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Treatment of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with Point-Pressing Manipulation
DOI: 10.12677/tcm.2024.136181, PDF, HTML, XML, 下载: 48  浏览: 74 
作者: 周梦婕: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李同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关键词: 点穴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综述Point Manipulatio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Review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LDH)是目前临床上的一种常见并且多发的疾病,以腰部疼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为特征。点穴手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手法中的一大类型,具有疏经通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临床表现良好。现将点穴手法治疗LDH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Abstrac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 is a common and 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 in clinic,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back pain and radiation pain of lower limbs. Point-dialing manipulation is a major type of massage manip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which has the functions of dredging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promo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djust the internal organs and balancing yin and yang.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oint-pressing manip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DH is summarized as follows.
文章引用:周梦婕, 李同军. 点穴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 中医学, 2024, 13(6): 1194-1197. https://doi.org/10.12677/tcm.2024.136181

1. LDH的病因病机

LDH以本虚标实为致病特点,虚损、风、寒、湿、热、闪挫、瘀血、气滞、痰饮等都可以引起腰痛,但其根本原因是肝肾亏虚[1]。《素问·脉要精微论》有“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和《灵枢·百病始生》有“虚邪之中人也……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的论述,它们首先强调肾脏亏虚与LDH的关系密切。再者,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肝肾同源,精血之间可以互相资生,相互转化[2]。肝血虚则必会导致肾精亏损,精血亏虚,使骨骼不能得到濡养,从而导致骨病。《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曰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精血皆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水谷精微的输布,必须通过脾的散精功能才得以实现,肝肾才能得以滋养[3]。肝、肾、脾三脏虚弱,则正气不足,易致风、寒、湿等外邪乘虚而入,同时骨软肌弱使机体容易出现闪挫、劳损等。风、寒、湿、闪挫、劳损等都可以造成经络闭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4]

2. 点穴手法治疗LDH的作用机制

点穴手法对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能疏经通络、行气活血,还能调整脏腑、平衡阴阳、扶正祛邪[5]。其作用机制,从中医角度,是以经络学说、脏腑学说和气血学说为理论依据,通过辩证取穴的方式,手法与穴位相结合,逐层渗透,获得行气活血、解痉止痛与舒筋活络的功效,使机体内在恢复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6] [7]。另外《素问·痛论篇》曰:“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点穴手法对穴位产生的温热刺激可有效缓解疼痛[8]。取穴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阿是穴等穴位为主[9]。腰为肾之府,肾脏亏虚与LDH关系密切,点按太溪穴有强腰固肾之效。点按解溪穴、足三里可以使下肢局部气血循环畅通[10]。督脉行于腰背正中,足太阳膀胱经“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贯踹内”;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分别沿下肢外侧和后侧循行。基于此,故点按关元俞、气海俞等可加强经脉气血运行,局部经络得以疏通;点按承山穴、委中穴、环跳穴可以疏经通络,补益肝肾,改善下肢经络运行,从而缓解患者的局部疼痛[11] [12] [13]。除经络腧穴以外,散在阳性压痛点也是点穴治疗的切入点。LDH出现的腰部和下肢疼痛、功能障碍与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等经筋之病,密切相关。阿是穴与压痛点就是经筋病的筋结所在,通过点穴手法可“解结”,从而行气止痛、散寒通络[14]

从现代医学研究的角度,点穴可促进神经根和周围软组织局部血流、淋巴循行,改善炎症反应和水肿,缓解疼痛;它还可抑制神经根和周围软组织内TNF-α、IL-6、前列腺素2等炎性介质的内源性生成;因生活所需,人类长时间保持脊柱屈曲的姿势,使腰椎旁肌群长期处于长收缩状态,肌肉不能松弛,出现疼痛–收缩–疼痛加重的恶性循环和腰椎生态力学不平衡现象,点穴治疗可改善肌肉张力,减轻患者疼痛,恢复腰椎平衡[15]

3. 点穴手法治疗LDH的临床应用

在中医治疗LDH中,推拿具有不受环境条件影响、操作简便、副作用少、效果显著等优势,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深受患者认可[16]。推拿手法中的一大类型——点穴手法在临床上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法被医者认同[17]。我仅将部分典型的临床应用总结如下。苏姗姗[18]等使用循经按摩治疗12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根据中医理论、经络学说、整体辨证思想,采用一指禅推法、点法循经点按的方法,作用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自肾俞推向大肠俞、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自腰俞推向腰阳关、命门,以加速瘀血及局部炎症物质的排解,达到散瘀止痛的目的。得到临床结果为常规治疗组愈显率为32.5%,推拿组愈显率为72.5%,循经按摩组愈显率为85.0%,循经按摩组愈显率高于推拿组和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刘向明[19]使用循经取穴推拿结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通过观察食指及拇指点按解溪穴、太溪穴,掌压冲门穴,肘压环跳穴,指压承山穴与委中穴等一套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疼痛程度、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下肢功能障碍恢复情况,探讨循经取穴推拿对LDH的治疗作用机理结论,观察组治疗后VSA评分、感情PRI评分、感觉PR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TNF-α、IL-1、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直腿抬高角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ODI 低于对照组。邓艳华[20]等使用扶正祛邪针刺法联合杵棒点穴治疗寒湿阻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观察其临床疗效,使用医院自制温经散寒中药液(组方:木瓜、半边莲、艾叶、红花、怀牛膝、伸筋草、海桐皮)外涂于督脉及左右膀胱经部位,手握木质杵棒依次点按病变节段夹脊穴及肾俞、气海俞。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扶正祛邪针刺法联合杵棒点穴能有效解除腰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疼痛症状,起到疏通气血、通络止痛的作用。

4. 小结

LDH是由于腰椎间盘的外力损伤或退行性病变,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压迫腰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等软组织,而出现腰骶部酸痛、下肢疼痛、麻木甚至肌肉瘫痪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症[21]。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中医认为LDH属于“腰腿痛、痹病”范畴,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少阳胆经病变相关[22],病机为经脉阻滞、不通则痛,应以通络止痛、补肝益肾为治疗原则。点穴手法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病机而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23]。临床研究表明,点穴手法更注重对腧穴或阿是穴的点按刺激,能使受累部位的肌肉得到放松[24],并能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抑制炎症反应等,在治疗LDH上有着不错的治疗效果。然而通过检索近年来点穴推拿治疗LDH的临床文献,发现仍存在以下不足:1) 穴位的选择多样,难以对不同穴位的疗效进行比较;2) 点按的力度、频率、刺激量没有统一的标准;3) 采用的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多为临床主观评价量表,缺少客观指标证据;4) 缺乏病例的回访报道,针对推拿长期疗效有无、复发率高低的相关研究较少;5) 缺少多中心、大样本、双盲对照试验;6) 缺少高质量中外文献,相关研究较少。

综上所述,点穴手法作为一种“绿色疗法”,对于治疗LDH有着积极的作用和较大的优势,应寻找更高效、科学、规范的推拿治疗方案,为LDH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治疗。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聂颖, 卢敏, 杨雷, 等. 卢敏基于“虚、瘀”和筋骨失衡理论——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41(6): 907-910.
[2] 范小会, 刘华, 庆慧, 等. 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中风病[J]. 中医研究, 2016, 29(3): 5-7.
[3] 张利克. 颈椎病椎动脉型与神经根型推拿手法处方规范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
[4] 谭伟伟, 何升华. 腰痛-历史沿革与文献探微[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 30(3): 87-88+93.
[5] 林敏. 点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
[6] 齐振熙. 点穴疗法作用机制初探[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5(2): 24-25.
[7] 谢小红, 卢培根, 黄斌, 等. 活血舒筋膏与循经点穴法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之气滞血瘀型患者SOD水平以及腰痛评分的影响[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9(4): 20-24.
[8] 李毓婉, 林斌强, 汤丽珠, 等. “经筋理论”对中医治疗下腰痛的指导意义[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 35(5): 849-853.
[9] 黄慧仪, 罗楷文, 于珺, 等. 庄礼兴教授治疗腰痛病取穴规律分析[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15(8): 1396-1399.
[10] 黄芳, 王燕, 曹丹. 火龙罐联合特色手法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疼痛及功能康复的影响[J]. 中医外治杂志, 2022, 31(3): 42-43.
[11] 张琪, 许海委, 范桐顺, 等. 循经取穴推拿手法结合圆利针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指标、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 34(3): 1266-1270.
[12] 汪闽辉. 点穴推拿联合柔筋调脊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期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 21(1): 106-107.
[13] 曾振华, 皮凌红. 循经点穴推拿辅助针刺留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疼痛的影响[J]. 四川中医, 2018, 36(8): 191-193.
[14] 李佳靓. 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经络相关性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
[15] 李涛.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2.
[16] 董金海, 包刚.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 2013, 5(24): 42-43.
[17] 王圣逸, 刘俊昌, 刘璐洁, 等. 近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临床治疗进展[J]. 新疆中医药, 2022, 40(3): 114-118.
[18] 苏姗姗, 石国凤, 雷飘, 等. 循经按摩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 河南中医, 2024, 44(2): 285-289.
[19] 刘向明. 温针灸结合循经取穴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程度、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 四川中医, 2020, 38(8): 189-192.
[20] 邓艳华, 马晓飞. 择时子午流注联合杵棒点穴督脉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 37(5): 867-868.
[21] 宋柏林, 于天源. 推拿治疗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1-98.
[22] 何兴伟, Fadi Salim Saiyaf, 谢强. 腰椎间盘突出症从温肾通督论治探讨[J]. 江西中医药, 2010, 41(6): 68-70.
[23] 黄勇, 何洪阳. 通经点穴手法配合中医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J]. 四川中医, 2005(12): 98-99.
[24] 雷龙鸣.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治疗性手法与慎用手法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 2016, 43(10): 2186-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