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RCEP国家经贸现状与合作意义研究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nomic and Trade and Cooperation Significance between China and RCEP Countries
DOI: 10.12677/wer.2024.132017, PDF, HTML, XML, 下载: 34  浏览: 52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陈 连, 陈妍君, 杨如如:齐鲁理工学院商学院,山东 济南
关键词: RCEP货物贸易经贸合作数字贸易自贸区RCEP Trade in Goods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Digital Trade Free Trade Zone
摘要: 自RCEP生效以来,中国与其他成员国的货物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合作不断加强,贸易成本大幅降低。RCEP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体量最大的自贸协定,对于促进国家间在更广泛的议题上开展合作、推动各国市场开放、实现共赢发展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建立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助力构建国内国外双循环新发展框架,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国应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RCEP协定所带来的优势,加强政策对接与协同。同时,积极推动双方数字贸易的发展,改善中国与其他成员国在数字贸易领域的合作水平,加快自贸区建设进程,推动自贸区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以及更深角度发展。
Abstract: Since the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CEP, the scale of trade in good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member countries has continued to increase, industrial cooperation has been strengthened, and trade cost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reduced. As the largest free trade agreement in the world economy today, the RCEP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cooperation among countries on a wider range of issues, promoting market openness, and achieving win-win development. It helps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pattern of high-level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development framework of dual circulation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and alleviat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Sino-US trade frictions. Therefore, China should seize this opportunity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brought about by the RCEP agreement and strengthen policy docking and synergy.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rade between the two sides, improve the level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member countries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trade,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building a free trade zone and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to a higher level, broader field, and deeper perspective.
文章引用:陈连, 陈妍君, 杨如如. 中国与RCEP国家经贸现状与合作意义研究[J]. 世界经济探索, 2024, 13(2): 159-164. https://doi.org/10.12677/wer.2024.132017

1. 引言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1],东亚地区国家希望通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共同应对外部风险和挑战,推动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此前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签署了多个“10 + 1”自贸协定,这些协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和碎片化的问题[2]。而RCEP的成立旨在进一步对自贸协定进行整合与补充,以此推动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形成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自由贸易区。因此,东盟十国于2012年发起RCEP的倡议,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一个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这一倡议得到了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的积极响应,共同参与了RCEP的谈判。

2. RCEP概况与协定的主要内容

2.1. RCEP基本情况

Table 1.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of the RCEP

1. RCEP参与国家

参与国家/地区

协定生效时间

中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
文莱、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

2022年1月1日

韩国

2022年2月1日

马来西亚

2022年3月18日

缅甸

2022年5月1日

印度尼西亚

2023年1月2日

菲律宾

2023年6月2日

注: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落地生效,这是一个广泛覆盖、互利共赢的自由贸易协定,更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经济贸易最庞大、发展潜力最巨大的自贸协定[3]。如表1所示,RCEP参与方包括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现已全部生效。

RCEP的签署在中国外经贸领域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是仅次于加入WTO的关键事件,是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4],意义重大:既是中国向全世界进一步明确了坚定不移实施全面扩大开放的国家战略,同时RCEP将有效地促进成员国市场联通、资源共享,将加快中国开放进程,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倒逼改革提质加速,也将为中国以及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5]

2.2. RCEP协定的主要内容

RCEP融合了当前15个成员国间所达成的27项贸易协定和44个投资条约,形成了一个更为统一且协调的经贸体系。RCEP内容广泛,总页数超过1.4万页。

Table 2. Selected contents of the RCEP agreement

2. RCEP部分协定内容

RCEP协定亮点

协定内容

原产地累积规则

将来自成员国的原产材料累积计算达到最终出口产品增值40%的原产地标准,从而更容易享受到优惠关税。

货物贸易实现较高自由化水平

通过立即零关税和10年内降税到零的方式实现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零关税。

货物贸易便利化

优化海关通关流程,采取预裁定、抵达前处理、信息技术运用等高效管理手段;尽可能在货物抵达后48小时内放行;对快运货物、易腐货物等,尽可能6小时内放行。

注: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1) 货物贸易

协定在贸易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的相关优惠措施(见表2)将进一步推动贸易更加开放与便捷。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2030年,RCEP预期带动成员国出口净增加5190亿美元,国民收入净增加1860亿美元[6]

2) 投资领域

RCEP通过整合东盟“10 + 1”自由贸易协定中的有关投资规则,构建了一套更为完善、统一的投资规则框架。这一体系不仅包含投资保护、自由化等核心要素,还涉及投资促进和便利化等多个方面,以全面推动区域内的投资合作与发展。各成员对非服务业投资采取了负面清单的方式,承诺了高质量的投资准入标准,清单之外不得增设任何限制[7],并强化了投资保护措施,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稳定和透明的投资环境。

3. 中国加入RCEP协定的战略意义

RCEP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体量最大的自贸协定,对于促进国家间在更广泛的议题上开展合作、推动各国市场开放、实现共赢发展有重要意义,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有助于对冲中美贸易摩擦和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3.1. 推动建立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RCEP的签署是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重要步骤。贸易自由化等相关措施可覆盖双方每年超过14万亿美元的进出口交易;服务贸易也展示了更广泛的开放姿态:在超过120个服务领域承诺开放,高于入世22个部门,展现了更广泛的开放姿态[8]。RCEP将改变我国以往以双边FTA为主的自贸协定网络,推动形成内有地区发展战略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有双边FTA和区域自贸协定的全面开放新格局[9]

3.2. 助力构建国内国外双循环新发展框架

内循环旨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释放中国庞大市场的优势以及内需的巨大潜力;而外循环则致力于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之中[10]。RCEP作为推动“双循环”的合作平台,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保障经济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3.3. 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

RCEP的签署将增强中国在国际关系和经济利益方面的筹码,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这一协议有助于扩大我国的贸易和投资空间,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这将有助于平衡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减轻部分中美贸易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和东亚地区经贸合作的深化,美国的全方位打压将在本地区显得愈发无力和苍白[11]

4. RCEP协定生效后中国与成员国经贸关系变化情况

RCEP协定生效后对区域内贸易的促进作用显著。

4.1. 贸易规模持续增加

2023年,我国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总额高达12.6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5.3%。

其中,双方出口额达到了6.41万亿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7%,增长了16.6%,而同期中国对全球出口增速仅为12%,可见,中国对RCEP成员国的出口增长势头强劲,远超全球平均水平。而进口额为6.19万亿元,占据了我国进口总值的34.4%,显示出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往来日益紧密。

4.2. 贸易产品结构多样化

2023年,中国与RCEP国家的贸易产品结构展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反映了双方在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

在出口方面,装备制造业的出口规模扩大了32.8%,显示出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此外,锂电池、汽车零配件、平板显示模组等产品的出口也保持大幅增长[12],这反映了中国在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在进口领域,我国对于能源产品的进口量相较于2021年显著增长了31.2%,这一增长使得RCEP国家在中国能源产品进口总量中的占比提升至32.4%,凸显出中国对RCEP国家能源供应的日益依赖和重视。同时,中国还从RCEP国家进口了大量的音视频设备零件、农产品等,反映了双方在消费品和农业领域的紧密合作。

4.3. 贸易成本大幅降低

2022年,受惠于RCEP协定的相关政策,中国企业出口享受关税减免15.8亿元,而进口商品则节省了税款15.5亿元。同时,通关效率大幅提高:普通商品实现48小时内放行;而生鲜商品等则6小时内实现放行。以往通过陆路或海运从东南亚国家进口水果,耗时长达5至7天,如今借助空运,最快仅需一天便能抵达,大幅提升了物流效率[13]

5. 结论建议

RCEP的生效,于我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内很多制造业将会随着关税的大幅降低而受到冲击;东盟十国的劳动力成本低于中国30%~40% [14],将会使我国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锐减。但是整体看来,RCEP的全面生效利大于弊。在RCEP后续谈判中,中国应当继续扮演好RCEP坚定支持者的角色,并以此为契机,加快自贸区建设进程,推动自贸区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5.1. 加强政策对接与协同

为了进一步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我们应充分利用RCEP协定所带来的机遇,加强与RCEP成员国的政策对接与协同,加快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的谈判,扩大双方贸易产品规模与产品种类,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打造更紧密的一体化关系。

5.2. 加强互联互通

RCEP与“一带一路”在推动区域合作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利益。两者都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繁荣发展。通过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以及深化产业合作和供应链合作等方式,可以进一步发挥双方在区域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提升成员国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5.3. 深挖贸易潜力

深化与RCEP成员国的经贸合作,重点开发澳大利亚、柬埔寨、越南等新兴市场,扩大优势产品出口规模;巩固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和老挝等现有市场,优化贸易产品结构;同时,积极推动双方数字贸易的发展,改善中国与其他成员国在数字贸易领域的合作水平。其中,中国和日本、韩国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金融保险等产业具有广阔的合作潜力,在RCEP的推动下,有助于东亚地区三大经济体的投资和贸易的一体化进程[15]

基金项目

齐鲁理工学院2022年校级科研项目——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RCEP对中国外贸影响研究(QIT22SN005)。

参考文献

[1] 长啸. RCEP如何深度影响中国经济生活[J]. 上海企业, 2022(1): 64-70.
[2] 白明. RCEP并非诸多自贸协定简单叠加[J]. 中国金融, 2020(23): 69-70.
[3] 刘珊. RCEP战略特点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21, 42(14): 51-52.
[4] 焦曦瑶. RCEP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 中国商论, 2023(10): 20-24.
[5] 蔡会明. 特朗普重塑美国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影响[J]. WTO经济导刊, 2017(5): 55-56.
[6] 董逸恬. RCEP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大学, 2017.
[7] 张馨丹. 中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研究[J].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3, 25(4): 354-360.
[8] 张恪渝, 周玲玲. RCEP对中国经济及其区域内部的影响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 2021(11): 37-53.
[9] 张家峰, 朱雯菲. 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服务贸易潜力研究[J]. 北方经贸, 2023(3): 12-19.
[10] 刘斌, 刘颖.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中日经贸关系影响探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8(3): 120-128.
[11] 郭倩雯. RCEP视角下推进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J]. 商业经济, 2023(4): 43-45.
[12] 赵亮, 陈淑梅. 经济增长的“自贸区驱动”: 基于中韩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与RCEP的比较研究[J]. 经济评论, 2015(1): 92-102.
[13] 汪艳.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 经济纵横, 2015(4): 32-36.
[14] 郭琛, 陈军.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与RCEP成员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J]. 价格月刊, 2023(4): 49-55.
[15] 袁波, 王蕊, 潘怡辰, 等. RCEP正式实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国际经济合作, 2022(1):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