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儒行天下”——探寻数智时代背景下儒家文化的国际传播
Promoting “Confucianism to Run the World”—Exploring the International Spread of Confucian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Era
DOI: 10.12677/jc.2024.123109, PDF, HTML, XML, 下载: 27  浏览: 63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王 晴: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曲阜
关键词: 儒家文化国际传播文化交流文化互鉴Confucian Cultur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Exchange Cultural Mutual Learning
摘要: 随着数智时代的蓬勃发展,国际文化交流与融合日益加深。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用视频讲述身边的儒家文化——曲阜街巷与风土人情”项目致力于探寻儒家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路径与策略,以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儒家思想,增进文化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项目通过深入研究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注重儒家文化的本土化表达,探索儒家文化在数字媒体领域的传播模式,以期实现儒家文化的有效传播。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era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have been deepe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is era, the project “Telling the Confucian Culture around us by Video—Qufu Streets and Customs” is devoted to exploring the communication path and strategy of Confucian culture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Confucianism on a global scale, enhancing cultural mutual learning and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Through in-depth study of the core ideas of Confucian culture, the project pays attention to the localized expression of Confucian culture and explores the communication mode of Confucian culture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media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of Confucian culture.
文章引用:王晴. 助力“儒行天下”——探寻数智时代背景下儒家文化的国际传播[J]. 新闻传播科学, 2024, 12(3): 679-685. https://doi.org/10.12677/jc.2024.123109

1. 引言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传承,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数智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为儒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然而,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手段,实现儒家文化的有效传播,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颜炳罡先生曾言:“应走出‘儒化天下’的迷思,以成就‘儒行天下’的梦想”[1]。由此可知,“儒行天下”的实现需要用正确且深入的文化传播方式让儒家文化走向世界。

而曲阜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以其丰富的人文资源、深远的儒家文化影响、广泛的知名度而吸引众多海内外游者纷至沓来。借助于曲阜市风土人情和当地文化古迹如古街巷及其名称,研究身边的儒家文化和人文精神对于促进中华儒家文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项目立足于曲阜市风土人情以及受儒学影响的曲阜市人文地理风貌,对儒家文化进行探索与传播,以新颖的视频传播方式将儒家文化立体多彩地呈现给海内外受众,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古城的文化深度及其历史渊源,让儒家文化走进海外群体。本文总结了儒学传播的历程并探讨了儒家文化在当代的有效传播方式,以期对儒学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2. 儒学的适应性

儒家文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的适应性是其得以广泛传播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适应性源于儒家文化深厚的哲学基础和普世价值观,使其能够跨越国界和文化差异,与各种文化背景相融合。

首先,儒家文化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元素,具有普遍的人性关怀和道德要求,能够引起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共鸣。这些元素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品质[2]。因此,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可以通过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和实践,找到共同的价值追求和道德标准。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儒家文化的适应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沿线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但儒家文化的普世价值观为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有益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通过翻译和介绍《论语》等儒家经典著作,沿线国家的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儒家文化的核心元素,从而增进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同时,儒家文化在适应不同文化背景时,也需要进行适应当地化的解释和转化。这并不意味着改变儒家文化的本质,而是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和社会需求,对儒家文化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和融合。例如,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儒家文化中的“礼”被赋予了更多的宗教或民族色彩,成为当地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适应当地化的解释和转化,不仅有助于儒家文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也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此外,儒家文化还通过教育、艺术、文化交流等多种方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展现出其适应性。例如,在国际学校中开设儒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儒家文化的核心元素和价值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同时,儒家文化也通过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通过适当的解释和转化,儒家文化可以与各种文化背景相融合,为当地社会提供有益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这种适应性不仅有助于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3. 儒学传播的不同策略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传播策略对于传播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本部分将对儒家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传播策略的效果及传播效率的深入探讨。

3.1. 儒学的传统传播策略

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中,儒家文化通过教育体系进行传播,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这种传播策略的效果在于能够系统地传授儒家文化的基本知识、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受众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和尊重。然而,这种传播策略的效率受到教育资源分配、师资力量、学生兴趣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传播效率较低。

同时,儒家文化通过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等进行传播。这种传播策略的效果在于能够深入阐释儒家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提高受众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然而,由于经典著作的语言较为晦涩难懂,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存在阅读障碍,从而影响传播效率。

3.2. 儒学的现代传播策略

在现代的视听媒体技术下,儒学可以通过各类媒体传播。利用电视、电影、纪录片等视听媒体进行儒家文化传播,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儒家文化的魅力和价值。这种传播策略的效果在于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提高儒家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然而,视听媒体的制作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传播效率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成为儒家文化传播的新渠道。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发布儒家文化的相关内容,吸引广大网友的关注和讨论。这种传播策略的效果在于能够迅速扩大儒家文化的影响力,提高传播效率。然而,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信息繁杂,儒家文化的内容可能被淹没在海量信息中,难以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儒学传播的视角选择尤为重要,这也为本项目探寻新时代令人喜闻乐见的儒学传播方式提供了方向和空间。

4. 当代儒学传播面临的问题与机遇

所有的传播,最终都要回归到价值层面上,无论是物质利益的传播还是文化精神的传播,在本质上,都是追求“价值”[3]。面向海外的儒学传播也应当从儒学的核心价值与文化底蕴入手,寻求更为广泛的,更加新颖的儒学传播方式。

4.1. 当代儒学传播面临的问题

1) 理论与实践不对等

在国家大力推广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国内学术界涌现了大量与此相关的研究。事实上,儒家文化的内涵,理念,应用,推广等各个方面的理论研究都已经十分成熟,或宏观或具体,但这些研究更加重视理论探索与宣传,与最终要实现的文化传播还有一定的距离。

儒家文化的国际传播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学术交流、文化活动等形式。虽然这些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儒家文化的传播,但受限于传播范围和传播效率,其影响力仍然有限。或是内容单一,不够鲜活,或是传播方式不到位,受众较少。关于曲阜当地儒家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少之又少。多的是儒家思想大道理,少的是埋藏在曲阜大街小巷,风土人情里接地气的文化内涵。而随着弘扬儒家文化的持续推进,理论与实践不对等的现状亟需被改变。

2) 新媒体时代的儒学传播难题

首先,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信息量巨大,儒家文化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要求儒家文化的传播者需要具备高超的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将儒家文化的精髓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出来,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其次,新媒体平台种类繁多,包括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等,每种平台都有其独特的传播特点和受众群体。儒家文化如何选择合适的平台进行传播,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也是一大挑战。

此外,新媒体时代用户互动性强,用户可以通过评论、分享等方式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来。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如何有效管理用户互动,避免负面评论和误解对儒家文化形象造成损害。这要求传播者不仅要有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舆情应对和危机处理能力。

最后,儒家文化的传播还需要解决技术更新换代的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平台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儒家文化的传播者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平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数智时代背景下,儒家文化的传播面临着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技术难题等多重挑战。此外,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凸显儒家文化的特色和价值,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2. 当代儒学传播面临的机遇

数智时代的到来为儒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我们可以将儒家文化的精髓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国际社会,提高传播效果。

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如何更好地推广和传播儒家文化上。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短视频领域迅速发展,而这也为传播儒家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此背景下,包括外研社在内的国内多家颇具影响力的组织或机构都曾经举办过诸如“国际传播力短视频大赛”之类的比赛,旨在用视频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事实证明,这种方式达到了一定的传播效果,但也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这也为本项目的研究——探求令人喜闻乐见的儒学传播方式并进行儒学传播提供了空间。

5.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

5.1. 项目研究视角——曲阜街巷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代大学生是儒家文化重要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其对儒家文化的认同程度将会影响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也深切地影响着民族认同。所以我们从自身做起,承担起文化学习与传播的责任。儒家文化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曲阜的街巷以及当地风土人情入手,拍摄记录,采访当地居民,获取真实且有可参考性的儒家文化信息。曲阜的古街巷和古迹是本研究的专题性板块。

5.2. 项目的研究成果

1) 成果内容

首先,项目团队深入曲阜的街巷,通过实地拍摄与亲身体验,搜集了丰富的影像资料,包括街巷景色、建筑风格以及居民活动等内容,展现了曲阜街巷的历史人文与风采。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不仅为项目研究提供了宝贵素材,也为后续的有关儒家文化传播的学术探讨和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

其次,项目团队还以英语短视频的形式,将儒家文化呈现给世界。通过精心策划与制作,这些短视频生动地展示了曲阜街巷的风土人情和儒家文化影响下的现代风貌。该短视频具有高度的观赏性,并且内容更加易懂,吸引了更多的人来主动了解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精神内涵[4]

2) 学术价值

首先,通过实地拍摄、研究相关资料、走访当地人民,该项目详细记录并挖掘了街巷名称的渊源,探索了其历史变迁过程,展现了曲阜古街巷的历史人文风貌与现代发展融合的景象。通过展现隐藏在街巷里的儒家文化,该项目展示了儒家文化在曲阜地区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其次,该项目深刻探讨了儒家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曲阜市作为孔子故里,儒家文化与地方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共生共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项目团队掌握了一手鲜活资料,为研究儒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材料。

3) 应用价值

首先,项目团队成员以亲历者的身份,实地采集了大量鲜活、真实的影像资料。这些一手资料不仅丰富了项目的内容,而且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感受曲阜街巷的魅力。

其次,该项目采用英语短视频的形式,将儒家文化传播给世界。通过精心制作的视频内容,项目团队向全球观众展示了曲阜街巷的风土人情和儒家文化的精髓。这有助于提升儒家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鉴。同时,这也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该项目会侧面促进曲阜市文化旅游的发展。本项目通过宣传和推广儒家文化的独特魅力,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探访和体验。这将有助于提升曲阜市的文化旅游品牌形象,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4) 社会影响和效益

首先,该项目推动了儒家文化的传播与普及。通过精心策划与制作的英语短视频,我们成功地打破了文化交流的壁垒,将儒家文化的内涵与曲阜街巷的独特风景展示给全球观众。

同时,本项目也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儒家文化的认知与尊重,尤其是中国人民。通过广泛的宣传与推广,我们引导更多人关注并深入了解儒家文化,使他们认识到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价值与深远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也为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了积极力量。

6. 数智时代儒家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

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推动儒学国际传播来实现“儒行天下”,不能将传播对象笼统化、一体化。文化传播应该是润物无声的,要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受到感化与启发。新时代下,儒学传播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所以,使用创新的传播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以下手段。

6.1.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精准传播

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在各大平台上的行为数据,可以精准地了解用户的兴趣和需求,进而为儒家文化的传播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可以利用这些数据确定目标受众群体,定制符合他们兴趣和需求的儒家文化内容;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和互动情况,不断优化传播策略,提高传播效果。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为儒家文化的传播提供智能化服务。例如,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儒家经典文献进行智能解读和翻译,使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接受儒家文化。利用智能推荐算法,为用户推荐符合其兴趣和需求的儒家文化内容,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6.2. 打造儒家文化数字博物馆

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数字技术,可以打造儒家文化数字博物馆,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通过模拟古代建筑、场景和人物,使用户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同时,结合语音导览、互动展示等方式,让用户更加深入地了解儒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6.3. 开展儒家文化数字教育活动

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可以开展儒家文化数字教育活动,为更多人提供学习儒家文化的机会。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和形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利用在线互动、讨论等功能,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学习体验。此外,还可以结合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儒家文化主题的线上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

6.4. 创作儒家文化新媒体艺术作品

利用数字艺术、动画、影视等新媒体艺术形式,可以创作儒家文化主题的新媒体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可以通过各大平台进行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儒家文化的艺术魅力。

同时,这些作品也可以作为儒家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讲述儒家故事、展现儒家思想等方式,引导观众思考和领悟儒家文化的深刻内涵。

在数智时代,儒家文化的传播需要不断创新方式,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和新形式,让儒家文化的国际传播在数字化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7. 结语

全球化加速了全球不同文明之间碰撞、交流的步伐,将各种文化交流互鉴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传承,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积极推动儒学的传播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受益于儒学的智慧[5]。数智时代为儒家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传播方式,提高传播效果。同时,也要注重儒家文化的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推动儒家文化在多元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创新传播方式,让儒家文化在数字化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积极作用[6]

参考文献

[1] 颜炳罡. 人伦日用即道: 颜炳罡说儒[M]. 贵阳: 孔学堂书局, 2014.
[2] 陈戍国. 四书五经[M]. 长沙: 岳麓书社, 2002.
[3] 姚中秋. 重新发现儒家[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2.
[4] 孔蕾, 秦洪武. 儒学海外传播话语模式研究[J]. 外语教学, 2018, 39(3): 78-83.
[5] 程曼丽. 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6] 刘明洋, 王景强. 多元与整合: 中国国际传播的新趋势[J]. 青年记者, 2017(34): 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