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平阴县体育公园规划设计
Planning and Design of Pingyin County Sports Park in Jinan City
DOI: 10.12677/design.2024.93306, PDF, HTML, XML, 下载: 33  浏览: 80 
作者: 刘大亮, 谭 烁: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关键词: 体育公园景观设计全民健身Sports Park Landscape Design National Fitness
摘要: 近几年来,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以及全民健身运动计划的实施,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身体健康与体育运动,体育公园逐渐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主要场所。本文以满足全民健身需要为出发点,对体育公园的规划与设计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济南市平阴县体育公园的调查,了解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特点,为未来的体育公园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更加清晰和合理的指导,使得各地区的体育公园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体育运动的功能,也可以起到增强居民交往、增强居民体质、亲近自然的作用。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plan, people have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physical health and sports, and sports parks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places for citizens to relax and fitness. In this pape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sports park are studied to meet the needs of national fitnes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ports park in Pingyin County, Jinan Cit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tness needs of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are understood, and more clear and reasonable guidance is provided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future sports park, so that the sports park in each region carries not only a sports function, but also can play a role in enhancing residents’ communication, enhancing residents’ physique, and getting close to nature.
文章引用:刘大亮, 谭烁. 济南市平阴县体育公园规划设计[J]. 设计, 2024, 9(3): 202-207.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3306

1. 引言

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国家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居民对运动健身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 [1]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于2021年10月共同发布了《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一指导意见明确了一系列基本原则,包括以人为本、政府主导、科学规划、便民利民、生态优先等。这些原则旨在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运动新载体的建设,引导体育公园景观改造要科学生态、便民利民、品质优良 [2] 。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在新发展阶段,顺应人民对高品质运动的环境期待,推进体育公园高品质建设,解决“健身去哪了”痛点,引导体育公园改造应立足新方位、顺应新期待、提升高品质 [3] 。如何将体育健身与公园观光有机结合,不仅为人们提供锻炼身体的场所,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欣赏自然景观、享受休闲时光的机会,形成绿色、生态的综合性城市体育、运动健身空间 [4] [5] 。

体育公园作为与绿色空间相结合的具有鲜明体育运动主题特色的一种公园类型,不仅为城市增添绿色自然空间,完善的体育运动设施为周围居民提供体育运动场地,满足各年龄段居民的运动需求,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体育公园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体育运动、弘扬体育文化、城市历史文化传播、提高城市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6] 。这也探索出了全民健身、提升全民体育素质的新方法,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为我国体育强国事业转型升级提供新途径,为景观设计学科在城市体育公园景观进行规划与设计方面提供了新内容。本文通过济南市平阴县体育公园设计,对这一模式如何通过设计手段实现进行探索 [7] 。

2. 项目背景

该地块位于济南市平阴县,设计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场地内原有一条河流南北横穿,从全民健身的大背景出发,论述了体育公园的规划与设计要点,突出主题,注重功能,把握文脉,营造地域特色,坚持人性化,营造生态景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以济南市平阴县体育公园为例,阐述了体育公园主题、功能、文化和生态的有机融合 [8] 。为将来满足大众需要而进行的体育公园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与实践上的支持,使得今后的体育公园不仅能够担负起单一的体育运动,而且能够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传承城市地域文化等多重功能 [9] [10] 。

3. 设计策略

3.1. 主题突出,综合发展

体育公园旨在满足各年龄段人群多样化体育服务的特色公园。为此,我们应该根据不同人群需要,进行相应体育健身特色规划,将运动健身与亲近自然相结合,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服务需要。目前,大部分人都有很大的工作压力,心理状态也比较疲惫。在体育公园的设计中,应该把这个问题考虑进去,强调体育公园里休闲健身的比重,通过体育健身长廊、休闲广场等各种体育设施,让人们能够释放自己的情绪,减轻工作压力,满足成人、青少年、儿童的娱乐竞技需要,实现竞技体育与休闲体育真正的结合(见图1)。

Figure 1. General plan of Pingyin County Sports Park in Jinan City

图1. 济南市平阴县体育公园总平面图

3.2. 人性化设计

要提升市民对公园的满意程度,进而激活公园的生命力,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让“人”的需要得以实现。我们要时刻关注人群对空间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力求以人为本,为游客提供休闲、运动、科普的公园环境,使游客从景观体验中感受到场地文化,创造出宜人宜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真正满足游人需要的公园环境。而体育公园是人们每天最容易接触、最常用的公园类型之一,作为人们体育、健身、交流的场所,其存在的前提是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首先,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合理舒服的空间尺度、当地的场所精神、适合的设计风格创造“人性化”的活动场所。要考虑到儿童、青年、老年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运动设施和休息设施满足人体工程学,在体育场地的设计、设备的选用与布局上体现出科学健身的理念。同时也应体现出对特殊群体人性化的关怀,为特殊人群提供一个包容、舒适、无障碍的环境,让他们也能够享受到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的乐趣,促进社会的包容和共融。

3.3. 功能多元复合设计

城市中的每一个公共场所并非只有一个社会功能,不同的功能空间既是彼此独立的,也是相互依赖的,一个好的体育公园应当能够使周围的区域充满活力。在体育锻炼中,人们既能感受到健美的体魄,又能获得身心的愉悦。在进行体育公园的设计时,除了要满足单一的运动服务外,更要在功能上实现复合和多样化,即使在没有人参与运动的情况下,体育公园的存在不应该成为“空闲”,而是要引导居民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实现全方位、多元化的发展。通过多元复合的配置方式,来满足大众丰富的体育运动、文化活动等各种需要,达到功能的多样化。将适合于各个年龄层人群的公共体育设施和新兴的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合理配置,让其适用的目标更加多样化,将公共体育设施与公园绿地、文化设施、滨水空间等相结合,达到多样化的布局,使体育公园不仅成为人们锻炼的场所,更是一个促进社交、教育、休闲和健康的综合性公共空间(见图2)。

Figure 2. Renderings of the sports park

图2. 体育公园效果图

3.4. 互动性景观元素的融入

通过将互动性景观元素巧妙地融入体育公园设计中,可以激发游客的参与积极性,创造出更加有趣和与众不同的游园体验,同时增强公园的吸引力和互动性。互动性景观元素主要包括:(1) 互动式艺术装置。在公园内设置互动式艺术装置供游客触摸、旋转、移动等,如大型雕塑、装置艺术等,从而激发游客的参与欲望。(2) 互动游戏区域。在公园内设立互动游戏区域,如沙坑、露天迷宫、户外棋盘等,游客可以参与各种有趣的游戏,增加活动的互动性。(3) 水景互动。在水景区域设置喷泉、亲水装置等,游客可通过声音分贝控制水的高度,营造体验式景观效果。(4) 体育健身互动。设计户外健身器材、攀岩墙、跑步道等,让游客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加活动的互动性。(5) 彩色互动地面。利用彩色地面涂料或图案设计,创造出有趣的互动地面,游客可通过跳跃、踏步等方式参与地面互动。(6) 亲子互动区域。设计亲子互动区域,如儿童游乐区、亲子互动交流区等,为家庭游客提供共同参与的机会,使其能在公园一起感受活动的乐趣。(7) 社交互动空间。在公园中设置休息区域、露天咖啡座等,鼓励游客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和互动。(8) 艺术互动墙面。创造具有互动性的墙面,如涂鸦墙、可移动拼图墙等,让游客在墙面上留下自己的创意,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乐趣,营造更加生动活泼的氛围。

3.5. 场景搭配,和谐交融

体育公园的设计中要注重体育场地和绿化景观的协调搭配,互相融合,不仅能满足人们的体育运动需要,还能让人们在运动的时候,感受到自然风光。首先,实现功能分区与绿地景观的协调统一。在整个公园的设计中,设计者应该根据地形来划分不同的体育功能区域,同时运用园林造景的方法,将绿化植物直接种植在各个功能区域,以绿色植物为边界,不仅可以让整个公园的景观呈现出层次,还可以让各个功能区更加突出,从而体现出公园的整体特点(见图3)。运动场馆将作为一座绿色生态节能的建筑,保证整个园区的生态和绿色基调,提高游客的舒适度。比如,在公园内设立关于体育健身的宣传板,与原有的河道充分融合,让整个体育公园的内在元素变得更加丰富,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将运动场馆和体育公园相结合,更好地满足现代大都市的需要,将两者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对城市和社区的体育资源进行再配置,是城市体育文化的一个主要的载体,对城市的形象的塑造、城市的文化的传达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体育产业、体育场所的融合,提高了对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了城市的功能升级,并对周围区域进行了辐射,使其具有了一定的聚集和规模效应,从而使其成为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Figure 3. Floor plan of the sports venue

图3. 运动场馆平面图

3.6. 保护与利用,打造特色景观环境

体育公园的种植设计应适当保留基地内的原生植物,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植物配置和设计优化,即保护生态环境健康和地域文化历史,同时也为生态园林增添人文情调。体育公园的树种选择应该以落叶乔木为主。夏日人们有遮荫的需求,如户外瑜伽场地,应避免阳光直射,因此需要在空间边界适当增加树木种植。冬日树木过多会使空间阴冷,因此选择落叶树种,如法桐、合欢、水杉、银杏等,使空间在冬季可以增加日照。空间入口处可选择色彩丰富的树种,吸引人们进入场地。保留场地中原有的水体作为体育公园的构成要素,将自然水体与现代运动环境有机融合,形成良性互动。在保留水域功能及景观特色的前提下,利用原有条件下的景观基础设施,寻找与新的景观要素的交融和贯通。利用生态浮岛等手段净化基地内的水体,生态恢复性设计与创新设计相结合,合理开展水上运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结合区域文化,突出体育运动的主题。体育公园要体现主题特色,设置丰富多样的健身设施,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体育小品也是体育公园设计中特色环境营造的手段。它们既可以作为景观装饰物,美化公园环境,又可以作为运动设施或休闲设施,满足人们的体育健身和休闲娱乐需求。根据公园的主题和风格进行设计,为公园增添独特的景观魅力。

4. 结语

济南市平阴县体育公园项目建设是济南市体育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步,是一个具有城市园林特色的开放式运动综合体公园。公园的建设使体育和自然融为一体,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通过一系列的设计手法,充分利用各自优点,建成后的体育可以充分调动公众参与健身的积极性。激发亲近自然的,为居民提供自然、绿色、专业的运动环境,同时有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并改善城市环境的积极作用,具有多重生态、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注释

图1~3来源:作者制图

参考文献

[1] 尹方方. 基于全民健身背景下的娄底市黄柏体育公园规划与设计[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3.
[2] 胡鞍钢, 方旭东.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内涵与发展思路[J]. 体育科学, 2016, 36(3): 3-9.
[3] 史熙文. 城市体育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大连工业大学, 2021.
[4] 蒋荣, 熊瑶. 全民健身战略下的社区体育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成都市富丽碧蔓汀为例[J]. 设计艺术研究, 2022, 12(4): 77-82.
[5] 孟语. 城市体育公园规划设计与发展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6.
[6] 吴子姮.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城市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22.
[7] 徐丽萍, 王文龙, 孙铭珠, 等. 全民健身背景下体育公园建设机遇、困境与优化路径[J]. 体育文化导刊, 2022(10): 73-79.
[8] 孙福林. 体育公园初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09.
[9] 梁文波. 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同济大学, 2006.
[10] 刘佳娟. 基于全民健身视角的城市体育公园景观设计探析——以郴州仙岭湖体育休闲公园为例[J]. 价值工程, 2019, 38(26): 28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