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的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Integrating Local Party History Resource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 Schools
DOI: 10.12677/ae.2024.145871, PDF, HTML, XML, 下载: 38  浏览: 6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朱丽娅: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关键词: 高中思政课教学资源党史教育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eaching Resources Party History Education
摘要: 学校有责任和使命推动地方党史资源转化为思政资源,以促进党史教育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根基和塑造他们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了解地方党史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逻辑前提,剖析其存在的现实困境,探索其实践路径。
Abstract: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the school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party history resource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ources, which can promote the normalization and long-term effect of party history education and cast the soul of student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logical premise of integrating local party history resources into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alyze their practical dilemmas, and explore their practical paths.
文章引用:朱丽娅. 地方党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的路径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5): 1512-1517.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5871

1. 引言

习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百余年的党史教育资源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有大视野、大历史观,既要掌握丰富的党史教育资源,拓展党史资源的广度:又要善于溯源归因,挖掘党史教育资源的深度,从而充分发挥党史教育资源“培根铸魂”的作用。

2. 地方党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的意义

2.1. 加深学生对思政课教材知识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看待党的历史,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要发挥好学校思政课的渠道,将党史融入教材,以达到资政育人的作用” [1] 。因此,考虑到资源选取的便利性,将地方党史资源运用到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体验更加深刻。例如,在必修一《伟大的改革开放》这一框题的教学中,增添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改革开放的相关论述,如果仅仅在课堂教学中以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形式呈现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学生只能从字面上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然而,通过在思政课中引入地方中有关改革开放相关的成就以及家乡变化等近在学生身边的事迹,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地方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成就,通过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对改革开放后当地发展变化的体验,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感。

2.2. 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培育高中生具备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力 [2] 。当前,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容易受当前社会存在的多元文化理念的冲击。如一些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崇洋媚外的思想容易掩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流和本质,而高中生作为时代新人,必须借助党史教育来对抗不良思想。地方党史的素材来源是学生身边的材料、故事、人物和事件,它们更容易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地域自豪感。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运用地方党史资源,以党史精神润化学生的心灵,以革命英雄事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以党史教育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在学校加强学习和使用地方党史资源,也有利于学生从更广的视角和更深的层次了解地区发展、地区定位及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利用地方党史资源可以加强对高中生的党史教育,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所以,推动地方党史资源融入教学,在青年学生成长期强化“家国一体”意识,对于增强他们建功新时代的使命感尤为重要。

2.3. 拓宽高中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学校思政课这个渠道,推动党的历史更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对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丰富的地方党史资源能够丰富当地高中的育人工作。将地方性的党史资料整合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可以助力高中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的斗争历程,从而激发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情感,并加强他们在民族复兴和地方复兴方面的责任和担当 [3] 。

高中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被视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教学方法,有助于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融合,从而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的掌握,并激发他们对学科的学习热情。如何选择实践教学渠道对提高高中思政课的教育实效性至关重要,这是也思政课教师持续探究的问题。

高中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离不开教学资源载体,把地方党史资源作为思政课教学的载体,需要合理把握地方党史资源的育人功能,创新实践教学方式。一方面,地方党史资源与承载新时代特点的思想政治教材融会贯通,因时空的便利性可借助地方党史教育基地学习、革命遗址参观、党史微平台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可自主形成学习兴趣小组和选择实践教学形式,通过自觉挖掘地方党史资源,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学习兴趣。由此可见,这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宽了教学渠道,更是为高中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实践方法和思路 [4] 。

3. 地方党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困境

3.1. 地方党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的队伍困境

党史教育对师资队伍有更高的专业要求。但是当前针对于党史教育的队伍建设仍然过于薄弱,主要存在一下这些困境需要克服:其一,教师专业出身单一化。当前的思政教师大部分以思想政治教育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为主,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较高,但是党史教育专业水平较低,主攻党史研究方面的教师配备较少。其二,教师缺乏收集和整理地方党史资源的意识,教师党史素养水平较低。一方面,尽管教师在课余时间会主动阅读和关注各种平台上的党史信息,但由于书籍和网络平台上的地方党史信息相对分散,教师在收集和分类地方党史资源时,并没有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整理。另一方面,各类平台上的地方党史资源缺乏系统分类,教师在运用的时候忽略了地方党史资源“质”的问题,不经过仔细筛选就将其融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使学生接受到的是杂乱无章的新资源,这可能导致学生在掌握重难点知识时受到干扰。同时,学生只能理解一些浅显的党史信息,达不到深度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对地方党史资源研究深度不够,是导致地方党史资源融入过程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地方党史资源与教材衔接不紧密的原因之一。其三,一些新教师教学经验有限,短时间内只能花精力集中于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另外,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杂,思政教师无心再花精力投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研究上,久而久之,实践教学的能力就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直接地影响到了地方党史资源运用的实效。

3.2. 地方党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的教学困境

地方党史资源与教材内容的衔接度越高,越能引导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把握好地方党史资源。然而,在实际的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全面地整合地方党史资料,学生可能只是获得了表面的知识,并没有达到深入理解的目的。具体表现为:一是选取的地方党史资源偏离教材内容、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在选取地方党史资源时脱离课本,缺乏科学性,影响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认知:部分教师在教学时难以把握地方党史资源与教材的契合点,学生也难以通过地方党史资源辅助理解教材知识,说明了当前教师团队对地方党史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不能精准、科学地选取地方党史资源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二是融入形式上过于单一、生硬,缺乏系统研究,难以把握学科融合的规律性。当下学生深受互联网的影响,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认识存在一种标签化的倾向,人文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都不够,缺乏鉴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容易受到互联网上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左右。

综上,地方党史资源运用与教材衔接不紧密的问题表现为选取的地方党史资源偏离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偏离教材定位、脱离学生学情,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究其根本,解决现存的问题。因此,不对党史知识进行深入学理化阐释,没有足够党史知识储备不掌握有效的融入途径,忽视当下学情、社情,都无助于解决当前的党史教学困境。

3.3. 地方党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的平台困境

我国的地方党史资源因革命环境不同,各有其特色。当前一些学校结合本地区特色,将地方党史资源引入校园和课堂。有些学校结合本地区的文化优势,开设了与本土党史资源相关的校本课程,与校外的党史教育基地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对于本土党史资源仅限于开发、利用和传播,而对于其它地区的党史资源没有做深入挖掘和研究、传播。但由于地域的限制且缺乏跨地区交流的机会,其它地区的学校未能采用类似的实践教学活动方式,目前还存在地方党史教育实践平台狭窄的问题。

此外,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开展线上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弥补地域界限的问题,通过线上模拟实践还原革命历史场景,感知地方党史资源的价值。但是,根据访谈可知,各中学的党史网络教育发展较为缓慢,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官Q宣传本土党史资源,但是未形成特色品牌。因此,线上的实践教学活动还有待开发和利用。

4. 地方党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的路径

4.1. 重视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党史素养

教师是思政教育的砥柱中流,是引领学生前行的明灯,其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成长之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深化地方党史资源融入教学体系的进程中,教师发挥的效用可谓无法估量。他们不仅能够将党史资源以更加条理分明、内涵丰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领略到党史的厚重与深邃;同时,他们还能在授课过程中及时捕捉学生的疑惑,精准解答,使每一堂思政课都焕发出勃勃生机。然而,反观当前的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思政教师在教学能力上尚存短板,教学中有时会出现理论脱离实际、讲解过于笼统的现象。这种眼高手低的情况,不仅影响了学生对党史资源的深入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学校必须对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

为深入推动党史教育在学校的普及与深化,我们需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学习机制,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首先,要开展以学促学的系列活动。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掀起一股学习党史资源的热潮,构建一个教师间共同探讨与学习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教师们不仅可以围绕地方党史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展开热烈的讨论,还可以分享自身在思政课堂上渗透地方党史资源的策略与方法。此外,我们还可以聚焦具体的教学案例,通过深入的研讨,切实增强教师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其次,以讲促学同样重要。学校可邀请党史领域的专家学者前来开设专题讲座,与教师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这样不仅可以指导教师将党史中丰富的教学素材巧妙地融入到思政课堂中,还能够为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我们还可以组建教师宣讲团,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中宣讲当地的党史,还可以深入到新时代文明社区实践中心,让更多的人了解党史、感受党史,从而教育出更多的党的事业积极分子。最后,以研促学是提升教师党史素养与思政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学校应为思政教师提供丰富的研究课题,鼓励他们深入挖掘地方党史中的优质教育资源,以此丰富他们的理论底蕴。同时,可以选派思政课骨干教师走出校门,参加各类党史活动,这既是互动交流的极好机会,也是普及地方党史、增强思政课教学吸引力和趣味性的重要途径。通过以学促学、以讲促学、以研促学的系列活动,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支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教育新时代更有理想、更有道德、更有文化、更有纪律的青年一代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开发特色校本思政教材,切实提升育人效果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它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的智慧。其中,地方党史资源更是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成为最为生动、鲜活的教材。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构建出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领略到历史的厚重,更能够体会到思政教育的深刻内涵,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在校本教材创编的过程中,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明确和细化培养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点,有针对性地强化优等生的思政研究能力,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思政理论,强化认知理念,使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有温度、有情感的课堂,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思考与感悟。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兼顾那些在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的思政学习体验,努力营造一个积极、正向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向学习榜样看齐的热情。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思政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和成长。根据具身认知理论,校本思政教材应具有时代性和鲜明的代表性,这意味着教材不仅要反映当前社会的主题和发展,还要能够刺激学生的身心感官。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理性思考社会发展现状,理解社会变革的深刻内涵,从而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此外,校本思政教材还应发挥导向和推动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作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更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前行,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综上所述,在校本教材创编过程中,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培养目标的问题,以确保校本思政教材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3. 校地协作联动、拓展思政课堂

在思政课中灵活运用情境式教学对于学生吸收理论性知识大有裨益。情境式教学是有效转化地方党史资源为高中思政课教学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通过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还有利于传承和发展地方党史文化。

通常情况下,在思政课教学中主要采用两种情境体验的形式,一种是在课堂内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主要是把教材理论知识与相关地方党史的影视、戏剧等结合,或者教师通过地方党史资源库选取合适的案例来介绍地方党史资源。另一种是组织学生到特定的场景中,将地方党史事件再现,通常以角色扮演、歌舞表演等形式再现。但是,部分学生受活动区域的限制,不能经常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实践学习。因此,在有物质保障的前提下,教师们可以协作建立地方党史资源库,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党史资源开展情境式教学,为高中思政课教学增添新鲜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地方党史资源凝结了地方各族人民百年奋斗的成果,每一处党史遗址遗迹、纪念设施等资源都是对地方发展的历史见证。因此,加强校地联动,建立党史教育基地,再现地方党史的革命、改革、建设的场景,加深学生对地方党史的认识,在角色扮演、实际调研中体悟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而地方党史资源作为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将其运用到高中思政课教学中,既符合新课改的内在要求,又符合当下高中思政课教学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面对当前在地方党史资源融入中存在一些困境,首先需要提高思政教师的党史素养,其次根据地方党史资源配合开发校本课程;最后要加强校地联动建立一批稳定的党史教育基地,从这几个方面助推地方党史资源的运用效果。

基金项目

课题来源: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实践创新基金项目。

课题名称:高中生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编号:2024XKT1160。

参考文献

[1] 马妍.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探析[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2, 27(1): 30-31.
[2] 任雪莲. 菏泽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J]. 菏泽学院学报, 2022, 44(6): 13-17.
[3] 郑均雷.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与路径探索——以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为例[J]. 高校后勤研究, 2022, 38(8): 51-53.
[4] 张菁. 地方党史资源嵌入思政课探究[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2, 27(19):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