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绿色创新和ESG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Green Innovation and ESG Research in Chinese Enterprises—Visual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DOI: 10.12677/ecl.2024.132437, PDF, HTML, XML, 下载: 33  浏览: 133 
作者: 张一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关键词: 绿色创新ESG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发展与热点Green Innovation ESG CiteSpace Scientific Knowledge Graph Development and Hotspots
摘要: 企业绿色创新和ESG研究与国家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文章基于2015~2023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文总库中的164篇文献,利用CiteSpace6.2.R6知识图谱可视化工具,探究我国企业绿色创新和ESG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近年来,绿色金融、绿色信贷、融资约束、信息披露等方面是中国企业绿色创新与ESG研究的热点,其发刊量逐年上升,但总体而言仍处在起步阶段,创新实践尚不充分。基于此,为进一步拓展企业绿色创新和ESG研究领域,得出启示:需要搭建高质量研究团队、结合企业行为和时代热点话题丰富ESG领域研究内容以及从企业和政府层面解决实践问题。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enterprise green innovation and ESG is highly compatible with the national green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Based on 164 article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database of the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 Network Publishing Database (CNKI) from 2015 to 2023, this article uses the CiteSpace 6.2.R6 knowledge graph visualization tool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enterprise green innovation and ESG research in China.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in recent years, green finance, green credit, financing constraint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other aspects have been hot topics in the research of green innovation and ESG in Chinese enterprises. The publication volume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but overall, it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and innovation practice is not yet sufficient. Based on this, in order to further expand the research fields of green innovation and ESG in enterprise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high-quality research team, enrich ESG research content by combining corporate behavior and hot topics of the times,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s.
文章引用:张一诺. 我国企业绿色创新和ESG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2): 3579-3588.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2437

1. 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双碳”目标、节能环保、科技兴国、共同富裕等众多议题都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1] 。ESG作为一种新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评价体系,起源于社会责任投资(SRI),随后发展到从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维度对企业进行综合评级,并将ESG有关信息进行指标化,对企业进行非财务类型的考察,使企业将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的思考维度融入到资本市场与经济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精髓,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ESG实践必不可少 [2] 。绿色创新强调对资源的节约和环保,减少企业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外部不经济性,是促进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企业绿色创新和ESG相关文献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丰富,以往的研究更多探讨内部治理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很少关注ESG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 [3] 。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CiteSpace对我国企业绿色创新和ESG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构建了知识图谱,以更好地呈现出我国企业绿色创新和ESG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对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2.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2.1. 研究方法

知识图谱是一种以知识域为对象的图形,它既呈现了科学知识的变化过程,又表明了知识之间的结构关系 [4] ,是运用文献计量软件,通过挖掘文献中的关键词、作者、机构等信息来绘制的。目前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研究热点和演进路径的量化分析,为推动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CiteSpace计量分析工具是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和雷德塞尔学院的陈超美教授合作研发的一款论文分析软件,其功能是对具体领域内的学术文献内容进行统计,从而反映出该专业学科的研究结构及发展趋势。它注重于分析科研论文中包含的潜在知识的多元动态引文可视化分析,能够绘制典型的知识图谱,把某个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与发展态势演进展现在一个引文网络图像上,还可以自动标识作为知识基础的引文文献和聚类所代表的研究热点 [4] 。文章利用CiteSpace6.2.R6,运用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通过研究和整理“绿色创新”、“ESG”等164篇学术文献中的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明晰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2.2. 数据来源

本文的文献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在CNKI以“绿色创新”和“ESG”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期刊来源包括SCI、北大核心、CSSCI、CSCD,选择“同义扩展”确保主题筛选后的数据无遗漏,检索年度跨度为2015~2023年,经筛选得到184篇文献。对检索结果进行过滤和整理,剔除商业广告、会议、非主题文献等对测量结果有重大影响的文章,以获得更准确可靠的数据。最终获得164篇学术论文,将其纳入文献分析样本,导入分析软件数据库,以分析国内关于企业绿色创新与ESG研究的进展、前沿以及热点问题。

3. 我国企业绿色创新和ESG研究现状

3.1. 发文作者

本文从“绿色创新”与“ESG”两个方面出发,对相关文献研究主题和发文频次进行梳理,以了解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与核心。文献的作者是科学研究的主体,可以反映一个领域的杰出贡献者。如表1所示,洪扬、陈晓珊、郭毓东等作者是该领域的高产作者。

Table 1. Some high-yield authors in China

表1. 国内部分高产作者

图1为2015~2023年我国企业绿色创新和ESG研究作者网络图谱。发文作者节点以圆圈的方式呈现,节点的字号越大,表明该作者发文数量越多,发文作者之间的连线表示各作者之间存在合作 [5] 。由图1可以看出,洪扬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达到了3篇,表明他非常重视企业绿色创新与ESG的研究。他认为将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和企业绿色创新引入实证分析中发现,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和企业绿色创新均能够强化ESG信息披露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6] 。ESG信息披露对公司的绿色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可以通过增加政府补贴、提升员工的绿色创新效率等途径促进公司绿色创新。

图1,有节点127个,连线87条,各作者之间网络密度为0.0109,论文发表数以节点大小和文字大小来表示,作者之间的配合度则以连线粗细来表示,而分散在周边的作者大多是个体研究者。存在1个较大的合作网络,即以邱牧远和殷红为代表的网络,他们将工商银行内部客户数据与第三方权威数据相结合,构建了ESG绿色评级体系,形成绿色发展指数和绿色投资指数,并认为以上指数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7] 。整体上来看,网络节点之间距离较为疏远,证明国内学者在绿色创新与ESG方面的相关研究中合作程度不高,互相交流较少。

Figure 1. Author network atlas of green innovation and ESG research in Chinese enterprises

图1. 我国企业绿色创新和ESG研究作者网络图谱

3.2. 发文机构

表2可以看出,该研究领域的主要发文机构有:湖南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湖南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的3篇文献都来自洪扬。研究主题都集中在ESG信息披露、企业绿色创新。

Table 2. Main domestic publishing institutions

表2. 国内主要发文机构

图2为2015~2022年我国企业绿色创新和ESG研究发文机构网络图谱。该图共有82个结点、16条连线,每个机构间的网路密度是0.0048。这与发文作者之间的联系结果类似,发文机构间的联系比较分散,关系网络也比较稀疏。由兴业银行牵头的四家企业间已建立规模不小的协作网络,这些机构在该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和突破,在企业绿色创新和ESG领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们创新性地将ESG理念与绿色信贷相结合,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信贷的不良率远远低于同期内总体贷款的不良率,从全球来看,绿色项目在中长期也都显示出风险更低的特征 [8] 。整体而言,各机构在这一领域的合作不多,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尚未形成集聚效应,虽然一些机构在发文数量上表现出色,但与其他机构的合作较少。这限制了不同机构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协作,可能导致研究成果的局限性和重复性。未来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研究院等机构的协作,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企业的绿色创新与ESG方面的研究。

Figure 2. Network diagram of green innovation and ESG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Chinese enterprises

图2. 我国企业绿色创新和ESG研究发文机构网络图谱

3.3. 关键词分析

3.3.1. 关键词共现

关键字是代表论文主题的词汇或短语。对某一研究领域中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可以确定这一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利用CiteSpace构建关键词共现图,直观展现关键词共现关系,挖掘该领域中的核心内容和研究热点。通过对关键词统计排序,得出了“十大关键词”如表3。其中“绿色创新”、“融资约束”、“绿色金融”、“绿色转型”、“企业价值”和“信息披露”是高频词。其中,绿色创新的中心性最大,为0.33;其次是绿色转型,为0.14,再次是上市公司,为0.12,它们在整个关系图谱中有更重要的作用。信息披露在2017年首次出现,出现年份最早;绿色发展最晚,为2023年。图3中每一个节点表示一个关键词,随着节点半径增大,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增加;节点间的连线越粗,表明两个关键词的关联度越高。

Table 3. High frequency keyword co-occurrence

表3. 高频关键词共现

图3可知,关键词网络以“绿色创新”、“融资约束”、“绿色金融”等词为中心呈向心状分布,共有节点数110个,连线数149条,网络密度为0.0249。分析发现我国企业绿色创新和ESG研究网络内部主要节点较少,节点大小分明,节点间的连线整体比较稀疏。在体系内部,围绕高频词衍生出较高频词,由较高频词再衍生出低频词。关键词“绿色创新”与“融资约束”起到中央枢纽作用,具有最高的中介中心性,其他次级关键词均围绕中心关键词展开。

Figure 3. A co-occurrence map of green innovation and ESG research keywords in Chinese enterprises

图3. 我国企业绿色创新和ESG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3.3.2. 关键词聚类

关键词聚类图谱是利用对数似然方法对关键字进行分析,其结果可以分析相关领域中相似主题的网络集群,从而展示出该领域的知识结构类别及研究热点。基于关键字的共现,对关键字进行聚类分析,如图4,Q = 0.7274,S = 0.9676。Q的数值越大,聚类的效果就越好,在Q > 0.3的情况下,聚类效果显著有效。S值愈趋近于1,表示网格同质性愈高。在S > 0.5的情况下,所得到的结果是比较合理的;在S > 0.7的情况下,所得到的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分析发现,图中的聚类效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其序号越小,该类别中含有越多的关键字,说明该研究主题越热点、越重要。聚类显示,所有关键词被聚成了四类,热点排序为#0融资约束、#2信息披露、#3绿色转型。

Figure 4. Cluster graph of key words in green innovation and ESG research of Chinese enterprises

图4. 我国企业绿色创新和ESG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Figure 5. Key word emergence map of green innovation and ESG research in Chinese enterprises

图5. 我国企业绿色创新和ESG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

3.4. 热点分析

关键词突现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区内,在相关的研究领域开始成为热点的关键词,可以很好地把握热点转换的时机和内容 [9] 。如图5,突现关键词共有9个。2017~2021年,信息披露、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在突现后被逐渐迭代。随着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提高,信息披露成为ESG研究的重要方向。信息披露强调企业通过会计信息的形式,向社会公众披露企业遵守社会责任的情况。2022年后出现了较多的创新角度,有碳中和、碳达峰、产品创新、政府补贴。碳中和、碳达峰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它涉及到企业和政府在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发展清洁能源等方面的行动。未来研究热点方向应是以ESG为导向完善绿色创新体系、建立绿色信贷评估系统、拓宽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和促进绿色发展基金市场化,推动中国绿色金融领域的ESG发展 [10] 。

4. 我国企业绿色创新和ESG发展趋势

不同时期会衍生出不同的研究热点,由图6可知,2015年至今我国有关绿色创新和ESG话题的演变路径。在CiteSpace中绘制我国公司绿色创新与ESG研究领域的关键字时区图,关键词共现分析时区图可以直观地展示研究内容的演变过程,其演进轨迹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阶段:

4.1. 起步阶段:2015~2017年

总体上,2015~2017年,国内仅有少量研究成果,表明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国内的学者们以国际相关领域的研究为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对绿色创新、绿色金融等内容的概念、体系进行研究。2017年出自于中国工商银行绿色金融课题组借鉴国际评级机构经验,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特点,构建了ESG绿色评级体系 [11] 。

4.2. 探索阶段:2018~2020年

随着企业绿色创新与ESG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化与发展,国内学者开始自主探索绿色金融、绿色债券等领域,同时对企业绿色创新与ESG信息披露等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息事关公司可持续性,ESG披露具有重要的功能,其能够改善与促进公司的可持续性 [12] 。2019年,孙东等人认为帮助利益相关者判断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对对绿色创新绩效产生更大的资源效应 [13] 。

4.3. 发展阶段:2020~2023年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双碳”目标,2021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ESG是企业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方面积极作为的战略指导,与“‘双碳’目标”“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高度吻合,成为实现上述目标和发展的有力抓手 [14] 。ESG表现作为反映企业发展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能够有效显现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及社会责任履行程度,是市场利益相关者投资决策行为的重要衡量指标 [15] 。

当前,我国企业绿色创新与ESG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研究方法也越来越趋向于大样本的实证研究,把更多关注放在企业绿色创新与ESG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明均仁,奉雅娴等人提出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绿色创新绩效,而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ESG表现与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关系 [16] 。龙子午,张晓菲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有助于促进企业开展实质性创新,对企业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的影响比较显著 [17] 。李井林认为企业对环境管理和环保技术的人力资本投资,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公司的绩效具有很大的帮助 [18] 。

Figure 6. A timeline graph of keyword clustering for green innovation and ESG research in Chinese enterprises

图6. 我国企业绿色创新和ESG研究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分析了国内企业绿色创新与ESG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得出以下结论:从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层面,目前国内关于绿色创新与ESG研究的作者主要是个体,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不同作者和机构间交流不多,没有形成紧密的协作网络。从研究热点层面,绿色金融、绿色信贷、融资约束、信息披露、上市公司等是当前中国企业绿色创新与ESG领域研究的重点。从研究进程层面,主要包括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我国企业绿色创新和ESG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的发文量却在不断地增长。这表明企业绿色创新与ESG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国内研究的一个热点,并且在未来的几年里论文的数量还将继续增加。

5.2. 主要启示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以研究院和高校的理论研究为主阵地,拓展企业性质科研人员的地位,强化三方的学术合作和交流,举办国际研讨会和专题论坛,积极构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解决由于研究主体单一而导致的科研成果缺乏合作性和实用性的问题。

将政策趋势和当前热点话题相结合,拓展研究内容。目前国内关于绿色创新与ESG研究的热点词语主要是信息披露、绿色金融、绿色债券等,2020~2021年很少涌现新的热点爆发词,这说明学者们对新的研究热点挖掘不够,还停留在已有的爆发词上。深化企业绿色创新和ESG宏观层面主题研究,通过加强交叉学科的协作,增加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拓宽该领域研究的学科分布,实现各学科间的理论与实践的交叉融合,共同发展。

坚持以问题为研究导向,解决实践问题。对于企业层面而言,要将ESG贯彻和运用到公司经营管理的每一个方面,更加主动开展企业ESG实践,从企业战略和公司制度上构建和完善ESG管理机制,推进企业绿色创新,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提高公司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和管理效率,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对于政府层面而言,大力提倡和推广ESG观念,引导企业积极投入ESG实践,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人才环境和制度环境,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并且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异质性分类施策,引导和鼓励企业提高绿色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小荣, 徐腾冲. 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研究进展[J]. 经济学动态, 2022(8): 133-146.
[2] 郑琼, 刘春颖. ESG体系下环境管理会计研究——以中国平安为例[J]. 商业会计, 2021(23): 26-29.
[3] 吴一丁, 马浩轩, 陈丽. ESG研究主体梳理及阶段性研究探索——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J]. 财会通讯, 2023(8): 15-39.
[4] 陈悦, 陈超美, 刘则渊, 等. CiteSpace 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 2015(2): 242-253.
[5] 郭毓东, 洪扬. ESG信息披露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武汉金融, 2023(7): 13-22.
[6] 洪扬. ESG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J]. 现代金融, 2023(7): 50-58.
[7] 邱牧远, 殷红.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ESG表现与融资成本[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3): 108-123.
[8] 鲁政委, 方琦. 金融监管与绿色金融发展: 实践与研究综述[J]. 金融监管研究, 2018(11): 1-13.
[9] 华秋红. “双碳”背景下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22(4): 47-53.
[10] 张洁. 目标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 西南金融, 2022(9): 81-93.
[11] 张红力, 周月秋, 殷红, 马素红, 杨荇, 邱牧远, 张静文. ESG绿色评级及绿色指数研究[J]. 金融论坛, 2017(9): 3-14.
[12] 刘江伟. 公司可持续性与 ESG 披露构建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5): 104-111.
[13] 孙冬, 杨硕, 赵雨萱, 等. ESG表现、财务状况与系统性风险相关性研究——以沪深A股电力上市公司为例[J].中国环境管理, 2019, 11(2): 37-43.
[14] 傅颀, 吴羽茜. 基于长短期窗口的上市公司ESG管理经济后果研究——以比亚迪为例[J]. 财会通讯, 2023(10): 101-105 115.
[15] 陈玲芳, 于海楠. ESG表现、融资约束与企业绩效[J]. 会计之友, 2022(22): 24-30.
[16] 明均仁, 奉雅娴, 徐张洋, 汪忠瑞, 张丹, 汪喆伦. ESG表现与企业绿色创新绩效: 影响机制与经验证据[J]. 财会通讯, 2023(24): 28-32.
[17] 龙子午, 张晓菲. ESG表现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南方金融, 2023(8): 107-122.
[18] 李井林, 阳镇, 陈劲, 崔文清. ESG促进企业绩效的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1, 42(9): 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