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视域下大学篮球教学质量提升的阻滞因素与应对策略
The Blocking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mproving College Basketball Teaching Qual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DOI: 10.12677/aps.2024.123073, PDF, HTML, XML, 下载: 33  浏览: 79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马 力, 杨辉霞*:池州学院体育学院,安徽 池州
关键词: 体教融合篮球教学以体育人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Basketball Teaching Cultivating People via Sport
摘要: 体教融合模式为大学体育教学创新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抓手,本文对高校体教融合发展的时代内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影响大学篮球教学质量的阻滞因素:教学内容偏离、特色不明显;师资专业化水平不高;竞赛体系建设不完整,遴选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提出:优化教学内容体系,创新“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完善高校篮球竞赛体系,提升竞赛水平质量;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策略,以推动体教融合在大学篮球教学中的落实,促进大学篮球教学质量发展,提升学生篮球综合能力。
Abstract: The mode of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ovides a powerful grasp for the innovation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carries on an in-depth analysis to the time connotation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nd discusses the blocking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of college basketball teaching, such as the devi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low level of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the incomplete construction of competition system and the imperfect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etc. It is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optimize the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innovate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of “Learning and training”, 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improve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the teachers, perfect the basketball competi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mprove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the competition; establish a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college basketball teaching,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asketball teaching quality in universities and enhanc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basketball abilities.
文章引用:马力, 杨辉霞. “体教融合”视域下大学篮球教学质量提升的阻滞因素与应对策略[J]. 体育科学进展, 2024, 12(3): 496-501. https://doi.org/10.12677/aps.2024.123073

1. 引言

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从体育课程与教材体系、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强调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体教融合为新时期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体教融合视域下,如何促进体育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实现真正的体教融合育人是重点。当前,在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许多现实困境,学校体育和教育融合不足,脱节现象严重,阻碍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与发展问题,影响体育教学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篮球教学进行研究,厘清体教融合视域下高校体育工作发展的时代内涵,精准聚焦体教融合视域下大学篮球教学发展的阻滞因素,并提出提升篮球教学效果实现真正的体教融合育人应对策略,以期推动大学篮球教学重塑育人本位,为提升大学篮球教学质量与育人功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依据。

2. 新时代高校体教融合发展的时代内涵

20个世纪80年代“体教结合”的发展理念的提出,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明确了新时代体育教学的工作目标与任务。随着“体教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与持续推进,新时代体教融合作为一个重要的理念变革和战略趋势,在价值、功能及目的等方面被赋予了新的内涵[1],表现为: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要坚持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论,促进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将体育与教育有机融合,“体”应融于“教”,让体育回归教育的真谛,达到“凝心聚力,协同育人”的目的[2]。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强健体质,健全人格,磨炼意志品质,以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另一方面,在体教融合是视域下,在以学生强身健体,健康第一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要高度重视竞技体育与文化教育协调发展,重视竞技体育的发展,优化体育竞赛的激励机制,促进高校内外体育竞赛的开展,提升校外高层次体育竞赛的参与度,通过体育竞赛进一步明确体育运动的育人价值,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培养有文化、高素质的竞技体育人才。

因此,大学篮球项目作为大学体育普及的运动项目,教学开展、学生的参与度极高。在“体教融合”高速发展的态势下,充分审视对学体育篮球育人价值,紧跟时代发展需求,对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结合“体教融合”时代育人内涵,对教学课程建设、师资配备,教学评价体系及竞赛体系进行全面调整。深度挖掘篮球项目的育人内涵与时代价值,创新育人路径,将篮球与教育有机融合,以实现“凝心聚力,协同育人”全面育人效果。

3. “体教融合”视域下大学篮球教学发展的阻滞因素

3.1. 篮球教学内容偏离,篮球教学特色不明显

“体教融合”持续推进下,篮球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着多许多问题。一是,学校师生对于体教融合的培养模式理解不够深入、认识不足[3],导致高校体教融合教学改革实际推行进展较慢。二是,相关篮球教师对体教融合相关理论研究深度不足,探索不够,未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单一知识点的传授,教学内容偏离,普遍存在重技能的传输,忽视体育人文素养的培养,将篮球教学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割裂开,对学生采取传统灌输式的教学,单一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三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创新不足,导致课程开展缺乏特色。在现有教学模式上,篮球教学基本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不够,缺乏个性化与人本化的问题,教师的以“体”育人的意识不强,通过篮球教学,使学生人格、意志和精神等方面提升育人价值发挥不足;教学中以技术教学为主、理论知识讲授为辅,多采用讲解示范和重复练习法,采取创新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积极性不够,并未积极主动将启发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入课堂。单向性、接受性的统一学习模式,对学生在体育兴趣、健康素养的培养不够,学生主动学习效果不佳,教学效果欠佳。

3.2. 体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师资专业化水平不足

高校体育师资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在体育专业篮球课与大学体育篮球教师配备上不均衡,篮球教师性别多为男性教师。尤其是公共篮球课多数篮球教师为兼职教师,由其他田径、足球、网球、羽毛球老师兼任。大部分篮球教大学期间并非篮球专项,无篮球运动等级、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的教师极少。另外,大部分篮球教师并未经过专业培训,未取得任何由中国篮协或相应地方篮协教练员培训证书。

目前,多数高校领导层面只关注学校重点学科的发展,对于体育学科建设支持力度弱,尤其篮球并未作为本校优势项目代表学校取得比赛成绩,对于篮球项目的发展,在篮球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重视层度不够,对于篮球教师的引进机制、教师培训力度不够,导致篮球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缺少优秀的教练员,优秀退役篮球运动员进高校担任篮球教师、教练员机制不够顺畅,严重影响高校篮球课程建设与发展。

3.3. 竞赛体系建设不完整,篮球竞赛水平低

体教融合发展理念下,需要开足丰富的课余训练与竞赛活动,高校篮球课程建设发展,篮球竞赛是推动篮球运动有效发展的关键,是进一步提升篮球发展质量有效路径。高校篮球赛事竞赛体系单一,篮球赛参赛结构不合理。部分高校校内竞赛赛事的数量以及质量不够,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够,参与度较低,大部分赛事篮球赛参赛对象男子远超女子,全员参与度不高。培育机制不明晰,高水平比赛,学校关注的是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忽视体育优秀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出现轻训练重招生,轻培养重现成,轻过程重结果的现象[4],学院体育学业与其他学院之间缺乏协商联办机制,人才选拔机制尚未建立,各学院,高校、高质量、高水平运动员培养难度大。

3.4.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内容有待丰富

体教融合的提出对高校各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传统的课程考核以出勤率、简单的素质测试以及成绩得分作为评定要素已经不适应当前育人的标准。目前,在高校篮球教学评价体系中依然存在评价目标偏移,对学生的考核成绩评定不合理的现象,以考核学生篮球的技术评定为主的结果性评价,并未对学生整个篮球技能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情况、主动意识、团队合作意愿等内容进行全面考核,尤其是设定的统一的指标体系中,并未体现出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只关注结果、淡化过程传统的考核模式不利于以体育人,培育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目标的实现。另外,篮球教学尚未建立健全对大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全面评价指标体系。在深化体教融合持续推进过程中,篮球评价体系应当以大学体育素养评价为方向,健全篮球教学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方面应当从意识、知识、技能、行为及体质5个维度指标进行全面考核,以提升篮球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升学生篮球专业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体教融合”视域下大学篮球教学质量提升的应对策略

4.1. 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

第一,体教融合视域下,提升篮球教学的质量与水平,篮球教师要主动更新教学理念,担当育人职责,走出传统教学模式桎梏,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教会、勤练、常赛”为着力点,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篮球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革新,提升教学实效。

第二,教学内容上,改变传统以技能传输为主的教学内容体系,不断更新优化教学内容设置。在篮球教学课堂设计上,要坚持“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积极创新“课堂教学、自主锻炼、校园联赛”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对篮球教学内容积极构建专项化设置,根据设定的教学内容以结构化、情境化主要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培育学生的实际技能实战能力为发展目标,传递体育健康知识与篮球技术有机融合发展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一方面,篮球是一项团队运动,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将其置身于教学、比赛场域中,考研团队组合技术,个人服务团队的能力,使学生能在比赛中灵活运用。因此,篮球教学内容体系上要注重专业篮球技术的培养,注重篮球技能的深度学习。篮球教学内容上要注重技术结构化教学,这种教学就是将技术有机地组合,使学生学会串联各项单一的技术,引导学生在比赛或训练中熟练地运用技术组合。篮球教师积极带领学生在应用场景中创设情境,提升练习的广度与深度,培养学生学习掌握篮球的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其对篮球的专注力、思考力和判断力。提升学生学习篮球的主动意识,激发学生对知识技能深层的认知,强化其自身实践能力的运用。另一方面,教训内容体系上,要重点关注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在篮球教学中,通过技术的学习,激发学术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全面主要从体育锻炼意识与运动习惯的养成、体育锻炼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个人意志品质、情绪调控以及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全面培育学术的健康行为。师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激发学生认知、实践等综合能力。

第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基于体教融合的篮球教学要坚持培育学生体育综合素养为目标,在篮球的学练中自发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大学篮球教师要丰富教学方法,将现代教学方法引入课堂,通过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教学中要熟练运用讲解示范法、直观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预防与纠错法、游戏法、比赛法等方法,同时将现代化的翻转教学法、发现教学法、表象教学法等方法合理的植入篮球教学场景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能与兴趣,有效促进师生的互动,也实现从只教知识技术向“传授方法、探寻未知、培养创新”和全面培育身心转化,让学生学习不局限于单向地获取知识,而是掌握学习方法和练习手段。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分层教学、小组互助、自组织学练等形式培育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这互相交流,相互学习与监督促进模式,提升体育课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2. 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在体教融合发展理念下,加强高校篮球师资力量的建设,是推动体教融合篮球教学质量提升的中坚力量,篮球教学改革,必须全面提升篮球的教师综合业务素质,配备篮球专业教师,优化学校篮球师资结构,完善篮球教练员队伍,开足高质量的篮球课程,建立篮球专业训练队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篮球课余训练。

应当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高校要加大力度培养篮球教师,篮球教师引进,提升教师入职调条件,从教师的学历、年龄、职称结构、专业能力,是否具备篮球相关资质等全面考虑,引进综合能力强的老师。也可以从体育专业或是篮球退役运动入手,引进高水平的专业篮球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为大学篮球老师队伍注入高质量的新鲜血液,以全面提升篮球教师的整体质量与水平。第二,强化教师能力培训,从篮球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知识、专业发展能力、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积极促进退役运动员、教练员与篮球教师互助合作,共同交流与成长,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甄选教学经验丰富,篮球技术专业的老师,积极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从教学经验与方法,职业素养提高、教学教法技巧等方面,主动性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尤其是对刚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加强适应环境的转变,实现由“赛场”向“职场”的思维转变,适应高校篮球教育角色转变,提升其教学工作能力与责任[5]。另一方面,老教师要积极向年轻教师靠拢,学习年轻教师、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对篮球项目先进的训练理念、前沿的训练技术方法的交流,积极发挥“以新促老”作用,通过交流学习,创新篮球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可以为篮球训练队提供优质的指导技术,帮助训练队的快速成长,提高竞赛成绩。

4.3. 完善篮球竞赛体系,提升竞赛水平质量

随着体教融合的深入,大学竞赛体系急需完善与规范,需要开展丰富的课余训练和竞赛活动,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余活动当中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第一,在体教融合发展路径下广泛开展校内外竞赛活动。从学校层面,打通各学科之间的活动交流平台,搭建校、院、班三级篮球赛事活体系,创新篮球赛事,开展丰富多样篮球赛事,积极打造建设“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篮球赛事,为学生常赛创造条件,适当增设高质量篮球社团,建立院级学生篮球俱乐部、学生篮球运动代表队,积极组建篮球赛事,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和意志品质锻炼,同时,为篮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打基础。第二,积极组建高校高水平篮球训练队,从学校与各院里层面应当在人才选拔、训练竞赛、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高度的支持。高水平篮球训练队的成立,是高校篮球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最直接的反应。高校篮球训练队要始终坚持“以体育人,以教化人”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同时要促进大学校园校园篮球文化氛围的形成。通过专业篮球队的训练,提升篮球队整体水平,强化篮球专业技能,增强队员个人以及团队的综合能力,能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级各类比赛,为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篮球项目的竞技人才而努力。另外,通过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提升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积极性、主动性,促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同时通过篮球赛事,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强化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协助精神的形成,培养期敢于拼搏、积极进步顽强意志。高水平篮球训练队的训练,可以全面不断提升篮球竞赛的质量与水平,最终达到实现以体育人、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全面育人的教学目标。

4.4.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教融合视域下,高校篮球教学评价体系,关乎着学生全面发展和身体素质全面提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科学、合理、规范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是提升篮球教学质量和实现新教学目标的有力途径。篮球课堂教学评价应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建立健全多元化和科学化评价指标[6],不仅能展现篮球专业技能技术水平掌握情况,能更加准确、全面的反应出学生体育素养的问题。一方面,篮球教学课堂考核积极探索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现实情况,增加过程性评价,从情感、认知、行为、身体能力、技能等方面丰富教学评价内容,将学生在课堂教学、课外锻炼以及体育竞赛参与的情况,对学生在篮球运动方面的理论知识、专业运动技术技能、实战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评定。另外,对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习惯以及运动能力的主动意识与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设定,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非制度评价要素对学生学习兴趣、认知引导和情感知觉的激励价值。对学生在“学练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提升学生主动健康意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以体育人的价值。

5. 结语

新时代,落实体教融合、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效果,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学校体育也因此迈进了从“育体”到“育人”的发展观念转变的重要时期。大学篮球课程作为学校体育课程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坚持“协同育人”价值理念,努力提升篮球教学质量与育人功效、充分释放其综合育人功能与价值。在体教融合视域下大学篮球教学改革应当从教学观念、课程目标、教学方式、培养方向等方面展现出应有的行动自觉,引导一线教师积极转变观念,持续探究并不断审视破解篮球课程与教学训练、体育竞赛、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难题,付诸实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健全综合评价体系等,以达到课程育人、评价赋能的积极成效。大学篮球教学“育德”“育体”同向同行,不仅要传授专业技能技术,更要培育学生体育素养,全面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通过篮球教学改革,推动其“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多维教学目标的实现,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基金项目

池州学院质量工程项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2XKCSZ06)。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李燕, 骆秉全.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动力、困境和实施路径研究[J]. 体育科学, 2022, 42(2): 30-38.
[2] 李国华, 卞辉, 李艳茹. 困境与突破: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发展策略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22, 39(5): 633-634.
[3] 吉煜靖, 彭国强. 美国学校体育实施体教融合育人的特征及其启示[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2, 41(2): 9-16.
[4] 窦海波, 孙辉.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问题及对策[J]. 体育文化导刊, 2019(11): 84-91.
[5] 王耀东, 张慧颖, 翟丰, 张艳平. 体教融合视域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导向、问题审视与路径选择[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3, 38(6): 676-682.
[6] 陈少宇, 黄燕娥, 麦乐乐. 体教融合视域下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的现实问题及纾困策略[J]. 体育学刊, 2023, 30(5): 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