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康养旅游产业开发模式与发展路径探析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DOI: 10.12677/sd.2024.145155, PDF, HTML, XML, 下载: 33  浏览: 71 
作者: 苗 翩, 王 荣, 董 硕*:河北师范大学家政学院,河北 石家庄
关键词: 河北省旅游产业康养旅游开发模式Hebei Province Tourism Industry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摘要: 在“2030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下,全民健康意识得到大幅提升,康养作为一种以健康为导向的新型出行模式,康养旅游产业受到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康养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支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河北省的自然、文化和产业资源,构建了生态康养模式、文化康养模式、中医医疗康养模式、气候康养模式、冰雪康养模式等各种独具特色的开发模式;探析河北省康养旅游产业完善康养旅游基础设施、培育特色康养产业品牌、创新内容发展、增强康养旅游供给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优化融资环境,完善康养旅游产业链的发展路径。
Abstract: Under the promotion of the “2030 Healthy China” strategy, the health awareness of the whole peopl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As a new health-oriented travel mode, the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industry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ing people’s health,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and suppor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this end,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and combines the natural, cultural and industrial resources of Hebei Province to construct an ecological health care model, a cultural health care model,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care model, and a climate health care model. , ice and snow health care model and other unique development models; analyze the health care tourism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to improve health care tourism infrastructure, cultivate distinctive health care industry brands, innovate content development, enhance health care tourism supply capabilities, and strengthen talent training and introduce and optimize the financing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industry chain.
文章引用:苗翩, 王荣, 董硕. 河北省康养旅游产业开发模式与发展路径探析[J]. 可持续发展, 2024, 14(5): 1350-1355. https://doi.org/10.12677/sd.2024.145155

1. 引言

“2030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推进实施,我国康养旅游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康养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支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人民健康养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河北省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康养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河北省康养旅游产业资源,探索河北省康养旅游产业开发模式和发展路径。

2. 河北省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2022年,《河北省康养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将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康养产业体系,实现产业规模的壮大,服务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行业的竞争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行业品牌出现,形成了一条比较完善的康养产业链,建设了一批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康养园区、基地和小镇,形成若干个千亿级、百亿级的康养产业集群。2023年河北省政府发布的《加快建设京畿福地、老有颐养的乐享河北行动方案》中提出,构建“一区、一圈、三带”康养产业发展格局。河北省将会围绕北京,沿着燕山、太行山和沿海康养产业休闲带建设一批具有特色资源的康养综合体 [2] 。该政策的出台为康养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河北省根据各地资源特色,进行了康养旅游产业的布局,如秦皇岛市的滨海度假型康养旅游、承德市的温泉养生型康养旅游等。河北省各市相继出台了各类康养相关政策,2023年秦皇岛市为了推动康养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出台了《北戴河区康养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引进优质资源,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模式等方式,完善康养基础设施、丰富康养产品、建设康养基地、繁荣康养文化。同时,推进康养产业与医疗、养生、旅游、农业、研学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康养产品和服务水平,努力把康养产业培育成为秦皇岛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018年河北省政府推出的《关于大力推进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将推动建设康养产业体系,打造环京津康养产业平台,支持张家口加快发展冰雪旅游休闲康养产业,充分挖掘温泉地热水体资源,培育健康养生业态。在此之后张家口市相继印发了《张家口协同发展平台规划》《推进健康中国·张家口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为张家口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3. 河北省康养旅游资源条件研究

河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农业资源,为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对河北省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农业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可以打造出独特和创新的河北省康养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康养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3.1. 文化资源

河北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如表1所述。主要类型包括历史遗迹类、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河北段)、避暑山庄、清西陵等,文化遗产为康养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体验。世界级非遗永年太极拳、吴桥杂技等民俗文化,可以让游客与传统文化进行良性互动,促进身心的健康与和谐。河北省的众多文化元素可以与康养旅游相结合,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康养旅游产品 [4] 。

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

表1. 文化资源分类

3.2. 自然资源

河北省众多自然资源如表2所示。温泉疗养是康养旅游中重要一部分,而河北省的温泉资源分布极广,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沿太行山脉上众多的自然公园和森林保护区,游客可以在其中感受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秦皇岛北戴河海岸、乐亭月坨岛海岸等海洋资源为游客提供了海滨体验,丰富游客旅游体验、促进身心健康。承德避暑山庄、坝上草原等夏季避暑地为游客在夏季避暑提供了更多选择,减少身体负担、提高生活质量。丰富的冰雪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康养旅游的方式,锻炼游客心肺功能、促进身体健康。

Table 2. Classific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表2. 自然资源分类

3.3. 中医药资源

河北省有全国最大的北苍术、全国最大的黄芩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种植基地和集散中心。游客在基地内可以进行参观、住宿、吃饭、游乐、体验,游客了解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医药文化,与此同时,这些中药材也为康养旅游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使游客可以在享受康养服务的同时,亲身感受中医药的疗效。河北省有众多以中医药诊疗为特色的中医院,中医院可以在康养旅游区为游客提供中医药保健和康复服务。游客可以感受中医药的疗效和独特魅力,同时享受专业的医疗保障,保证游客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医疗救助 [5] 。

3.4. 农业资源

2023年河北省秋粮的种植面积为6200万亩,丰富的农业资源可以让游客体会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游客可以参与农耕,体验农耕乐趣,感受与城市快节奏不同的慢节奏,品尝到天然、健康、新鲜的食材。周家庄农业特色观光园、承德新水生态农业产业园区、东寺岭村茶文化园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农耕体验,可以有效地缓解现代人精神压力、促进亲子交流等。

4. 河北省康养旅游产业开发模式

4.1. 生态康养模式 [6]

依托河北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山地、森林、温泉、气候等,发展以生态养生为核心的康养旅游模式。结合丰富的森林资源所提供的高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和自然环境建设森林康养度假区;结合温泉资源建设温泉康养度假区,满足游客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需求。

4.2. 文化康养模式

利用河北省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展以文化养生为主题的康养旅游。例如,可以开设传统文化体验课程、举办文化节庆活动、推出文化旅游线路等,让游客在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 [6] 。

4.3. 医疗康养模式

结合河北省的中医药资源优势,开展以医疗养生为特色的康养旅游。例如,可以建设康复中心、疗养院等医疗机构,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满足游客对于健康管理的需求 [7] 。

4.4. 气候康养模式

结合河北省气候资源优势,开展夏季以避暑为目的的康养旅游。例如,建设滨海夏季避暑旅居基地、森林夏季旅居基地等,满足游客对于避暑的需求。

4.5. 冰雪康养模式

利用河北省的冰雪资源优势,开展以冰雪运动为特色的康养旅游。例如,可以依托现有冰雪运动场地等,提供各种冰雪体育活动和健身服务,满足游客对于健身和健康的双重需求 [8] 。

4.6. 农业康养模式

结合河北省丰富的农业资源,打造农业康养园区,为游客提供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游客可以参与农耕,体验农耕乐趣,感受与城市快节奏不同的慢节奏,品尝天然、健康、新鲜的食材。例如在现有采摘园基础上,增加康养相关基础设施,打造康养采摘园区,为传统农业增添新的增长点。

5. 河北省康养旅游资源发展路径研究

5.1. 完善基础设施

加强康养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例如,建设高品质的酒店、度假村、景区设施等,提供舒适的住宿、餐饮、交通等服务。

5.2. 培育特色康养旅游产业品牌

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高河北省康养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例如,多渠道宣传、举办旅游推介会、开展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河北省康养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9] 。

5.3. 提升康养旅游供给能力

提高供给能力一方面通过加大对这些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可以为康养旅游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优质的体验。例如,可以修复和改造疗养院、温泉度假村等传统的康养机构,使其更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推动康养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培育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例如,可以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推出定制化服务、开展智慧旅游等,通过独具特色的产品和服务,牢牢吸引消费者。最后通过引入创新的理念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康养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拓展市场空间,为康养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0] 。

5.4. 加强区域合作

一方面河北省可以加强省内各县市之间合作交流,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其他省市之间的合作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康养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例如,可以开展跨地区合作项目、共享资源、互相学习经验等,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5.5.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是推动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加强对康养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和教育,引进高层次、专业化的人才,并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和培养体系,不断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康养旅游产业的人才素质和竞争力,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11] 。

5.6. 优化投融资环境

积极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引入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众筹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康养旅游项目的投资。加强投资环境建设,提供便捷的行政审批和注册体系,简化办理手续,降低投资门槛。 [12] 。

5.7. 完善康养旅游产业链

康养旅游产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体系,需要各环节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协同发展。河北省可以建立康养旅游产业联盟或协会,加强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同时,要鼓励企业间的合作创新,促进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实现旅游、养生、医疗等相关行业的协同发展 [13] 。构建康养旅游产业链是河北省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14] 。

6. 结论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河北省的自然、文化和产业资源,构建了生态康养模式、文化康养模式、中医医疗康养模式、气候康养模式、冰雪康养模式等各种独具特色的开发模式;探析河北省康养旅游产业完善康养旅游基础设施、培育特色康养产业品牌、创新内容发展、增强康养旅游供给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优化融资环境,完善康养旅游产业链的发展路径。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刘婧倩, 时朋飞, 李星明. 康养旅游产业耦合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审美体验的视角[J]. 企业经济, 2023, 42(5): 94-103.
[2] 赵泽众. 我省将构建“一区、一圈、三带”康养产业发展格局[N]. 河北日报, 2023-03-29(001).
[3] 黄映梅. 民间宗教文化与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关系——以桂平西山为例[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1(6): 40-45.
[4] 韩光明. 乡村振兴背景下赫哲族文旅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22(3): 48-55.
[5] 谭浩, 王军永, 梅杰, 等. 基于TDM-PMC指数模型的省级“十四五”中医药文化政策文本分析[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1): 35-42.
[6] 王曙光. 滨水度假区规划设计策略浅议——以奉化阳光海湾度假区城市设计为例[J]. 上海城市规划, 2012(4): 52-56.
[7] 赖文浩. 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开发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3.
[8] 卢晋, 刘云亮. 高水平开放视域下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立法创新路径——以海南自贸港为分析视角[J]. 南海学刊, 2023, 9(6): 34-44.
[9] 林朝晖. 乡村振兴战略下体育旅游休闲基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以福建省为例[J]. 企业经济, 2023, 42(5): 104-114.
[10] 努力开创农产品加工业新局面——农业部党组成员杨绍品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J]. 农产品加工, 2014(1): 5-7.
[11] 袁一帆. 博物馆文旅融合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 四川戏剧, 2021(4): 49-51.
[12] 杨军. 关于康养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探究[J]. 旅游纵览, 2022(3): 162-164.
[13] 徐峰. 贵州民俗体育旅游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 2009, 29(4): 133-137.
[14] 刘琪. 关于构建四川省康养旅游发展策略的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9(2):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