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语言差异的思考与探究
Considerations and Explorations of Linguistic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DOI: 10.12677/ml.2024.125383, PDF, HTML, XML, 下载: 37  浏览: 161 
作者: 彭 蓝: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株洲
关键词: 语言文化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差异Language Culture Cultural Background Thinking Mode Difference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英这两种使用广泛的语言各自具有独特的特色,这二者在信息传递、思想交流、推动社会文化向前发展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必须意识到,汉语和英语在发音、文字、句子构成、语法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差异。将中英语言进行对比,探究两种语言的差异之处,这对我们了解两种语言和了解世界文明的进程、文化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帮助。
Abstract: Language is a carrier of culture. The two widely used languag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av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e tw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deological exchanges, and promotion of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However, we must realize that Chinese and English are very different in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pronunciation, character, sentence structure, and grammar. The underlying reasons for this disparity lie in the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background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as well as variations in the thought processes of people from these two regions. Comparing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enables u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which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not only the languages themselves, but also the progression of world civiliz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文章引用:彭蓝. 中英语言差异的思考与探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5): 458-463.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5383

1. 引言

语言在人类日常的生活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给人类的沟通交流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是人类可以区别于其他生命的主要特征和标志。同时,也正是语言的诞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语言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进化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但是在中国,汉语是通用语言,是最具代表性和普及性的语言,这一点毫无疑问。而在西方,英语是最具代表性的语言,同时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热潮之下,英语在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地位以及普及性。因此,本文将英文作为西方的代表性语言来和汉语进行比较。从语言对比中来探求中英语言的差异性以及中英语言差异性的成因,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不同,以及文化对语言表达的影响和语言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深入分析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人们能够洞悉语言之间在词汇、句法、逻辑结构、篇章构建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1] 。但是,不管是汉语,还是英语,都是当今世界上应用广泛的语言,“在很多国际场合以及在文化、贸易、旅游、科技、日常交流中都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 [2] 。这两种语言从诞生、发展、演变到如今都具有了悠久的历史,他们各自都具有丰富的词源和鲜明的特征,这为我们的研究对比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使得我们的研究成为了可能。

2. 中英语言特征

2.1. 汉语的语言特征

现代汉语分为“标准语”(以河北省承德市的语音为标准音)和“方言”。本文的汉语指的是现代汉语中的“标准音”(俗称普通话)。汉语在中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中华民族的五十六个民族之中,除了汉族人使用汉语外,满族、蒙古族、回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也大都使用汉语或者兼用汉语,其他的一些少数民族虽说也有自己的语言,但一般也会兼用汉语。所以可以说在中国,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同时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作为这样一种使用人数众多、传承悠久的语言,汉语具有其自身的鲜明特征。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汉语本身来源于历史悠久的象形文字,汉字的书写和发音讲究“字正腔圆”。和其他语言相比,汉语的表达更为委婉含蓄,表现力更为丰富,一句话说话的情景不同,可能会表达着不一样的含义。例如:“没意思”这个表达放在不同的句子中则其内涵不同。例如:“闷在屋子里很没有意思,出去走一走吧”,在这句话中“没意思”的含义是无聊、无趣;“你要是总是放马后炮,那就没有意思了”,在这句话中“没意思”的含义则变成了没有作用,没有效果。

另外,汉语在发音时会有声调,声调的高低变化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会有区别语句含义的作用。在刚学习汉语时都要从学习汉语的声调入手(普通话的“四声”)。从词汇方面来看,现代汉语中的构词方式各种各样,重叠、派生、复合这三种构词方式在汉语中都存在。在日常生活中,双音节词汇的使用频率高(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汇的使用频率要占据主流),而且在汉语词汇中很具特色的词汇是成语,汉语中有大量的四字成语,每一个成语都有独特的来源,这些成语言简意赅,只有在充分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才能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成语大都是经过长期的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大都源自于古代的一些经典著作、著名的历史故事或者人们的口头禅,往往含义并不是字面的意思,也不能将构成成分的含义简单相加。例如:“万人空巷”1的含义并不是我们字面所理解的“巷子里没有人,很冷清”,而是“每家每户的人都从巷子里走出来,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再例如:“安土重迁”2这个成语的含义并不是“重新迁移,重视乔迁”的含义,而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的含义。并且在汉语中动词是一个句子的灵魂,是最具表现力、最活跃的存在。汉语语法方面更值得一提的是,汉语的词汇没有词形的变化,在汉语语句之中不通过词形来表示语法关系,而是借助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和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不管是在什么时态或者语态之中,汉字词汇的写法读法都不会进行改变。

2.2. 英语的语言特征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从英语的诞生、发展到如今已经过去了1400多年。英语是一种字母文字,英语字母不仅分为印刷体和手写体,每个英文字母还分为大写和小写两种形式。英语中的词汇都是由26个字母组成,通过26个字母之前的不同排列以及组合来达到组成英文词汇的目的,单纯的英文字母没有任何的含义,要想理解一个英文词汇的含义,只能从这个词汇的整体去看,才能够知道这个英文单词具体想表达什么含义 [3] 。另外,英语属于一种“刚性的语言”,不管是发音、词汇,还是语法,都有一些不可违反的硬性规定(或者说规则更为恰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是要遵守一些要求。例如,在英语语言中关于英语名词单复数的要求就十分严格。关于名词的复数形式在英语中可以说非常复杂,在单数名词前面要加冠词“a”:一只鸟“a bird”、一本书“a book”;在复数名词的后面要加上“s”才表示复数:两只鸟“two birds”、三本书“three books”。当然,还有很多的特殊规定,有些名词又是不可数名词。另外,有些以元音字母开头的单词在表示单数的时候,不是在单词的前面加“a”,而是要加“an”。总之,规矩非常的复杂多样,这为中国人学习英语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另外,仅从词汇方面来看,在英语中名词占据优势,名词的使用频率高,在用英语传达信息时,若是对名词的使用熟练、恰当,可以使得句子言简意赅,表达生动。除此以外,介词在英语的句子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起着纽带作用。在英语句子中,若是缺少了介词,句子中的实词就会变得空洞,难以表达实际含义。介词的使用也是我们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之中的一大难点,我们中国人经常会习惯性地忽视对介词的使用,这也就是汉式英语产生的一个重要诱因。从语法和句子结构来看,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英语更加注重精确性,注重时间的表达,英语的句法特征主要有以下这么几点:

1) 英语通过将词汇进行时态和形态的变化,来较为严密地表达性、数、格、时、态(体)、语态等。

2) 英语的句子主从分明,前后呼应,句子严密规范,具有严谨的主谓结构,主语不可缺,谓语是一句话的中心。

3) 英语中善用被动句来传达信息。

从英文的诞生到现如今的现代英语,在英军占领大量殖民地的同时,也将英语带进了殖民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英语融入了殖民地当地的文化之中,成为了官方语言,最后形成了各种带有殖民地本土特色的英语。他们包括美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新西兰英语、印度英语、加拿大英语、南非英语、加勒比英语等英语种类。这些英语在发音和拼写上有些许的差别,但是不影响他们之间互相理解。该种差异反而在信息传递、思想沟通、文化碰撞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英语是当今国际社会上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国际性语言。

3. 中英语言差异成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象征。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中西方的语言差异巨大,这种差异不仅仅是因为在文字的书写方式和发音的不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西方语言形成的文化背景以及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毋庸置疑,语言以及文化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一个国家的语言,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一部分,同时文化的发展又会给语言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在中英语言特征中需要重点体现不同的文化差异,所以从语言表征方面必须要对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特点进行分析。同时,思维对语言表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想要表达就一定要有思维,就一定要去思考。中西方人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这就必然导致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有很巨大的差异,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必然会有所不同。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体现在语言当中,就会造成中西方人在进行语言表达的时候具有不同的表达习惯。因此,毫无疑问,思维也是造成中英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内因。

3.1. 中西语言的文化背景

“学术界关于‘语言与文化’内在联系的研究成果众多,如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论’、斯蒂芬·克拉申的‘二语习得论’及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等,尽管研究角度、方法、目的等存有差异,但‘肯定结论’必然是语言与文化之间密不可分” [4]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因此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经常说中华文化五千年)。中华文化的这种源远流长主要体现在时间的维度上,中华文化在历朝历代的更迭中不断地传承与创新,始终保持了文化的火种。中国传统文化是基于小农经济和封建宗法制度之上的。因此,由于以前的小农经济,中国人十分重视氏族以及亲属之间的血缘关系。又由于以前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中国人现在十分重视长幼有序,重视亲情,在一个家族中,长辈的地位非常高。这种观念转移到社会之中就会形成很严明的上下级的等级观念。这种观念体现在语言中就会使得我们在对人进行称呼的时候,使得称谓变得复杂。例如:我们在对父母双方的父母进行称呼时依据性别会分别称呼为“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在对父母的兄弟姐妹进行称呼时,会依照男女的不同分别称呼为“叔叔、姑姑”、“舅舅、姨妈”,以此种方式来体现对对方的重视以及家庭关系中的等级。当然,在社会中工作时,对上级和下级的称呼也一样会有所不同,以此来体现等级观念。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中心,凸显人的重要性,再加上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认为“万事万物相生相克”,因此说话往往含蓄、谦虚,进入主题之前首先做好充分的铺垫,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体现对他人的尊重。

与中国不同,在西方人们认为人才是万物的统治,个体的价值可以独立于群体的价值,因此他们的文化背景是推崇个人的人格,尊崇世俗所认为的平等,从而令英语的表达方式突出人与自然的对立。同时,由于工业化的高度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在西方人的传统观念里,家庭是只有由父母、子女所组成的最小单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家族关系越来越淡薄。因此,也就形成了我们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很不能理解对有血缘关系的人的称谓。例如:在用英语表达奶奶和外婆的时候将二者皆称为“grandmother”,在用英语表达爷爷和姥爷的时候将二者皆称为“grandfather”,姑姑和阿姨称“aunt”,叔叔和舅舅称“uncle”。除此之外,在社会中没看有血缘关系的人一律将男性称为“Mr”,将女性称为“Ms或者Miss”。在西方人的观念里,血缘亲属关系被淡化,等级观念不是很强,一切都是以法律为准绳。由此可见,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较大,所以,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3.2. 中西民族的思维方式

“语言是‘纠缠着’精神的物质” [5] ,这表明语言和思维有着紧密联系。英汉语言的特征差异产生了其思维的特征差异,而思维的特征差异又通过语言的特征差异体现出来 [6]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虽说有着部分共同的思维方式,但是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这是由于每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不同而造成的。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可以得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从两个方面去体现。

1) 综合思维与抽象思维

中国人自自古以来就是综合思维,看问题,做事情常常从全局、从整体去看。而西方人偏向抽象思维,习惯于对事物进行理性分析。这两种思维方式表现在语言方面就是,中国人在表示时间和排列顺序的时候,习惯地由大单位到小单位。例如我们表示时间的时候常说“现在是下午6点10分”。将小时这个大的单位放在前,将分钟这个小单位置于后面。英语在表示6点10分的时候则常见的要说成“ten past six”,将分钟这个小单位置于前面,将小时这个大单位置于后面。另外,在工作场合的时候,中国人进行介绍的时候按照职务的高低,由高到低进行介绍,介绍的方式为“官职 + 姓名”,但是用英语在进行介绍的时候则不同,先公布名字,再按照职位的高低,由低到高进行介绍。

2) 意向思维与认知思维

中国人在思考问题之时偏向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偏向以自身为对象的意向思维。而西方人热衷于对自然的探索,从西方人热爱自然科学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是偏向以自然为对象的认知思维。这两种思维表现在语言上就形成了,汉语多短句、简单句,多为主动句,倾向于以动词为中心。与此相反,英语则多被动句、长句,复杂句倾向于名词化,以名词为中心,喜欢使用介词、连词等虚词。

4. 中英语言差异概述

英语和汉语可以说在世界上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两种语言,虽说二者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例如这两种语言在进行表达的时候和其他的语言相比要比较简洁,但是这两种语言更多的是基于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和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之上的语言差异。这种语言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也为人类的发展进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字。但是如果溯其根源,这两种语言都是源自象形文字的起源阶段,不同的是汉字一直在沿着象形文字这条道路发展变化,但是英语在经历过早期的象形文字阶段之后就转移到了以发音为主的字母文字。另外,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中文和英文在读音、词汇、语法、惯用语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使用习惯。例如在词汇的使用方面,中国人习惯将猪肉、牛肉、鸡肉等肉类都统称为“肉”,但是在西方人看来“肉”可以分为多种多样,所以在日常表达或者翻译的时候要分门别类“牛肉(beef)、猪肉(pork)、鸡肉(chicken)”。不可置否,中英两种语言随着中西文化的发展而越发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这两种语言的关系也必将越发紧密,文化与文化、语言与语言之间的碰撞将不可避免,但是这种碰撞必然不是你死我活的厮杀,而是日益频繁的相互借鉴和沟通,在这样的碰撞之下,我们人类现如今所生活的世界必将愈发的和谐美丽。

5. 结语

总的来说,英语和汉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上的两种差异较大的语言,我们在学习这两种语言的时候,只有深刻把握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中西方人不同的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及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才能更好地学习和使用对方的语言,减少因文化理解和思维差异上的偏差导致的笑话和矛盾,才能为当今世界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NOTES

1出自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2出自《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之所愿也”。

参考文献

[1] 马艳云. 中英语言差异之文化因素探析[J]. 英语广场, 2023(31): 49-52.
[2] 叶盛年. 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1: 121.
[3] 候娟妮. 英语笔译中英汉语言特征差异分析及应对措施[J]. 海外英语(上), 2022(6): 17-18 23.
[4] 王晶晶. 大学英语教育中的语言差异解析——评《大学英语教育的文化思考与探究》[J]. 教育发展研究, 2020, 40(24): 85.
[5] [德]马克思, 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1: 24.
[6] 刘志成. 语言学视野下英汉文化差异本质探源[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2(3): 13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