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及传播研究——以良渚文化为例调研
Research on the Impact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the Asian Games—Taking Liangzhu Culture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jc.2024.123092, PDF, HTML, XML, 下载: 21  浏览: 29 
作者: 李则萱*, 朱叙颖: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叶涵心, 王俪霖, 王锦龄: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关键词: 杭州亚运会良渚文化传播影响建议Hangzhou Asian Games Liangzhu Culture Dissemination Impact Recommendations
摘要: 良渚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的传承不仅利于人民文化自信的增强,更利于中国以积极的国家形象面向世界。而在科技支撑讯息发展迅速的今天,文化的传承不能固步自封,而应积极创新,顺应时代潮流方能笃行致远。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典,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会。因此,借助杭州亚运会的“东风”,深入挖掘良渚文化内涵以及其有效传播途径势在必行,只有将保护、传承、利用与现代化、数智化相结合,才能使良渚古城遗址活起来。
Abstract: As the cradl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Liangzhu culture is steeped in a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bolstering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a positive global perception of China. Amidst exponential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ltural inheritance necessitates active innovation to align with contemporary trends. The Hangzhou Asian Games is not merely a sports event but also an avenue for cultural exchange. Consequently,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and efficient dissemin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via the Games are imperative. By harmonizing protection, pre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with modernization and digitalization, the Archaeological Ruins of Liangzhu City can genuinely flourish.
文章引用:李则萱, 叶涵心, 朱叙颖, 王俪霖, 王锦龄. 亚运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及传播研究——以良渚文化为例调研[J]. 新闻传播科学, 2024, 12(3): 573-583. https://doi.org/10.12677/jc.2024.123092

1. 调查背景

1.1. 良渚文化传承创新的必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国家自立自强,文化力量不可或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深挖掘”,更要“更鲜活”,这就需要文化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因此,借助杭州亚运会契机,深入挖掘良渚文化内涵,将保护、传承、利用与现代化、数智化相结合,让良渚古城遗址活起来,进行一场传承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统筹保护创新与发展的非凡实践值得一试。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委员说:“要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转型,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上线上云,扩大文化消费群体的覆盖面。同时,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精准度,向人民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品质精良的数字化文化产品。” [1] 。将良渚文化的传播方式同科技手段紧密结合起来,在现代社会加强对良渚文化传播的重视,构建起合理有序的传承系统是推动良渚文化长盛不衰的正向手段。

1.2. 亚运会助推良渚文化的传承创新

当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利于良渚文化的创新式传承,亚运会是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展示窗口,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悠远绵长与博大精深。“大型体育赛事已经不再是一场单纯的竞技活动,也更多地渗透了许多文化、情感、政治、经济等因素的交流与合作。随着中国大国地位的不断崛起和上升,这也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窗口,成为我国政府展示自身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的机遇,同时也成为传播与弘扬中国文化、开展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2] 亚运会作为备受瞩目的国际性盛会,其相关宣发途径与良渚文化的深度融合是良渚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性突破。

1.3. 良渚文化传承创新的新途径

当今社会,短视频已成为人们接受新信息和新知识的重要方式,极具文化渗透力、传播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以其巨大的用户流量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从纸质媒介的式微到电子媒介、数字媒介的兴起,社会主导媒介的表达形式开始从文字符号向图像符号转变,形成了媒介环境的图像化趋势 [3] 。在新媒体平台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合理利用各大平台宣传发扬良渚文明,让良渚文明更具广泛传播性和公众熟悉度,是传承创新良渚文化的有效途径。范红和周鑫慈认为,“短视频具有创新融合式传播,实现传统文化日常融入;多模态化内容呈现,共享传统文化的意义空间;UGC与PGC互补,融合趣味性与专业性表达;沉浸式文化体验,形塑传统文化传播景观等特点” [4] 。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数字媒体影响力日益扩大的今天,数字媒体技术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高效媒介,利用新型技术助推良渚传统文化的传播,既能够实现其影响力上质的飞跃,也能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力,符合当今时代潮流。

2. 调研目的

本项目致力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与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手段,深入挖掘良渚文化的历史内涵与独特价值,进而为其广泛传播和持续发展贡献积极力量。通过对良渚文化的传播,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华文化的内在逻辑与外延表现,增强中国人民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同时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提升其在全球文化舞台上的认知度、影响力和竞争力。

并通过良渚文化的宣传和推广积极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此外,本项目的实施将以青年群体作为核心传承力量,借助新媒体平台作为主要传播渠道,有助于增强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国内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认识。

3. 调查对象、内容及方法

3.1. 调查对象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博物院及良渚文化遗址工作人员、良渚文化遗址讲解志愿者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受众和学习者:良渚博物院及良渚遗址公园游客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潜在受众:部分其他地区居民

3.2. 调查内容

1) 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与传播”的研究:① 关于“传统文化传承”在理论层面的相关研究。传统文化传承的特征具有集体系统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时代意义,是新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

2) 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及传播”实践方面的研究:① 实现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及传播,利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过程进行研究;② 利用完善并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进行研究;③ 利用文化遗产数字化对于寻找传承传统文化新途径进行研究;④ 利用不同传播平台进行研究。

3.3. 调查方法

3.3.1. 文献研究法

搜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梳理近十年来学术界关于文化传承创新的相关研究并归纳主要问题。相关研究包括: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文化遗产开发的方式,文化遗产利用的手段和意义,如何有效进行文化传承创新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3.2. 教育调查法

调查问卷、个案访谈。针对良渚遗址志愿者、游客、亚运会运动员等各年龄段的人,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分析亚运会文化元素在不同人群中的影响力,以及因为亚运会了解或进一步认识良渚文化的人数占比,大家想了解良渚文化的方式统计。另外通过个案访谈采访群众了解良渚文化后的心态想法,有没有进一步学习甚至传承的观点。

3.3.3. 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问卷,得出结论。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再次分析讨论问题,参考结合相关研究资料,提出合理的建议。

3.4. 调研样本

经网络收集和线下抽样调查,共获问卷样本93份,访谈问卷25份,基本涵盖各年龄段与各类职业。

4. 调查结果

4.1. 问卷结果分析

4.1.1. 关于良渚文化传播的问题

本题为多选题,因此选项频数百分比的总和超过100%。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文化宣传方式多为单向传播,互动性弱”为最突出的问题,其占比40.43%;“各类活动开展地点以杭州为主,在外地难以接触以和参与”以及“良渚文化专业度较高,展板内容/讲解服务不够通俗易懂”同样为较为突出的问题,两者分别占比37.23%和31.93%。而在“其他”选项里有受调查者留言,提及宣传力度低、缺少讲解员等问题,此类问题有碍于良渚文化的传播。见表1

Table 1. Issues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表1. 良渚文化的传播问题

4.1.2. 关于了解良渚文化的途径

从该题的选项统计来看,主流媒体平台和移动社交媒体平台在文化传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具体来说,“主流媒体平台:官方新闻、专题纪录片等”的受欢迎程度达到了73.4%,而“移动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公众号、小红书、b站等”也紧随其后,占比达到了72.34%。这充分说明了在数字化时代,大众传媒和网络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人们通过他们参与到互动交流中,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文化的传播。除了这些传统的媒体平台,实地参与文化活动的方式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游玩打卡”和“实地探访”分别占比21.28%和12.77%,说明许多人仍然热衷于走出家门,亲身感受文化的魅力。而“文化体验活动:考古体验、竹筏模型制作、玉器切割体验等”也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占比达到了18.09%。此外,数据显示“参与相关志愿活动”和“文字资料:书籍、杂志、教材等”占比都达到了18.09%,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和购买文字资料、文创产品来获取和理解良渚文化。见表2

Table 2. Various accesses to the Liangzhu culture

表2. 了解良渚文化的途径

经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年龄与个体获取文化传播的途径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通过图1展示,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不同年龄群体在获取文化信息时表现出的差异性。图1中右侧的坐标轴自上而下分别对应着18~28岁、29~45岁、0~18岁、45~64岁以及64岁及以上的年龄段。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传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涵盖了主流媒体平台、志愿活动等多种渠道。这些发现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年龄群体在文化接受和传播方面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Figure 1. Approaches to exposure to Liangzhu culture at different age groups

图1. 不同年龄段了解良渚文化的途径

4.1.3. 通过亚运的宣传,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哪些方面有所增进

经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年龄对于个体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具有显著影响。根据图2,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0~18岁年龄段的群体在传统文化起源和种类方面的了解增长最为显著。而在18~28岁年龄段的群体中,虽然他们在传统文化起源和种类方面的了解也有显著增长,但相比前者,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分布地区的了解占比有所减少。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个年龄段,传统文化起源和传统文化种类的了解占比均较高,这可能与良渚文化的深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然而,在64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中,对于传统文化起源的了解占比有所降低。

Figure 2. Increases in understanding of various aspec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t different ages

图2. 不同年龄对传统文化各个方面了解的增加程度

4.2. 访谈问题分析

团队通过对一系列良渚志愿者的专题访谈发现了在良渚文化的宣传过程中志愿者团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讲解员岗位上的志愿者们在义务讲解的过程中极大地加深了游客们对于良渚文化文物及遗址的了解,亚运会之后良渚博物院的客流量大幅度增长,充分表现出了亚运会的热度以及宣传成果对良渚文化传播效力的积极影响,不仅是在中国,更在世界。据访谈了解,良渚博物院也吸引了许多海外游客,这不仅是良渚文化影响效力的扩大,更代表着中华文化以更加崭新的面貌面向世界,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和号召力。良渚博物院牢牢抓住了亚运会的流量与热度,以其自身优秀的文化遗产内容为优势,借助丰富的文化活动和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创周边,充分发挥着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极大推动了良渚文化的正向传播。

在专题访谈中,良渚有话说团队采访了许多游客,来自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行业以及不同的文化学历背景。大部分游客来到良渚遗址是由于抖音、b站等新媒体的推荐,良渚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选择与新的数字传播平台进行深度融合,使数字技术成为良渚文化的新载体,为良渚文化的新型传播提供新的动力。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网络媒介日益成为信息传播最普遍、最重要的媒体,其社交功能及其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研究生王志威在题为《“中国人在线”: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中国国族认同的话语生产》的发言中,聚焦于社交媒体平台的话语问题进行探讨 [5] 。这无疑是社交媒体平台在新时代发挥出源源不断能量与魅力的有力佐证。绝大部分游客在访谈中都有提到刷到过关于亚运的良渚宣传视频,亚运本身自带的巨大流量和社会关注度使得良渚文化在社会聚焦度方面占据了优势。良渚文化通过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将保护、传承、利用与现代化、数智化相结合,利于实现良渚文化的多途径、多形式的数字化传播。而在问到游客是否了解良渚文化的中心地点以及相关问题的时候,得到的回复基本是不了解,这侧面反映出来良渚文化知识宣传的不到位以及传统文化的式微。大部分游客因亚运契机来到良渚遗址,了解良渚文化,而在热度退却之后能否真正提高公众对良渚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提高良渚文化的知名度是良渚文化传播方面需要一以贯之的努力方向。良渚文化已经初步打开了知名度和传播广度,坚持将良渚文化传承与传播同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同时代发展趋势相结合是促进良渚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的正向手段。

此外,团队还对未到过良渚的民众进行了访谈。从以上两个访谈内容可以看出,良渚文化在不同人群中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但整体来看,良渚文化的影响和传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受访的大学生对良渚文化有着较为积极的初印象,认为其具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这表明一部分年轻人对本土文化具有一定的认同感和兴趣;然而中年群体对良渚文化的印象相对较为简单,仅认为其属于史前文明,对具体内容了解不多。这反映了部分人群对本土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有限,存在认知上的欠缺。对于良渚展品,受访者对于良渚博物院和良渚遗址了解有限,大多数只知道有出土的文物。关于良渚元素在亚运会中的呈现,多数受访者只了解吉祥物“琮琮”。反映出对于一些特定的文化元素,广大民众尚未有深入了解。虽然良渚文化作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人们所认知,但其深度了解和广泛传播仍有待加强。需要通过更多的教育、宣传和媒体渠道的介入,提高公众对于良渚文化的认知度,进而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5. 调查结果

5.1. 亚运背景下良渚文化的影响及传播现状

5.1.1. 良渚文化影响力扩大,传播渠道拓宽

亚运会期间,大家了解良渚文化的主流方式有以下几种:一、主流媒体平台。这主要包括官方新闻和专题纪录片等形式,例如央视网站、新浪网站以及《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良渚》这类将良渚文化娓娓道来的主题纪录片;二、移动社交媒体平台。这主要涵盖了公众号、小红书、抖音、b站等大流量媒体平台。不论是公众号的推文中抓人眼球的大标题,或是抖音、b站上的精彩剪辑,都在以新媒体的力量推动良渚文化的传播;三、各类主题活动,包括主题讲座,研学行动,主题市集、马拉松等一系列活动。良渚七月份的“不忘初心再出发·喜迎亚运共奋进”主题定向赛活动便是其中典型,不仅充分展现了良渚盛景的魅力,还推动了亚运热度的增长。这些传播方式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模式,而是以创新式的传播渠道为良渚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力量,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力。

在调查中发现,有43.01%的受访者经亚运宣传之后对良渚文化的了解程度有了较多或丰富的增长,这是亚运会多渠道多角度创新宣传方式的正向成果,体现亚运对良渚文化的有效宣传和正向反馈。此外良渚文化巧妙的运用了亚运背景下新媒体的热度,趁势而上,将其当作文化传播的有力载体,大大拓宽了传统文化本身固有的传播渠道,其实是值得其他亟待改良传播方式、扩大知名度与影响力的优秀传统文 [5] 化借鉴的。此外,良渚文化巧妙的运用了亚运背景下新媒体的热度,趁势而上,将其当作文化传播的有力载体,大大拓宽了传统文化本身固有的传播渠道,其实是值得其他亟待改良传播方式、扩大知名度与影响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借鉴的。

5.1.2. 亚运背景下良渚文化民众普及度提升、推广力度加大

在最能代表杭州文化的景点的样本统计之中,“西湖”、“良渚遗址公园”、“灵隐寺”稳居前三,侧面反映出了亚运宣传过后大家对良渚古城遗址的认可度上升,并将其当作杭州的代表性景点。在调查中发现,49.46%的样本知道了亚运会吉祥物琮琮代表的是良渚文化,这其实体现了亚运对良渚文化的正向宣传带动作用。

亚运会将良渚文化中的代表性器物玉琮元素融入到吉祥物之中,有效宣传了良渚文化,并增强了亚运会的人文气息和历史底蕴。通过将良渚文化融入亚运会吉祥物等相关文创周边设计的方式,利用亚运会的高曝光度和持续热度,顺势推广良渚文化,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且高效的文化推广形式。除亚运吉祥物以外,亚运会奖牌湖山灵感也源自良渚文明,其间展示的江南山水景观风采卓绝。在调查样本参观良渚遗址或者博物馆的原因中,“风景优美”占据69.57%,其实也离不开设计精妙的湖山奖牌的有效助力。正是这些有更高关注度的亚运物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良渚之美、近距离接触到良渚文化。除此之外,亚运会让天南地北的人齐聚杭州,客观促成了良渚古城遗址的客流量上涨,大体量的游客人数使得良渚文化有了更高效的传播速度和更好的宣传效果。亚运会所应用实施的更尖端的信息技术也大幅提高了信息流传递速度,使得良渚文化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5.2. 亚运会背景下良渚文化宣传出现的问题

5.2.1. 良渚文化在传播范围上存在地域局限

虽然亚运会增大了良渚文化的宣传的力度,但仍然没有较好地改善传播范围中存在的地域局限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传播受众存在区域局限。53.69%的受访者认为良渚文化宣传时所举办的活动,如各类实践活动、良渚讲堂、良渚音浪嘉年华等,主要在杭州市进行,外地(尤其是外省)的居民难以接触或实地参与,在对于未曾到博物院或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原因调查中,有58.57%的受访者表示位置偏远和交通不便是主要原因。二,由于地域局限造成传播内容窄化,导致不同地区信息差的存在,还可能削减不同区域居民对了解良渚文化的兴趣与热情。

5.2.2. 良渚文化的宣传互动性不足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良渚博物院中志愿者团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讲解员岗位上的志愿者们在义务讲解的过程中极大地加深了游客们对于良渚文化文物及遗址的了解,然而,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有32.26%的受访者认为良渚文化专业度较高,展板内容、讲解服务不够通俗易懂。其次,在举办的宣传活动中,大众参与度并不高,这可能是由于宣传方式单一、活动内容吸引力不足等原因导致的。调查中显示,78.49%的受访者表示从未看过相关的宣传直播也没有参加过线下的活动,而只有2.15%的受访者既观看了直播也参与了活动。这表明我们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5.2.3. 良渚文化宣传内容和方式吸引力不足

良渚文化对人群的吸引力源于认同感,受个人爱好和宣传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调查显示,仅30.43%的游客因对良渚文化感兴趣而参观,18%的受访者认为宣传内容吸引力低。对于亚运会中的良渚元素,大众对吉祥物认可度较高,对音画较感兴趣,但对火炬和奖牌的设计理念和代表文化了解较少。同时,由于宣传内容注重宏观而缺少细节,导致大部分受访者虽知亚运会宣传良渚文化,但难以具体说出宣传的内容,且对于良渚文化在宣传中的具体形象不甚了解——50.54%的受访者不知良渚文化吉祥物,97.85%的不了解火炬设计来源。对于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受访者表示在于宣传中缺乏具体了解良渚文化的渠道和地点,如不清楚良渚博物院和遗址公园位置,不知道“良渚古城”公众号等。

6. 调查建议

6.1. 扩大宣传渠道与创新传播方式

针对良渚文化在传播范围上存在的地域局限问题,可以通过增强区域文化联动、创新传科技播方式加以改善。

6.1.1. 增强区域文化联动

良渚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距离杭州市中心约一小时车程,如需乘坐公共交通,还需换乘公交车,交通较不便利,因此,为了突破线下活动的区域局限并扩大影响范围,与其他地区的文化机构、博物馆、文化中心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良渚文化的推广活动很有必要。值得一提的是,由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和上海博物馆联合主办上海博物院的“研色·良渚之夜”,成功地借助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平台,努力推动良渚文化走向世界,提升良渚古城遗址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圣地的国际辨识度、世界影响力,在增强区域文化联动上做了良好的示范。

6.1.2. 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性的良渚文化展览是提升其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美丽中国”单元为例,良渚文化展项展示了神人兽面像和琮、璧、钺仿制玉器,为国际观众提供了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窗口。良渚文化研讨会的举办,能邀请全球专家探讨良渚文化,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推动其发展,并促进文化的国际化传播。这样的研讨会有助于促进学术交流,加强国际间的文化理解与尊重。此外,我们可以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良渚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如与国外科研机构、博物馆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学术研究等项目,提升良渚文化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6.2. 全面提升游客实地与网络的文化参与度

针对良渚文化的宣传互动性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全面提升游客实地与网络的文化参与度加以改善。

6.2.1. 科普内容的通俗化

改进展板内容和讲解服务,将专业的良渚文化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展板设计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简洁明了的方式,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良渚文化的内涵。讲解服务也可以通过培训志愿者、提供更多活动手册、引导游客参与互动等方式,使得游客更易理解和接触良渚文化。此外,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对良渚文化进行数字化展示,创造出更具沉浸感和趣味性的展示形式,这不仅推动了良渚文化传播,也为良渚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可靠保障。

6.2.2. 增加互动体验项目

目前,良渚博物院已经利用了AR等现代科技手段位游客提供了富有趣味的导览和互动项目,为未来进一步开发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移动应用程序等技术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数字设备,游客可以观看虚拟重建的古城景观、触摸虚拟展品、听取解说员的解说等,让他们更加生动地了解和感受良渚文化。除了在数字技术领域开发良渚文化的互动体验项目,还可以针对良渚文化的手工制作工坊、考古体验等设计活动激发游客兴趣,还能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更深入地了解并亲身体验良渚文化,提升传播的互动性和吸引力。

6.2.3. 多元化宣传方式

不仅仅局限于线下活动,还应增加在线上宣传的力度。通过直播、短视频、社交媒体等渠道,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良渚文化。推出相关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良渚文化的相关知识,以及参与各种互动体验活动,如解谜游戏、AR导览等,这将为用户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体验提供便捷性和灵活性。这些在线平台可以展示良渚文化的精彩内容,同时提供互动功能,例如答题、评论、互动问答等,吸引更多人参与并获得反馈。

6.3. 综合提高虚拟与实体宣传多元化和创新性水平

针对良渚文化宣传内容和方式吸引力不足、良渚文化的宣传注重宏观而缺少有效细节的问题,可以从虚拟和实体两方面共同需求突破。在虚拟方面,提升宣传互联网媒体的多元化水平;在实体方面,提升实体文创产品的大众化创新水平。

6.3.1. 提升互联网媒体宣传的多元化水平

根据调查研究可知,主流媒体平台和移动社交媒体平台是群众了解良渚文化的主流方式。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的高效性和便捷性,进一步拓宽拓深良渚文化的网络传播渠道。首先,“良渚古城”这一公众号是宣传良渚文化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可以在宣传良渚文化的过程中对“良渚古城”等官方公众号也进行宣传,通过增加曝光度来提升知名度。同时,公众号的建设也极其重要。目前,“良渚古城”公众号已经定期推出系列宣传活动,整体内容建设较为完善,但对于公共视频号的建设仍需完善。根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26亿。从视频内容看,抖音平台覆盖了我国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的97.94%,相关视频数量超1.4亿 [6] 。短视频成为信息传播的有力载体,也成为了推动传统文化走向大众、面向新时代的无形推手。借助短视频的巨大流量以及平台的定向推广和扶持政策,推动良渚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可谓事半功倍。在短视频为主流量的当下,良渚可以聚焦时代热点,引入新媒体人才,提升短视频综合制作创新性,从而吸引更多流量,与知名博主、网络红人合作也不乏为增强宣传力度的方式,推出具有影响力的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良渚文化的独特魅力,引发年轻人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良渚文化在年轻人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激发更多人对良渚的探索和体验的热情。除此之外,可以通过与更多的拥有各年龄段受众主流媒体合作,如央视新闻等,共同制作更多的专题报道、纪录片、微电影等,展示良渚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这在保障良渚文化传播专业性和准确性的同时,大大扩大社会影响力。

6.3.2. 提升实体文创产品的大众化创新水平

文创产品的“出圈”可以有效地推动其背后文化的“出圈”。良渚可以结合文创市场销售热点(如考古盲盒、景点同款冰糕、DIY手工艺品等),挖掘良渚的文化特色,将良渚文化凝聚成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再充分利用此元素,加以美学设计,增强良渚文创产品的创新性、美观性和实用性。通过进一步整合良渚文化元素,设计推出更多有创意的文化衍生品和纪念品,使良渚文化渗透到大众日常生活中,从而增强良渚文化影响力,提升传播效率。此外,在亚运期间,可以充分利用亚运会的高曝光度,在文创产品专卖店设立专门的亚运主题良渚文创,充分利用亚运会的影响力,提升良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7. 结论

在亚运这一大型赛事的影响下,良渚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但也不可否认,良渚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定不足,具体表现在宣传范围存在局限、宣传方式互动性不足以及宣传内容和方式吸引力不足。

为了提升良渚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本研究提出以下策略性建议:首先,积极寻求与国内外文化机构、博物馆、文化中心等单位的合作机会,促进区域间及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形成双向联动效应;其次,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创新传播方式增加互动体验项目,使良渚文化的传播内容更加普及与亲民;最后,借助互联网媒体和文创产品等虚拟与实体载体的创新手段,加大良渚文化的传播覆盖度。

从良渚文化一步步走向大众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一条文化“出圈”的新途径——把握大型赛事举办的契机,借助数字化技术创新传统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多元渠道积极宣传优秀文化,文化以一种更为生动且接地气的方式面向大众。我们以良渚文化为例所作的探索是对机遇的肯定,也是对不足的反思,更是对未来的展望,相信在科技助力文化发展的明天,优秀传统文化“破壁”“出圈”不一定需要大型赛事为载体,也不再需要刻意的宣传,参观遗址成为自发的举动,运用APP等线上方式了解文化的内涵成为因兴而发的日常,当文化渗透到生活成为事实,宣传也就无形成了一种大众自我学习的过程。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吴丹, 王珏, 张明瑟. 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N]. 人民日报, 2024-03-09(007).
[2] 王军. 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3] 陈超, 董天. 中国传统民间游戏的传播困境及创新策略——基于媒介环境视角[J/OL].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10.
https://link.cnki.net/doi/10.19898/j.cnki.42-1704/C.20240318.04, 2024-03-26.
[4] 诸葛达维. 文化传承与创新突破: 戏曲短视频发展现状研究[J]. 华夏传播研究, 2024(1): 169-178.
[5] 毕耕, 何亚新, 张震. 加强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2022中华文化传播论坛综述[J]. 华夏传播研究, 2024(1): 391-403.
[6] 任城.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探析[J]. 传媒, 2024(5): 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