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传统村落设计调研——以叶亭山村为例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Village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A Case Study of Yeting Mountain Village
DOI: 10.12677/design.2024.93333, PDF, HTML, XML, 下载: 25  浏览: 66 
作者: 艾 鑫*, 戚瀚文#: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关键词: 传统村落叶亭山村传统建筑历史文化Traditional Villages Yeting Mountain Villag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History and Culture
摘要: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谱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史诗。传统村落体现着当地的民俗文化、建筑艺术和村落空间布局,反映着人居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是活着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传统村落所承载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对于当今城乡规划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对济南市章丘区叶亭山村传统村落进行了调研分析,主要从村域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建筑和村落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汇总。
Abstract: Traditional villages are the essence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nd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composing the epic of the Chinese na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raditional villages reflect the local folk culture, architectural art, and spatial layout of the village, reflecting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 settlement and the surrounding natural environment. They are living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The cultural essence and spatial memory carried by traditional village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oday’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conducts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of Yeting Mountain in Zhangqiu District, Jinan City,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village environment, historical cultur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village.
文章引用:艾鑫, 戚瀚文. 乡村振兴视角下传统村落设计调研——以叶亭山村为例[J]. 设计, 2024, 9(3): 407-412.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3333

1. 引言

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但随着农村老龄化日趋严重,农村劳动力、人才不断流失,乡村文化日渐衰落的背景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1],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并强调要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不搞统一模式。在此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受到了各个阶层的关注。本文将以叶亭山村调研成果为例,就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思考。

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下迅速发展。通过具体分析章丘区叶亭山村传统村落的建立背景、发展历史、开发利用价值和保护现状,对于章丘区传统村落的历史环境保护和村庄开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济南市章丘区叶亭山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考察等方式,研究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2. 村落基本信息概况

2.1. 区位

叶亭山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曹范镇北四公里处,村落东临潘王路,北靠309国道,村内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村庄占地面积150亩,耕地面积1080亩,属于山区中地势相对平坦的村庄。户籍人口193户,667人,2016年全村人均年收9000余元,2021年村子年收入为20万元左右,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

2.2. 历史沿革

在隋唐时,章丘境内曾置亭山县,县城就在现在的叶亭山村。兴国寺大殿内的石佛为唐代风格,很可能是唐代晚期作品,柱础也是唐代晚期的。至于大殿,由于历代进行过重修,遗留的结构比较繁杂。斗拱的用材和布局为宋代风格,整体是元末明初的,而四根石柱是宋代的。这座寺院在明正德十三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天启七年重修。到清初顺治年间又再修,到嘉庆年间又修。建国后一段时间改为亭山村小学,也一度作为村委会办公室,学校搬走后逐渐荒废。2006年12月被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60~70年代,逐步往东西扩建,这一时期的民居沿用了传统民居建筑模式,但是街巷格局及建筑布局有所改变,出现了较为规整的联排住宅,逐渐没有了传统村落的布局特征。上世纪90年代之后,村庄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继续往北扩展,建筑形式和材料也完全摆脱了传统建筑模式至此村庄形成了现有的规模。

2.3. 村域环境

地质地貌叶亭山村位于济南市章丘区西南部,选址独具匠心。曹范镇属丘陵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层峦叠嶂,中部地势较平缓,是丘陵与山区的过渡地带,北部居山前冲积平原。自南向北依次为山区、丘陵、平原,山川雄奇,风景秀美,平原广袤,地产富饶。

山川水系曹范镇水资源丰富,辖区内河流主要有横河,因处于上游,水质较好,另外有小型水库多处。农田灌溉以地表水为主。全镇地下水动态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丰水期在5至6月份,地下水水质较好,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另位于镇域南部的三王峪属于水源保护区域,有老泉、响泉、漱玉池等天然泉池。叶亭山村村西亭山水库,河流由南向北流经村西侧。整体上有山环水抱之势,农田灌溉以地表水为主,两面农田环绕,土地富饶,具有良好的山水景观和风水格局。

2.4. 村落历史文化研究

村落历史环境要素表1所示

古寺庙:兴国寺在1979年被公布为济南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碑、建筑雕刻:位于兴国寺内,寺内有六块石碑始建于隋代,部分石碑上有碑文记载史事,部分保存良好。寺内屋檐上有建筑雕刻。

古井:历史上村内主要饮用水源之一,全年有水,位于村北和村南两处。保存现状良好、目前正在使用。

石碾:位于村北,石碾由石头和木材等制作而成,是一种把谷物等破碎或去皮用的工具,也可以用来将大块泥土碾碎,用来制作陶土。保存现状良好。

石磨:位于村北,是一种用人力或畜力把粮食去皮或研磨成粉末的石制工具。保存现状良好、目前正在使用。

古照壁:位于村子中心位置,其功能用途为遮挡视线、美观;传统风貌保存良好。

Table 1. Historical environmental elements table

1. 历史环境要素表

名称:建筑雕刻

数量:1处

名称:古寺庙

数量:1处

名称:古碑

数量:5座

名称:古照壁

数量:1处

名称:石磨

数量:1处

名称:栓马环

数量:1处

名称:古井

数量:2处

名称:石碾

数量:1处

村落历史建筑:

(1) 兴国寺概况。村内有一座隋唐传统寺庙为兴国寺,寺庙占地2600平方米,兴国寺为典型的传统庙宇四合院建置,寺门3间单檐硬山顶,中间开有拱形门洞。院内中间主殿两侧配殿。东配殿为关王殿,西配殿为灶王殿南为天王殿、主殿起于基台之上,内有大佛一尊。20世纪60年代,该寺院大殿曾作过粮食仓库。学校等。至今多年闲置荒芜。1979年9月3日被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济南市文物部门拔专款对兴国寺院落进行整治和现存所有殿宇进行揭顶维修[2]

(2) 知晓大殿。知晓大殿名谓“大雄宝殿”,俗称“大殿”,建于现地表高80厘米的台基之上,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脊饰瓦面均为黄色琉璃瓦顶,现今釉泽尽失,凸显暗淡。

(3) 耳门和天王殿。耳门:在庙门的两侧营建耳门,从现实中所见遗留耳门者,有明代布局的济南华阳宫庙门如此。另从建筑的体量比例和使用的砖石上看,是为明代遗物,当是为天王殿的附属一同营建,是为日常进出所用。天王殿:天王殿是进入兴国寺的庙门,也是护持庙宇四方安宁的四大天王像栖居地,天王像早已毁坏。

(4) 关王殿。从建筑规模上看,与天王殿比较匹配。梁架的用材及墙外出头的蔴叶头做法比较有特点,特别是殿墙都是使用天王殿同时期的明砖垒砌,应是明代遗存。

2.5. 村庄人居现状概况

居民居住条件:村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服务民众生产生活的功能设施较齐全。叶亭山村委会位于村庄东部,配置了部分的公共服务设施,为村民提供公共管理服务。村内现状村庄有卫生室一处,现状村庄内部设有若干垃圾箱、垃圾池,由曹范街道办事处环卫管理机构进行统一收集转运。村庄没有专门的商业服务设施,仅有部分村民在家中开设的规模较小的超市或商店,基本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

道路:村庄东部一条南北向6米的道路和村庄中部的东西向4米道路与周边区域联系;入户道路为3~4米。现状道路均为水泥路,道路交通状况良好。村内现有多条古老的传统街巷,多数传统街巷为水泥路面,适合步行,走向曲折,宽度在1至3米不等。

给水:村庄现状借邻村水井,解决全村百姓生活用水。

排水:叶亭山村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雨水均为自然排放,没有统一的收集系统。

供电:由曹范街道办事处变电所对叶亭山村进行供电,在村庄南部有配电箱一处。

3. 村落现状优劣势分析

3.1. 村落优势分析

叶亭山村传统村落发展历史悠久,历史遗迹丰富,风貌保存完整,是鲁中传统民居部落典型代表,其优势可概括为:

(1) 和谐相融的山水形制

叶亭山村选址具有比较理想的山水形式,叶亭山村历史悠久、景色秀丽,村西群山环抱,村西大河流过,村落沿河流东侧而建,藏风聚气,临水而居,灵秀宜人。居聚落选址以“环境选择”为价值取向的特点,足显先民选取叶亭山村作为安居之所之智慧。

(2) 疏密有致的村落格局

叶亭山村整体构建自然有机的村落格局。村内的住房集中聚居,坐北朝南,

统一有序。瓦片覆顶、土坯墙面,随形就势,保证了每家每户良好的朝向、通风、采光。同时,80年代以后建设的新村较整齐,与80年代以前建设部分的肌理截然不同,能较容易地是识别出村落的发展历程。

(3) 保存良好的传统街巷

叶亭山村因村落建筑顺应地形、密集布局,因处于平原,村内道路较为宽阔密集,为水泥、土或者石板路面,传统街巷仅宽1.5~3米左右。村内大部分街巷得以保留,多条小巷与主街垂直相交,构成棋盘格局,四通八达,极为便利。村内主要道路大都铺上水泥,以方便车辆通行。而居民区内部道路基本保持原有风貌,有望恢复传统的石板路风貌。

(4) 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制

叶亭山村整体传统建筑风格以土坯为主体,就地取材,风格自然古朴。错落别致的土坯建筑别具一格,利用现有的当地黏土垒墙,小瓦屋顶,是典型的北方山村民居特征,展现出简洁素雅朴实和谐的居民乡土气息,这样的房屋、院落连成一片,历经岁月的沧桑,别有一番古朴、浑厚的乡韵。

3.2. 村落劣势分析

现状建筑:现状叶亭山村内建筑质量良莠不齐,地域特色逐渐消失,缺乏良性交往空间,传统村落活力不足。

道路交通:现状道路路面材质已硬化完毕,村庄内部道路仍需加强建设,并缺乏配建相应的停车场所。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文化服务设施缺乏,卫生设施条件有待整治,村民文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历史遗存保护:新建建筑对古村落的挤压和破坏,同时存在风貌上的冲突。现代生活的需要对历史文化要素带来冲击,部分新建建筑,在风貌上形成了一定干扰。

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滞后,缺乏动力,传统农业不足以支持村庄经济,现状产业对村庄经济发展带动意义不大。

4. 叶亭山村保护发展策略

4.1. 保护生态环境,突出生态特色

保护村落生态环境,突出泉水和湿地生态特色。政府应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深入传统古村落地区开展生态旅游知识宣传,普及国家对生态旅游制定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3]。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叶亭山村的历史文化资源、胡同资源,辩证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意保护性的发展,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4.2. 恢复古村景观、强化古村韵味

对现有村落景观进行提升改造,通过古民居、古院落、古街区、传统农具、店铺作坊、胡同等景观元素对村落进行整体包装,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营造浓郁的古村落气息,强化古村韵味。例如可以在兴国寺旁边宽阔的地方设置宽敞的舞台,可以表演民族艺术,利用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游客。

4.3. 加强绿化美化,打造田园美景

美丽的山村环境同样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加强村内街区、小巷、院落、池塘等区域花木配置,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对村落之间过渡空间的开发利用,大力开发自然田园类景观,并将自然景观与民宿相结合,让人们可以远离喧嚣来此放松心情。

4.4. 重视产业振兴,实现协调发展

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文化兴,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4]。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促进叶亭山村发展的重要驱动,将传统元素与第三产业结合发展,打造叶亭山村特色旅游景点、旅游路线。在开发中应首先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既要高度重视对具有实体资源保护与完善,也要重视对非物质的文化类资源的保护和挖掘,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协调好政府目标与资方预期、快速盈利与长期收益、经济增长与生态建设、乡村生活与旅游开发等方面的关系,实现景区与社区共赢和谐。

5. 总结

叶亭山村位于济南市章丘区曹范镇,它依山而建,逐水而居坐落于黄旗山和亭山水库东南侧,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自古就是地灵宏德之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整个村庄环境的营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其历史建筑部分废弃,人气不足,村庄内部空间有待整治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也有待完善。叶亭山村可依托传统村落政策的机遇,在建设中以休闲农业作为发展模式,把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放大同时避免同质化现象,继而推动叶亭山村的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将是叶亭山村面临的一大挑战。

本篇论文从传统村落保护出发针对叶亭山村做了深入的调研。通过调查叶亭山的发展现状,探究如何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有助于探索鲁东乃至山东周边类似村庄的发展模式,寻求城乡互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价值。

注 释

文中图表为作者自制。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张超. 济南市章丘区农村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2] 王晶. 山东章丘兴国寺大殿考[J]. 东方考古, 2017: 333-356.
[3] 焦敏, 陈亚颦. 社区参与理论下传统古村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以西藏林芝错高村为例[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 19(3): 10-18.
[4] 屠燕婷. 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村落的开发和保护研究——以西塘为例[J]. 中国商论, 2022(14): 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