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基于“智慧课堂 + 医学元素”与“原理”课的融合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Cours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in Medical Colleges—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Wisdom Classroom + Medical Elements”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DOI: 10.12677/ae.2024.146910, PDF, HTML, XML, 下载: 39  浏览: 73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窦爱丽, 张龄润: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云南 昆明
关键词: 医学“原理”课教学智慧课堂Medicine “Principle” Teaching Wisdom Classroom
摘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实现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原理”课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思政教育与医德教育融合不够等问题。本文在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师生的基础上,分析了医学院校“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医学院素融入“原理”课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从“‘智慧课堂 + 医学人文趣事’优化课堂导入、‘智慧课堂 + 医学知识’创设学习情境、‘智慧课堂 + 医德实践培养’激发学生参与度”三个维度提出提升医学院校“原理”课教学时效性的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医学生高尚医德、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Abstract: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is the key course to morality education and to cultivate people by casting soul.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Principle” course in medical colleges, such as emphasizing theory, neglecting practice, and insufficient integration of political thought education and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Principle” course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integrating medical college elements into the teaching of “Principle” course.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medical students’ noble medical ethics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with Marxist principles,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ree aspects: “Wisdom Classroom + medical humanities anecdotes” to optimize introduction, “Wisdom Classroom + medical knowledge” to create learning situations ,”Wisdom Classroom + medical ethics practice” to stimulat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degree.
文章引用:窦爱丽, 张龄润. 医学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基于“智慧课堂 + 医学元素”与“原理”课的融合[J]. 教育进展, 2024, 14(6): 154-15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6910

1. 引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重点在于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等医学院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医学技术人才为目标,医学生同其他领域学生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是医学事业的研究者和践行者,在将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要成为医疗行业的从业者,成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对于他们而言,最大的使命是治病救人、医学报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因此,在智慧课堂背景下,只有把握医学生的专业和职业特性,充分引导他们将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同职业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思政课程发挥切实、深入的育人作用。

2. 医学院校“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掌握医学院校“原理”课程教学现状,笔者在云南某所医学院随机抽取100名医学专业学生和10名思政课教师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10份(教师10份、学生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教师10份、学生98份),访谈师生30名(教师5名、学生25名)。调查问卷为自编“医学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效性调查”教师版和学生版,均为14题,从“原理”课教学内容、方法、形式、效果等方面对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进行调查,得出结论如下:

(一) 医学生多数为理科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辩证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有所欠缺,在理解思政课中的理论知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通过访谈某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师得出,从“原理”课理论考试情况来看,思政课教师普遍反应“原理”课考试成绩较其他思政课考试成绩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不够,如只“记住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这些抽象概念但不会运用”,更不能自如地将原理内容同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原理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多选)”时,56%的学生选择“与学生思想需求实际联系不够紧密”、67%选择“内容单调枯燥,缺乏创新”、40.9%选择“理论空洞抽象,没有或很少与实践相结合”;问及“您觉得从‘原理课’学习中自身哪些方面有提高”时,有45.8%的同学选择了“政治理论水平”这一选项,23.6%的学生选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说明医学生对“原理课”理论知识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而实际运用吸收内化还有待提高。因此,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原理”课需要思政课教师能够贴合医学生专业实际,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医学元素、医学案例,用学生听得懂的话语、熟悉的教学案例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以增强思政课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 医学生专业课程多、任务重、时间精力有限,故将主要精力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在思政课中抬头率、参与率、互动率低,在思政课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如当问及“目前学校开展思政课教学比重”时,57.3%的学生选择“思政课占比较大,挤占了专业课的学习”,只有38.9%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安排合理,只要自己合理安排时间思政课和专业课可以很好平衡,”这一方面反应出医学生专业课业务繁重,一方面也说明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平衡各科目的学习时间,因此,可以在“原理课”教学中适当融入医学元素,用医学生熟悉的案例、数据来阐释抽象的理论,以达到思政课和专业课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目的。

(三) 学生对思政课程认识上存在偏差,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思政课、到底要学什么、以及学了有什么用,如当问及“你认为学习‘原理’课对你成长的帮助”时,46%的学生选择“很大”,48%选择“一般”;当问及“您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如何”时,35%选择“完全接受”、56.2%选择“理论上接受,现实不接受”。这说明学生对思政课还不够重视。因此,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侧重将培育医学人文精神作为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有针对性地和医学生培养目标契合。

3. 将医学院素融入“原理”课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医学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关系,有着基于人的内生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探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为现代医学的存在与发展奠定科学的哲学基础,提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现代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以维护生命健康和预防治疗疾病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科学,更加关注生物、心理、社会等综合因素,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医学模式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逻辑有一定相容性,二者的融合的存在可能性。

一方面,将医学院素融入“原理”课教学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在“原理”课教学中,通过挖掘、提炼、融入医学元素,能够逐渐打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刻板印象,在教学中,准确、充分挖掘医学专业中蕴含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专业思想、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把生动史实、模范人物、伟大精神等思政素材变成鲜活教材,深挖医学中蕴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让学生从根本上弄明白医者仁心、家国担当、诚信等思政元素之所以必然的原因,自然引出医学专业课程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元素,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对理论的实际认同感,使学生对学过的理论谨记在心,并融汇为自己的内在综合素质,切实在学习中有所收获,转化为外在行为,在生活和实践中真正体现其价值,同时,将“高大上”的理论落到实地,在增长见识的同时,改变学生对“高大上”理论事不关己的思想,正确引导学生处理理想抱负与现实的关系,脚踏实地去行动,达到育人效果,提升思政课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

另一方面,医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特别是哲学元素,这为将医学院素融入“原理”课教学提供了可能。如中医的阴阳学说、辨证论治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黄帝内经》《难经》的体现了类比思维,“元气说”和“五行说”体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中国抗疫中的群众动员等,都蕴含着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原理”课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从根本上明白医者仁心、家国担当、诚信等思政元素思政元素之所以必然的原因,也就是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医者仁心、家国担当等医学人文精神是这么,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推崇这些医学人文精神以及如何推崇,这样才能自然引出医学专业课程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元素,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切实把握好学生学习过程中“智”与“德”的关系,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4. 智慧课堂背景下提升医学院校“原理”课教学时效性的教学策略

(一) “智慧课堂 + 医学人文趣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在医学生的思政课教学中,采用“智慧课堂 + 医学人文趣事”导入课程,采取更加形象生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以理解抽象的哲学理论[3]。如在讲授“认识的辩证运动规律”时,通过雨课堂推送视频中医的灵魂法则“辨证论治”和医圣张仲景的故事,让同学们了解作为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的辨证论治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们对某种疾病的认识与实践的辩证运动过程,这样既能避免学生对“原理”课程抽象、空洞、难于理解的问题,也能激发医学生学习热情,学以致用;再比如,在讲授“真理与价值”时,通过智慧课堂播放视频《生命的叩问》,设计问题“如何理解医学家孙思邈提出的‘大医精诚’?”等让学生体会“关爱生命、救死扶伤、医乃仁术”的医学人文精神,以问题“医学生为什么要有人文精神”为中心讲解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二) “智慧课堂 + 医学知识”创设学习情境

充分挖掘医学元素,结合医学生的专业实际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医学有关的案例进行教学。如在讲授“对立统一规律”时,引导学生讨论“中医与西医的差异与融合”,使学生通过医学案例体会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讲授“发展”这一内容时,可结合医学领域案例加以说明,如通过比较“传统碎石”和“激光碎石”两种碎石技术得出,“传统碎石”则是不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旧事物,“激光碎石”是符合社会需求的新事物,总结出得出“激光碎石”技术更符合事物发展前进的趋势,是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表现,进而得出“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再如讲授“事物的普遍联系”时,选用临床误诊病例、整体护理来、新医改方案等来讲解等。通过视频案例、动画、VR技术等辅助技术将医学相关知识融入到“原理”教学中,使学生真正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教条、也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我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 “智慧课堂 + 医德实践培养”激发学生参与度

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对民情、党情、国情、世情的把握不能仅停留在认识上,还要落实在行动上[4]。在实践教学中,摆在青年学生面前的往往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具有强烈针对性和现实性,要通过实践教学的手段引导青年学生摆脱“书中的知识脱离生活”的粗浅认识,激发他们改变现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思政课在青年学生心中真正实现去虚向实、由表及里,不断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民族情结与家国情怀。医学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可结合学生专业实际,涵养医学生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医学品德,如线上举行医学生誓词诵读PK赛、颂唱医学歌曲、法律知识讲座,线下举行手绘解剖图、参加公益性医疗活动、参加义诊活动、向遗体捐献者致敬、授医士服、授护士帽等,引导学生加强自身医德修养,不断提高医德水平,逐步向更高层次医德境界迈进,正如白求恩写到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选取3个班进行试点教学,在试点班级开展了“中国抗疫的哲学原理——对立统一规律”从“中医的辨证论治看认识的过程”“民族医药的传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个专题的教学,并设置对照组,通过随堂测试、课后测试、课堂互动、学生感悟等途径了解“原理”课教学时效性。通过对照实验得出,试点班级的随堂测试、课后测试平均分高于普通教学班,弹幕、随机抢答、问题回答等课堂活跃度高,多数学生反映用医学元素、案例来解释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相关知识点,更易于接受。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新时代思政课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将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是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以“原理”课与医学融合为切入口,分析医学元素融入“原理”课的实践路径探索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关键环节,打造经典教学案例,在把握学生接受方式和接受特点,在推动讲好党的创新理论上下功夫,进而不断增强课程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基金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将医学院素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探究(项目批准号:2023J1408);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院级教学建设项目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YJ2023YL005)。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 新长征(党建版), 2021(3): 4-13.
[2] 杨秀萍.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前提、途径与机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1(12): 87-91.
[3] 陈科宇. “互联网”助推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基于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J]. 教育现代化, 2019(86): 243-244.
[4] 王慧燕. 医学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J]. 高教学刊, 2018(14): 188-190,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