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乡土植物景观生态应用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pplication Value Evaluation System for Native Plant Landscapes in Xixi Wetland
DOI: 10.12677/hjas.2024.146082, PDF, HTML, XML, 下载: 21  浏览: 43 
作者: 王浥尘, 汪弘毅, 任璐娜, 张凯强:杭州植物园,杭州西湖园林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吴佳文:浙江省地下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关键词: 乡土植物景观生态应用层次分析法西溪湿地Native Plants Landscape Ecological Application Hierarchical Analysis Method Xixi Wetland
摘要: 为满足西溪湿地此类城市次生湿地中对生态保护和景观营造的需求,根据2022年西溪湿地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筛选出一批适合西溪湿地生态景观营造的植物,综合考虑生态保护与观赏价值,确定14个评价因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模型,并与该模型对100种西溪湿地乡土植物进行综合评价研究。通过相关公式、评价指标评分标准以及总权重系数的确定,计算出各个植物的综合得分,据此将景观生态应用价值由高到低划分为3个等级。结果表明,I级(>4.0)植物34种,景观应用价值和生态保护价值高,建议在西溪湿地未来景观中加大开发应用;II级(4.0~3.4)植物共50种,在生态保护综合价值较好,观赏性有所欠缺,可一定程度推广应用;III级(<3.4)植物16种,建议慎重应用。该结果可为西溪湿地生态景观营造中植物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Abstract: To meet the need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landscape creation in secondary urban wetlands such as Xixi Wetlan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plant diversity survey in Xixi Wetland in 2022, a group of plants suitable for ecological landscape creation in Xixi Wetland were selected. Taking into account both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ornamental value, 14 evaluation factors were determine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was used to build a model, and this model was applied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100 native plants in Xixi Wetland. Through the determination of relevant formulas, scoring standards for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overall weight coefficients, the comprehensive scores of each plant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se scores,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application value was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from high to low.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34 plants in Level I (>4.0), with high landscape application value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value, and it was recommended to increase thei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the future landscapes of Xixi Wetland. There were 50 plants in Level II (4.0-3.4), which had good comprehensive value in ecological protection but lacked ornamental quality, and could be promoted and appli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re were 16 plants in Level III (<3.4), and it was recommended to apply them cautiously.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plants in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creation of Xixi Wetland.
文章引用:王浥尘, 吴佳文, 汪弘毅, 任璐娜, 张凯强. 西溪湿地乡土植物景观生态应用价值评价体系构建[J]. 农业科学, 2024, 14(6): 648-658. https://doi.org/10.12677/hjas.2024.146082

1. 引言

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在生态系统中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性,可以蓄洪防旱、净化环境、调节气候,有着综合性的环境生态功能。湿地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在城市中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1]

目前在针对城市湿地的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中,往往图方便使用外来物种,对现有湿地乡土观赏植物种类开发和应用程度较低。在城市次生湿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中,如何将生态功能与景观美学价值开发相结合,不仅是城市次生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也符合当前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的主流发展方向。

杭州西溪湿地是城市次生湿地的代表,因其坐落于城市中心,自古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针对杭州西溪湿地的生态修复和景观营建,需要更注重乡土植物的应用。在次生湿地中,主要的生态修复的重点植物在于草本植物和灌木,要选择其观赏性和生态适应性均优秀的植物。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对西溪湿地乡土植物构建评价体系进行定量评价[2],有针对性地选取具有最佳景观和应用价值的乡土植物,旨在为西溪湿地生态景观营造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2. 研究区域概况

杭州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城区西部,东至紫金港路绿带西侧,南靠天目山路北侧,西接绕城公路绿带东侧,北到文二西路,面积约16.15 km2,其核心区域占地11.15 km2 [3]。西溪湿地是河流兼沼泽型湿地,部分河港湖漾、狭窄的塘基和面积较大的河渚相间组成的次生湿地[4]。由于人类长期农耕活动的影响,西溪湿地植被以人工、半人工形成植物群落为主,也有自然形成的植物群落。2003年,由浙江大学主持的“杭州西溪湿地生物资源及生态研究”项目对西溪湿地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调查,本次调查共计调查到维管植物85科182属221种[5]。沈琪等调查到该地有维管植物125科372属511种[6]。张洋等调查到维管植物(含栽培种)134科433属695种[4]。刘雅婷等提出选择适生态适应性植物来进行景观的合理配置有助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7]。王丽华等在对野生乡土木本植物的观赏价值评价体系中加入了生态适应性评价指标[8]。而目前在西溪湿地乡土植物研究中还未有一套完整的兼具生态性和观赏性的价值评价体系[8]

3. 材料与方法

3.1. 选取评价对象

选取的评价对象主要来自2021~2022年杭州植物园针对西溪湿地进行植物多样性普查的数据。本次调查采取样线调查方法,共计调查到西溪湿地植物770种,隶属147科456属。以适宜西溪湿地生长为基本条件,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野生乡土植物的观赏价值、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等,最终筛选和整理出100种西溪湿地地区乡土植物名录,并详细记录其生态习性和观赏部分特征等信息,作为综合评价依据。

3.2. 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3.2.1. 层次结构模型建立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已筛选出的100种目标植物进行评价。建立西溪湿地乡土植物景观生态应用综合评价体系(见表1)。该体系以西溪湿地乡土植物观赏性评价为目标层,以观赏性、生态适应性和湿地生态保护性为约束层,以花色、花形、花期、叶形、叶色、叶观赏期、果形、果色、挂果期、环境适应性、繁殖性、抗逆性、乡土性、生态影响性为标准层,以筛选出的待评价的100种目标植物为最底层。

Table 1. A structural model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1. 综合评价模型

目标层A

约束层B

标准层C

最底层D

西溪湿地乡土植物景观生态应用价值评价体系

观赏性B1

花色C1

待评价物种

花形C2

花期C3

叶形C4

叶色C5

叶观赏期C6

果色C7


果形C8

挂果期C9

生态适应性B2

环境适应性C10


繁殖性C11


抗逆性C12


湿地生态保护性B3

乡土性C13


生态影响性C14

3.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研究根据表1层次结构模型,将约束层B层与目标层A层、标准层C层与约束层B层的指标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采用1~9比标度法量化[9],分别对各层次指标间两两对比,构造判断矩阵。利用Yaaph V12层次分析软件进行运算[9],从而计算出各标准层14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各约束层和标准层所占权重及一致性值(见表2),CR < 0.1,可以认定判断矩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9]

Table 2. Weight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consistency ratio of judgment matrix

2.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及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

层次
模型


判断矩阵

Wi

C层对
A层的总排序

一致性验证

A-B

Bi

B1

B2

B3










观赏性B1

1

1/3

1/2







0.1634



生态适应性B2

3

1

2







0.5396


CR = 0.0088

湿地生态保护性B3

2

1/2

1







0.297



B1-C

B1Cj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




花色C1

1

5

1/2

5

3

2

4

6

7

0.2253

0.0368


花形C2

1/5

1

1/3

3

1/2

1/4

3

3

3

0.0792

0.0129


花期C3

2

3

1

6

4

2

3

7

7

0.2552

0.0417


叶形C4

1/5

1/3

1/6

1

1/2

1/5

1/3

3

5

0.0491

0.008

CR = 0.0735

叶色C5

1/3

2

1/4

2

1

1/3

2

5

3

0.0876

0.0143


叶观赏期C6

1/2

4

1/2

5

3

1

6

8

4

0.193

0.0315


果色C7

1/4

1/3

1/3

3

1/2

1/6

1

3

2

0.0584

0.0095


果形C8

1/6

1/3

1/7

1/3

0.2

1/8

1/3

1

1/3

0.0212

0.0035


挂果期C9

1/7

1/3

1/7

1/5

1/3

1/4

1/2

3

1

0.0311

0.0051


B2-C

B2Cj

C10

C11

C12










环境适应性C10

1

4

2







0.5584

0.3013

CR = 0.0176

繁殖性C11

1/4

1

1/3







0.122

0.0658


抗逆性C12

1/2

3

1







0.3196

0.1725


B3-C

B3Cj

C13

C14











乡土性C13

1

1/3








0.25

0.0742

CR = 0.0000

生态影响性C14

3

1








0.75

0.2227


3.2.3. 层次总排序权值的计算

将各层次所有因素相对于上一层的权重值加权综合,得出标准层对目标层的总排序权重值[10]。影响西溪湿地乡土植物景观生态应用价值的关键为环境适应性(C10),总排序权重值为0.3013,说明其对西溪湿地乡土植物景观生态应用价值评价影响程度最大。果形(C8)总排序权重值最小为0.0035。

3.2.4. 评价标准制定

综合前人已有的文献,以及连续2年对相关物种的性状观测结果和湿地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并邀请了从事园林植物、湿地生态景观研究的10位专家,依据目标植物的图片、相关物候资料和信息对照将14个指标进行统一的量化评分,每个指标设置5个评分等级,根据表3的评价标准进行打分,结合评价指标的分值与权重计算综合价值的高低。

Table 3. Evaluation criteria of native plant

3. 乡土植物价值评分标准

标准层C



分值




5

4

3

2

1

花色

花色艳丽

较为艳丽

一般

花色不显著

花色暗淡

花型

花型优美或独特,花量丰沛,姿态优美,整体效果突出

花型独特有辨识度,花量适中,姿态优美,整体效果好

花型规整,花量稀疏,姿态较优美,整体效果较好

花型无特色,花量较少,整体效果一般

花型无特色,花量少,整体效果一般

花期

>90 d

60~90 d

30~60 d

15~30 d

<15 d

叶型

叶型有特色,叶量较多

叶型较有特色,叶量适中

叶型一般,叶量稀疏

叶型普通且叶量较少

叶型无明显特色,叶量少

叶色

色叶、秋色叶、叶色鲜亮、具有特色

叶色较鲜亮或有特异性,具辨识度

叶色绿,常绿

叶色较暗,景观效果不显著

叶色暗淡且观赏价值较低

叶观赏期

常绿

>240 d

180 d~240 d

90~180 d

<90 d

果色

颜色鲜亮

较为鲜亮

一般

果色偏暗,不显著

果色暗淡

果形

果形奇特或体量大或果量多

果形有特色或果量较多,果序明显

果量适中,果序整体观赏性较好

果量较少,果序稀疏,观赏性一般

果量少,果形无特殊,观赏性差

挂果期

>180 d

90~180 d

60~90 d

30~60 d

<30 d

环境适应性

湿地环境适应性强,有稳定群落

湿地环境适应性较强,有小范围稳定群落

湿地环境适应性一般,有零星稳定群落

湿地环境适应性较差,分布群落有一定退化

湿地环境适应性差,分布群落退化严重

繁殖性

自然繁殖更新能力强(>80%),成活率高,繁殖模式多样

自然繁殖能力较强,成活率较强(>60%),有2种及以上繁殖模式

自然繁殖能力一般,成活率一般(>40%)

自然繁殖能力较差,成活率不高(>20%)

自然繁殖能力差,成活率低(<20%)

抗逆性

耐贫瘠、耐水湿、耐盐碱、抗病虫害好

耐贫瘠、耐水湿、耐盐碱、抗病虫害较好

耐贫瘠、耐水湿、耐盐碱、抗病虫害一般

耐贫瘠、耐水湿、耐盐碱、抗病虫害较差

耐贫瘠、耐水湿、耐盐碱、抗病虫害差

乡土性

本土资源数量丰富,在华东地区分布广

本土资源数量较丰富,在华东地区分布广

本土资源数量中等,在华东地区部分区域有分布

本土资源数量中等,在华东地区少量区域有分布

本土资源数量少,在华东地区极少数区域有分布

生态影响性

对湿地生态系统无不良影响

对湿地生态系统影响较小

对湿地生态系统有一定影响

对湿地生态系统有影响

对湿地生态系统影响较强

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1. 综合评价分析

依据相关观察记录结果、相关文献并结合专家依据表3对100种西溪湿地乡土植物的14个指标进行具体的评分,再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各指标的权重值(表2),计算出各个品种的综合评价值。根据综合评价值的分布情况以及直观经验,将100西溪湿地乡土植物划分为3个等级。

表4所示,参评的西溪湿地乡土植物景观生态应用价值的综合评价值范围在4.3939-2.9322之间,分值越高表示该职务的景观生态应用价值越高。根据评分结果将上述100种乡土植物划分为3个等级。

Table 4.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grade of Xixi Wetland native plant

4. 综合评价值及等级

序号

植物名称

拉丁名

综合评价值

等级

1

海州常山

Clerodendrumtrichotomum

4.3936

2

美丽胡枝子

Lespedeza thunbergii subsp. Formosa

4.3424

3

算盘子

Glochidionpuberum

4.3360

4

硕苞蔷薇

Rosa bracteata

4.3298

5

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Bunge

4.3282

6

马醉木

Pieris japonica

4.2989

7

华鼠尾草

Salvia chinensisBenth.

4.2808

8

马银花

Rhododendron ovatum

4.2762

9

半枝莲

Scutellariabarbata

4.2482

10

石蒜

Lycorisradiata

4.2471

11

还亮草

Delphinium anthriscifolium

4.2273

12

野蔷薇

Rosa multiflora

4.2225

13

金樱子

Rosa laevigata

4.2138

14

木香花

Rosa banksiae

4.1905

15

蝴蝶花

Iris japonica

4.1835

16

韩信草

ScutellariaindicaL.

4.1806

17

愉悦蓼

Persicaria orientalis

4.1658

18

浙江叶下珠

Phyllanthus chekiangensis

4.1517

19

野菊

Chrysanthemum indicum

4.1281

20

刻叶紫堇

Corydalis incisa

4.1208

21

黄菖蒲

Iris pseudacorus

4.1058

22

半蒴苣苔

Hemiboea subcapitata

4.1016

23

庭藤

Indigofera decora

4.0972

24

Miscanthus sinensis

4.0849

25

积雪草

Centella asiatica

4.0797

26

野芋

Colocasia antiquorum

4.0678

27

Miscanthussacchariflorus

4.0647

28

吴兴铁线莲

Clematis huchouensis

4.0625

29

中华猕猴桃

Actinidiachinensis

4.0624

30

野芝麻

Lamiumbarbatum

4.0517

31

小果蔷薇

Rosa cymosa

4.0516

32

短柱铁线莲

Clematis cadmia

4.0468

33

换锦花

Lycorissprengeri

4.0451

34

檵木

Loropetalumchinense

4.0327

35

中华胡枝子

Lespedeza chinensis

3.8961

36

河北木蓝

Indigoferabungeana

3.8917

37

夏天无

Corydalis decumbens

3.8891

38

姜花

Hedychium coronarium

3.8775

39

醉鱼草

Buddlejalindleyana

3.8725

40

山姜

Alpinia japonica

3.8717

41

山胡椒

Lindera glauca

3.8655

42

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

3.8612

43

三白草

Saururus chinensis

3.8568

44

鸢尾

Iris tectorum

3.8449

45

菖蒲

Acoruscalamus L.

3.8358

46

紫金牛

Ardisia japonica

3.8338

47

华紫珠

Callicarpacathayana

3.8327

48

杜鹃

Rhododendron simsii

3.8241

49

斑茅

Saccharum arundinaceum

3.7962

50

丁香杜鹃

Rhododendron farrerae

3.7942

51

泽珍珠菜

Lysimachia candidaLindl.

3.7913

52

掌叶覆盆子

Rubuschingii

3.7834

53

葱莲

Zephyranthes candida

3.7783

54

山莓

Rubuscorchorifolius

3.7724

55

甘菊

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

3.7689

56

插田藨

Rubus coreanus

3.7660

57

井栏边草

Pteris multifida

3.7631

58

天目地黄

Rehmanniachingii

3.7624

59

冷水花

Pilea notata

3.7493

60

九头狮子草

Peristrophe japonica

3.7379

61

Cirsium japonicum

3.7336

62

中国石蒜

Lycoris chinensis

3.7334

63

戟叶蓼

Polygonum thunbergii

3.7235

64

瞿麦

Dianthus superbus Linn.

3.7213

65

金荞麦

Fagopyrum dibotrys

3.6887

66

风花菜

Rorippa globosa

3.6714

67

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um

3.6699

68

稻草石蒜

Lycoris straminea Lindl.

3.6685

69

半夏

Pinellia ternate

3.6677

70

接骨草

Sambucus javanica

3.6561

71

绵毛酸模叶蓼

Persicaria lapathifolia var. salicifolia

3.6455

72

杜若

Pollia japonica

3.6423

73

薜荔

Ficu spumila

3.6233

74

水苦荬

Veronica undulata Wall.

3.6228

75

星宿菜

Lysimachia fortunei Maxim.

3.5957

76

白及

Bletilla striata

3.5852

77

女萎

Clematis apiifolia

3.5747

78

圆锥铁线莲

Clematis terniflora

3.5665

79

皿果草

Omphalotrigonotis cupulifera

3.5567

80

华漏芦

Rhaponticum chinense

3.5162

81

金钱蒲

Acorusgramineus

3.4713

82

少花万寿竹

Disporum uniflorum

3.4683

83

杜衡

Asarum forbesii

3.4436

84

扯根菜

Penthorum chinense Pursh

3.4231

85

马兜铃

Aristolochia debilis

3.2116

86

尖齿臭茉莉

Clerodendrum lindleyi

3.1953

87

水烛

Typha angustifolia

3.1905

88

三叶委陵菜

Potentilla freyniana

3.1828

89

香蒲

Typha orientalis

3.1803

90

蛇含委陵菜

Potentilla kleiniana

3.1797

91

蓬藟

Rubus hirsutus

3.1686

92

水田碎米荠

Cardamine lyrata

3.1675

93

蕺菜

Houttuynia cordata

3.1661

94

刺儿菜

Cirsium arvense var. integrifolium

3.1589

95

千里光

Senecio scandens

3.1440

96

泥胡菜

Hemisteptia lyrata

3.1205

97

犁头尖

Typhonium blumei

3.1062

98

密花孩儿草

Rungia densiflora

3.0581

99

微糙三脉紫菀

Aster ageratoides var. scaberulus

2.9676

100

柳穿鱼

Linaria vulgaris subsp. chinensis

2.9322

Ⅰ级植物综合评价得分> 4.0,共34种,占比34%。该类乡土植物的景观应用价值和生态保护价值高,建议在西溪湿地景观修复及改善中加大开发应用;Ⅱ级植物综合评价得分4.0~3.4,共50种,占比50%,该类乡土植物的景观应用价值和生态保护综合价值较好,可一定程度推广应用;Ⅲ级植物综合评价得分<3.4,共16种,占比16%,该类植物在对湿地生态影响和景观应用上存在一定短板,建议慎重应用。

4.2. Ⅰ级西溪湿地乡土植物

Ⅰ级植物的综合评分在4.0分以上,主要为湿地生态适应性好、对现有湿地生境破坏性小并且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草本、灌木或小乔木,还有部分藤本植物,在西溪湿地生态保护和景观营造上有较高的综合应用价值,兼具了生态保护与观赏性,是良好的湿地景观生态应用植物。如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在生态适应性上,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在现有西溪湿地生境中有相对稳定的群落,对湿地生境适应较好,在观赏性上,其为良好的观花观果灌木或小乔木,花白色或带粉色,花萼蕾时绿白色,后紫红色,核果成熟后外果皮蓝紫色,花果观赏期长达7个月是景观价值的重要体现。可以作为西溪湿地生态景观营造中的重点开发的野生乡土植物,能充分发挥城市湿地景观的乡土特色,同时也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减少物种破坏。

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thunbergii subsp. Formosa)、算盘子(Glochidion puberum)、硕苞蔷薇(Rosa bracteata)、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马醉木(Pieris japonica)、华鼠尾草(Salvia chinensis Benth.)等其他Ⅰ级植物,在西溪湿地植物多样性调查中发现其在西溪湿地中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生态入侵风险低,并且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4.3. Ⅱ级西溪湿地乡土植物

Ⅱ级植物的综合评分在4.0~3.4,共50种,分别是中华胡枝子(Lespedeza chinensis)、河北木蓝(Indigofera bungeana)、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等。Ⅱ级植物在生态性上较为稳定,但是相对Ⅰ级植物在环境适应性或观赏性上存在一些短板,但仍能在西溪湿地部分范围内拥有良好的长势,具有湿地特色,例如星宿菜(Lysimachia fortunei Maxim.)、泽珍珠菜(Lysimachia candida Lindl.)、皿果草(Omphalotrigonotis cupulifera)、九头狮子草(Peristrophe japonica)、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植物,观赏效果一般,但具有良好的生态性状和湿地特色的野趣,可以形成具有湿地特色的缀花草坪或原生花境景观,综合来看具有很高应用价值。

4.4. Ⅲ级西溪湿地乡土植物

Ⅲ级植物综合评分在3.4以下,共有16种,该类植物在生态适应性上有明显短板,部分如尖齿臭茉莉(Clerodendrum lindleyi)、香蒲(Typha orientalis)、蓬藟(Rubus hirsutus)、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微糙三脉紫菀(Aster ageratoides var. scaberulus)等植物容易泛滥,对湿地生态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该类植物在整体景观价值上的表现并不突出,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使用难度较大。

5. 讨论

本研究评价体系的优势与不足

本研究中评价体系的14个指标主要涵盖了生态适应性、观赏性和湿地生态保护性三个方面,在评价体系中加入了生态优先的评判标准,对西溪湿地这类特殊生境下的植物景观营造提出了一套新的评价体系,充分展示西溪湿地乡土植物在未来景观生态应用中的前景。此外,本研究在指标选取和评分标准上,结合了西溪湿地的实际生态情况,更为全面细致的选取指标,保证结果的全面性。

目前层次分析法是园林植物评价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在评价权重值的设置、专家评分的标准相关文献资料的影响,同时基于生态优先的评价体系较少,本文中的评价体系构建虽基于对植物的调查和植物物候的观察,但仍有较强的主观因素影响。因此,在对西溪湿地乡土植物资源的评价中,需进一步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6. 结论与建议

西溪湿地作为重要的城市次生湿地,在生态景观营造中应加强乡土植物的应用。本研究基于西溪湿地植物多样性调查数据,根据专家打分,从西溪湿地485种乡土植物中筛选出100种具有基础观赏价值的植物,以生态适应性、观赏性和湿地生态保护性评价为主,符合西溪湿地景观营建的植物筛选特点,依据层次分析法将目标植物划分为3个等级并针对各等级植物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为后续乡土植物在湿地景观中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根据评价体系计算可得出以海州常山、美丽胡枝子、算盘子、硕苞蔷薇等34种Ⅰ级植物在生态适应性、观赏性和湿地生态保护性上表现较为突出,可以优先在后续西溪湿地生态景观营建种进行开发利用。而Ⅱ级植物共50种,在环境适应性或观赏性上存在一些短板,但可以在西溪湿地生态景观修复中起一定作用,可在构建湿地生态屏障、营造稳定生境等方面进行使用。

在未来研究方面,我们也提出以下建议:

1) 需要加强湿地乡土植物资源的筛选与评价。西溪湿地是城市湿地的典型,在湿地的保护和开发中如何兼具生态与景观一直是学界讨论的重点方向。而湿地生态较为脆弱易受到外来物种的影响,尤其是西溪湿地这样的城市次生湿地,园林物种的选择应用中应慎之又慎。因此本研究从西溪湿地植物多样性调查到的物种中筛选100种目标植物,同时在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中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生态适应和生态保护,在满足生态性的基础上筛选观赏价值较高的乡土植物,这与其他植物观赏性评价体系有一定区别。在观赏性上,着重观花、观叶价值的筛选,尤其是群花效果好、花期长或观叶期长的植物,是未来湿地应用的主力军。目前虽然本研究在植物种类和生态保护方向有一定提升,但未涉及乔木类乡土植物种类。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西溪湿地乔木类乡土植物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

2) 需要进一步完善乡土植物在生态景观中的选择标准。目前在西溪湿地此类城市湿地中,对景观需求较高,导致在景观植物选择上主要以园林植物居多,而原有湿地的乡土植物在景观应用中使用较少,几乎很难看到乡土植物的踪影。而针对西溪湿地此类特殊生态环境景观中植物的选择应在生态保护优先、注重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完善选择标准,尽可能的减少对湿地生态的影响原则。

总之,采用以生态适应性、观赏性和湿地生态保护性作为主要评价标准,构建西溪湿地乡土植物景观生态应用价值评价体系对进一步减轻西溪湿地景观营建中的生态风险,助力西溪湿地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满足景观美学追求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生态适应性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胡金龙.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以尚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07. 
[2] 张佳平. 云台山野生草本植物资源的园林开发利用评价[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7(1): 37-43.
[3] 陈久和. 城市边缘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J]. 科技通讯, 2003, 19(5): 395-402.
[4] 张洋, 张方钢, 张晓红. 杭州西溪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及区系分析[J]. 浙江林业科技, 2020, 40(2): 57-64.
[5] 缪丽华. 杭州西溪湿地研究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11): 5043-5044.
[6] 沈琪, 黄茶英, 蒋跃平. 杭州西溪和绍兴镜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维管植物多样性[J]. 植物科学学报, 2008, 26(4): 385-390.
[7] 刘雅婷, 樊灵燕. 景观设计中考虑生态适应性植物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J].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19(21): 6608-6612.
[8] 王丽华, 李波, 陈文凯. 亚高山野生乡土木本植物观赏价值评价体系构建[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1, 27 (3): 541-548.
[9] 丁彦芬, 张佳平. 云台山野生乔灌木资源园林开发利用综合评价[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4): 558-565.
[10] 周艳, 宁祖林, 廖景平. 华南地区花镜植物资源筛选评价及应用研究[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0, 28(6): 557-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