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故事——中级汉语精视精读》教材中的插图研究
Research on Illustrations in the Textbook “Chinese Stories—Intensive Reading in Intermediate Chinese”
摘要: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升温,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研究已非常丰富,但关于对外汉语教材中插图的研究兴起于本世纪,插图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插图是教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常用辅助工具。合适的插图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以《中国人的故事——中级汉语精视精读》为例,对其中插图的来源、分类、位置、数量以及释义方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插图使用的合理性的同时,归纳存在的问题,希望对以后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和更新有帮助,提高教材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Abstract: With the rise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has been very rich, but the research on illustrations i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extbook has emerged in this century, and the role of illustration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Illustration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extbooks, and it is also a common auxiliary tool for teachers to organize teaching. Appropriate illustrations can attract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This article takes “Chinese Stories—Intensive Reading in Intermediate Chinese” as an example to make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ource, classification, location, quantity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illustrations, discus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use of illustrations, and summarise the existing problems, hoping to be helpful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update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extbooks in the future, and improve the auxiliary role of high textbooks in teaching.
文章引用:孙艺萌. 《中国人的故事——中级汉语精视精读》教材中的插图研究[J]. 国学, 2024, 12(3): 383-390. https://doi.org/10.12677/cnc.2024.123062

1. 引言

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和教材。教材作为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刘珣、周小兵等学者认为教材的编写有一个关键原则——趣味性。他们认为,教材的设计应该注重活泼、醒目、美观大方,插图也应该生动有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匹配合适的插图是增加有趣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插图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1]

首先,视听结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插图能够作为视觉辅助工具,为学习者提供直观的形象展示,有助于他们理解和记忆新词汇、短语和语法结构。其次,插图可以促进语境的呈现,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语言在实际生活场景中的应用。第三,插图还能够深入展现目标语言所属文化的细节和特色,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后,插图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更加积极主动,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综合以上观点,插图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不仅是辅助工具,更是创造性、多维度地促进语言学习的重要媒介。

2. 研究现状

2.1. 国外关于教材插图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教材插图应用研究的时间比国内的相关研究时间开始得要早,大约在1958年,夸美纽斯就出版了第一部图像与文字相结合的作品《世界图解》。自此,国外开始研究教材插图,其中插图的作用、功能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图画教学的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获得了比较明显的结果,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2.1.1. 研究教材插图的有效性

国外首先对教材插图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Huey (1908)在《阅读心理学和阅读教学法》(The Psychology Pedagogy of Reading)中首次明确提出:插图能促进学习者获取阅读技能,之后阅读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对教材图文之间的关联性研究也日益增多[2]

2.1.2. 研究教材插图的功能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教材插图的研究开始转向插图功能。插图的功能丰富多样,主要可分为五大类别:装饰性、概括性、扩展性、强化性和比较性。装饰性功能主要起美化作用,没有与文字的直接联系;概括性功能则是通过插图简明扼要地展现文字所蕴含的信息;扩展性功能表示插图所涵盖的内容比文字描述更多更丰富更具体;强化性功能进一步阐释插图的信息,更为鲜明;比较性功能则是通过对比之前版本,为学生提供直观参考,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比较。

2.2. 国内关于汉语教材的研究现状

我国对教材插图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大多是围绕着中小学教材插图的功能展开的,而从本世纪开始,关于汉语教材插图方面的研究已逐步深入,目前关于汉语教材插图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2.2.1. 有关教材插图设计原则方面的研究

郑艳群(2006)深入剖析了汉语教材中插图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强调插图设计需有教学经验的专家参与,并应坚持一致性、突出性和相容性的原则[3]。而刘海娜(2011)则以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插图为研究对象,从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进行了总结,归纳出插图设计在内容方面应体现相关性、典型性、系统性、针对性、趣味性和直观性,形式方面则要注重插图类型的综合应用、位置的合理安排、篇幅的灵活编排、颜色的恰当运用、版式的重视、辅助性说明的注意以及数量的适度控制等七大原则[4]

2.2.2. 有关教材插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方面的研究

焦毓梅、于鹏(2004)则主张插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不应局限于特定阶段或课型,而应广泛运用于初级、中级、高级阶段或不同课型的汉语教学中,作为辅助性教学材料[5]。孙静(2013)通过实验发现,插图不仅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还能预先激活学习者大脑中的背景知识,使新旧经验相互联结,提高句子意义识别效率,且图文一致性越高,被激活的学习者知识结构中的已有背景知识就越丰富[6]

3. 教材简介

看教材的名称,其中“精视”的意思就是教材的课文内容可以通过视频形式展现出来,和单一纸质的课文相比,这种形式可以提供更加真实直观、生动有趣的信息。“精读”则是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和精细讲解上,在难度的把握上恰到好处,循序渐进。覆盖到一定的,教材定位所要求的词汇和语法点。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以及练习巩固必须充足且精细到位。“精视精读”教材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使教材内容更加立体和生动。丰富了教学手段,增强了教学效果,也彰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中国人的故事——中级汉语精视精读》是根据中央电视合播出的同名纪录片改编的。纪录片细腻地展示了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状况和精神面貌。本教材精心挑选了纪录片的精华部分,根据主题为16课,收纳在上、下两册课本中。每册有8课的编排也非常合理。每册课本配有一张DVD、一张MP3和一本练习册。综合考虑各国汉语教学的不同情况。本教材适用于已经掌握了2000常用词的汉语学习者。

4. 《中国人的故事——中级汉语精视精读》插图使用情况

4.1. 插图的来源和分类

从插图的来源来看,它们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教材编写团队会自行设计或委托专业设计师创作插图,如“图1”。这类插图往往能够精准地反映教材内容,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语言知识点和文化背景[7]

Figure 1. “Xi” character window cut

1. “喜”字窗花

另一方面,教材也会从现有资源中选取插图,如网络图片、摄影作品、绘画作品等,如“图2”。这些插图经过筛选和编辑后,能够补充和丰富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视觉体验。这套教材的大部分插图都来自纪录片实拍,高度还原场景,贴近生活。一小部分来自设计图样,生动形象。

Figure 2. Beef noodles sculpture in Lanzhou

2. 兰州牛肉面雕塑

插图可以根据功能分为装饰性插图(比如“图3”,是勾勒课文标题的边框)、解释性插图(比如“图4”,是全民健身日的logo)和强化性插图(比如“图5”,是京剧的脸谱)等[8]

装饰性插图主要用于美化教材版面,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解释性插图则通过直观的图示或场景再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知识点或文化背景;强化性插图则通过重复或突出关键信息,加深学生的记忆。

这套教材的插图来源广泛,分类多样,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辅助材料。

Figure 3. Text title border

3. 课文标题边框

Figure 4. National fitness day

4. 全民健身日

Figure 5. Facial makeup in Beijing Opera

5. 京剧脸谱

4.2. 插图的数量与位置

上册封面有5张插图,目录每课一张插图,共8张,课文一引言1张,课文9张,文化导航7张。课文二引言1张,课文8张,文化导航8张。课文三引言1张,课文8张,文化导航6张。课文四引言1张,课文7张,文化导航7张。课文五引言1张,课文8张,文化导航5张。课文六引言1张,课文8张,文化导航8张。课文七引言1张,课文7张,文化导航8张。课文八引言1张,课文7张,文化导航4张。下册封面也是有5张插图,目录8张,按照上册的排列顺序,九:1,8,10。十:1,7,9。十一:1,8,9。十二:1,9,8。十三:1,8,6。十四:1,8,5。十五:1,8,12。十六:1,7,7。

插图的数量应该与教材内容相匹配,要结合知识点的丰富程度和复杂程度进行调整。复杂的内容可以适当增加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简单的内容可以适量减少插图数量,避免冗余甚至是干扰。插图的数量也应该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相匹配,这套教材主要就是视听结合,解释性和强化性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语言和图像之间的关系。插图在数量上并没有具体的数量标准,合适的范围是一个动态范围,编写者应该结合内容和学生特点对插图的数量进行调整,提高插图质量。

在教材中,插图的位置也是该好好考虑的点,插图应该与内容紧密相关,它们应当放置在能够最好地解释或强调相关文字内容的地方。这样学生在阅读文字时,可以迅速找到对应的插图,从而更直观地理解文字所描述的内容或概念。插图的位置不应该被放置在页面的边缘或角落,以免被忽视。另外,插图的排列和布局也需要考虑到。如果教材中相关的内容有多个插图,它们应当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以便学生能够按照顺序进行观察和思考。插图与文字之间的空间布局也需要合理,避免过于拥挤或过于空旷,以保持页面的整体美观和易读性,不能看起来很拥挤杂乱。

教材中插图的位置是需要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既要考虑内容的需求,也要考虑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视觉感受,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3. 释义方式

这套教材最常用的释义方式是直接标注法。(比如:下册第一课第4页的“玩美健身俱乐部”,见“图6”。)这种方法简单明了,通过直接在插图下方或旁边标注相关文字,来解释插图所表达的内容或意义。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建立图文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Figure 6. Rivirra fitness noble club

6. 玩美健身俱乐部

其次就是图文结合法。(比如:下册第一课第2、6页的插图,虽然没有标注文字,但是根据课文内容在不同位置展示了中国人不同的健身方式,见“图7”,“图8”。)通过文字与插图的有机结合,共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体系。文字描述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而插图则能够直观地展示这些信息的具体形态或场景。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更为完整、生动的知识画面,提高学习效果。

Figure 7. Spinning

7. 动感单车

Figure 8. Exercise equipment in the park

8. 公园里的健身器材

5. 存在的问题

5.1. 部分插图内容与时代脱轨

当涉及到对外汉语教材的插图内容时,确实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即部分教材的插图内容没有与时俱进。这意味着一些教材可能使用了过时的场景、文化元素或技术,无法真实反映当今中国的社会、文化和生活。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学生对中国的现实情况和文化认知产生偏差,影响他们对汉语语言和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学习。

比如说,教材使用的街道、建筑或服饰图片是二十一世纪初期模样,忽略了中国现代化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样的插图无法真实地展示现在中国的城市、建筑、科技,与学生的现实经验和现代化的中国形象不符。此外,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其地域、民族、语言、风俗等方面都具有丰富多样性。教材的插图想要充分体现这种多样性可能有很大难度(比如:上册第一课中北京和兰州的城市面貌差别很大,那其他城市呢?并没有提到南方城市。)如果教材过于简化或一概而论地呈现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可能会造成学生对中国的单一化或片面化的认知。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对外汉语教材的插图内容不能与时代脱轨,应该与时俱进。教材编写者应该对当今中国的社会、文化和生活进行深入了解和调研,反映现代中国的多样性和变化。插图内容应该包括现代城市景象、科技发展、社会生活、文化活动等方面,以便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同时,也需要注意插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误导或不准确的情况。

5.2. 插图应配有相应的解释文字

插图搭配合适的解释文字很重要,首先,解释文字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插图中所呈现的具体内容。通过文字说明,学生可以获得更详细的解释和背景信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插图所涵盖的知识点。例如上册第八课,图片展示了中国人对戏剧的喜爱以及观赏方式,课文内容页有关的详细信息,大家如何喜爱京剧,在哪里看京剧,京剧怎样融入到日常生活等等,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场景。解释文字还有助于澄清插图中可能存在的歧义或不明确之处。有些插图可能无法清晰地表达所有细节,或者存在多种可能的解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配备解释文字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插图所要表达的意思,避免误解或混淆。解释文字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词汇量。通过阅读解释文字,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新词汇和表达方式,还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所以说,插图配有解释文字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记忆知识点,还可以促进语言学习的全面发展。

如果插图缺乏相应的解释或说明,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从而降低了其对学生的辅助作用。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建议在需要解释的插图中加入说明,如对话或文字解释。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提高记忆效果。对于不需要详细解释的插图,也应确保插图与文字内容的协调一致,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编写教材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插图和文字内容的配合得当,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6. 总结

本文探讨了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人的故事——中级汉语精视精读》的插图在来源、分类、数量、位置和释义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和比较,发现插图设计的质量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总体来说《中国人的故事——中级汉语精视精读》中使用的插图生动形象,很多插图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充分体现了插图可以形象直观传递信息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教材插图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如没有与时俱进、信息量不足、释义不明确等。编写者应该更加重视插图设计的质量,加强对多样性、时效性和明确性的考量。只有不断地优化和改进插图设计,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肖. 浅谈对外汉语教材插图问题[J]. 现代交际, 2019(14): 167-168.
[2] 隋爽. 符际互补视角下的对外汉语综合教材插图研究[J].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2014(3): 60-64.
[3] 郑艳群. 汉语教材中图片的示意功能和示意方法[J]. 海外华文教育, 2006(2): 42-48.
[4] 刘海娜.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插图研究与设计[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暨南大学, 2011.
[5] 焦毓梅, 于鹏. 直观性教学材料的使用范围和作用[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5): 51-53.
[6] 孙静. 对外汉语教材插图的有效性检测与评价[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7] 朱永霞. 对外汉语初级教材插图配置与运用研究——以《会通汉语》和《发展汉语》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8] 施奕彤, 李东平.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教材中的插图研究[J]. 西部学刊, 2021(17): 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