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的热点、演进及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Hot Spots, Evolution and Prospect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in the Past Ten Years—CiteSpace-Based Visualization Analysis
DOI: 10.12677/jc.2024.123118, PDF, HTML, XML, 下载: 23  浏览: 61 
作者: 支 妮: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殷均平:宁波财经学院象山影视学院,浙江 宁波
关键词: 新闻传播教育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CiteSpace Visual Analytics
摘要: 近十年来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研究在规模、内容和方法上均实现了显著拓展与深化,并持续创新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文章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学软件,以近十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有关新闻传播教育的文献为数据来源,直观地展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热点、脉络及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价值和帮助。
Abstract: In the past decade, the research o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China has realized significant expansion and deepening in terms of scale, content and methodology, and has continued to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new media era. Using CiteSpace bibliometrics software, the article takes the literature o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the CNKI database of China Knowledge Network as the data source in the past ten years to visualize the hotspots, vein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research o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China, as well as to look forward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research,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value and help for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文章引用:支妮, 殷均平. 近十年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的热点、演进及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新闻传播科学, 2024, 12(3): 745-751. https://doi.org/10.12677/jc.2024.123118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新闻传播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逐渐被数字化、网络化等新兴方式所取代,这就要求新闻传播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出具有新媒体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闻传播类人才。另一方面,我国的新闻传播行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强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也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笔者从中网知网CNIK数据库中选取2014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期间有关新闻传播教育研究领域的文献,通过高级检索方式,一级来源范围为学术期刊,主题词限定为“新闻传播教育”,文献来源类别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通过对检索结果相关性分析,人工剔除公示、会议、报告类文章,最终得到国内有效学术类文献320篇。

通过定量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文献计量研究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某一研究领域的基本状况,避免了传统文献研究偏于定性归纳、过于主观的问题[1]。CiteSpace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计算与情报学研究所的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一款非常实用的科学文献分析工具,可以对不同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的科研机构合作情况、引文与文献发表总数等进行基本分析,还可以对文献的关键词频数、关键词聚类以及时区图突变进行分析,以便于直观地了解到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结构和发展趋势。文章借用CiteSpace6.3.1对我国近十年间有关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的320篇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其中包括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和高频关键词列表,较为清晰地呈现了目前该领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较少或未涉及到的研究领域,有助于研究者们规避已被研究过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明确研究目标和方向。

3. 横向整合:新闻传播教育研究内容

关键词(Keyword)能体现一篇文献的核心概念、理论或研究方法,有助于快速把握某一领域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和方向,某一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代表其很大可能就是该领域探讨的焦点。在横向整合部分笔者将从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和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将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筛选所得的320篇文献导入CiteSpace之后,按照需求设定时间切片、年度切片等条件,得出有关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的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1)。可以发现目前该领域研究主要聚焦于人才培养、新闻教育、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新文科等部分,标签文字字体越大代表其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说明囊括的期刊文献数量也越多。

Figure 1. Co-occurrence mapping of keywords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research

1. 新闻传播教育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Figure 2. Timeline mapping of keyword clustering for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research

2. 新闻传播教育研究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

在CiteSpace中,对文献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识别有效数据为318条,得出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如图2)。其中该图谱的网络连线为368条,节点数为237个,网络密度0.0132,Modularity Q值 = 0.658 > 0.3,这说明该聚类结构效果显著,Mean Silhouette S值 = 0.8703 > 0.5,这说明该网络聚类内部同质性较高,综合以上两个指标,较为令人信服。通过CiteSpace的LLR算法对关键词进行智能计算得出聚类标签“#”,其中关键词大于5的有7个聚类标签,分别是#0新闻教育、#1新文学、#2新闻传播、#3新媒体、#4学科建设、#5大数据、#6教育。

通过对关键词共现和聚类时间线图谱标签数据进行提炼总结后发现,近十年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热点及重点主要集中于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研究、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以及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研究三个方面。

3.1. 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研究领域

这部分的相关文献研究出现的时间较早,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关注培养新型新闻传播类人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及策略。在日益复杂的舆论环境下,新闻传播类人才作为政府和人民的“唇舌”,培养满足不同时代背景的新闻传播类人才,对于公共舆论的引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者王茜在基于新文科建设背景之下指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改革是实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养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2]

3.2.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研究领域

这部分的相关文献研究出现的时间较晚,主要从2019年开始,研究时间也较为短暂,但研究数量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新文科”这一概念最早开始于国外,在2017年被正式提出,而国内在2018年开始滋生该思想。就研究内容而言,国内学者们主要关注在新文科理念或背景之下新闻传播教育的实践与创新、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培养策略以及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路径。但大部分都是集中于宏观路径探索,对于中微观操作层面的研究较少,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研究。

3.3. 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研究领域

这部分的相关文献研究主要集中于新闻传播学科交叉建设方向。新闻传播学经过百年演变历程,从创始初期的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实务三大板块到如今初步成形的学科体系,不难发现其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特性。随着网络传播的兴起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涌入新闻传播领域,新闻传播学科交叉性愈加凸显。尽管新闻传播学科交叉建设由来已久,但仍存在尚待解决的问题,如学者丁柏铨、叶俊指出新闻传播学更多的是“拿来”,即相比其他学科对新闻传播学的影响,新闻传播学对其他学科影响较小[3]

4. 纵向梳理:新闻传播教育研究时间序列

突现分析用来探测某个领域中突现的动态概念和潜在研究问题,适用于检验学科发展的新兴趋势和骤然变化,反映活跃或前沿的研究节点[4]。运用CiteSpace对相关文献绘制关键词突现图(如图3),以便于更加直观准确地呈现和总结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的阶段变化和演进趋势。随着传媒环境的不断演变,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热点变化也十分显著,对突现图的关键词进行时间梳理之后,发现可以将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反思阶段、创新阶段、转型阶段。

4.1. 反思阶段

新闻传播教育研究通过初期探索,主要聚焦于如何培养新闻传播类人才,学者们也提出不同的培养路径,如“专业型新闻人才”、“复合型新闻人才”。而后研究重心开始转向问题反思,新闻教育界也在努力改变新闻教育的困境。蔡雯教授曾明确指出,新闻教育不只是培养新闻媒体需要的专业人才,还要为非新闻机构培养公共传播人才;新闻传播教育不只是培养职业传播者,还应该提升全体民众的媒介素养和传播能力[5]

Figure 3. Mapping of keyword emergence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research

3. 新闻传播教育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

4.2. 创新阶段

随着新理论和新视野不断涌入,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创新涉及多个方面,研究边界得到进一步拓展,如公共传播教育研究、广告学教育研究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张志安指出,面向社会培养公共传播人才、而非只面向机构培养职业新闻人才,是未来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重要转向[6]。此外,创新阶段新闻传播教育更加强调实践赋能,推动新文科建设模式创新。这包括通过实践教育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全媒型的新闻传播人才,例如引入“新闻教育实践观”理念,通过高水平的实践教育路径。

4.3. 创新阶段

全媒体时代对媒体工作者的职业素养要求在不断提高,也更加注重新闻传播类人才的融合表达能力培养。媒介融合背景下各高校一直在探寻新闻传播教育的新路径,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全媒体视野和融合创新能力。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的领军高校,一直致力于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教育创新。学校设立了多个与媒介融合相关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探索新媒体技术、数据新闻、跨媒体传播等领域的前沿问题。同时,与多家媒体机构构建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能够更直接接触和了解媒介融合的实际运作。面对媒介融合新挑战,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具有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与“人工智能”、“传媒教育”、“实践育人”等关键词有着极高的吻合度。

5. 研究思考与展望

笔者借助CiteSpace生成近十年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和关键词突现图谱,直观地梳理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话题和研究演进历程。横向观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一直占据着学术主流。媒体作为社会信息流通的动力、公共意见交流的桥梁、监督权力的镜鉴,如何培养新闻传播类优质人才,是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的经典话题。纵向观之,从单一的新闻史、新闻理念、新闻实务三大板块培养模式转向媒介融合环境下多元学科交叉建设,新闻传播教育研究逐渐呈现“跨学科”趋势,不仅集中于新闻学、传播学,在新文学理念影响之下还涉及到理工科的知识和方法,如计算机科学、物理学、数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新闻传播教育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该研究领域发展的两大趋势:

一是新闻传播教育目的是传媒人才培养,具有极强的业务性。当下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运用和新兴媒体的不断涌入,传播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媒体的式微并不完全意味着只有危机和挑战,另一方面这也在不断扩展媒体行业的生存空间,社会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多。学界培养与业界实践相结合逐渐成为关注点之一,各高校相应开设新兴课程和相关媒体专业,同时也开展学、媒融合教学科研平台。近十年国内高校新增了不同的传媒类专业,如数字媒体艺术、网络与新媒体、数据新闻等。暨南大学在2024年的招生中,其新闻与传播专业新增了“数字出版与开源”这一研究方向,反映了当前新闻传播领域对于数字技术和开源文化的重视。此外,新媒体时代大部分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与各地传媒界在教研实习方面均建立了及时、广泛的合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和新闻机构有着深度合作,通常包括实习项目、课题研究和师资共享等,使学生深入了解新闻行业的实际运作,同时也为新闻传媒行业输送了优秀的人才。

二是新闻传播教育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具有极强的融合性。自2016年媒介融合元年以来,我国媒介融合发展呈现出积极、快速且深入的态势。由关键词聚类时间图谱可以看出,新闻传播教育研究领域首次出现“新文科”关键词的时间是2020年以后,并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关键词。2021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新文科作为近几年甚至未来几年文科专业的教改方向,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具有极高的研究热点和研究空白。在此背景之下跨学科的综合性培育显得尤为重要,新闻传播学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融合趋势非常明显。如在新媒体研究领域,国外研究的学科跨度广泛,覆盖了从传播、媒体和文化研究,到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信息学与人类学等各个方面,呈现出学科融合化趋势[7]

参考文献

[1] 潘黎, 王素. 近十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基于八种教育学期刊2000-2009年刊载文献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计量分析[J]. 教育研究, 2011, 32(2): 47-53.
[2] 王茜. 新文科建设中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J]. 青年记者, 2021(14): 76-88.
[3] 叶俊. 新闻学作为支撑性学科的基础、问题与方向[J]. 新闻爱好者, 2018(1): 54-63.
[4] 何坤. 国内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大学, 2020(7): 106-112.
[5] 蔡雯. 新闻传播教育的新使命[J]. 当代传播, 2015(6): 11-19.
[6] 张志安. 从新闻传播到公共传播——关于新闻传播教育范式转型的思考[J]. 暨南学报, 2016(3): 82-94.
[7] 陈积银, 刘颖琪. 国外新媒体研究16年发展脉络分析——基于SSCI期刊《New media & society》1999年至2014年的实证研究[J]. 新闻大学, 2015(11): 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