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城郊乡村公共空间建构策略研究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Rural Public Space on the Outskirts of Zhengzhou City
DOI: 10.12677/design.2024.93326, PDF, HTML, XML, 下载: 20  浏览: 38 
作者: 王雯彬, 李雪艳: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城郊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建构策略Suburban Countryside Public Space Landscape Design Construction Strategy
摘要: 城郊乡村作为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第三空间,兼具城市和乡村的景观特征,在得到城市建设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资源倾向的同时,也出现了景观单一、文化缺失、模式化等问题。村庄中的公共空间作为城郊乡村居民主要的日常生活、交流、集会场所,可以直观的展现出村落的形象,增加村民对村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的认同感。因此本文就郑州城郊乡村公共空间在建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一些对应的建构策略,以期能够为城郊乡村公共空间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Abstract: As the third space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side, the suburban countryside has both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and while the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and resource tendencies of urban construction are obtained,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such as single landscape, lack of culture, and modeling. As the main place for daily life, communication and assembly of suburban rural residents, the public space in the village can intuitively show the image of the village and increase the villagers’ sense of identity with the history,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customs of the village. Therefore, this paper gives some corresponding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for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suburban and rural public space in Zhengzhou, in order to provide meaningful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uburban and rural public space.
文章引用:王雯彬, 李雪艳. 郑州城郊乡村公共空间建构策略研究[J]. 设计, 2024, 9(3): 349-355.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3326

1. 引言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下,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城市景观逐渐替代原始风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第三空间——城郊空间。1936年,城郊边缘区概念被德国地理学家赫伯特·路斯提出之后,有许多学者就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许多观点。无论是城郊空间还是城市边缘区,其实指的都是一个空间,这是站在不同研究角度的不同命名。城郊空间因靠近城市,可以共享城市便利的交通、更好的基础服务等;又因其靠近乡村,而保留了一部分乡村原始风貌和风土人情。城郊乡村作为城郊空间和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在景观设计方面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城郊乡村在建设上被现代城市化元素取代,一些还保留着传统的乡村风貌,城郊乡村的建设上呈现出杂乱无章等现象。

乡村公共空间是居民可以自由进入并且没有约束的进行日常生活、集体活动、社会性活动的场所,这种空间具有社会性和空间性双重属性,主要特点是公共性、开放性等,同时也兼具政治性特征。乡村公共空间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村委会等政治性空间;祠堂、寺庙等的信仰性空间;集市、码头等的生产性空间;广场、活动室等的娱乐性空间等等[1]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建设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在当下快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郊乡村的建构应该以何种面貌存在仍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虽然许多城市的城郊乡村建设都会强调与当地的特色以及与自然的互动,但是真正去落实规划时,采取的具体策略不尽相同,达到的最终效果也就各有千秋[2]。本文以郑州城郊乡村公共空间为例,探讨郑州城郊公共空间的营建策略,以期能够为同类型的乡村建设提供帮助。

2. 郑州城郊乡村发展历程

2.1. 计划经济阶段(1949~1978)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此时期的土地改革政策覆盖广泛,城郊乡村毫无例外也涵盖其中。在整个土地改革过程中,集体性生产空间成为郑州城郊乡村的主要活动空间,一些宗祠、寺庙等封建迷信的活动空间及建筑被大面积摧毁。此时的居民活动空间更多的是政治性、生产性的区域,许多活动也都是有组织的集体性活动。

2.2. 改革开放阶段(1978~2005)

改革开放后,乡村逐渐脱离城市进行自主发展,建设的空间也逐步壮大。制度改革、经济发展、思想转变、技术的革新以及文化程度的提高等种种,都成为推动城郊乡村公共空间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此期间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使得村民由原来的集体性生活生产回归到了各自的家庭中,各个家庭之间的联系也就逐渐变少,村庄中公共空间的作用也变的越来越小。但是又由于新技术以及各种媒体互联网的普及,城郊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2.3. 快速发展阶段(2005至今)

快速发展阶段实质上是政府干预力量回归的阶段[3]。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此乡村建设有了一个很好的依照标准。经过了十一五计划到目前的十四五计划,城郊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给郑州城郊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带来很大机遇的同时,也使得乡村风貌逐渐被统一的宣传栏、文化墙等取代,景观设施与人的互动性越来越小,与当地民俗、文化无法融合,出现城郊乡村公共空间的使用率变低,受众少等一系列问题。

3. 郑州城郊乡村公共空间建构困境

3.1. 环境简单,丧失活力

城郊乡村公共空间的环境建设是村庄形象、文化、风俗、人文的展现,多因素相互交织形成的景观也必然是具有活力四射。城市景观的环境相对城郊乡村发展的较为成熟,景观形式多样,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和观赏需求。城郊乡村景观在建造时,也会很多地采用城市中的花坛、凉亭、创意雕塑、水泥路等等,这种在城市景观中的组团景观未必适合乡村。在城郊乡村景观空间中会显得十分单一,有时还会显得突兀。像广场等聚集性公共空间景观,上面只是简单设置几个花坛,几个凉亭,再配上大面积的硬质路面。以及码头、集市这样的空间,在建设时多出现忽略审美的情况,仅仅做到满足生产活动的功能需求,没有对空间中的设施和景观进行审美性的规划设计。景观设置和环境的简单,使得可供参与互动的主体单一,公共空间不能起到吸引村民停留的基本作用。郑州城郊乡村中在这样的景观空间活动的村民寥寥无几,只会在有需要时对空间进行使用,本该活力四射的公共空间,却呈现出死气沉沉的面貌。

3.2. 缺失特色,千村一面

郑州作为典型的现代化城市,位于中原腹地河南省,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在建设时都十分具有中原特色。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城市、一个地域、一个村落长期积淀形成,是各具特色的存在。因此城市和乡村在进行空间规划时如若能够将这些不同村落地域特色巧妙融入其中,那么建设出的城市或乡村就会有“百花齐放”的局面。时代的变革、理念的转变,使得当今城郊乡村的发展有了新目标。不再只是单纯地依靠改变乡村外在面貌来追求特色,而是综合多个核心要素,发掘乡村特色文化、风俗、历史,将其融入到景观中,打造特色景观,既能实现乡村文化传承,又能够打造特色乡村,带动乡村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4],促进城郊乡村三产的有机融合,对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有很大促进作用。但在目前郑州城郊乡村的景观设计中,村落特色挖掘比较片面,景观建设存在雷同,千篇一律的现象。

3.3. 决策和使用主体单一

城郊乡村公共空间的主要使用人群是村庄内和附近的居民,也会有城市的居民在周末节假日到城郊游玩。主要的服务人群还是村落居民,因此要想打造宜居的景观环境,居民的意愿是首要的。以人为本是设计的出发点,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与人密不可分,好的景观是可以起到与人互动、给人精神安慰,安抚人心的作用。乡村是村落居民的主要生活场所,有许多城郊乡村的年轻人外出务工,乡村只剩老人和儿童。近年来,由于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村中的人回流,许多乡村有自己的产业链,带着村民一步步富起来,村庄景观也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特色。在这样一个潮流中,不少村庄在建设时,只是政府领导直接号令进行景观规划,盲目照搬城市和其他乡村景观设计。没有对村庄内的居民进行走访,没有充分听取居民意见,了解居民需求,致使许多景观设施流于形式,并未得到有效使用,许多公共空间的景观设施逐渐成为摆设,加之不能得到有效的后期维护,也就显得杂乱破败。

4. 郑州城郊乡村公共空间营建策略

设计的终极目标是功能性和审美性的有机统一。景观设计是为人的居住环境进行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给人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同样也追求功能性与审美性。针对上述郑州城郊乡村公共空间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几点问题,给出以下空间设计营建策略。

4.1. 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当前郑州城郊乡村景观设计在建设的过程中,随着乡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绝大部分乡村的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这也就说明城郊乡村的建设应该提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5]。景观规划中基础设施涵盖了交通、经济、文化、环保等诸多领域,各个领域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形成一套完备的系统,因此想要有效地对城郊乡村景观进行合理规划,首当其冲的便是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还要根据各村落实际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展开建设工作[6]。就如垃圾处理和公厕这方面,乡村不比城市居民居住的集中,垃圾处理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乡村中住户分散,也没有专门处理垃圾的工作人员,近些年我国关注乡村建设,在乡村中配备了统一的垃圾桶。但是,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垃圾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目前郑州许多城郊乡村中设置的垃圾桶已经损坏,无人管理,还是有生活垃圾被投放在村内的沟沟壑壑里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住户收集–村落统收–乡镇集中处理”(见图1)的方式对居民的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并在合适区域建立附近村镇共同使用的垃圾处理厂以及沼气池,达到废物利用的效果。还有交通方面,城郊乡村在交通方面受到城市的影响,与城市连接的主干道

Figure 1. Flow chart of “household collection-village unified collection-township centralized processing”

1.“住户收集–村落统收–乡镇集中处理”流程图

通对乡村建设有重要作用,这方面的基础设施更应完善。按规范增加路灯数量,设置太阳能板路灯以节建设是相对完善的,但并未很好的辐射到村庄内部,村庄内部路面破损严重,路灯数量少,灯光弱。交约资源,对路面进行修缮,为保留城郊乡村的错落面貌,不应过渡硬质化,采用渗水铺装,对一些田间小道可采用传统的土砖或者石料铺设等。

4.2. 因地制宜,重塑历史记忆

教育讲究“因材施教”、材质讲究“因材施艺”、景观建设讲究“因地制宜”。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乡村建设各不相同,这种不同受到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多种因素的交叉影响。郑州处于中原,地势平坦,起伏很小,乡村最多的就是一望无际的田地。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建设应更多地采用中原地区特有的风格和材质,河南建筑风格明显,以砖瓦为主。

故事的发生离不开人、事、物,历史故事造就了历史记忆。记忆由时间、人物、事件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乡村记忆受到社会环境的作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表现出社会性的特征[7]。空间作为记忆的载体,不论是当地建筑还是居民活动空间都是文化和历史的沉淀。郑州是典型的现代化城市,但也不乏文化底蕴,如黄河文化、嵩山文化、黄帝文化、商代遗址、少林寺文化等等。中原腹地,文化内涵深厚。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许多历史文化销声匿迹。针对这一点郑州城郊乡村公共空间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和挖掘历史文化,将文化融入村落公共空间中,留得住乡愁,展现出特色。如马渡村(见图2)、泰山村(见图3)等村落都是典型代表。以泰山村为例,距离郑州火车站仅有20公里,依托毗邻郑州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并整合了黄帝文化、孝道文化、民俗文化,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出了黄帝会盟祠、祈福台等公共空间,村庄的景观设计与文化紧密结合,不仅很好地打造了村落景观,还带动了周边村落的发展,几个自然村落呈现出一村一景、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产业的环境,景观环境中呈现出的乡愁与文化历史特色鲜明,是郑州城郊乡村景观设计的典型。

郑州城郊乡村中并不是所有的村落都像泰山村一样有浓郁的文化基础,在这些村落的公共空间设计上就要做到因地制宜。可以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如郑州城郊乡村多为平原,则可以通过打造田园观光,果蔬采摘体验等,乡村景观以突出的源于自然、根植自然、回归自然,全方位诠释城郊乡村的天然特点。其次还可以利用当地的原始材料,如石材、土砖、竹子等来进行景观设计,用天然材料打造特色景观,也是凸显特点的有效方式。

Figure 2. Madu Village

2. 马渡村

Figure 3. Tianchi diagram of Taishan Village

3. 泰山村天池图

4.3. 推动民众参与决策和建设

城郊乡村公共空间的主要的使用人群是村庄内部和附近村庄的居民,也会有附近城市的居民和外地游客在周末或节假日到城郊游玩。但是城郊乡村公共空间主要的服务人群还是当地及附近村庄的居民,因此要想打造宜居的景观环境,当地居民的意愿是首要的。城郊公共空间是村民们的共同区域,在建设时候主要参与决策的就是村民,以人为本是设计的出发点,景观设计与人密不可分,好的景观是可以起到与人互动、给人精神安慰,安抚人心的作用。乡村是村落居民的主要生活场所,有许多城郊乡村的年轻人外出务工,乡村只剩老人和儿童。近年来,由于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村中的人回流,许多乡村有了自己的产业链,带着村民一步一步富起来,村庄景观建设也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各自独有的特色。在这样一个景观潮流中,不少村庄在建设时,只是政府领导直接号令进行空间规划,盲目照搬城市和其他建设良好的乡村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没有对村庄内的居民进行有效走访,没有充分听取当地村民的意见以及不了解居民真正的日常生活和生产需求,不知道村民真正需要的景观环境是什么,致使许多公共空间景观设施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内在。因此在进行城郊乡村公共空间设计时首要的切入点就是与居民沟通,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将设计师的设计想法以及设计的最终效果通过制作模型、VR展示、宣传画册、宣传演讲、网络等多种方式传达给当地村民,让他们能够十分直观地看到自己生活的公共空间在建设完成后的样貌,从而调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打造出的景观才能够得到居民们的充分利用,才是真正适用于城郊乡村的景观。

4.4. 打造不同使用主体的共享空间

城郊乡村的公共空间是村中居民日常主要的生活交流空间,城郊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功能主要用于描述景观提供给人类的并且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的服务的能力,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8]。城郊乡村公共空间最大的特点就是随机性和多元性,乡村的同一个公共景观区域可能会在不同时间担任不同的功用。这个功能是复杂多变的,同一个广场空间白天可能会被用来晒粮食,晚上可能就是供儿童玩耍、老人跳广场舞、文艺汇演等的活动场地[3]。例如许多村落还会保留古戏台这样的活动区,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保留其在村落中的底蕴,可以利用戏台的结构和前台广场,打造成文化广场,对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并增加照明设置和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满足老人纳凉休息、儿童玩耍嬉戏、演讲表演等的文化娱乐场所。将传统单一功能的设施多功能化,提高空间利用率。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老人和儿童作为乡村的主要使用主体,在进行公共空间建设时应兼顾老人和儿童。一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都在打造适老适幼城市,我国部分城市也一直在探索“老友共生”模式,而对于城郊乡村中对于这种模式的探索尚不明朗。老人各个方面的辨识度下降,在相关老人的景观建设时要更加注重色彩以及标识的易识别性。儿童则更多的是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很强,鲜艳的色彩和形态各异的设施建筑等就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老人和儿童的心理需求也是有相似性的,总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家庭感、安全感、文化娱乐需求[9]。以广场为例,城郊乡村的广场是大型聚集中心,可以将广场通过抬高和降低的方式划分区域,尺度上的减小在视觉和心理上增加安全性。儿童玩耍地方尽量设置成下沉空间,以保证家长能够直接看到孩子的位置保证孩子安全。广场上的铺装是很值得利用的一部分,铺装的铺设方式、选材、色彩、纹理、图案等等都是景观组成的重要部分。以材质为例,竹木材这种亲近自然的材质,视觉上给人柔和感、亲切感;石材则是硬朗的。不同空间选材要根据空间功能合理选择。

5. 总结和展望

综上所述,郑州城郊乡村在公共空间景观建设方面应多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完善的基础前提下打造多功能、多主体活动的健康空间,增加景观功能,重塑城郊乡村公共空间的景观活力。因地制宜、因材施艺,充分挖掘当地历史特色,唤醒历史记忆,建设千村千面的城郊乡村,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充分考虑当地村民的真实意愿,增强村民的认同感,打造真正适合村民日常生活生产互动的公共空间景观,更好地服务村民。

一直以来郑州城郊乡村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论是在景观规划还是在乡村产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城郊乡村在景观定位始终以“源于自然、回归自然”为引导,郑州市近年来也为乡村振兴发展制定了详细规划,加之城郊乡村建设更是受到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两方面的资源倾向,有政策指引、资源倾向、技术支持、文化积淀的郑州城郊乡村在公共活动空间上的建设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注 释

①图1来源:作者自绘

②图2来源:http://www.hbyllh.cn/news/131.html

③图3来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3%B0%E5%B1%B1%E6%9D%91/17046?fr=aladdin

参考文献

[1] 乔丹. 山东省城郊型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建筑大学, 2018.
[2] Li, W., Zhou, Y. and Zhang, Z. (2021) Strategies of Landscape Planning in Peri-Urban Rural Tourism: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Villages in China. Land, 10, Article 277.
https://doi.org/10.3390/land10030277
[3] 刘伊凡, 吕思维, 吕研. 城郊乡村公共空间特征及营建策略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 32(15): 237-240.
[4] 张攀虎.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策略[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2, 33(10): 129-131.
[5] 赵顿, 汤婷婷, 林玲. 基于角色认同理念的城郊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研究[J]. 现代农业研究, 2021, 27(2): 12-14.
https://doi.org/10.19704/j.cnki.xdnyyj.2021.02.005
[6] 田芬芬.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美丽乡村建设优化策略探索[J]. 大众标准化, 2022(16): 49-51.
[7] 鲁倩. 郑州近郊区社区规划中乡村记忆重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长安大学, 2014.
[8] Zheng, J., Na, L., Liu, B., Zhang, T. and Wang, H. (2021) An Ecological Service System Based Study on Suburban Rural Landscape Multifunction. Land, 10, Article 232.
https://doi.org/10.3390/land10030232
[9] 孙小翔, 朱传华, 都伟, 任欣欣. 老幼共生背景下的居住区公共环境调查研究[J]. 建筑与文化, 2019(7): 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