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介入模式下企业基金会参与应急救灾问题研究——以D基金会为例
Under the Crisis Intervention Model, Corporate Foundations Participate in Research on Emergency Response—Taking the D Foundation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ss.2024.136465, PDF, HTML, XML, 下载: 14  浏览: 28 
作者: 姚晓莉: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危机介入企业基金会应急救灾Crisis Intervention Corporate Foundations Emergency Response
摘要: 应急救灾已成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面临的一大考验,企业基金会参与应急救灾的慈善行为多以物质捐赠为主要形式,专业性和成熟性有待加强。D基金会在介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项目中形成的以志愿者为核心,围绕“专业人士 + 资源 + 服务”的“1 + 3”运作模式是危机介入模式的具体运用,通过评估受助者情况、疏导受助者情绪、满足受助者需要、提升受助者能力四个阶段达成了企业基金会参与应急救灾的高水平慈善实践,显著提高了应急救灾中企业慈善的参与效率,为未来我国企业基金会参与应急救灾慈善行为的路径选择提供了参考。
Abstract: Emergency response has become a major tes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charitable activities of corporate foundations participating in emergency response are mostly in the form of material donations, and their professionalism and maturity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The “1 + 3” operation model formed by Foundation D in the anti-epidemic charity project with volunteers as the core and “professionals + resources + services” i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crisis intervention model, which has achieved a high-level charity practice of corporate foundations participating in emergency response through four stages: assessing the situation of the recipients, channeling the emotions of the recipients,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recipients, and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the recipients, which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participation efficiency of corporate charity in emergency response. It brings enlightenment to the path selection of China’s enterprise found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emergency disaster response charity in the future.
文章引用:姚晓莉. 危机介入模式下企业基金会参与应急救灾问题研究——以D基金会为例[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6): 37-45.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6465

1. 引言

现代社会进入风险型时代,各种突发灾难频生,人类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与灾难抗争的历史。当前仅仅依靠政府单方面的力量投入减灾救灾远远不够,企业的力量需要被充分重视和利用起来。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慈善实践中贡献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大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通过设立企业基金会或寻求与其他基金会合作的形式参与慈善。企业基金会作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主体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高的产物,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践形式的重要创新。我国企业基金会自2008年起开始参与到应急救灾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当前企业基金会参与应急救灾的慈善行为仍然表现出许多不足和短板,其中多以物质捐赠作为主要慈善形式,慈善行为的专业性还有待加强,亟待进一步反思基金会慈善行为,提高企业慈善力量参与应急救灾的效率,实现企业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的双赢,形成政府与企业力量的合力,将突发性灾难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本研究选取湖北省大型民营企业基金会——D基金会为个案研究对象。在笔者亲身实习的基础上,基于大量该基金会参与应急救灾的资料,主要运用危机介入模式理论,结合社会支持理论和优势视角理论,分析提炼出D基金会在参与应急救灾慈善项目中所运用到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思路的以志愿者为核心,围绕“专业人士 + 资源 + 服务”的“1 + 3”运作模式,为社会工作在企业基金会参与应急救灾慈善行为中发挥作用提供思路。是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提高企业慈善力量参与应急救灾效率的题中应有之义。

2. 文献综述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综合回顾,当前学者对于企业基金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设立动机、发展现状和治理难题上。Porter et al. (2011) [1]的研究显示,组建一个基金会不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还能带来许多无形资产,比如:税收、声誉和员工认同等等。Westhues et al. (2006) [2]认为,公司成立基金会,纯粹是出于履行其社会角色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高静华(2024) [3]指出,虽然一些企业的慈善行为收获了社会形象正面效应,但其对诸如抵税的经济利益的追求才是企业慈善的首要动机,归根到底是利己属性的体现。孙宁宁(2021) [4]在研究中指出自2004年我国颁布《基金会管理条例》以来,企业基金会这类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服务,以此帮助各类群体释放潜力,在优化企业基金会自身治理能力的基础上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形成公平有序的社会形态。针对企业基金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和治理难题,褚湛(2017) [5]认为当前我国企业基金会的治理存在诸如带有“私利”色彩和企业基金会缺乏内部监督等不足。很多企业基金会的秘书长、理事长均为企业内部高管,真正有公益慈善背景的专业人才却没有途径参与企业基金会的治理。

在此基础上,有关企业基金会参与应急救灾的讨论较少,国外有关企业基金会参与其他公益慈善行为的讨论多集中于策略性研究。其中以Porter (2002) [6]的战略性企业慈善行为论影响最大,其说明了兼顾企业社会目标和商业目标的策略性慈善活动才是可持续的。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于讨论社会组织在应急救灾行为中的角色与困境,薛澜(2003) [7]认为,在危机处理过程中,社会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宣传危机意识、萌芽预警和防控、救灾措施和灾后重建,但其在政策、机制、平台、信息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廖鸿(2015) [8]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会组织在自身建设、参与协调机制、专业培训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

具体来看,探讨社会工作与企业应急救灾慈善行为融合的学者不多,但学界普遍认为应大力发展社会组织的社会工作。陈玮婷等人(2018) [9]提出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合流实践途径之一便是在运用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情况下,发展更多慈善组织与社会工作的合作。徐道稳(2020) [10]也认为要鼓励社工机构和基金会联合开展慈善创新。何辉(2013) [11]指出企业社会工作可以担当政府倡导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中介角色,在社区层面和企业内部引入社会工作。李博(2013) [12]提出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企业慈善捐赠所面临的诸多障碍和问题,从而促进企业慈善捐赠战略化发展。

通过系统梳理可知,企业基金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许多问题,存在诸如社会性和专业性不足等困境。针对其参与应急救灾的慈善行为,国内学界的研究侧重于现实发展状况,国外主要涉及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探讨。针对其存在问题的策略性研究,国内外学界普遍认为应达成企业社会目标与经营目标的结合。但具体如何实现,实施主体是谁,尚未透析。而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同根同源,故本文认为可以发挥社会工作的社会性与公共属性,采用社会工作危机介入模式的专业方法,以介入企业基金会应急救灾的慈善行为,实现两者嵌合,达成企业的慈善目标和社会责任,实现其理想互动关系。

3.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企业基金会

企业基金会的形态在中国比较特殊,虽然其已经存在了数十年,但是还没有一个共通的定义。目前对于企业基金会的定义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方面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企业基金会是指由企业出资发起设立,具有民事责任且享有税收减免政策的独立法人;另一方面是从企业基金会的设立目的来看,企业基金会是服务于发起企业慈善动机的组织身份。故企业基金会具有跨经济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本文认为,企业基金会是由企业出资成立的,以公益事业为使命的非营利性法人,隶属于非营利组织大类,是非公募基金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今已然成为应对社会突发性灾难事件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3.1.2. 应急救灾

在当今风险社会背景下,突发灾难是人类所必须面对的一个永恒话题。应急救灾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为灾民提供救济。二是对已发生的灾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消解。本文认为,当代的灾难救援已不仅仅限于单一的自然灾害范畴,同时社会层面的突发事件也应纳入考虑,在我国,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害以及公共卫生事件等多种类型;救灾也不再仅限于灾难发生时的救济程序,灾前预警和灾后复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3.1.3. 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介入是指当个人、家庭或团体处于危机中时,社会工作者能够适时地介入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当前,“危机介入”的概念和观念已经在政府和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人类面对突发灾难的时候,这一思想与方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个人、家庭、团体适时地释放紧张的情绪,整合各种资源,增强他们应对压力的能力,使他们更迅速地从危机中走出来,适应社会。危机介入理论对应对危险状况的心理、解除压力、预防危险后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危机介入理论,可以使人们在面对各种突发状况下更好地适应和处理危机。

D基金会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项目运作模式,充分体现出了危机介入模式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运用。

3.2. 理论分析

3.2.1. 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是一种与身心健康联系非常紧密的弹性资源,在缓解压力、增进健康水平等方面对人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良好的社交支持有助于缓解压力,对身心和个人的幸福都有好处。缺少社会支持,会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疾病,从而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另外,社会支持还可以缓解民众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缓解个体和社会的矛盾。社会支持网络是指由个人接触而形成的网络,通过这种联系,个体能够保持自己的身份认同,获得情感上的支持,物质上的帮助,服务,新的社会交往等等。这种支持可分为有形支持和无形支持,有形支持包含了物质或资金上的支援,而无形支持则主要是心理层面的、比如心理上的安慰以及情感上的支援等等。

在突发性灾难下,受灾群体很有可能面临原有社会支持网络不足或瓦解的情况,包括有形与无形。以往的企业慈善行为在参与应急救灾时给予受助群体的帮扶资源往往多以物质资源为主。而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参与下,D基金会积极链接各种资源,逐渐由低层次的物质帮扶转向心理创伤的修复和个人力量的成长。并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开展小组工作,使受助群体在与其新的支持网络的互动中,缓解由突发灾难引起的消极情绪。形成对自我的更加清晰稳定的认识,通过更加准确地把握自我、剖析自我,对自己生命的意义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3.2.2. 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发现、寻找、发掘、利用案主的优势与资源,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理想,并直面人生的坎坷与坎坷。在帮助人的过程中,将个人和周围的优势与资源视为重点,而不是将问题和缺陷视作重点。

针对D基金会本次应急救灾的慈善行为,可以通过优势视角理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受助者因负向评价、负面经验或无效行动等而产生的无力感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改善。

“赋权”是优势视角的基本信念之一,是指赋予或充实个人或群体的权力,以期改变个体无权的状态。这里的“权力”指个人或群体所拥有的能力,对外界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赋权是一种增强自身、社区和社会权力的社会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和他人的有效的、积极的互动不断增强能力。

故在D基金会应急救灾慈善行为模式运行过程中通过与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运用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使受助群体通过与他人有效的、积极的互动不断增强个人能力,帮助其从个人层面——感觉有能力去影响和解决问题,人际层面——个人与他人合作促成问题解决的经验,和环境层面——改变那些不利于实现自助的规则,来获得自我效能感、实现自我赋权增能的目的,完成从受助者到自我增能赋权的转换。

4. D基金会应急救灾项目基本状况

2014年,D集团发起设立、经湖北省民政厅批准成立了非公募基金会——D基金会。2016年被认定为慈善组织。D基金会秉持“敬畏自然,善意合作”的公益精神,以“授人以渔”为使命,开展扶贫、济困、助学、助医、助残等社会救助项目以及重大突发性灾害的紧急捐助项目。D基金会在应急救灾领域的项目案例十分丰富,本研究选取的是该基金会参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慈善项目。2020年,D基金会第一时间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和各级党委政府号召,协调组织198名志愿者成立“D基金会抗击疫情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参与了一系列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助力应急救灾。

具体来看,D基金会的抗疫项目以志愿者团队为调动核心,共设计参与“医疗物资捐赠”“医护人员爱心奶粉申领”“爱心厨房”“民生保障车”“关爱社区困难群众”“在汉外地滞留人员关爱行动”“保障医护人员子女就业”“物业联合社区防疫”“云端康复项目”“华夏康复驿站”“三特索道医疗人员休整疗养服务”“疫后关爱困难人群”等十余项慈善小项目,在不同阶段均有不同侧重点。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主要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项目阶段。

4.1. 项目前期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期,D基金会迅速反应,成立起了由14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仅过了一个月已发展至近200人。在做好了前期的人才准备工作之后,D基金会深入基层,通过走访掌握一线情况和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需要。结合实际需要进行项目的开发。在进行前期评估和项目开发时,D基金会一方面考虑到了针对抗疫救灾最突出的紧急物资救助,另一方面做到了以人为本,致力于实现对于受助者的增能。例如在针对滞留武汉外地人员救助的项目设计中,D基金会在为其链接资源的基础上,考虑到了可靠临时岗位的搜集,体现出了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促进其在困境中自我能力的成长。在相关新闻报道中,滞留武汉的受助学生之一小田表示:“不后悔这次来汉的经历,要有不寻常的经历,才有劲。”

4.2. 项目中期

项目中期,D基金会以志愿者团队作为项目运作的纽带,主要负责资源链接的落实到位。具体来看,D基金会抗疫救灾的慈善项目在资源链接上突出表现为两方面的力量。一是物质资金的充分调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受助群体绝大部分都处于资源匮乏的状态,无论是物质资源还是个人内在资源,而且这种匮乏具有突发性、紧急性。要求及时予以关注和解决。D基金会志愿者团队在前期设计阶段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一方面将企业基金会所能提供的资源与受灾者的需要及时匹配,例如联系伙伴企业进行资源对接,提高资源利用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D基金会与社会之间,在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政策的基础上联系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最大化利用基金会所能涉及到的社会资源,例如对接政府救助站为滞留人员提供安身之处,联系武汉总工会共同解决社区物资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等。二是在志愿者和专业人士的动员力量上,D基金会抗疫项目的设计以志愿者为核心,D基金会内部不仅有大量人力资源储备,且自有其企业文化和企业认同,在志愿者的组织上,具有区别于一般慈善组织的动员号召能力。在项目前期召集志愿者的公告发布仅仅一天便有近150余人报名,两天内迅速组成了200人的志愿服务队。此外还积极与全国各方专业人士取得联系,争取在精神支持、管理效率、专业康复等等方面有更加专业的服务效果。

同时在项目中期运行过程中,根据项目效果的反馈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群众需求的再挖掘对项目内容予以及时的调整,确保各项慈善项目落到实处。

4.3. 项目后期

D基金会抗疫项目在进行到尾声时,一方面是对之前所实施项目进行总结,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漏洞和项目设计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同时筛选出项目救助过程中的特殊群体,如特困人群、学生、孤寡老人等,对这些特殊群体建立长效的跟进支持关系,根据不同的个人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持续帮扶。

另一方面,D基金会除了关注到抗疫救灾进行过程中最重要的“紧急性”问题,在灾难发生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受助者进行及时全面的救助,还关注到了灾后恢复的环节,即对于广大涉疫人员的疫后心理重建问题。通过在疫后开展跟进项目“疫后关爱困难人群”予以持续关注,保障了应急救灾慈善项目的整体效果。

5. D基金会应急救灾项目危机介入模式的应用分析

回顾D基金会此次抗疫项目的整个过程,其采取的是一种以志愿者为核心,围绕专业人士、资源和服务的“1 + 3”运作模式,三者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运作模式充分体现了社会工作危机介入模式专业方法在不同阶段的运用。

危机介入模式主要包括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和培养自主能力六大原则,如图1所示。此次D基金会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灾项目所体现出的“1 + 3”运作模式,正是对于危机介入模式的具体运用,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侧重点、运用到链接资源、个案跟进、小组活动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有条不紊地进行救助工作。

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operation mode of the D Foundation’s emergency disaster response project

1. D基金会应急救灾项目运作模式示意图

5.1. 快速形成志愿者团队,评估受助者的情况

在突发性危机事件中,社工应该及时接案,以此来尽量降低服务对象所受的伤害。具体来看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的第一时间,D基金会内部快速组建起专业的志愿者团队,开始着手抗疫救灾的项目设计,做到了及时处理。其次在危机介入中,介入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危机的调整与处理作为其核心,尽量减少其所带来的伤害,并防止其扩散。所以只有社工专注于当前的有限目标,才能与受助者一起商讨并解决所面对的危机。而在D基金会志愿者团队成立之后,便以志愿者作为核心,下沉基层,进行广泛的情况了解和需求评估,筛选出最有需要最为迫切的受助群体进行优先救助。

经过分析,D基金会把救助对象初步锁定在医疗一线人员、患者、外地滞汉群体以及原弱势困难群众,初步限定项目目标。

5.2. 与专业人士合作,疏导受助者的情绪

当突发危机发生时,受助者往往处于迷茫、无助的境地,因此,在介入时要为受助的人注入新的希望,使其产生改变的动机。所以D基金会抗疫项目的设计在情绪疏导上分别考虑到了不同人群的需要。与专业人士合作设计实施了“华夏康复驿站”和“三特索道医疗人员休整疗养服务”两个具体项目。“华夏康复驿站”是针对首批治愈市民推出的慈善项目,D基金会通过与其企业合作高校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的合作,设立华夏康复驿站。提供学生宿舍3000间,用于治愈市民的康复观察。在观察期间,D基金会志愿者联系了全国优秀的心理治疗康复师,远程在康复驿站开展了一系列趣味活动,帮助患者应对在其康复后可能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焦虑、失眠等不良的心理状态。“三特索道医疗人员休整疗养服务”则主要针对援鄂医疗工作者开展。D基金会通过联系伙伴单位三特索道旗下重阳温泉度假区的资源,为援鄂医疗工作人员提供免费休整疗养服务。用美景来放松缓释医务工作者的不良情绪,重建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平衡,维护其身心健康。

同时,D基金会还通过与D物业团队的合作,针对社区推出“社区防疫项目”,实现社区防疫治理,筑牢第一道安全防线。通过发挥物业的专业优势,一方面升级社区管理力度,每日不断通过小区宣传栏、业主群等途径向业主宣传疫情防护知识;主动为进出业主测量体温、及时更新小区消杀消息并张贴提醒、设立废弃口罩扔放点等。另一方面为业主送去关爱与温暖,提供细致科学的服务帮助业主解决买菜买药等服务,为业主赠送免费消杀用品,在业主群宣传心理“抗疫”小妙招等。

5.3. 整合内外资源,满足受助者的需要

当危机发生时,社会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受助者现有的资源或者周围他人的资源。D基金会志愿者一方面积极为受助者提供外部资源链接,主要包括“医疗物资捐赠”、“爱心便当”、“爱心奶粉”、“在汉外地滞留人员关爱行动”以及“民生保障车”项目;另一方面在资源整合时也注意到了内部资源的调动。“云端康复”项目中通过与专业康复治疗师的合作,满足医务工作者家属的康复需要,D基金会关注医护人员的生活需要,聚焦医护人员家庭困难问题。推出“云端康复”以及“保障医护人员子女就业”两个项目。广大医务工作者日夜奋战,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逆行的勇士,但同时也是儿女、是父母,他们的家人可能也会面临疾病的困扰,特别是针对临床治疗结束后,还需要进行及时且长期的康复训练的疾病,将会更大程度上受到疫情的影响。出于为广大医护工作人员提供后方生活保障的考虑。“云端康复”项目是D基金会联系专业康复科技企业。组织全国优秀的康复治疗师,为有需要的医务工作者家属提供免费一对一远程康复治疗。另外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医护人员子女的就业的问题,D基金会由D集团带头联系各大伙伴企业提供“保障医护人员子女就业”的项目,为医护人员子女提供岗位,优先面试优先录用。都为受助者提供了充分的支持。助人自助,为案主提供自我成长的空间。

5.4. 提供引导服务,提升受助者的能力

危机的出现往往会造成受助者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混乱,从而降低案主的自尊。在面对服务对象的危机时,应先了解其对自身的认识,以使其重拾信心。同时在突发危机中,受助者的自主性降低,但此时社会工作者应持有优势视角,社工的危机介入过程应有助于受助者更好地应对和克服危机。在D基金会的抗疫项目中,志愿者团队联合专业人士亲力亲为,为受助群体提供服务。志愿者在项目运行过程中深入基层,围绕受助群体的需要开展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项目中的配送物资、康复活动、心理知识宣传等等。D基金会志愿者在抗疫项目中总计服务时长达21795.5小时。

具体来看可以分为两大内容:一是关注涉疫人员的疫后心理重建问题。二是针对前期受疫情影响严重的特殊困难人群的持续帮扶关爱。为保证此项目的专业性,D基金会与专业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建立了联系,针对重点帮扶人群——康复患者的疫后心理障碍进行疏导,设计开展了六次小组活动。

此外在服务过程中D基金会还十分注重实现对于受助者的增能,培养其自主能力。例如,在抗疫项目实践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22名来汉打工却滞留本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学生。D基金会在了解到他们的情况之后,迅速联系上了物资供给,并且特别考虑到回族学生清真餐的需求,对这些学生们进行生活救助,并且在为其链接资源的基础上,体现出了社会工作学科的优势视角,为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兼职岗位,促进其在困境中自我能力的成长。并组织志愿者在疫情结束前每周都提前为孩子们送米送菜,保证孩子们的生活必需物资。同时D基金会联系天风证券欣鑫慈善,与学生所在学校校长、辅导员老师取得联系,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学生纳入“天风证券欣鑫慈善奖学金”帮扶计划,建立长期联系,持续帮扶。

6. 结论与反思

我国企业慈善力量发展迅速,企业基金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应急救灾等慈善事业之中,但当前企业基金会的慈善行为还存在着许多短板和不足,发展不够成熟。慈善的理念还比较落后,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增能帮扶,影响着其参与应急救灾的效率以及企业基金会的可持续发展。

D基金会在参与抗疫项目这一应急救灾的实践中体现出了不同于传统企业基金会所选取的救助模式,本文总结为以志愿者为核心,围绕专业人才、资源和服务的“1 + 3”慈善模式。该模式是社会工作危机介入模式专业方法在企业基金会慈善行为中的具体应用,实现了企业基金会参与应急救灾慈善行为的专业化,在最大化利用社会慈善资源的同时发挥了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由先前单一的经济援助转向高水平全面救助,提高了企业基金会参与慈善的主动性,为我国应急救灾事业贡献力量,最大化降低突发危机对人类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对未来我国企业基金会参与应急救灾等慈善行为的路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提供了实现企业品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良性互动的初步探索。

本研究属于策略研究,研究结果的有效性还需要后续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予以支撑。此外本文采取个案研究法,根据个案所涉及到的情况进行讨论分析,结果仍然不够完善和全面,有待后续进一步的考察和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Porter, M.E. and Kramer, M.R. (2011) Creating Shared Valu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9, 62-77.
[2] Westhues, M. and Einwiller S. (2006) Corporate Foundations: Their Role 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 9, 144-153.
https://doi.org/10.1057/palgrave.crr.1550019
[3] 高静华. 中国特色企业慈善的驱动因素、基本特征与路径选择[J]. 社会保障评论, 2024, 8(1): 144-159.
[4] 孙宁宁. 企业基金会治理路径优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1.
[5] 褚湛. 论我国企业基金会管理体制的建构[J]. 现代管理科学, 2017(8): 112-114.
[6] Porter, M.E. and Kramer M.R. (2002)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orporate Philanthrop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0, 56-68.
[7] 薛澜, 张强, 钟开斌. 危机管理[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8] 廖鸿. 推进社会组织高效有序参与救灾[J]. 中国减灾, 2015(21): 20-23.
[9] 陈玮婷, 李彤, 张宇涵. 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合流研究[J]. 祖国, 2018(13): 65-66.
[10] 徐道稳. 加强法规政策支持, 促进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融合发展[J]. 中国社会工作, 2020(34): 12.
[11] 何辉. 制度压力和组织同构——企业社会工作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机制研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4): 20-25+83.
[12] 李博. 结构化理论视阈下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研究与社会工作介入[J]. 社会工作, 2013(2):124-12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