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答词“对”的重叠形式研究
The Response Word “Dui” and Its Overlapping Forms
摘要: 现代汉语中,“对”常作为应答词在日常交际中使用,具有赞同、判断、话语衔接等功能。“对”的重叠形式是形式的重叠,其功能也必将与“对”的单用有所联系,但二者具体的功能以及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却并没有得到详细地说明。本文基于语料对比,以话语分析理论和语用理论作为研究框架,比较“对”单用和重叠的使用情况,重点研究“对”的重叠形式,通过语用分析来探讨它们的话语功能及其语用差别,揭示二者在话语交际的意义,以期能深化汉语语法认识,丰富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Abstract: In modern Chinese, “Dui” is often used as a response word in daily communication, which has the functions of approval, judgment and discourse cohesion. The overlapping form of “Dui” is the overlapping of forms, and its function is bound to be related to the single use of “Dui”, but the specific functions of the two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have not been explained in detail.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language material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usage of “Dui” with that of “Dui” in the framework of discourse analysis and pragmatics, focusing on the overlapping forms of “Dui”, exploring their discourse functions and pragmatic differences through pragmatic analysis, and revealing their significance in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so a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grammar and enrich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functional linguistics.
文章引用:言洁. 应答词“对”的重叠形式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6): 43-5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6432

1. 引言

日常言语交际中有很多种交流方式,但最主要的是交际双方通过言语行为展开话题进行会话。会话包括引发句和应答句,应答句中又有一类特殊的词叫做应答词[1]。应答词是指用于应答句或在应答句中有特殊用法的表示应答的词,它属于一种功能词,具有一定的回复功能[2]

本文将通过大量的语料进行分析,语料选自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中心(BCC语料库)、名家名著、节目访谈、电视剧影像资料等,增加结论可信度。

2. 应答词“对”及其重叠形式的话语功能

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的意思有13种,有动词义、介词义和量词义。而关于“对”作为应答词的释项(10)解释为:“相合,正确,正常(与错相对):对,就这么办”[3]。通过语料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应答词“对”出现在开头,偶尔出现在句中或句末;“对”的重叠式也有相类似的位置分布,其功能也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2.1. 应答词“对”的话语功能

2.1.1. 积极应对功能

1) 赞同认可功能

“对”的常用义是“正确”,我们在应答过程中,虽然词义在虚化,但我们也会用该义来进行赞同认可的定夺,即赵聪对于确信度在[0, 1]的赋值,当全信时,则表示全部肯定[4]

(1) A:今天这饭很好吃。B:对,我也觉得。

(2) A:今天这饭很好吃。B:这饭不错,环境也不错,对,环境。

(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

例(1) (2)是两个相类似的句子,其中的应答词“对”都是表达赞同义。区别在于“对”的位置,“对”在句中或句末还会对关键词强调,具有承上作用,蕴含双重肯定[5]

2) 附和功能

应答词“对”是一个适用于同等阶位的词,这意味着“对”往往是在同平辈或辈分低的人讲话中使用。这是与应答词“是”中对比而体现出来的,“是”在应答句中会出现尊重,服从的态度[6],而“对”则仅仅是表示一定的附和,乃至于上级对下级的认同。

(3)“三弟,”觉民同情地对觉慧说。“我们都是一样。所以在课堂上先生的称赞,即使是一句简单的话,不论哪一个听到也会高兴。”“对,你说得不错。”弟弟的身子更挨近了哥哥的。

(巴金《家》)

(4) 条理分明交代好工作内容,她在一旁看着朝颜执行,“这样吗?”“对,很好,你很聪明呢。”卜钰蕾不吝惜地赞许,展现平易近人的好脾性。“谢谢蕾姐。”

(王莉《影子新娘》)

这两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运用“对”时,应答者的身份与引发者平辈甚至高于引发者,表示对引发者的附和赞许。

3) 判断功能

当会话中的引发句是对受问者的一种猜测时,此时应答中的“对”是表示一种肯定的判断,这种判断功能往往出现在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在一定语境下也可以出现在选择问句。

(5)“你对她的投资是有意识的吗?”“对。”爱德华承认说。

(阿尔弗莱德《爱情与投资》)

2.1.2. 消极应对功能

1) 礼貌功能

对于引发句中所提出来的具有倾向性的问题,应答者可能并不愿意发表明确的看法,处于中立或并不认可的状态,但出于礼貌原则会勉强赞同,实际上已经是站在了对立面。

(6) A:“你看我这帅气的脸庞,矫健的身姿。”

B:“嗯..对”他不可置否的笑了笑。

(微博)

在例(6)中,我们可以明确虽然在回应中,“他”认可了A所说的话,但从回复的犹豫和笑了笑中就能够体会出B并不认为A像自己说的那么好,更像是一种自恋感。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赞同仅是一种礼貌性的赞同,已经是消极的应对了。

2) 抢夺话轮功能

人们在进行会话时,往往是由多组话轮组合而成,在进行对话时,往往也不会仅针对一个话题而展开,可能会涉及到三四个主题。在这之中,就涉及到了抢夺话轮,另起新题的过程。下面的应答词“对”就有这一功能:

(7) A:你看这个小茶壶,这个壶嘴也是特别可爱。

B:是啊,非常有特点,壶嘴也比一般的茶壶大。

C: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口是不是?哈哈。

A:对,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壶嘴设计的非常好看,非常有特点韵味,是一个非常值得收藏的一种文化纪念品。

(节目《天天向上》)

我们从例中可以看出来,A的原义是想要赞美这个茶壶非常特别但C通过B的话语发散到了壶嘴的大小。A为了重新抢夺话轮,快速的用应答词“对”来赞同B的话语,继而回归到描述工艺品的制作精美,成功又转移回了原话题。

3) 反语功能

随着“对”的语义逐渐虚化,意思也从积极应对转为消极应对时,就存在着一些用“对”来反讽,表达强烈的否认和不满。

(8) A:真搞不懂她什么好,又不好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代言。

B:对,那我告诉你,因为红。

(明星采访)

这里的“对”不是肯定A说的正确,是带有着反讽语气的否认,甚至是不满的。在这里我们可以转译出B的想法:她是漂亮的,优秀的,同时红,才有代言。

2.1.3. 话语衔接功能和言语反馈功能

“对”的话语衔接功能和言语反馈功能其实有共同之处,都是给前面说话者的一种反馈,一般出现在开头[7],同时,又对下面的信息开展描述,证明着应答者一直处在会话当中,没有走神或离开。

2.2. 应答词“对”的重叠形式的话语功能

应答词“对”有其话语功能,作为“对”的重叠形式,自然也存在与之联系又有区别的话语功能。词的语法重叠一般是两次,话语叠连基于语境,次数则并不受两次的限制。因此,“对”的重叠式包括“对对”“对对对”等。李先银(2016)也认为叠连形成一个完整的语调单位,起始会稍高,没有停顿,然后逐渐下降到一个结束的降调[8]。所以,我们选取的“对”的重叠式也有该韵律特征。

2.2.1. 积极应对功能

1) 赞同认可功能

(9) 珍珠:“男人的文化就是金钱,女人的文化就是脸蛋。”

大虎道:“对对对,你穿着这身衣服,怎么能有文化呢?明天我带你到商场置办上几身行头,你马上就有文化了。”

(莫言《红树林》)

在莫言的小说里,珍珠讲述了那个时代的“真理”,真理必然是被认可的,大虎的“对对对”就是在表达认同。不仅如此,三个连续的“对”,连续读起来可以感受到应答者一种迫切的肯定,这种迫切感也就体现了B的赞同程度之深。

2) 判断功能

(10) 梁冬:蒋介石的介?

刘力红:对对对。就是有甲壳的这一类,像乌龟呀,甲壳虫,等等,就是有硬壳的这一类的东西。

(《梁冬对话刘力红》第二讲)

“蒋介石的介?”这个问句为是非问,刘力红的回答应是肯定或者否定,“对对对”在此刻是肯定回答,因此“对”的重叠式是具备判断功能的。

2.2.2. 消极应对功能

1) 礼貌功能

(11) A:你为什么叫小冰,不叫小雪小狗?

B:可能是因为寓意很美好吧......

A:美好永远是属于我的。

B:对对。

A:对对胡吧,对什么对。

(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

关于“美好属于我”的这一观点,B回答了“对对”,但后面问者又生气的问“对什么对”,于是在这个句子中,他便是出于一种礼貌的态度表达同意,但被人揭发敷衍,致使问者生气。

2) 反语功能

(12) A: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要再去想艺考这些有的没的了,你这孩子怎么就不听呢?

B:对对对,您说的都对行了吧,我不想了行了吧。

(电视剧《小欢喜》)

在这组对话中,B的真实意图还是想去走艺考道路,但由于妈妈的不理解而对她不满,“您说的都对行了吧。”这句话就可以看出B的反讽语气,不满态度。

2.2.3. 言语反馈和话语衔接功能

(13) 张全义调笑了几句,金秀不理他,冷着脸对金枝说:“有的人呀,羊上树,你再夸几句,更觉得自己抱回来一个金疙瘩了。”“对对对,张全义,我可告诉你,你可别蹬鼻子上脸,欺负我姐姐。”

(陈建功《皇城根》)

“对对对”是去表达回答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反馈和连接,金秀让金枝不要太过夸奖孩子,语义来看金枝是对金秀的要求做出回复,但她紧接着又告诫张全义不要欺负金秀,连接上文,又展开了不要欺负姐姐的下一个话语。因而“对”的重叠形式具有言语反馈和话语衔接功能。

3. 应答词“对”单用和重叠形式的话语功能比较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我们了解到“对”及其重叠形式的语用功能主要就是话语衔接功能与语言反馈功能,并且在语言反馈中进行积极应对或者消极应对,在不同的应对中,又会稍微有些区别。叠连并不会造成语义改变,只是在话语进行了语用和语义的增强,重叠形式实质上就是起强化的作用。下面按照表格中列出的各个功能进行详细比较,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of pragmatic functions between “Dui” and overlapping forms

1. “对”与“对”重叠形式的语用功能比较

语用功能

“对”

“对”的重叠形式

积极应对功能

赞同功能

+

+

附和功能

+

确定或判断功能

+

+

消极应对功能

礼貌功能

+

+

反语功能

+

+

抢夺话轮功能

+

话语衔接与言语反馈功能

+

+

3.1. 积极应对功能

3.1.1. 赞同认可功能

(14) 梁冬: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刘力红:诶,对对对,这个话非常好。

*刘力红:诶,对,这个话非常好。

(访谈《梁冬对话刘力红第二讲》)

“对”的赞同认可功能出现在对话者对共同认可的事件或道理表达认可,我们将例子中的对的重叠式改为单个字的“对”,虽然看起来也说得通,但经过仔细对比,可以发现两者的情感是明显不同的,三个连读的“对”读起来时更为迫切,语气更强烈,情感上来说认同感也更深。

3.1.2. 附和功能

(15) 她在一旁看着朝颜执行,“这样吗?”“对,很好,你很聪明呢。”卜钰蕾不吝惜地赞许,展现平易近人的好脾性。

*她在一旁看着朝颜执行,“这样吗?”“对对对,很好,你很聪明呢。”卜钰蕾不吝惜地赞许,展现平易近人的好脾性。

(王莉《影子新娘》)

“对”具有附和功能,且更常出现在平辈乃至是上级对下级的肯定,并且上级对下级是比较严肃的正式的回复,在这个时候,做出应答句的人往往身份地位更高,往往是矜持的,不太会积极的迫切的对下级进行肯定。因此,对的重叠式就不再具备附和功能。

3.1.3. 判断功能

(16) A:当时现场是不是一片群情激奋,大家又叫又跳啊?

B:哎,对,拽上来以后,大家一片欢呼。

*B:哎,对对对,拽上来以后,大家一片欢呼。

(电视节目《鲁豫有约》)

将例子进行比较后,其实句子的意义没有发生改变,同样都是对前者的提问进行判断,并且都是肯定判断。其不同在于“对对对”在重复确信,更能体现后者的态度,强调当时的场景确是那样的“一片欢呼”,这就使得句子的语气和人的态度都有所增强,偏向了赞同认可功能。

3.2. 消极应对功能

3.2.1. 礼貌功能

(17) A:脱发了桃宝。

B:讨厌!那是个旋儿。

A:旋儿啊,对对对,是个旋儿,瞧我这眼神。以后不说了,不说了。

*A:旋儿啊,对,是个旋儿,瞧我这眼神。以后不说了,不说了。

(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

从“以后不说了”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在看破不说破。若将其改为单字“对”,就显得过于绝对。从中来看,“对”的重叠式使得应答更加礼貌,更加诚恳。

3.2.2. 反语功能

(18) “对对对,我在你们家眼里,就是个护工。你们家人高贵,我们家人低贱!”

*“对,我在你们家眼里,就是个护工。你们家人高贵,我们家人低贱!”

(电视《新结婚时代》)

“对”的反语功能在吵架的场景中较多见到,吵架时的语速较快,往往是一种双方不甘落后进行言语攻击。当用一个单字“对”时,读起来往往语音更重,更有断定的即视感。而运用重叠式时,读音第一个字重读,后面的语调减弱,体现一种不愿争辩的语气,加深了二者的矛盾,二者必然是相对的观念,具有反语功能。

3.2.3. 抢夺话轮功能

(19) 鲁豫:那时候你其实也是个小孩。

王杰:对,对啊。哦,对,我还在你之前说的地方旅过游呢……

*王杰:对对对。哦,对,我还在你之前说的地方旅过游呢……

(访谈《鲁豫有约》)

在抢夺话轮时,实际上就已经对上部分的话题展开不太满意,因此想要重新回归到本义当中,“对对对”往往是表示迫切的认可,从这种方向来看,是不具备抢夺话轮的功能。同时单字“对”或者是“对啊”这种带叹词结尾的,重音往往在“对”,就会使得具有收束的意味;“对对”的重叠式是较为缓慢的一个降调,并非为一个恳切的重音进行收束,很难转换到另一个话题中去。

3.3. 言语反馈功能与话语衔接功能

言语反馈和话语衔接功能主要是通过一些反应词(此处为“对”),来进行语言的衔接,提供积极或消极的反馈。

(20) 李宗仁猛然想起,讲道:“啊,对对对!你是当年周恩来主任派来的那位高参。台儿庄大捷有你的大功……”

(《作家文摘》)

综上所述,我们在对比了各个不同的功能后,可以发现:重叠式的话语功能与单字“对”一脉相承,但却没有附和功能和抢夺话轮功能。其原因就在于无论重叠式如何增加字数,他也不会发生语义的改变,在同一语境下,句子成分不改变,句子也不会改变,只会使语义、语用和情感更加增强。也就是说重叠式可以使得赞同的更赞同,否定的更否定,礼貌的更礼貌,而中立于赞同与反对之间的附和功能,以及附和之后的抢夺话轮功能就无法体现。

4. 应答词“对”重叠形式的功能差异的认知语用解释

4.1. 认知解释

语言活动受人类心理机制的制约,也就是受到人的认知影响。对于该重叠形式的研究,就必须从认知的角度来进行解释。我们可以从认知语言的以下原则来进行:原型范畴和象似性原则。

4.1.1. 原型范畴

所谓原型范畴是指具有该类范畴典型属性和特点成员的集合。在形式上,“对对/对对对”的出现就是从单字“对”重叠而来的,在进行比较时也往往一同出现,某种程度来说,他们就是同一范畴下的。并且原型范畴的特点之一就是每个成员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几个典型集合间存在过渡地带。那么以“对”为原型而形成的“对”的重叠式则只会具备相应的几条功能。

4.1.2. 象似性原则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象似性,在认识事物时,我们习惯用已知的、熟悉的创造出新的内容,即为推陈出新。“对”的重叠式可以说就是从单字而来,创造时也无非是运用隐喻或转喻两种方法。隐喻代表着由A类B,转喻代表着由A及B,无论是何种方法,他们二者在一开始已然具备一定的相关性[9]。同时认知语言学还存在这样一个观点: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高度的理据性。因此形式上的重复增加必然带来意义上的强化[10]

4.2. 语用解释

通过认知语言学的解释,比较清晰的得出了“对”的重叠式和“对”功能存在一定联系和区别的原因,但还需要明确为什么重叠式拥有这些功能的原因。“对”和重叠式是作为应答词出现在对话之中,依据格赖斯的会话原则理论,则必须要满足合作原则,接下来用质的准则、量的准则解释。

4.2.1. 质的准则

质的准则要求交际双方说出的话语必须真实有效,不说虚假的话,要符合客观实际。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因为礼仪和维持人际关系的必要而违反质量原则,同时顺应礼貌原则,即在对话中保持慷慨,少让别人吃亏;保持谦虚,多多称赞对方;尽量减少分歧,使双方都能有愉悦的感受。“对”的礼貌功能就体现了这一点。

4.2.2. 量的准则

量的准则是指交际双方应给出各自需要的信息,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对”在单用是表赞同的,而重复使用时则增加了不同的含义。典型例子就是“对”重叠式的反语功能。它的出现往往是在双方吵架时生气到极点说的话。

5. 结语

现代汉语中,“对”随着语义衍化逐渐被赋予的应答词的功能,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对”的重叠式也一样,与“对”既联系又区别。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出“对”赞同功能,附和功能,判断功能,礼貌功能,抢夺话轮功能,反语功能;“对”的重叠式则具有赞同功能,判断功能,言语反馈功能,话语衔接功能,礼貌功能,反语功能,但没有附和功能,抢夺话轮功能。在具有相同功能之处,也会有语义,语用,情感程度的增强,使得态度更迫切,语气更强。但由于论文的侧重点不同,对两者的差异并没有进行深层分析,留待以后再去讨论。

参考文献

[1] 吕明臣. 现代汉语应对句的功能[J]. 汉语学习, 2000(6): 4.
[2] 吕明臣. 汉语“应对句”说略[J]. 汉语学习, 1992(6): 16-19.
[3]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4] 赵聪. 应答词“是、对、行、好”的话语功能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延吉: 延边大学, 2006.
[5] 延东淑, 韩汉. 肯定应答形式对比及偏误分析. 对韩(朝)汉语教学研究(1) [M]. 延吉: 延边大学出版, 2005.
[6] 张倩. 留学生应答词“是”、“对”、“好”、“行”的使用情况考察[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7] 李悦娥,范宏雅. 话语分析[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8] 李先银. 自然口语中的话语叠连研究——基于互动交际的视角[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6(4): 84-93.
[9] 胡壮麟. 语言·认知·隐喻[J]. 现代外语, 1997(4): 52+51+53-59.
[10] 刘丹青. 原生重叠和次生重叠: 重叠式历时来源的多样性[J]. 方言, 2012(1):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