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示范村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以昌平区流村镇古将村为例
The Construc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Demonstration Village—Taking Gujiang Village, Liucun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mm.2024.146129, PDF, HTML, XML, 下载: 64  浏览: 130 
作者: 吕金宝: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北京
关键词: 特色文化示范村建设现状发展建议Characteristic Culture Demonstration Village Construction Status Development Suggestion
摘要: 多年来,北京市积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建设,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为了进一步将乡村文化建设抓好抓实,2020年,北京市农业农村主管单位开展特色文化示范村建设,以期在乡村文化挖掘推广、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摸索经验,更好焕发农民精神风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本文以特色文化示范村昌平区流村镇古将村为案例,深入分析和总结该村示范成效和经验,对于进一步抓好北京乡村文化建设乃至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 For many years, Beijing has been active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e, taking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the core, increasing the supply of excellent rural cultur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and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we will vigorous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iviliza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e, in 2020, the competent units in charge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in Beijing carried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l villages with distinctive culture, in order to explore and extend rural culture, enrich rural cultural life,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and other aspects of experience, so as to better radiate the spirit of farmer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ivilization. Taking Gujiang village of Liucun town in Changping Distric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effect and experience of the demonstration villag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o a good job of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even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in Beijing.
文章引用:吕金宝. 特色文化示范村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以昌平区流村镇古将村为例[J]. 现代管理, 2024, 14(6): 1107-1113. https://doi.org/10.12677/mm.2024.146129

1. 古将村基本情况

1.1. 地理位置

古将村位于昌平区西北部浅山区,北依燕山山脉,林木覆盖率达到85%以上,是首都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地域总面积为10,889亩,其中村庄面积420亩,林地2244亩,耕地843亩,山场6300亩。距西北五环10公里、距昌平城区25公里,京礼高速毗邻而过,附近有白羊沟自然风景区。村中共有425户居民,总人口数为1307人,均为汉族。以姚、谷、黄、王四大姓为主。

1.2. 历史沿革

古将村明初成村,原名“三碾义和庄”。原住民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老鸹窝下村民迁移至此,以村中三盘碾子碾米碾面为生,故起名“三碾义和庄”,后改为古将(匠)村。据传说,元代刘秉忠为元大都选址、明代刘伯温为明十三陵选址,都曾到访过此,村北山下至今还留有古炭窑的痕迹。

1.3. 自然资源

古将村四周山脉绵延,水系泉涌不息,且季节性明显,自然景观资源极佳。村北侧为太行余脉,西邻白羊城,北衔居庸关,是古代出关要道;南侧为白杨河套,是温运河上游水源,即北京五大水系之北运河水系上游;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两沟护卫,俯瞰东南平原。村庄依秀丽的鞍形小山,后有巍峨高山,可俯瞰北京全市。北部青石板沟、大沟青山环绕,自然风景秀美,山间有一口老井,泉水清凉甘甜。2018年修建京礼高速挖掘一股泉水,流量在每小时120立方米,初步打造出了泉水景观。

1.4. 村庄文化

1.4.1. 民间花会

古将村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的村庄,有秧歌梆子戏、高跷老会、小车会等花会表演,远近闻名的和平寺旧址原在村里,以前与花塔、檀峪、前桃洼和后桃洼等村共同承办和平寺庙会。古将村的秧歌梆子戏,在明代永乐年间已经开始传唱,当时专门建有戏楼,不但每年春节表演,还曾经多次参加昌平的秧歌汇演。其最大特点是融入了山西梆子戏的高昂曲调,曲风豪迈激扬。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在古将村只保留了小车会,成为逢年过节的传统曲目。

1.4.2. 乡贤文化

古将村有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王国明和首都榜样李淑英,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助人为乐的精神,成为村民学习和效仿的楷模。近年来,古将村还涌现出一批文化能人,如王树春、王树堂、王树新、王东培、古天民等,他们喜欢写作、书法和绘画,作品充满了乡土气息和深情厚意,抒发着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怀。

1.4.3. 赏石文化

赏石文化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特别是到了唐宋时期,从帝王将相到文人墨客,无不爱石。古将村南奇石馆收藏奇石数以万计,主要以内蒙大漠石为主,大漠石是石中骄子,质地上乘、坚硬细密、圆润光滑,富丽堂皇、珠光宝气,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这里有玛瑙、红碧玉、黄碧玉、绿碧玉及骨石、玉髓、水晶等,是村子的一道独特景观。

1.4.4. 文化设施

在文化设施方面,古将村建有村史馆,既是村民们闲暇时聚集的场所,也是村民学习交流的地方。村史馆建于2019年,分为六部分,展示了古将村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组织建设和乡风文明等内容,是了解古将村的一个重要窗口。另外,村中还有60年代建设的大礼堂、知青宿舍、供销社、原大队部、瓦厂等历史遗迹。

1.4.5. 特色农品

古将村农产品主要有富士苹果、久保桃、核桃、枣等,特色食品有古将蜂蜜和古将豆腐。古将村具有70余年养蜂历史,盛产蜂蜜,在昌平地区小有名气。古将村年产蜂蜜60多吨,蜂王浆800多斤。古将豆腐在当地也很有名,原有一家豆腐店,是采用古法制作的卤水豆腐颇有特色,但目前已停产。

2. 文化示范建设成效

文化示范村建设主要是通过挖掘和培育乡村文化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使乡村文化与农业、旅游业更加紧密地结合,推动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从而形成农文旅产业链。通过市区镇村共同参与和努力,主要取得5方面成效。

2.1. 形成了村庄的建设规划

古将村在文化示范村建设初期,广泛邀请了专家学者、行业部门、文旅企业等,专门围绕古将村极其周边村的文化建设,进行了融合策划,提出了要结合依山傍水的生态优势等要素,按照春山、夏水、秋境、冬雪的设计理念,打造坐拥四季、娴静素雅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京郊“都市1小时交通圈”打卡地。并制定了3~5年的发展规划,并被市发改委纳入2021年第二批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

2.2. 培育了系列特色群众文化活动

2.2.1. 举办了首届“水彩星梦·欢乐古将”文化节

2023年4月,为了加强文化与农业、旅游的深度融合,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与昌平区文化馆、流村镇人民政府、古将村联合举办了首届“水彩星梦·欢乐古将”文化节,文化节包括手工艺品展、古将农民村晚、文化沙龙、短视频大赛、星空露营等六大项活动内容,是一场能看、能赏、能聊、能吃、能比、能互动的“文化盛宴”,让前来参观的市民感受到了古将山水田园之美,享受惬意的假日时光。活动期间,村民积极参与文化表演,古天民的书画作品、古天良的歌唱水平都在活动中得到了展示。

2.2.2. 举办了“瑞彩流村行 市民游古将”活动

2023年“五一”期间,古将村联合昌平区白坊村,举办“瑞彩流村行 市民游古将”活动,400余人到古将村体验民俗、观光赏景、品尝农家饭菜,同时,观看传统花会表演,跑旱船、小车会等传统表演,让大家体会了乡情、回味了乡愁。

2.2.3. 举办了“粽情古将 品味乡村文化”端午文化节

2023年端午节期间,为更好拓展和展示乡村文化,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古将村4名年轻人策划并组织了“粽情古将 品味乡村文化”端午节群众系列文化活动,通过组织村民们看表演、包粽子、编花绳等特色乡村文化活动,吸引了近千名市民来村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活动中,村民用热情的舞龙表演迎接嘉宾的到来,还在古将知青大院设置了包粽子、手工香囊、编织五彩绳等体验项目,市民与村民相互间交流制作技巧,院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味。现场还准备了山泉水,用来泡茶、制作乡村咖啡;开设了特色农产品市集和趣味游戏墙等,让传统与新潮文化融合,满足市民和村民精神文化需求。

2.3. 增强了村与村之间的文化交流

2.3.1. 跨镇区域合作交流

为了拓宽村民的视野,营造一个鲜活的乡村文化生态环境,分别组织古将村两委班子前往昌平、顺义、延庆、怀柔、海淀等地参观学习,建立了村庄间互相学习和交流机制,提高村庄整体文化发展意识和建设水平。

2023年4月6日,古将村与白坊村签订了合作意向书,重点聚焦一二三产业融合、集体“三资”融合、优质人才融合,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古将村党支部书记姚春雷感慨,定期参观和交流开阔了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们的眼界,跟上了时代的脚步。目前计划同昌平下苑艺术家村合作,共同打造山地音乐节。

2.3.2. 镇域范围内形成合力

古将文化示范村建设撬动了周边村庄的合作机制,毗邻的王家园村、白羊城村与古将村初步形成了以古将村为核心的环镇旅游线路,让游客在田野间自行切换文化创意、生态环境、绿色共享等休闲空间,不仅丰富了乡村游的体验,整合了闲置资源,而且为带动当地集体经济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2.4. 创新了乡村文化建设机制

2.4.1. 市区镇村共建机制

文化示范村建设过程中,建立了资源统筹、多方联动,市区镇村共建机制。市级主要负责示范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对接和活动指导,并引进专家开展文化帮培工作。区级部门负责统筹群众文化资源,让星火工程、非遗表演和民俗旅游等内容在村子落地。镇里负责做好上下对接,加强对村里物力、人力的支持,开展村域之间资源衔接,给村里创造更好的活动条件。村里由党支部负责,在村级文化开发、资源利用、群众演出、活动环境等方面认真组织落实。

2.4.2. 村民文化培训机制

为了满足村民不同年龄段的文化需求,邀请了有北京最美书店之称的模范书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北京御笔坊和北京月暮柴烧工作室来到古将村,讲授雕版印刷和线装书制作技术,教授毛笔制作技艺和陶艺创作,尤其让村里年轻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工匠精神和审美能力。村民姚志杰说:“过去,要想感受时尚文创的魅力,不得不驱车几十公里前往县城的商场。而现在,一切都变了,这些美妙的体验就在自家门口,开阔眼界,还无需花费一分钱。”为了强化实践导向,文化示范村建设还引进了田间学校,注重在生产知识和农耕文化培训,提高村民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2.4.3. 青年创客团队合作机制

常思家乡水、不忘故土恩,古将村秉持着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坚定地围绕“文化赋能乡村建设”的目标展开行动。村两委向外出务工的年轻村民发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古将籍能人返乡创业倡议书”,希望年轻一代能够回到家乡,用他们的才华和激情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为了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古将村紧密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积极推动村庄文创产业发展,建立了青年创客团队合作机制,为古将的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资源、支持和合作平台,年轻人们得到了实现创意的机会,为家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5. 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

古将村主动走出去,利用新媒体,以及各种主流宣传平台和渠道,扩大传播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如端午节举办的“粽情古将 品味乡村文化”活动吸引了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法语频道前来现场采访,同时海外社交平台脸书、推特、YouTube等也进行了宣传推广,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和国潮走出了国门。首届“水彩星梦·欢乐古将”文化节活动,在北京数字文化馆、昌平融媒体中心、京彩三农等平台宣传。同时,通过市民参与活动,也树立了村庄良好人文口碑。

3. 文化示范村建设的问题

3.1. 公共文化设施未充分利用

古将村建有村史馆、益民书屋,但这些设施除了活动期间组织参观活动外,大部分时间处于空闲状态,公共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限制了其实用效能和潜在贡献。文化设施甚至存在空置现象,经常使用设施的人群仅不足50%,且年龄段不均衡,绝大多数为老年群体。服务内容与群众差异性文化需求有错位,如统一组织的任务性活动居多,参与度较低;居民自主的需求类活动组织难。

3.2. 传统文化传承出现断档

古将村有着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的村庄,有秧歌梆子戏、高跷老会、小车会等花会表演。其中,古将村的秧歌梆子戏,在明代永乐年间已经开始传唱,但现在村中唱戏的人年龄老化,缺少主演、主奏人员,不能形成一台完整的演出,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

服务内容缺乏首都文化特色,服务内容单一,对京味儿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挖掘关注不够。没有有效利用首都丰富的文化资源,单纯依赖公共文化系统的有限资源提供服务,社会主体参与不足、社会资本撬动乏力。

群众文化活动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文化活动内容还不够丰富,吸引力不强,真正符合群生活特点、适合群众赏水平、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还比较少。适合群众文化活动的艺术门类不多,原创作品的创作能力不强,群众文化团体演出节目多以舞蹈为主,形式还比较单一。

3.3. 缺少专业的农文旅融合运营人才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金种子,需要专业运营团队推动成功实施。目前缺少专业运营团队设计多样化产品,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包括文化展示、农业体验、文创产品等。

村民年龄分布极不平衡,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都导致了目前乡村高知识水平、高技艺能力文化人才在数量上的不足。文化建设主力军青年人的匮乏导致乡村难以建设起一个完善、健全的文化队伍,缺失了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掌握民族乡村传统文化技能的青年人才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也更能适应当前与互联网、大众传媒紧密结合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往往涌入城市,利用新媒体等途径提高村庄知名度,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收入。但留在乡村的老一代文化人才大部分是在田间地头成长起来的,很难有机会接受正规、系统的知识教育,更因存在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等问题,难以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也就难以找到文化资源变现的多种途径,更加难以抓住政策利好,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乡村文化人才储备便形成了“老一辈跟不上时代,小一辈不愿意回来”的尴尬现状[1]

3.4. 群众文化与产业衔接不紧密

一方面,村里整体文化资源未充分开发,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的特色文化产业;另一方面,发展乡村文化过程中,与村里的农业产业结合还不够紧密,农民依托文化活动形成收入的能力还不足,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的局面还没有形成。

4. 文化示范村建设对策建议

4.1. 制定特色文化可持续支持政策

2022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要建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有效激活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丰富发展乡村文化业态,使乡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显著。乡村文化示范是一项引领性、系统性工程,除自身努力外,还需要更多的力量支持,尤其是要有可持续性政策支持,在文化挖掘、技能培训、宣传推广、产业引导等方面加强项目支撑,并要在市区镇村如何形成合力上下功夫,持续性推进,确保示范一个、成型一个、受益一方、带动一片,真正发挥出示范引领作用[2]

4.2. 建立乡村特色文化示范标准

在抓好示范村文化建设的同时,需要考虑建立一套有效的衡量标准,将示范内容、形式等规范化,如示范建设完成后应具备:一个文化发展规划、一个文化演出场所、一台文艺演出、一个特色文化、一个文化带头人、一支群众演出队伍、一本乡村文化宣传手册等,使示范建设可参考可考核。

4.3. 培育乡村群众文化运行体系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领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自觉传播党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积极学习新文化、新思想;进一步加强对乡村文化骨干的培养,创造让优秀的年轻文化技术人才颖而出的条件,营造文化技术人才充分展示才能的良好环境。通过组织普查、举行比赛、开展活动等多种途径掘文化能人,充发挥他们在乡村文化活动中示范、带动、传达作用,推动乡村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支持吸引企业合作,联合开发乡村文化资源,或创办旅游专业合作社,做好文化产业运营,系统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4.4. 打造乡村特色传统文化品牌

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应立足当地文化特色资源,对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挖掘,包括古建筑、文物古迹、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等,着力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努力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并加强宣传推广,扩大知名度,形成影响力、竞争力。

开展非遗品牌建设,有助于文化保护机构找准非遗事项应传达的核心信息;有助于消费者识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价值;有助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非遗品牌建设可从选择目标市场、明确品类身份、选择品牌联想与确立品牌价值观等方面着手[3]

4.5. 创新特色乡村文化发展模式

以村集体为主导,以特色文化品牌为引领,统筹文化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强化三者有机联结,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同时,要推动本土文化向外走,积极参加文化活动,展示乡村本土文化风采和魅力。另外,要加强周边资源利用,建立良性农文旅发展生态圈、产业链,真正以文化推动就业、产生效益、增加收入,促进乡风文明发展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以现代化休闲农业为主体的乡村文化旅游模式。分析休闲农业与乡村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特征,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农业 + 文旅 + 村居”模式[4]

4.6. 强化乡村文化广泛交流

结合智媒时代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进步进行公共文化传播研究,从用户、媒介、内容和情感四个方面进行公共文化传播设计分析,契合公共文化传播用户、融合公共文化传播媒介、创新公共文化传播内容和链接公共文化传播情感的公共文化传播策略,通过公共文化传播与服务能力提升保障用户公共文化权利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中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5]

开展乡村文化示范建设,要立足长远、视野开阔,重视引进和吸收先进发展理念和方式。要支持鼓励乡村文化走出去,与本区域、外地区深入开展学习交流,在更多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同时更多的吸收营养、学习经验,让示范更具推广价值和创新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军. 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的机遇、困境与路径[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1): 176-182.
[2] 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J]. 新西部, 2022(4): 142.
[3] 黄妙杰. 以传播促保护以品牌促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建设的逻辑与路径[J]. 新闻传播, 2023(19): 98-100.
[4] 包翠荣. 休闲农业与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初探[J]. 中国市场, 2021(22): 47-48.
[5] 徐延章. 乡村振兴战略中公共文化传播策略[J]. 图书馆, 2020(12): 8-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