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影视剧《梦华录》英文字幕翻译研究
A Study on the English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TV Series “A Dream of Splend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Translatology
摘要: 本研究从生态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研究Youtube平台上中国电视剧《梦华录》的英文字幕翻译质量。通过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角度对选定的翻译例子进行定性研究,本文探讨字幕翻译质量如何影响观众对该剧的理解、情感投入以及跨文化接受度。本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字幕翻译能够增强观众的理解和情感投入,从而提高影视作品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本研究旨在为生态翻译理论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应用提供实证支持,丰富跨文化翻译研究的内容,为中国影视作品的国际传播提供有益参考。通过对《梦华录》字幕翻译的研究,本文揭示了翻译在促进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为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国影视剧出海,加深跨文化理解做出贡献。
Abstract: Informed by ecological translation theory,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nglish subtitle translation for the Chinese television drama “A Dream of Splendor” on digital platforms. By conducting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selected translation examples from linguistic, cultural, and communicative dimensions,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 quality of subtitle translation influences viewers’ comprehension, emotional engagement, and cross-cultural acceptance of the drama.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high-quality subtitle translation could enhance viewers’ understanding and emotional involvement, thereby elevating the international impact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he film and TV drama. This study enriches the body of research on 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to provide empirical support for ecological translation theory in film and television subtitle translation. It offers valuable insigh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inematic and television works.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that facilitate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facilitates the compelling narration of China’s stories, promotes Chinese TV dramas overseas, and deepens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文章引用:徐文达, 尚怡彤.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影视剧《梦华录》英文字幕翻译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5): 630-635.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5407

1. 引言

中国影视剧对外翻译传播的国内相关研究运用多维度理论将中国影视剧的翻译和对外传播进行分析,在整体上具有对跨学科交流的积极意义和正向作用。中国古装剧《梦华录》于2022年12月29日作为唯一一部古装剧被中国国家版本馆收入馆藏。在Viki上,外国人给这部古装剧打了9.4分,在国内豆瓣上,中国人也给出了高达8.8分的评分。因此,这部古装剧在国内外传播的效果较佳,研究它的字幕翻译十分有价值。本文采用生态学翻译视角下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在海外网站如Viki,YouTube和Netflix收集《梦华录》英译版的数百条字幕翻译并进行归纳整理,利用python技术方法在海外网站上进行爬取数据,收集《梦华录》的相关翻译版本及海外观众评论,建立文本数据库,以中国古装剧《梦华录》中的中华文化意义建构为重点,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分析《梦华录》翻译版本中体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元素,如文化传承、发展理念等方面的异同,从语言、文化、社会等多维度揭示其翻译特点。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并且得出解释与结论,着重探索现象的深度、丰富性和复杂性,叙述性的文字报告结果,将提炼的各个类别或主题内容描述出来,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入手,通过案例研究、具体台词字幕针对性分析体会样本中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目前国内对影视剧字幕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理论与方法,语言学与语言文字学。国外学者Chaume曾提到“字幕翻译是将视听文本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技术手段” [1] 。关于字幕翻译,国外有学者提出了译者应对译文有所关注,与试图描述翻译过程的图表不同,即“translator’s daffodil”。它显示了目标文本在“花”的中心,周围有六个“花瓣”,即影响翻译过程的各种因素,“text form”“culture”“translator”“source”“text”“client”“politics”,这些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关联 [2] 。2007年于海阔尝试从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纯理功能(或元功能)和情景语境的理论对英汉影视翻译进行研究 [3] 。

而中国影视剧中的翻译研究仍存在空白和不足之处。目前为止,中国影视外译较多的是在海外受欢迎的商业片,影视剧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媒介,既要讲好古代、近代、当代中国故事,讲好包含中国特有文化元素的故事,还要讲好能展现中国人风貌和思想的故事 [4] 。国家市场化的未成形导致了影视主题不精,外译数量不多,翻译质量参差,多语种外译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拖慢了中国影视外译的进程,影响了中国影视话语权的建立 [5] 。现如今大多数的影视作品翻译皆以单一语言为导向,而缺少两种语言及文化的交融,这一点在类似《梦华录》这样的古装影视剧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也是急需我们填补的研究空白之一。

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python技术在海外网站对其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台词翻译案例进行数据收集,使用Python分析工具进行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深入分析,探讨字幕翻译质量如何影响观众对该剧的理解、情感投入以及跨文化接受度。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明确提出“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尤其注重翻译过程、翻译原则、翻译方法和译评标准等翻译本体研究 [6] 。利用生态翻译学的“多维整合”原则,在保持文本生态的基础上,整合适应选择度,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进行分析研究 [7] 。本研究通过研究该影视剧的英译版本,进行字幕翻译分析,得出了具体的翻译问题以及值得继续延续发展的翻译方式。

3. 案例分析

《梦华录》翻译涉及了音译法、直译法以及综合译法,相比单一的翻译方法更加完善,既保留了中国自身语言文化特色,准确体现了原文特征,又进行了适当的直译,使得目标群体能够更直观地感受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

3.1. 语言维度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 [8] 。

例1.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Beyond the mountains and beyond the towers, when will the West Lake’s singing and dancing cease?”

从语义分析角度来看,这句翻译保留了原文中的主要意义,通过描述“山外青山楼外楼”和“西湖歌舞”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美景和欢乐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从词汇选择角度来看,翻译中的词汇选择相对贴近原文,如“beyond”对应“山外”,“cease”对应“休”。这些词汇在语境中恰当地传达了原诗的意义。“西湖歌舞几时休”被翻译为“When will the West Lake’s singing and dancing cease?”,这里的“歌舞”原意是指西湖畔的游人欢乐歌唱和舞蹈的景象,但在英文中直接翻译为“singing and dancing”,保留了原诗中所表达的意象,使得西方读者更容易理解。从句式结构的角度来看,译文采用了简洁而平衡的句式结构,保持了原诗的韵律和节奏感。使用并列结构“Beyond the mountains and beyond the towers”,使句子更具韵律感和流畅度。从修辞手法出发,原文中的“山外青山楼外楼”和“西湖歌舞几时休”都是对景物和时光的富有感情的描写,翻译通过保留这种修辞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原诗中的美感和情感。从文化保留的角度来看,译文中保留了“西湖”的提及,这是因为“西湖”是中国杭州著名的旅游景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样的保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所涉及的文化背景。

例2. “风水轮流转” “Fortunes change like the turning of the tide.”

例2是一句中国古俗语,用作台词时翻译要考虑到汉语与英语在语言方面的差异。译文使用了“the turning of the tide”来比喻事物的变化。潮汐的转变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周期性现象,这个比喻暗示着变化的不可避免性和循环性。译文在词语选择上也别具一格。译文中的“fortunes”选择了一个广义的词汇,用于代表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和境遇。“fortunes”不仅可以指财富,还可以指其他方面的运气、境遇或者结果,这样的选择增加了译文的适用范围。同时译文也通过“the turning of the tide”创造了一种意境,使读者联想到海洋的景象和动态变化,从而增强了译文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例3.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I advise you not to cherish your golden robe, but to cherish your youth.”

原文中的含义,即不要贪恋财富和地位,而应该珍惜青春年华。译文“I advise you not to cherish your golden robe, but to cherish your youth.”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不要过于珍惜物质财富,而应该珍惜青春的含义。译文中的“golden robe”保留了原文中金缕衣的形象感,同时“cherish your youth”也直接表达了原文中惜取少年时的意思,使译文更贴近原文的表达方式。译文保留了原文的韵律和节奏,通过平衡语言的朴实和优美,使得译文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

3.2. 文化维度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以原语言播出的电视节目配有英语字幕,保留了原语言的完整性,并充分体现了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 [9] 。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在进行源语语言转换的同时,应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 [8] 。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 [10] 。

例4. “点茶” “tea-making”

原文中的“点茶”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社交习俗,斗茶是宋代茶人之间竞争茶艺和品鉴茶汤的活动,点茶和茶百戏便是其中代表性内容。除了简单的泡茶外,还包括了一种礼节性的动作。译文“tea-making”试图将这种动作与茶的制作过程联系起来,保留了原文中的茶文化特征。

例5. “一山更比一山高” “Each mountain is higher than the last.”

“一山更比一山高”是典型的中国成语,表达了在追求目标或竞争中,每一次进步都会使目标变得更高,从而永远无法满足的含义。译文“Each mountain is higher than the last.”保留了这种意思,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逐渐提高的趋势,传达了原文的意思。更比强调了逐渐提高的趋势,“each mountain”则更强调了每座山的高度。

例6. “知足常乐” “Contentment brings happiness.”

译文试图传达原文中的含义,即知足常乐,意味着满足于已有的事物,不贪婪于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译文“Contentment brings happiness.”通过直接而清晰的表达方式,传达了满足带来幸福的含义。“Contentment brings happiness.”在西方文化中是一个普遍的观念,强调了通过满足和知足可以获得幸福。因为这种观念与中国文化中的“知足常乐”在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所以采用转译的方法更能使海外观众明白台词的含义。

3.3. 交际维度

在翻译传播过程中,需要考虑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媒介,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复杂性。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两种语言的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研究中的传播概念将文化视为生活经验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并强调所有大众传播信息都是在系统上整合在一起的。这要求译者在关注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把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层面上,并且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到体现 [8] 。

例7. “天高皇帝远”“The sky is high and the emperor is far away.”

从交际意图的角度来分析,译文“The sky is high and the emperor is far away.”指出在一些地方或某些情况下,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控制力有限,而地方上的人们则更容易行使权力或逃避法律约束。“The sky is high and the emperor is far away.”一方面指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也隐含了一种逃避责任的可能性。译文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文的含义,而不需要对原文的语境和文化背景有过多的了解。“the sky is high”和“the emperor is far away”保留了原文中的形象感,通过天空高远和皇帝遥远的描绘,强调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距离感和局限性。

例8. “难得糊涂”“It’s rare to be muddled.”

“rare to be muddled”表达了在某些情况下感到困惑或者糊涂是一种不常见的情况,强调了糊涂的少见性。这种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得海外观众更容易理解原文的含义,同时,译文保持了原文的语境和表达方式,在句子结构上也与原文保持了相似性,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所要传达的意思。

面对文化、社会背景截然不同的目标受众,如何能让海外观众在字幕中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内涵,了解作品背后的意蕴,是译者们仍要努力的方向。这一点在类似《梦华录》这样的古装影视剧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剧中关于“银鱼袋”的翻译“silver fish pocket”“银鱼袋”是一种身份凭证,唐宋时期,官员根据自身阶品佩戴相应的金鱼袋或银鱼袋表示自身身份。剧中主角顾千帆虽为六品,却得官家青眼,许他“借绯”(即身着五品官员才有资格穿的绯色官服),并配银鱼袋。这是顾千帆仕途顺遂、身份高贵的重要体现。译文虽然保留了原文“袋”的具体形象,但丢失了“五品及以上官员身份证明”这一隐含信息。大篇幅古代汉语的应用,数量众多的专有名词和时代化特征显著的词语,如何让不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观众也能看懂读懂,是译者们着重需要考虑的问题。

4. 结语

影视剧作为一项对外文化输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字幕翻译显得格外重要,字幕还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听不见的话语,如耳语、口音、背景噪音等 [11] 。从语言维度来看,生态翻译学强调翻译应保持语言的自然性和流畅性以适应目标语言的语言生态。研究发现,《梦华录》的英文字幕在准确传达原剧的语言风格和特点的同时,还保留了原剧的韵律和节奏,使观众能够轻松地理解对话内容。在文化维度上,生态翻译学注重文化信息的传递。字幕翻译质量关系到海外观众对《梦华录》的跨文化接受度。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差异,海外观众在理解中国影视作品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字幕翻译能够充分考虑目标观众的文化背景和接受习惯,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就能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和传播。通过高质量的字幕翻译,海外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从而增强对《梦华录》的接受度和认同感。《梦华录》作为一部展现中国古代文化的作品,其英文字幕在传达剧情的同时,也注重对中国文化的介绍和解释,将中国古代的文化元素、社会习俗和价值观念等融入英文字幕中,做到了跨文化交流。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往往能够通过对话和情节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如果字幕翻译能够准确传达角色的情感变化,观众就能更好地体验到剧中人物的情感世界,从而增强对剧情的投入感和代入感。在交际维度上,生态翻译学强调翻译需适应目标文化的传播需求,做到信息的有效传播。《梦华录》的英文字幕不仅帮助海外观众理解剧情,还通过精心选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有助于增强观众对剧情的投入度,提高观众对作品的喜爱程度。综上所述,字幕翻译质量对于海外观众对《梦华录》的理解、情感投入和跨文化接受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字幕翻译时,应确保翻译准确、流畅,并充分考虑目标观众的文化背景和接受习惯,以实现更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

基金项目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校级项目“基于Python文本挖掘的古装剧《梦华录》对外翻译传播效果研究”(X202310183028)。

参考文献

[1] 于海阔.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看英汉影视翻译[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海事大学, 2007.
[2] 尹悦. 国家形象建构视域下的中国影视外译研究[J]. 电影评介, 2020(14): 109-112.
[3] 何希泓. 谈影视翻译的特点、翻译方法以及中国影视的外译[J]. 大众文艺, 2023(6): 82-84.
[4] Frederic, C. (2004) Cine Y Traducción. Cátedra, Madrid.
[5] Bittner, H. (2011)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in Subtitling. Trans-Kom, 4, 76-87.
[6] 陶友兰. 我国翻译专业教材建设: 生态翻译学视角[J]. 外语界, 2012(3): 81-88.
[7] 邱桂林. 影视片名翻译的几点思考[J]. 电影评介, 2007(21): 89-90.
https://doi.org/10.16583/j.cnki.52-1014/j.2007.21.002
[8] 胡庚申. 翻译适应选择论[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9] Hawkins, G. (2010) Multiculturalism on Screen—Subtitling and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 Otemon Journal of Australian Studies, 36, 97-109.
[10] 廖七一. 当代西方理论探索[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0.
[11] Gupta, P., Sharma, M., Pitale, K. and Kumar, K. (2019) Problems with Automating Translation of Movie/TV Show Subtitles.
https://arxiv.org/abs/1909.0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