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启成新社区幼儿园建筑室内外设计——室内外空间的融合与人文情感的表达
Interior and Exterior Design of Yuqicheng New Community Kindergarten Building—The Integration of Indoor and Outdoor Spaces and the Expression of Humanistic Feelings
摘要: 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不断推出,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家中新生儿越来越多,因此启蒙教育资源变得愈来愈匮乏,因此幼儿园成为了一项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设计项目。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还比较欠缺,他们的行为、心理等特殊的需求都需要在幼儿园的设计中得到照顾和考量。本次设计从教育、启蒙、成长、创新四个方面出发,从建筑的室内外进行设计与融合,注重从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出发,注重人文关怀情感的表达。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空间不仅仅在室内教室,也可以在室外的活动场地。老师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充满娱乐设施的活动区、多种多样的花草也能无形中促进孩子们的成长。在考虑到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结合教育理念,从实际出发,设计创新空间以及建筑室内外关系,丰富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ntroduction of the national fertility policy, more and more families choose to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national policy, and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newborns in the family, so the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resourc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scarce, so the kindergarten has become a very realistic design project. Due to the lack of children’s cognitive ability, their behavioral, psychological and other special needs need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and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of the kindergarten. The design starts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education, enlightenment, growth and innovation, and designs and integrates 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f the building, focus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needs of children,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xpression of humanistic emotions. Children receive education not only in indoor classrooms, but also in outdoor playgrounds. Teachers are the children’s enlightenment teachers, and the activity area full of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and a variety of flowers and plants can also invisibly promote the growth of childre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combined with educational concepts, starting from reality, we design innovative spac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oor and outdoor buildings to enrich the living environment, so that children can learn and grow better.
文章引用:吕秉泽, 戚瀚文. 育启成新社区幼儿园建筑室内外设计——室内外空间的融合与人文情感的表达[J]. 设计, 2024, 9(3): 472-480.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3343

1. 引言

本方案选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舜华北路和中林路交口东北角,临近地铁二号线姜家庄站附近,属于正在开发建设地。济南教育历史文化深厚。在先秦时期,地处齐风鲁韵交汇之地的济南,不管是儒家私教“有教无类”的教学指导还是稷下学宫浓厚的学习氛围,都深刻影响着济南文化教育发展的进程。从秦汉开始,由于官学、私学的兴盛,济南的教育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济南名士多”的称号,表现出了古代济南教育繁荣的景象。本次幼儿园设计遵循“育启成新”四字理念,对于幼儿园的建筑室内外关系进行多元化设计与创新。对于幼童来说,生动亮丽的颜色是建筑室内与室外设计的主基调,营造一种阳光、活泼的氛围。对于启迪孩童,教育空间的设计是重中之重,关于色彩、材质、灯光照明等专业相关元素都会在本次设计中进行设计应用。孩子的天性是好奇与好动,对于景观室外设计也会充分考虑孩童的喜好进行布置设计,释放孩子们的天性。

本次方案设计从教育空间出发,使孩子们不仅能在教室里学习也能在户外进行娱乐,因此从建筑室内外进行充分考虑,探索新式幼儿园的设计,深入了解幼儿园室内空间人流动线和房间布局,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2. 现状分析

2.1. 建筑环境现状分析

本次育启成新幼儿园设计方案临近地铁2号线姜家庄站,周边靠近各种居民区,儿童资源较多(如图1)。同时本地属于正在开发建设地,周边环境适宜,空气新鲜,交通安全,作为幼儿园开发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首先建筑选址在内陆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发难度较小,而且周边绿树环绕,靠近公园,环境十分优美宜人。此外建筑所在的位置上有着便利的交通、大型商业区和大型社区,为幼儿园的发展丰富了广泛的硬件基础条件。

Figure 1. Program site

1. 方案场地

2.2. 建筑周边交通分析

育启成新幼儿园选址在交通发达的十字路口处,交通便利并配有人行道和电动车道,交通基础设施丰富。周边公交车线路发达,并靠近地铁站,方便了家长接送孩子并节省时间,同时幼儿园也配有专门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路口,也保障了孩子们的安全。

3. 当前幼儿园设计现存问题分析

3.1. 空间布局与功能问题

部分幼儿园存在空间狭小、功能不全的问题。由于学校和设备跟不上教育理念的发展,即便设计了丰富且有特色的游戏活动,也难以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同时许多幼儿园存在区域划分不合理的情况,如过道走廊过宽占用了功能室空间,或活动室过小影响了孩子们的自由活动。

3.2. 建筑特色与个性化不足

许多幼儿园在设计建筑的外部造型时并没有过多的儿童气息,大多都具有同质性,千篇一律。无法满足孩子们持续发展的好奇心,不能激起他们对幼儿园的向往和兴趣并且不够打造幼儿园的整体形象。

3.3. 人文情感设计缺失

幼儿园室内设计缺乏足够的设计理念,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出发思考,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孩子们的心理感受和行为习惯,无法和孩童们进行情感共鸣。简单过时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幼儿日益增长的成长需求,缺乏以儿童为本大的人文情感设计。

4. 设计策略

4.1. 建筑外观设计

秉承“简”的设计思路,在幼儿园的建筑设计上采用的是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设计简约。其中为了让孩子们接受充足的阳光,建筑的外观设计上采用了建筑设计大师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设计作品的影响,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设计,他的“少即是多”的建筑理念,在育启成新幼儿园的建筑外观设计上展现得淋淋尽致。

建筑外观运用极简主义风格,采用的白色粉刷墙,在建筑的立面上做出起伏变化,设计了几个突出的窗户设计,在开窗上选择彩色窗户作为点缀,让建筑整体显得更加青春、活泼(如图2)。

Figure 2. Architectural renderings

2. 建筑效果图

4.2. 建筑室外设计

在此方案设计中,我们秉承“教育”、“启发”、“成长”、“创新”的设计理念,以儿童为本,从儿童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观察研究他们的行为习惯,注重室内外的空间布局以及色彩搭配。其次注重安全性,设计应该确保室内外边角、地面、设施等都需要符合安全标注。然后营造舒适的成长学习环境,不仅要确保采光以及氛围的营造,还要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将室外打造成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最后体现教育性,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教育目标,将教育元素融入建筑室内外空间中,通过不同的色彩、图形等视觉元素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

孩子们除了父母,幼儿园就是他们另一个启蒙老师,因此教育、启蒙十分重要。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心理情感需要,在建筑室内外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起并引导孩子们学习和认识世界的兴趣,让他们更好的接受新知识。在活动空间要培养孩子们独立、团结、互帮互助的品质,设计具有挑战性和特色娱乐设计来促进孩子们的成长。幼儿园的教学空间不单单是供孩子们上课学习的教室,也可以是孩子们嬉闹的娱乐区以及景观布置区,在这里孩子们同样可以通过娱乐器械、植物花草以及创新设施的接触和感受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对这个世界的新的感知认识。

作为幼儿园建筑室外的设计,应该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来考虑设计。首先活动区应该增加可以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多样性的空间与活动设施。户外活动空间是幼儿适应社会最好的启蒙老师之一,是孩子们茁壮成长的教育空间。合理良好的户外空间规划设计可以为孩子们提供聚会、活动、娱乐、观察、交流和劳作等多种功能体验,有助于孩子们在健康、科学、艺术、语言和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其次孩子们的年龄较小,自我行为约束能力较弱,对周围很多的事情认知不是很清楚,在玩游戏时还有追逐大闹时都很容易出现一些安全上的隐患问题,因此针对这一隐患,在对建筑外的活动区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孩子们对安全感的需求。本次在建筑室外设计里本着对孩子们的教育空间考虑到的几个方面分别是私密性、安全性以及适度的挑战性(如图3)。

4.2.1. 建筑室外私密性、安全性分析

孩子们对于外界的认知较少,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有着独有的情感,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尽情玩耍,不受外界的干扰[2]。我们要保护孩子自我探索的欲望,不要打断他们的好奇和探索。幼儿们在心理方面也有私密性的需求,在私密性相对比较高的空间里面可以让孩子们情绪平静、集中精神和思想。所以在育启成新社区幼儿园的设计中,在开放的活动区设置了能够将孩子们包围起来的山洞供孩子们在其中自由穿梭和玩耍,开洞的假山造型增添了空间的生动和层次,避免了孩子们在过于大的造型中感受到压抑感[3]。给孩子营造出一种亲切的感觉。空间造型设计上虚实结合,既满足了孩子们的玩耍交流空间需求,同时也有较为安静和可以独处的私密空间(如图4)。

Figure 3. Exterior renderings of the buildings

3. 建筑室外效果图

Figure 4. Rockery activity space map

4. 假山活动空间图

安全需求是孩子们最基本的需求。在进行育启成新社区幼儿园的室外活动空间的设计中,最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孩子们游戏玩耍时的安全问题。首先,在设计中规避了供孩子们游玩的游戏设计中出现锐角的设计。对于孩子们攀爬和游玩的滑梯等设施中减小高度差,确保孩子们的安全[4]。对于幼儿们聚集交流的大活动场地选择平坦开阔的场地设计凸显平整性,四角采用圆滑的设计;其次,在器材的材料选择上采用防滑和柔软性以及环保性的材质,在保证了安全性的同时,铺装材料选择有特色的材料,突出幼儿园的创新、阳光、生机的主题特点。

4.2.2. 建筑室外适度的挑战性分析

在保证私密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丰富活动场地来满足孩子们对多样化空间的需求。之所以要注重刺激和挑战性的空间设计,是因为孩子们有很多的社会技能和学习能力大都是在自然环境里形成的。为了提升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技能和心理能力,在建筑之外活动区让孩子们不断获得刺激和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获得学习技巧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在创新方面我们做到“环境是为孩子们服务的,孩子们是环境的主人”。

4.3. 建筑景观分析

本次幼儿园的建筑室外景观设计是以“自然”为主线,因为小孩子的眼睛里充满着对世界的好奇,周围的一切事物在他们的眼里都是一次新的体验,尤其是生命力旺盛的植物等。作为室外教育空间,景观带给孩子们的是对自然的认识,能让他们更能学习到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布置的植物景观会在春夏秋冬的四季里发生变化,从颜色、气味、形态等方面带给了孩子们无限的乐趣与体验[5]。在建筑室外景观的设计中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来达到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与求知欲望。

景观在建筑中央布置,设计了字母单词拼写的创意草坪,供孩子们在课间活动时能够提升语言能力,在这种环境中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有助于幼儿园的教学。在周边设有孩子们喜欢的动物景观小品,满足孩子们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树池景观的布置中,形成类似“迷宫”的布局,让孩子们在其中自行穿梭和玩耍,既能提高建筑景观的层次和丰富程度,也能增强孩子们的自我满足感和自信心。

在建筑中有一个开放式的空间,顶部没有封顶,在其中专门为其设计了一个景观场地。其中有一棵欲要冲出建筑的大树,设计的寓意是希望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能够活泼发育,学习生活技能和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逐渐健康成长的象征(如图5)。

Figure 5. Exterior landscaping of the building

5. 建筑室外景观布置

4.4. 建筑室内分析

本次设计的育启成新社区幼儿园为二层建筑,从室内平面图看,大致分为门厅、功能室、教室、活动室、厨房餐厅、卫生间(如图6)。

从门厅进入幼儿园内部,由于通顶的设计,让人一进入就能感受到强烈的视觉色彩冲击,在门厅设计了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小品设计和五颜六色的彩色装饰,吸引了孩子们进入内部,从而克服孩子们害怕幼儿园的心理。靠近门厅旁边设置了不同功能的功能房间,有保安室、医务室等,能够应对日常突发情况,比如在流感泛滥的时候,孩子们进入幼儿园要首先进入晨检室进行筛查,在医务室的旁边留有一间隔离房,并配有单独的出入口,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及时送医就诊[6]。一楼配有两个教室都是留给小班的孩子们,因为小孩子好奇心强且活泼好动,一楼又靠近室外和活动教室与音体教室,更适合小年纪的孩子们。二楼则安排的是中班和大班的教室,二楼的空间除了教室就是教师办公室和档案室等,与一楼也形成了非常明显的由“静”到“动”的变化过程。

室内教室设计

教师室内设计分为活动区和休息区两个部分,活动区负责平时孩子们进行聚集交流,休息区负责孩子们的午休休息。

Figure 6. Interior layout and functional zoning map

6. 室内平面布置与功能分区图

在教室内的布置设计中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和充满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在墙壁以及活动区与休息区中间进行开洞的墙壁来进行阻隔和装饰。在墙壁上也进行了设计,开洞的圆形造型上摆放软垫,可以供孩子们攀爬和休息,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满足孩子们好动的需求。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了缤纷色彩来进行点缀,以此来提高孩子们在教室里参与教学的兴趣。

在休息区的吊顶设计上采用了夜空星光和卡通的设计元素装饰,将休息区的窗帘关闭之后,营造夜晚宁静的氛围,来促进孩子们的睡意,再放一些摇篮曲或者轻音乐,让孩子们能够快速的沉静下来,迅速进入到睡眠状态,提高幼儿的睡眠质量[7] (如图7)。

Figure 7. Renderings of the indoor classroom space

7. 室内教室空间效果图

音乐教室作为培养孩子们音乐天赋和素养的重要场所,设计元素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孩子们童真的思想,将音乐教室设计与课堂教室有所区分,让孩子们更加有兴趣参与音乐学习。

室内设计参考了北京大鱼海棠电影工作室总部的中央圆形广场的设计理念,在室内做出阶梯式的空间,可以增加孩子们的社会交流以及更好的与老师们进行音乐娱乐互动,从而增加孩子们的音乐情操。在室内中央摆放彩色的舒适座位,让孩子们更能静下心来欣赏和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奇妙体验。

在室内最前面设计舞台与荧幕设计,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舞台表现能力,让孩子们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时也可以举办活动,让家长们观看孩子们表演节目[8]。另一方面,荧幕的设计可以给孩子们播放音乐舞台剧或者电影等,加深孩子们对音乐的认知。

4.5. 本章小结

本章节通过对育启成新社区幼儿园室内设计造进行分析,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设计,打造一个适合孩子们的设计方案,从建筑室外的私密性、安全性、适度的挑战性,景观色彩布局分析,室内布置流线分析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了幼儿园设计手法和特色,总结了育启成新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待解决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更改措施。

5. 结论

本次论文深入研究了育启成新幼儿园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着重表达了以孩童为本出发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建筑外观设计方面,引入简约风格理念,创造出极简主义风格的建筑,并加入色彩装饰点缀使建筑充满童趣趣味。建筑室外通过分析孩童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将户外活动区打造成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教育空间不能单单仅是把孩子们困在教室里学习,也可以在户外活动中获得新的认识,让孩子们更能全面发展。在景观设计方面,参考国外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设计,区别于其他幼儿园单一乏味的景观布置,育启成新社区幼儿园则是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出发,根据孩子们的视觉、听觉等方面产生刺激,激发孩子们对本次设计幼儿园的喜爱[9]。在建筑室内教室方面的设计,为了不让枯燥的课堂引得孩子们的厌恶,充分发挥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在教室内使用圆形洞口的设计,引得孩子们对教室课堂的兴趣,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也能很快乐地进行。在灯光与材质方面也进行深刻考究与分析,例如孩子们的休息室,在吊顶方面做出星空的灯光,保证孩子们的睡眠质量。又如活动区的游戏设施以及教室课堂的桌椅器械都采用锐角的处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

通过对育启成新社区幼儿园设计的深入研究,着重探讨了幼儿园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元素、创新性与实用性,打造出安全、舒适、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营造温馨、亲切的氛围,增强孩子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有助于推动幼儿园涉及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幼儿园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注 释

①图1~图7来源:作者自绘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李晓静. 如何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幼儿园户外环境[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8): 18-20.
https://doi.org/10.13492/j.cnki.cmee.2014.08.006
[2] 肖合章. 幼儿园景观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趣味性[J]. 房地产世界, 2021(20): 129-131.
[3] 张艳. 幼儿园建筑的环境心理学分析——以浦东凌桥幼儿园建筑设计为例[J]. 中外建筑, 2007(5): 23-25.
[4] 国家教委. 幼儿园建筑设计图集[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5] 林刚. 促进学龄前儿童发展的幼儿园文化景观设计[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5(2): 128-131.
[6] 刘宝仲.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7] 魏生莲. 幼儿午休的几点思考及对策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9(10): 158-159.
https://doi.org/10.16871/j.cnki.kjwhb.2019.10.071
[8] 赵淑旗. 幼儿园建筑活动空间设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9] 昌秦湘, 高文鑫, 郭丽丽. 基于全域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户外景观规划设计[J]. 广东园林, 2022, 44(2): 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