992: 139.
[3] 韩雪飞. 京剧服装中色彩和图案的艺术特征[J]. 大舞台, 2015(3): 51-52.
https://doi.org/10.15947/j.cnki.dwt.2015.0317
[4] 华雯. 中国戏曲服饰的符号性表现——以京剧旦角为例[J].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2, 2(21): 11-13.
[5] 孙雅婧. 浅析京剧服饰图案的设计与传承[J]. 中国京剧, 2019(12): 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