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县级融媒体建设路径探索——以冀云融媒体平台为例
Exploring the Path of Integrated Media Construction at County Level in Hebei Province—Taking the Jiyun Integrated Media Platform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jc.2024.123113, PDF, HTML, XML, 下载: 12  浏览: 34 
作者: 邓 仟, 陈 凝, 杨 洋: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石家庄
关键词: 媒介融合县级融媒体冀云客户端Media Integration County Level Integrated Media Jiyun Client
摘要: 新兴技术更新迭代,不断加快媒体融合趋势,各大媒体纷纷转型。为加固和开拓基层文化阵地,我国高度重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政策的加持、新技术的出现为基层媒体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然而又深受管理体制改革困境、专业人才缺失等的制约。本文将分析国内有较强舆论引导能力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可取之处,探究县级融媒体建设的普遍困境,结合河北社会经济现状与文化优势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updating and iteration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the trend of media integration is constantly accelerating, and major media are transforming one after another. To strengthen and develop grassroots cultural platforms,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ty-level integrated media centers. The support of polic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technologies have provide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grassroots media construction, but they are also deeply constrained by the difficulties of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and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advantages of constructing county-level integrated media centers with strong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capabilities in China, explore the common difficulties in county-level integrated media construction,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current soci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cultural advantages of Hebei.
文章引用:邓仟, 陈凝, 杨洋. 河北县级融媒体建设路径探索——以冀云融媒体平台为例[J]. 新闻传播科学, 2024, 12(3): 705-710. https://doi.org/10.12677/jc.2024.123113

1. 引言

我国县级融媒体建设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其建成过程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县级融媒体建设的背景源自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而我国媒介融合可追溯到传统媒体的电子化时期[1]。发展到2014年,在国内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中央厨房”的运转模式在传媒行业掀起一股风潮,从经济到管理制度,从资本运营到顶层设计,该创新模式引得业界纷纷效仿。2019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2022年,黄坤明在2022中国新媒体大会开幕式上强调:“中央媒体和省级媒体要在深入深化上取得新进展,地市级媒体要在整合融合上迈出新步伐,县级融媒体要在增质增效上进行新探索。”在此局势之下,县级融媒体建设成为推进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工作之一。

根据CNNIC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7.5% [2]。由此可见,面对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以及网络内容的进一步下沉,主流媒体也要结合现实技术发展,加大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力度以弥补自身传播效果的不足。加强县级融媒体建设,不仅有助于传统媒体重新把握话语权、抢占舆论阵地,更有助于传统媒体利用新兴技术将便民服务做到基层中去,做到群众中去。

2. 冀云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

现阶段,河北在融媒体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媒体流程和资源分配上做出了较大改革。2019年10月9日,河北冀云融媒体宣布正式上线,是为打造河北线上便民服务做出的又一重要尝试。在冀云融媒体运营过程中,既有值得借鉴的一面,也有亟待改正的一面。

2.1. 冀云融媒体的优势分析

冀云融媒体平台上的内容过硬、板块合理、倾听群众声音,为河北县级融媒体建设打好了基石,为河北省内信息流动尤其是政策信息的精准发布开辟了新的渠道。

1) 政策内容精准对接,新闻资讯发布及时。冀云融媒体平台除了同本地官方媒体合作,还同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实现信息共享。在2021年3月的冀云客户端中,全国人大会议、脱贫攻坚成果展示、河北治理污染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相关新闻被推送至首页,让用户能够及时了解到相关信息。

除此之外,冀云融媒体平台还开通了分平台通道,方便用户了解到自身所处区域的各种信息。截至2022年底,冀云融媒体平台已经聚合64个电视频道、12个广播频道和15种报纸,并精选了6个电视频道和6个广播频道,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频道并为其排列先后顺序。冀云平台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了十余种的多元服务——河北旅游地图、教育服务、生活缴费、我要办事、政务服务、医疗健康、出行服务、车主服务、便民工具、电商服务,秉承用户至上的思维模式与为民服务的理念,才能确保媒介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冀云还上线了社区服务枢纽功能,进一步激发了用户参与社区共建共享的积极性,提升了媒介平台的服务属性[3]

2) 板块分配合理,符合网民使用习惯。冀云融媒体平台以政策精准直达与服务民众为基石,开创了符合河北省的信息发布平台。从符合网民使用习惯的订阅、头条两大板块分析,订阅板块是基于河北网民兴趣的区间,其内容本质上是用户导向的个人网上书库和网络报纸储存间;头条板块则将侧重点放在国家政策、河北省重大政策发布等内容上,保证用户不会因为订阅区域的精准推送迷失而对主流信息产生认知偏差,消除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信息茧房”的隐患。

除了订阅和头条,冀云融媒体平台还开设了更板块。从政策相关的时政、问政板块,到多角度的经济、社会、体育、教育板块,再到群众生活中的汽车、房产、健康板块,最后还有为群众科普生活常识的冀农书屋板块。内容在保证信息准确无误的基础上,不断向着多种多样的方向进发。

3) 开放信息反馈渠道,倾听基层民众声音。冀云融媒体平台给予用户最大的自由度并不是开放自由评论板块,而是犹如抖音、快手一样,用户可以上传时长约六十秒的音频。用户可以将感想、周边事物拍摄下来分享到平台上,并通过视频分区呈现出来。UGC的生产渠道开放为冀云融媒体平台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能够倾听民众声音,也为用户信息交流提供了最直接的渠道。例如,在便民服务区域,生活缴费、政务服务、出行服务等板块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生活。聚合的信息和方便的渠道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收集和获取途径。

2.2. 冀云融媒体平台的问题分析

在河北县级融媒体建设的初步探索中,冀云融媒体平台运营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 缺乏融合理念,运营思维有待创新。现阶段,冀云融媒体平台虽然摆脱了县报与党报简单结合的模式,但仍是将传统媒体的内容与网络中的微信、微博信息做了形式上的相加,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融合,可见建设理念仍有亟待改进的地方。

2) 用户黏性不够,影响力有待提升。冀云融媒体平台上的信息更多的是抓取中央媒体或地方纸媒的产出内容,原创内容较少。除此之外,信息发布虽设置了评论区域等反馈渠道,但大多数信息发布评论区没有评论内容。令人堪忧的是,在各大客户端的下载平台中,冀云融媒体平台的评论以一星差评居多,应用宝上的冀云评论区甚至出现被一再关停防止评论区舆论一方倒的情况。这些现象足以说明该平台用户黏性不够,影响力更是有待提升。

3) 缺乏优质的原创内容,过度依赖政策驱动。在资本运营相对弱势的情况下,拥有相应技术的人才资源难以引入,媒体人之间的竞争力不足,致使冀云的优质内容产出受到影响。此外,在政策的单一驱动下,冀云融媒体平台的发布内容偏向政策新闻,其所谓内容多样化也并非丰富。推送内容的偏向会损失相当数量的用户,进而陷入用户数量难增、盈利指数难以达标、内容进一步单一化的恶性循环之中。

总之,冀云融媒体平台的发展现状是河北县级融媒体建设问题的具体表现,要想真正解决问题,还应将目光转向全省县级融媒体建设上来。

3. 河北县级融媒体建设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已经有二十多个省份进行了县级融媒体建设,但大多数仍处于起步阶段,且由于各地经济发展进程不一、文化民俗差异等问题,县级融媒体的建设成果也各有不同。其中,河北县级融媒体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困境。

3.1. 缺乏有效管理,传统媒体人员难以适应融媒体岗位

河北县级融媒体在运营过程中会将河北日报等纸媒内容复刻到平台中,在这个过程中,负责运营的人员和负责内容的人员的交流是断层割裂的。该现象源自于战略规划的不够具体和详细,对县级融媒体建设核心认识不到位。王雪钢认为:“所谓融合其实只是做简单的‘加法’,导致内容阅读量低迷甚至形成‘孤岛’效应,没有起到巩固和加强基层舆论主阵地的作用。”[4]而从“相加”走向“相融”的路上,必定还有一体化规划在未来等待着,仅仅是安于传统纸媒一隅是不可行的。

3.2. 内容同质化,信息缺乏规制

河北县级融媒体在建设过程中常常出现过分突出硬件设备而忽略内容产出的情况,导致各大融媒体平台出现相同内容和极尽相似的文章,引起受众信息接受的疲劳感。究其原因,一是县级受到地域限制,同一地域可报道的事情有限,创作出有吸引力的内容比较困难;二是信息内容的生产者们往往处于各自的生产领域,但素材又有限,彼此之间难以进行有效交流,导致产出内容神似。

3.3. 新媒体相关专业人才不足

在河北县级融媒体发展中,相关专业人才不足成为发展的一大阻碍。缺少的人才类型有以下两类:一类是具有新媒体管理知识储备的管理人员,这部分人才对互联网舆论引导、网络经营模式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二是具有新媒体运营创新能力的人才,这部分人员对网络热点、新闻关键点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够准确抓到事件重点并快速产出内容。

3.4. 经营乏力,缺少资金流入,过度依赖政策支持

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对象主要是本地及周边县市,因此新闻来源空间相对较窄,新闻素材较少,决定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资讯服务不会成为主业[5]。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时,其盈利模式仍指向内容生产盈利,但这样的模式并不适用于新闻体量较小的县级融媒体。更值得警惕的是,若是河北县级融媒体对政策单方面的援助继续过度依赖,其发展必会遭受阻碍。因此,如何找到适合河北县级融媒体自身的盈利方式是当务之急。

4. 河北县级融媒体的解困之道

4.1. 创新管理机制,适应媒体融合趋势

在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管理机制不能照搬到网络运营中去,传统媒体的上行下效管理和偶有不妥当的“一刀切”策略限制了尚在起步阶段的县级融媒体。河北县级融媒体应做好融媒体平台的升级改造工作,创新管理办法,优化工作流程,在系统的新闻生产运作过程中采取更贴合网络传播特点的举措。

冀云县级融媒体可以参照作为同区域的河北任丘市融媒体中心的改革方式,通过电视台、网站、客户端联动的方式实现多平台联动、信息共享、多屏互动、多元传播。任丘市融媒体中心在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的同时,高效利用了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创新了宣传方式,提升了单个平台的影响力[6]。这种资源整合的方式不仅增加了县级融媒体平台的信息量,还为河北传统媒体相关工作人员的转型提供了发展空间,更进一步为创新体制机制扫除部分障碍。从改变新闻生产方式的角度入手管理机制,不失为适应实际发展做出改变的有效方法。

4.2. 内容制作地域化,平台宣传渠道多样化

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在信息资源的获取上,包括冀云融媒体平台在内的河北县级融媒体可以积极转变,可以借鉴北京丰台区融媒体中心的做法,基于群众需求开创出新的服务功能,与百度合作开通政务“熊掌号”,此举在政务服务等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工作透明度和工作效率,也为北京群众提供了更切实、准确且有效的信息资源。河北县级融媒体平台可以同审批部门、信息统计部门等民生部门做好交流协调,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让群众生活更加便捷。

除此之外,河北县级融媒体平台也可以将各个平台的政务账号进行系统联动,在各大流量平台互动,从而实现引流效果。以音乐技术为主流的抖音、成功做大下沉市场的快手、青年人活跃的B站等视频或短视频平台具有强大的流量,若能将河北融媒体的账号同其他省份甚至中央媒体进行联动,定能达到引流效果。

4.3. 加大平台建设技术投入,增加新媒体人才引进

河北县级融媒体建设离不开技术的加持,离不开人才的引入,掌握技术人才的引入方式,便是掌握了打开县级融媒体建设的钥匙。从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角度上看,提升相关技术人员的收入仅仅是简单的“物理捆绑”,真正能够为河北县级融媒体提供源源不断技术、人才供应的,应是带有循环效应的人才供给模式。河北县级融媒体的人才引入方式可以参考北京海淀区融媒体中心的做法。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宣布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核心区,传递最美和声。海淀区融媒体中心的震撼发言基于丰富的科教资源,该中心与北大、清华的新闻与传播学院等高级人才合作,希望实现目标。而河北省坐拥多所设有新闻专业、信息专业的高校,县级融媒体大可为这些高校打开方便之门,将在校学生的实习工作或课下兴趣小组的课题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两相结合,实现双赢。对内,解决了人才需要的问题;对外,提升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在高校群体中的影响力。

4.4. 拉拢外部资源,拓展盈利渠道

河北县级融媒体的外部输入资金需求往往赶不上自身内部造血需求,在资金产出方面需要的是一个有出路的指引。为了打造可持续性发展的县级融媒体,河北县级融媒体建设可以参考浙江省长兴媒体推出的“电视 + 电商”模式。该模式通过县级融媒体平台推广同样急需转型的长兴电器,让日渐疲软的长兴电器销售由衰转盛,为平台带来了客观的资金流入,最终实现了内部造血。

河北县级融媒体同样可以将河北的农作物交易作为入手点,开创线上大型农作物平台交易,促进媒体资源与外部资本的融合,增强平台的造血能力,进而减轻政府负担。河北县级融媒体的发展当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不过,进一步发展则更需要平台自身的主动成长。看好政策不如用好政策,河北县级融媒体应及时发觉平台需求,全面汲取初步建设阶段的经验、教训,确保筑牢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基石”[7]

5. 结语

在媒体融合环境下,以冀云融媒体平台为代表的河北县级融媒体建设已有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在政策的及时下达、群众的便民服务等方面做出了优异成绩。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是可造之举,而达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共生状态,实现一体化建设才是最终目的[8]

不过,时代还在不断发展,时间也会不等人。从顶层设计上看,河北县级融媒体应立足本位,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开创发展模式,把适应实际发展的新机制落到实处,完善管理、严肃督导。从经营模式上看,河北县级融媒体应内外兼修,激活外部资源,积极引进技术人才。从群众需求上看,河北县级融媒体应完善服务功能,及时发觉群众所需,改进自身不足。河北县级融媒体的建设仍需要多方不断努力,在步步经营之中寻找突破的关口,从而完善更贴切的服务,打造更符合人民心意的融媒体平台。

参考文献

[1] 赵晚珍, 王丹妮. 县级融媒体建设现状与思考[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9, 22(3): 88-94.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EB/OL].
https://www.cnnic.net.cn/, 2024-03-22.
[3] 李珊. 冀云融媒体平台运营的四大亮点[J]. 传媒, 2023(6): 75-76.
[4] 王雪钢. 县级融媒发展如何从相“加”走向相“融” [J]. 视听界, 2021(1): 104-105.
[5] 商建辉, 安钰盟, 张志平. 河北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成效、困境与出路[J]. 电视研究, 2020(5): 66-68.
[6] 李文梅. 加速融合创新发展奏响新时代舆论传播最强音——河北任丘市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初探[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0(3): 99-101.
[7] 张君昌. 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调查及发展路径思考[J]. 北方传媒研究, 2019(5): 4-9.
[8] 魏新坤.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现状和思考[J]. 新媒体研究, 2019, 5(16): 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