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以河南省大流乡农村为例
Problems in Rural Old-Age Security in the Context of Aging—Taking the Rural Areas of Daliu Township in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r.2024.113100, PDF, HTML, XML, 下载: 31  浏览: 54 
作者: 罗文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农村养老保障农村老年人养老Population Aging Rural Old-Age Security Elderly Care in Rural Areas
摘要: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是当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典型特征,从2021年河南省人口数据普查结果显示,2021年河南省全部的常住人口出现了总量下降、人口总抚养比率下降等各项状况。随着河南省一些农村的老龄化程度逐渐严重,因此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保障农村老年人的生活问题成为一个难题,保证农村乡村社会平安谐和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人口老龄化的定义和老龄化如何划分为切入点,一系列的开展对老龄化的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当前的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人的真实需求为入口研究人口老龄化。根据以上的情况,本作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一些相对应的措施:一是积极发挥家庭养老功能的作用;二是扩大养老资金筹资渠道,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三是树立现代化养老保障制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四是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五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完善人口政策。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is a typical feature of the age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2021 Henan Provincial Population Data Census, the total permanent population of Henan Province in 2021 has declined, and the total dependency ratio of the population has declined. With the gradual aging of some rural areas in Henan Province,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pulation aging and ensure the life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has become a difficult problem,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sure the peace and harmony of rural society.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population aging and how to divide it into aging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conducts a series of studies on the phenomenon of aging, analyzes the current population aging and the real needs of the elderly, and studies population aging as the starting point. According to the above situation, the author will take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actively play the role of family pension function; second, expand the financing channels of old-age fund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old-age security; third, establish a modern old-age security system and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fourth, vigorously develop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zed old-age service industry and improve the old-age security system; fifth, promote the long-term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population and improve the population policy.
文章引用:罗文文. 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以河南省大流乡农村为例[J]. 老龄化研究, 2024, 11(3): 745-759. https://doi.org/10.12677/ar.2024.113100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根据2021年河南省人口普查数据结果表明,2021年,河南全省常常居住在本地的人口表现出人口总数递减的趋势、人口总体抚养比率下降、婚姻情况临时的保持普遍的稳定状态、城镇化率相对平缓的增长,增长速度放缓、居住者的素质和教育水平呈现出一直提高等特点。其中2021年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提高,比2020年增加0.66个百分点[1]。河南省一直都是人口大省,并且河南省的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近年来由于疫情的原因使得某些农村的老龄化发展呈现出了逐渐上涨的趋势。由于河南省的大部分年轻人靠外出务工来生存,因此对于河南省来说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又增加了老龄化的上涨。最后近几年来一些农村的局部人口增长相对放缓,生育率下降,因此又增加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1.2. 研究意义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老龄化背景下河南省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以大流乡农村为例作出研究。随着河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逐渐上升,因此对于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如何加速人口增长,如何保障未来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如何保障农村社会老年人口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一些的基本理论为出发点,再次从分析大流乡农村现状为主要问题,最后为大流乡农村现状以及问题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本文也将为中国农村老龄化发展的问题提出一些新的理论依据。

2. 养老保障体系

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

养老保障主要是指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年龄时,不能劳动并且没有相应的经济来源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年长者的基本生活而实施的一项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养老保障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其基本生活稳定和满足生活需求,并且为了保障社会安全和稳定。农村养老保障更是为老年人提供了生活的一种保障,保障他们年老时有所依靠[2]

养老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 物质保障。养老保障的主要目的则是保障老年人一定的经济和物质需求,保障老年人在晚年生活有一定的能力去承担一定的物质生活要求,并且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2) 生活照顾。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身体变得相对缓慢,生活也就缺少了相对的安全保障,因此年龄大的老年人生活方面更加需要照顾。但是因为农村的一些条件有限,许多的老人大部分都有着一些疾病,存在身体方面的缺陷,在这种情况较为普遍的情况下更加需要对老年人增加生活上的照顾。

3) 精神照顾。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更加感到孤独,特别是在一些农村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许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留下年迈的老年人,其实老年人随着年龄[3]的增长更加需要照顾与陪伴,并且中国是以孝道文明的国家,我们更应该注重和发扬赡养和孝顺老年人的传统美德,使老年人精神上得到满足。

3. 大流乡农村人口现状

3.1. 大流乡农村简介

大流乡,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的一个乡镇,坐落于清丰县城的最北边,再往北部接近南乐县并与其接轨,东边与高堡乡相邻,南边与城关镇接轨,西边则是古城乡。大流乡人民政府位于大流乡中心,并且距离清丰县城10千米。大流乡的占地总面积达到了49.32平方千米。

3.2. 大流乡农村社会保障支出

2021年末,大流乡共计下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户数约有608户,人口总数达到了846人的覆盖范围,如表1所示,财务支出达到了16.59万元,比上一年的支出总额增长了8%,平均每月每人190元,比上一年增长18.8%;城市的医疗和教育救助达到了220人次,人民政府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达到了380人次,共计支出总额2万元,比上年增长8%。社会福利项目费用3万元,比上年增长7%。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s

1. 社会保障支出分布

项目

医疗教育

农村最低保障总支出

社会福利项目

支出(万元)

2

126.91

3

较上一年增长比

8%

9%

7%

3.3. 大流乡农村人口分布状况

2021年末,大流乡的总人口有3800人。城市经常居住的人口有1170人,城镇化的比率3.5%。经常流动性的人口有210人。大流乡的总人口中,如图1所示,男性17200人,占50.3%;女性有16600人,占49.7%;14岁以下6322人,占19%;15~64岁24473人,占72.7%;65岁以上3005人,占8.3%。大流乡的总人口中,通常以汉族为主。2021年,大流乡人口出生率11.3‰,人口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长率5.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85人。

Figure 1. Age-demographic map

1. 年龄人口分布图

3.4. 大流乡老年人调查情况分析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本次调查问卷是对大流乡农村老年人养老的具体情况展开的访问,此次调查访问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具体内容详见《附录》[1],其中此次调查访问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类问题:老年人基本情况,包括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收入情况;第二类问题:老年人养老状况,包括调查者的养老方式,依靠子女养老情况,去养老机构养老情况;第三类问题:农村养老保障基本情况,包括调查者对福利设施的满意度,养老金水平,等,对于此次的调查问卷进行具体分析农村养老保障对老年人的影响。

(一) 老年人基本情况

(1) 性别结构

在对大流乡农村老年人口调查中共调查老年人215人,通过图2可知,其中男性老年人共有112人,占总人数的51.23%,女性老年人共有103人,占总人数的48.77%。

Figure 2. Gender structure

2. 性别结构

(2) 老年人年龄结构

在对本次调查[4]中共调查老年人215人,通过图3可知,其中60~70岁老年人有63人,占总人口29.30%,70~80岁老年人有113人,占总人口52.56%,80岁老年人有39人,占总人口18.14%。

Figure 3. Age structure

3. 年龄结构

(3) 健康状况

在本次调查中,对215位老年人[5]的状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其中分为:身体状况较好,身体状况一般,需要常年吃药,有严重的疾病。通过图4可知,其中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占12.65%,身体状况一般的老年人占22.11%,常年吃药的老年人占58.98%,有严重疾病的老年人占6.26%。

Figure 4. Health status

4. 健康状况

(4) 养老资金来源

养老金对于老年人来说极其重要,也是生活的基本保障,因此此次调查中对215位老年人的养老资金来源进行了调查,调查项目有自我储蓄资金[6],打零工,务农,子女补贴,退休金,低保。通过图5可知,其中依靠自我储蓄资金占16.21%,打零工占23.32%,务农占32.77%,子女补贴占10.96%,退休金占7.99%,低保占8.75%。经济可谓老年人的生存最重要的条件,从以上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来老年人的资金来源还是大多依靠务农和打零工来维持后半生的生活[7]

Figure 5. Sources of pension funds

5. 养老资金来源

(二) 老年人养老状况

(1)、养老方式

对于此次的调查215位老年人对于在家养老、去养老机构养老做出了选择,通过图6得出,老年人希望在家养老占78.63%,去养老机构养老占21.37%。对于大多数热想要在家养老而不想要去养老机构的原因做出了进一步的调查,其中分为:生活不便,资金压力大,传统观念影响。通过图7得出,生活不便占34.67%,资金压力大占31.23%,传统观念影响占34.03%。

Figure 6. Home and institutional care

6. 居家与机构养老

Figure 7. Reasons for not going to a nursing facility

7. 不去养老机构的原因

(2)、子女养老情况

对于大流乡的老年人来说更多的经济来源虽然靠自己[8],但也希望通过此次调查来了解老年人是否希望让子女来养老进行了调查,其中对215位老年人的选择进行了统计,通过图8可知希望子女赡养占72.02%,不希望子女赡养占27.98%。

Figure 8. Children’s pension situation

8. 子女养老情况

(3)、老年人独居状况

大部分的老年人希望与子女养老,而对于215位老年人做了是否独居是否希望与子女居住做出了调查。其中图9可知,其中独居的老年人占到了86.57%,而与子女居住的占13.43%。

Figure 9. Living alone

9. 独居状况

(三) 农村养老保障基本情况

(1)、福利设施的满意度

对于此次的调查中福利设施只针对对于锻炼身体的器械调查,在此次调查分为,对于福利设施不关心,较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做出了统计。通过图10可得其中,对于福利设施不关心占34.87%,较满意占21.33%,不满意占25.46%,非常不满意占18.34%。此次的调查也发现了一些健身器械的福利设施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并没有许多的用处,而他们则希望将这些福利设施的费用补贴到养老金的补发上[8]

Figure 10. Satisfaction with welfare facilities

10. 福利设施满意度

(2)、对养老金水平满意程度

针对大家提出的福利设施补发到养老金上的问题,因此对养老金水平是否满意做了一些调查。215位老年人对此次调查做出了选择,通过图11可知,对于养老金的非常满意占10.43%,满意占13.54%,一般占20.65%,不满意占28.98%,非常不满意占26.40%

Figure 11. Pension level satisfaction

11. 养老金水平满意度

4. 大流乡农村老年保障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根据上述的调查发现现阶段的农村老年人养老以及农村养老保障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4.1. 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不足,自我经济储存欠缺

大流乡农村作为河南省人口大省中的其中一个乡镇,其经济发展相对来说较落后,而大部分老年人的自我养老大多数依靠自身年轻时工作的积累。自我养老是老年人依靠自己为主来进行养老,依靠外界的帮助为辅来进行养老。自我养老能力主要体现在经济独立、无需他人赡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能力逐渐减弱,并且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大不如年轻人,为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一些企业大多数不喜欢雇佣老年人,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因此受阻;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也大不如以前,需要有子女或者家人陪同,但是在农村大多数家庭依靠外出务工为生,在家以赡养老人为主要工作就显得更加困难[9]

Figure 12. Older people accumulate on their own

12. 老年人自我积累

从上图12中,仍可以看出大多数老年人的自我存款位于3万~4万,大部分老年人进入老年后身体也会大不如之前,从60岁开始算起,截止到75岁仍需要15年的生活费用[10],对于存款只有4万的老年人来说每年的花销大概为2600元,每个月的生活费用为217元。因此现阶段中,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而其中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欠缺此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

4.2. 子女提供养老费用较低,养老水平落后

中国自古就是以百善孝为先的国家并且崇尚落叶归根,大多数年轻时走出去的老年人在年老时更喜欢向自己的故乡迁移,给农村的养老带来了不少的问题,正是这些早先搬走的老年人家庭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子女仍在城市安家,家中仅剩独自一人或与自己的配偶相互照应,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突出[11]

Figure 13. Provide a monthly proportion of living expenses

13. 每月提供生活费占比

在农村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养老保障功能逐渐退化。家庭养老主要依靠配偶或者儿女来进行对其赡养[12],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农村青年或者中年群体开始向城市转移务工甚至开始向城市定居生活,家庭养老模式更加难以持续。而子女选择每月向父母提供生活费用以示孝心和心意。从图13中得出大部分子女每月提供给父母的生活费用为200~300元,400~500元则只占到15%,而100~200元的生活费比400~500元的生活费占比则一样,更有10%的子女并不负责老年的生活问题,可见老年一代依靠家庭赡养并不能达到中层水平的生活质量,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

4.3. 养老金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不平衡

大流乡农村的发展相对落后,而对于改地区的保障水平的设定也是面临着一些不确定的困难,周边农村的发展相对快速,如果增加本地区农村的保障水平,那么临近周边农村的保障水平设定必将会受到影响,不能保证保障水平设定的公平问题[13]

大流乡农村老年人每月消费状况如下图14所示,而老年人每月平均领取养老金为120元,仅能维持5%的老年人的日常花销。大流乡经济虽不是特别的富足,但是也算得上中等收入水平,据调查,本村的收入水平大致如下:每月收入在1500~2500元占到了30%,每月收入在2500~3500元占到了50%,每月平均收入在3500~5000占到了15%,每月平均收入在5000以上占到了5%。从以上数据看得出养老金保障水平与老年人的实际生活消费状况略有不匹配。

Figure 14. Monthly consumption

14. 每月消费状况

因此在保证公平问题上设定的同时也应注意效率的设定。对于保障水平的设定还涉及到保障水平高低的问题,保障水平如果设定较高,将会增加政府的经济压力,同时也会增加了老年人的依赖心理,也会出现一些不正当的行为去提前获得养老保障的资格;如果保障水平设定较低,又起不到满足公民生活水平的需求势必会影响到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也会下降。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和安全。

4.4. 福利设施以及老年活动匮乏,老年人缺乏精神慰藉

大流乡农村相对于大城市而言缺少更好的工作岗位和更好的工作待遇,因此大多数年轻人选择背井离乡去外地务工,而老人则没有了陪伴,因此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为了使老年人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大流乡农村也曾开展一些活动和娱乐设施,但是从以下图15开展活动数据表明,老年人对于福利设施以及娱乐活动的开展喜爱程度如下:想要增设健身器械的占到了10%,想要开展每月平均放电影3次占到了40%,想要每月举办歌唱比赛4次占到了20%,想要每月举办扭秧歌活动7次占到了30%。因此应多增加放电影的次数,使老年人聚集在村中感受到众人在一起的热闹,以此来消磨寂寞[14]

Figure 15. Survey of monthly activity items

15. 每月活动项目调查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愈发感到孤独,更何况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也大不多不如年轻时,心理多少会发生一些变化会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但是家人并不在身边,因此身心俱疲也会使得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要是想要解决此类问题必须从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出发。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则身体方面才会不受心理健康的影响,一些疾病大多数是由身心影响所产生的。

5. 应对大流乡农村老年保障完善建议

5.1. 增加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积极发挥家庭养老功能的作用

家庭养老可谓是农村养老保障的根基,家庭养老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农村养老保障将会更上一个台阶。大流乡地处河南省最南边是三省交界处,可增设大量就业岗位,为家庭养老保障打下物质基础的根基。大量就业岗位的设置也应结合本地区就业人员的需要,让岗位和人员尽到应有的匹配和更好的发挥就业人员的岗位能力。家庭养老得到充分的发挥,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尽可能地得到了满足与需求。同时在发挥家庭养老功能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增加青年一代的家庭养老的观念,使养老保障体系得到充分的发展。

5.2. 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扩大养老资金筹资渠道

养老保障发展主要是受养老资金的影响,而养老资金的筹集是影响养老保障发展的重要因素。扩大养老资金首先要加强人们的养老保障意识,增加人们对养老保障的认识。同时增加企业和福利机构对偏远地区以及发展较慢的地区加大养老资金的投入力度,增强对偏远地区以及发展较慢的农村地区的经济拉动。社会统筹的资金和个人账户资金都应做出改变,增加社会统筹力度,同时个人账户资金也应扩大,使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更可靠。扩大养老服务行业,增设更多的养老机构,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15]

5.3. 建立现代化养老保障制度,增设福利设施以及活动

现代化的养老保障制度应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深化养老体制以及机制的改革。数字化办公是现代化养老保障办公的发展趋势,数字办公不仅省去了老年人行动不便,跑业务的烦恼,同时也增加了服务的便捷性。对于数字化的发挥,社区应安排专业的人员去为老年人做好服务和讲解,并有专业的人员每天在社区值班对老年人解答各种问题,做好数字化改革的发展。养老机制的改革应从资金来源下手,明确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水平应随着本地的发展而不断增长,使老年人老有所依。同时也应注意到对于老年人精神慰藉的关怀,多增加一些福利设施和活动项目,使老年人参与进来,更多的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使生活不再孤单。

5.4. 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社会的进步也使得养老保障有了新的进展,现如今的社区养老服务更应发挥作用。在一些发达地区的社区养老服务扩展到了15分钟就可以得到应有的养老服务。而如今的大流乡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可谓只有养老保险每月按时领取,其他的福利设施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15分钟养老社区服务更加方便了老年人,同时也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社会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更加为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以及老年生活增添了乐趣。

附录

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针对河南省濮阳市大流乡农村老年人,此次调查有215人。考虑到有的老年人不认识字,所以此次调查主要采取问答的方式,由问卷者选择选项。

问卷内容如下:

1、年龄:

A60~70

B70~80

C80以上

2、性别

A、男

B、女

3、身体健康状况:

A、身体状况较好

B、身体状况一般

C、常年吃药

D、严重疾病

4、养老资金来源

A、自我储蓄

B、打零工

C、务农

D、子女补贴

E、退休金

F、低保

5、养老方式

A、居家养老

B、养老机构养老

6、选择居家养老的原因

A、生活不便

B、资金压力大

C、传统观念影响

7、是否希望子女给养老

A、是

B、否

8、老年人居住状态自己一个人居住还是与子女同住

A、独居

B、与子女居住

9、对本村设置的福利设施满意度

A、不关心

B、满意

C、不满意

D、非常不满意

10、对养老金水平满意度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满意

参考文献

[1] 河南日报. 河南省公布2022年人口数据 全省常住人口9872万人[EB/OL].
https://m.henan.gov.cn/2023/02-21/2692486.html, 2023-04-01.
[2] 潘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养老现状研究——基于L市C区的调查[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济南大学, 2022.
[3] 侯雅姝. 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J]. 科技展望, 2015(22): 3-34.
[4] 黄宗华. 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2007(1): 26-28.
[5] 王桂枝. 农村空巢老人的护理问题研究[J]. 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疗中心, 2011, 24(7): 3051-3052.
[6] 刘海琦. 农村失独老人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J]. 长春工业大学, 2023, 34(3): 203-206.
[7] 任杰慧. 失独老人心理健康促进研究——基于广州、成都和南京三地的田野调查[J]. 社会保障研究, 2021(1): 35-42.
[8] 黄昕. 邓茜以治理理论为依托 探讨农村“失独老人”养老保障问题[J]. 吉林农业, 2015(19): 124-125.
[9] 董智慧. 山西省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太原: 山西财经大学, 2023.
[10] 吴欣欣. S市H区社会保障资金监管优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3.
[11] 张莹. 郑州市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3.
[12] 李筱宇. 社会保障对流动人口家庭消费的影响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财经大学, 2022.
[13] 黄福粉. 外国人的社会保障权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江西财经大学, 2022.
[14] 王立新. 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与可持续发展[D]: [硕士学位论文]. 厦门: 厦门大学, 2008.
[15] 翟振武. 中国人口变化与“单独二孩”政策影响[N]. 社会科学报, 2013-12-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