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写作中的研究
A Study on Promoting Writing through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
DOI: 10.12677/ae.2024.146885, PDF, HTML, XML, 下载: 57  浏览: 104 
作者: 林红秀: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关键词: 以读促写初中英语写作Reading to Promote Writing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
摘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英语课程内容包括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其中语言技能分为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说与写是表达性技能,课标指出学生要根据语篇内容与所给条件进行简单的书面创造,由此可以看出读写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因此本文对“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写作中进行研究,在阐述初中英语写作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探究“以读促写”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有效实施的策略,来提高英语写作教学。
Abstract: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2022) include elements such as themes, discourse, language knowledge, cultural knowledge, language skill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Language skills are divided into comprehension skills and expression skills. Speaking and writing are expressive skills, and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points out that students should create simple written works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the discourse and the given conditions. This shows that reading and writing are inseparable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 Therefore, this article conducts research on the use of “reading to promote writ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 Based on elucidating the importan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 and the reasons for existing problems, it explores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reading to promote writ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writing teaching to improve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文章引用:林红秀. 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写作中的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6): 1-5.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6885

1. 引言

新课标学业质量对写作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对于七到九年级,学业质量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图片、文字以及表格对语篇进行补充以及创造性地改编。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联系,不可分割。面对当前新课标对学生写作提出的要求,教师要深入去探究写作与阅读之间的联系,推动“以读促写”和“以写促读”在英语课堂的运用。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2. 以读促写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现,写作与阅读都包括了语篇结构分析,因此提出了“以读促写”和“以写促读”的概念。Widdowson (1978)提出了“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阅读可以促进写作输出,写作也能够推动读者语篇分析能力。两者相辅相成。Ruiz-Funes (1999)也提出“以读促写”可以有效地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对“以读促写”进行探究。我国学者对于“以读促写”也是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进行的。国内学者谢薇娜(1994)对阅读与写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她认为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会考虑到读者的想法,读者在阅读中也会去猜测作者的想法,因此写作的过程是模拟阅读的过程,阅读的过程也是模仿写作的过程。王蔷(2000)对写作与阅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去掌握阅读语篇的词汇逻辑、以及结构层次,这样学生在掌握阅读语篇结构层次的基础上更好的进行写作输出。赵尚华(2015)认为“以读促写”应该是学习者在阅读的基础上,利用文本分析写作的技巧进行语篇分析,从而有效的将写作与阅读结合,体验写作输出的过程。综上,笔者认为“以读促写”是教师在写作课上提供与写作话题相关的语篇,学生学习语篇有关的词汇、重点句型、逻辑、结构等,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学生获得不同的写作技巧,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3. 初中英语写作的重要性及现状

3.1. 初中英语写作的重要性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指出,英语教学中包括了“听说读写看”这五个方面,这五项技能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能力 [1]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协助学生掌握这五项技能。其中写作在这五项技能中属于表达性技能,体现了学习者对词汇、短语、语篇结构的掌握程度,也体现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因此写作能力体现了一个学习者的综合能力。此外,新课标也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如在学业质量考察中,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更为全面,不仅涉及到词汇、句式和时态等语言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改编、创造等综合能力。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写作也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是对小学知识的加深与扩展,另一方面是为高中读后续写打下基础。因此,在日常写作教学中,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重视写作教学,探索更有效的写作方法来提升教学质量。

3.2. 初中英语写作现状

在现实英语写作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通过笔者文献查阅、自己工作经验以及与一线教师交流中,发现写作对于学生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也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教师方面:第一、对写作教学重视性不够,学生练习时间相对较少。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阅读、语法、听力的讲解上,学生练习不够,输出不足,导致学生害怕写作,抗拒写作。第二、教师写作教学方法传统。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先给学生展示优秀作文,提炼出好的词汇句型,再让学生背诵仿写。这样导致学生在日常写作时习惯套用模板,思维僵化,最后内容千篇一律。

学生方面:第一、写作态度存在问题。学生认为写作只是为了考试,对写作真正的目的存在误解,因此对写作投入精力较低。第二、写作兴趣低。学生由于词汇量不足,记忆不牢固,输出量少,导致学生自我效能感低,长时间积累,学生对写作的兴趣逐渐降低。第三、课堂参与度低。在英语写作教学课上,教师大多采用的是结果教学法,主要的形式是教师教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通过“范文–讲解–模仿–批改–学生改错”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方式单一,学生缺乏自我纠错意识。

因此,初中英语写作需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帮助改变学生写作的态度,提高教学的效率。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去探索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有意义的。

4. 以读促写对初中英语写作的意义

语言学习包括有意义的输入和输出。“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就是将阅读输入与写作输出结合在一起,对于英语写作是有积极作用的。

首先,“以读促写”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可以扩宽眼界,提高学生的写作创造能力。此外,学生在写作前对相关话题的语篇进行有目的的分析,掌握不同作者的写作技巧,学生再此基础上进行输出,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进行输出。

其次,“以读促写”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在写作前,需要有目的的去阅读语篇,找到有效信息。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参与度写作的整个过程,最后通过完成写作,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最后,“以读促写”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纠错意识。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学会自我纠错,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素养。谢薇娜(1994)提出在“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中,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会考虑到读者的想法,读者在阅读中也会去猜测作者的想法。因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逐渐掌握相关文体写作技能技巧,在自己写作过程中,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发现自身问题,进行自我纠错。

5. 以读促写在英语写作中有效实施策略

针对初中写作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运用“以读促写”提出策略和建议,并结合相关实例进行简要分析 [2] 。

5.1. 教师应不断学习运用以“以读促写”的理论知识

首先,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以读促写和写作的理论知识,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自己。时代在变,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教师只有不断吸收外部知识,才能不断更新观念,增强教学能力。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更新他们对阅读和写作之间关系的理解。他们不仅要正确认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还要重视阅读与写作教学。通过阅读和写作不断学习教学知识,掌握更多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方法和途径。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关注教育热点,通过像书本、网络、他人学习有关“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并且结合自身以及班级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教学中,通过开展教学研讨,教师共同讨论有关“以读促写”的教学设计,将其运用在课堂之中,进行不断地反思修正,提高写作教学质量。最后,教师在进行“读后续写”写作教学后,应该进行自我教学反思,及时的教学反思,可以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修正与完善。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听课教师以及学生的交流,发现“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写作教学中的问题,进一步优化。

5.2. 教师应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充当引导者的作用。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才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去,实现教学目标。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合理的安排“以读促写”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续写等。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写照兴趣,转变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与态度。如人教版七年级下Unit 5 The giraffe写作话题是描写动物,有关一般现在时态的运用。根据“以读促写”教学理念,教师可以提供有关话题的语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练习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扮演导游带领学生去往动物园展开话题,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语篇阅读,学生小组讨论提炼有关要点,进行对未来的预测的输出。

5.3. 教师应精读语篇内容,深入提炼精华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通过精读深挖语篇内容,来提升学生的掌握知识的能力。在“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中,精读语篇,是首要关键的一步 [3] 。教师在二次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语篇内容进行增减,与写作课相联系起来,真正做到“以读促写”。教师如何才能精读语篇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教师在阅读前要掌握重难点,语篇主题。其次,在阅读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如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等。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有效的问题链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提炼文本精华,为写作所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实行“以读促写”教学,通过阅读让学生进行相关话题续写或者改编。鼓励学生使用语篇提炼出的词汇、句型等。学生在输出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学生扮演阅读者的角色对自己以及他人的写照进行反馈并修正,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其中写作前安排的语篇主题是一篇关于北京旅游的日记,学生写作也是关于旅游的日记。教师可以深入语篇,将地点改编成学生当前的城市,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将文本中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各要素提炼出来,学生提高语篇阅读更深刻地掌握记叙文的框架结构,为写作打下基础。

5.4. 教师应组织不同类型的阅读活动,实现以读促写

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根据“以读促写”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在英语写作课上组织有关写作话题的阅读活动,通过语篇的研读,掌握写作技巧。学生通过语篇的分析,能够了解自己的想要表达的思想,并且通过归纳的手法进行有效输出。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5 The Mulan Section B 3a部分,是一篇有关中国传统电影花木兰的语篇,本单元的写作话题是关于电影的评述。根据“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写作前出示有关花木兰的电影评述语篇,围绕写作要素对整个语篇进行分析总结,将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学生可以由此获得灵感,进行有效输出。

6. 结语

在初中写作教学中,“以读促写”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写作的兴趣以及转变畏难的情绪 [4] 。此外,将写作与阅读结合起来也是践行了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将课程内容各要素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多元化人才的培养。这也要求教师重视初中英语写作课程,充分认识到“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将其运用于实践教学中,通过不断地学习其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兴趣、精读文本。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2.
[2] 蔡雪. 多模态视域下的以读促写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赣州: 赣南师范大学, 2023.
[3] 邓娟. 初中英语主题式以读促写写作教学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29): 100-101.
[4] 袁晶. 在以读促写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9, 42(1):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