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学视域下的俄汉“山/Гора”观念对比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oncept of “Mountain/гора” in Russian and Chines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Studies
DOI: 10.12677/ml.2024.125398, PDF, HTML, XML, 下载: 28  浏览: 58 
作者: 程 颜: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天津
关键词: 观念山/гора隐喻文学作品Concept Mountain/Гора Metaphor Literature
摘要: “观念”是探究民族个性和民族心智的核心术语,观念词“山/гора”在俄汉语言世界图景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以观念词“山/гор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俄汉语中与“山/гора”相关隐喻搭配和文学作品语料,旨在窥探其在俄汉语言信息单位中所负载的民族意识和文化内涵的异同。研究发现,由于文化信仰的不同,两个民族对“山”的认知与思维方式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本研究对于揭示俄汉民族心智和认知方式,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减少在各个领域沟通中的障碍具有一定意义。
Abstract: “Concept” is the central term for exploring the national personality and national mentality. The cultural concept of “mountain/гора” has rich connotations in the world picture of Russian and Chinese languages. In this paper, we take the conceptual word “mountain/гора”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metaphorical collocations and the corpus of literary works related to the word “mountain/гора” in Russian and Chinese. The aim is to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conceptual word “mountain/гора” in Russian and Chinese linguistic units of information. It is found that due to different cultural beliefs, there are both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ways of perceiving and thinking about “mountains”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This study is of some significance for revealing the ways of thinking and cognition of the Russian and Chinese peoples, for improving the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for reducing the barriers to communication in various spheres.
文章引用:程颜. 语言文化学视域下的俄汉“山/Гора”观念对比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5): 564-56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5398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语言文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语言与文化研究领域的前言学科和关注焦点。这一学科的兴起使语言学界出现了从以往单纯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到关注语言的主体“说话的人(говорящий человек)”的转变,尤其是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的关系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语言的性质在于自身就是文化,同时又能折射出民族文化,语言扮演者产生文化,传播文化的角色。语言文化学维度下对载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观念词的研究是文化研究是分析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意识的主要方法 [1] 。在研究之初这些观念词以抽象名词为主,随着理论的成熟和研究的深入,其研究的范围和视角转向了具体名词。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观念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应用已十分成熟,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

“山”是中俄两个民族共有的观念词,两个民族在语言使用、文学创作等中都广泛使用了“山”观念。查询文献发现,俄罗斯对于“гора”观念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以某一作品为语料,尚未对其隐喻搭配进行分析。我国对于该观念词的研究几近空白。有鉴于此,本文依托语言文化学的观念理论,以俄汉语中“гора/山”的隐喻搭配和文学作品为语料,对比分析汉俄语言中的“гора/山”所负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2. 观念的语言文化学阐释

“концепт”是语言文化学的学科术语之一,最早由俄罗斯语言学家阿斯科尔多夫(С. А. Аскольдов)提出,依据阿斯科尔多夫(С. А. Аскольдов)的观点,“观念是在快速言语行为和对语词理解过程中出现在人的脑海中的某种难以捕捉到的、一闪而过的东西”。该理论的提出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俄罗斯学者斯捷潘诺夫Степанов认为,“观念是文化在人意识中的凝聚物,是存在于个体和集体意识中表现民族精神的基本单位” [2] 。我国学者杨秀杰认为,“观念存在于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中,凝结了该民族的文化经验和思维成果。观念借助于语言符号在文本中展示语言文化共同体对其的理解和评价” [3] 。

观念是人的头脑中抽象的意识的存在,具有主观性、客观性、民族性和社会群体性等复杂的结构,是文化在人的意识中独特的存在,它栖息于一定的语词中,必须通过语词来表征。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以语言之家为家,语言是存在的揭示、澄明、到达。而观念是连接语言与客观存在的媒介。语言作为有形的符号,是文化观念的载体。语言世界的差异与民族文化和思维紧密相关,通过研究带有民族文化信息的观念词可以深入揭示民族内在的心理、认知、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山”是汉俄两个民族共有的自然客体,人们长期依赖自然、适应自然,掌握自然规律,基于不同的感知和联想,赋予了“山”文化伴随意义,这些观念作为一种文化逐渐进入汉俄人民生活,并附加了民族意识。语言的隐喻结构和文学作品中是承载民族文化观念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含有观念词“山”的隐喻搭配和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可有效了解汉俄两个民族“山”观念。

3. 俄汉语中“山/гора”观念对比分析

3.1. 俄汉语“山/гора”词源与词典释义

《达里大俄语详解词典》《俄语百科词典》《奥日科夫详解词典》等词典给出了观念词“гора”以下释义:

第一,从词源释义分析来看,根据М. Фасмера的《词源词典》解释,俄语–斯拉夫语中的“гора”一词来源于原斯拉夫语中的“gora”一词,指的是覆盖着森林的高地和树木,在一些斯拉夫语中,存在“山”的双重含义,指在山上生长的一切事物。在保加利亚语中有森林的意思,在伏尔加河流域的方言中,“горы”指的是伏尔加河右岸的高处。由“гора”还延伸出了“горыч”一词,意思是西南风的意思。

第二,在几部俄语词典中,观念词“гора”有以下释义:1) 海拔高于周围地区的高地的统称;2) 数量词,“一堆;大量”的意思,如горы книг;3) 采矿地。

汉语中“山”是象形字。《新华词典》《古汉语词典》《说文解字》《汉典》等词典给“山”以下几个主要释义:

第一,从词源释义分析来看,“山”最早见于金文,金文“山”字形像三座山峰相接的形状,因为“三”在古代常用于表示数量之多,三座山峰并列,便表示多个峰峦相接、连绵不绝的意思。故汉语中也常常用山来表示数量之多,如“人山人海”。

第二,几部词典将“山”解释为1) 地面形成的高耸部分;2) 用于比喻形状像山的(山墙);3) 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4) 坟墓;5) 姓氏;6) 部首之一,凡是以“山”为部首的字皆与山有关。

对比分析“山/гора”在汉俄语中的词源词典释义可知,汉俄语中对“山/гора”的“高”与数量之多的认知是相似的,但俄语中对“山/гора”的认知与其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寒冷的自然条件、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关,而汉语中受传统习俗文化的影响,“山”具有“死亡归处”、“僻静”等独特的文化内涵。

3.2. 俄汉“山/гора”的隐喻分析

隐喻是借助语言手段反映对观念对现实存在认知和联想的重要艺术手段。“产生于人类的具体体验与经验总结,通过将熟悉、具体的事物作为源域,将复杂、抽象的概念作为目标域,在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过程中实现对目标域的识解” [4]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汉俄两个民族对“山/гора”这一自然意象的隐喻认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在汉俄语中存在大量与“гора”相关的隐喻,下面对俄汉语常用的关于“山/гора”的隐喻进行分析。隐喻是人的头脑中的观念经过加工,反映文化和思维的艺术手段。通过联想和想象,对现实世界联想和现象,以语言为载体,反映文化观念。隐喻是观念借助语言手段反映对现实世界认知的艺术手段。

1) 俄汉“山/гора”隐喻中的共有观念

a) 数量隐喻

词汇由一种词性转换为另一种词性是语法隐喻中的一种现象。在俄语中,很多表示自然意象的名词词在使用中都具备了数量意义,如“река”的川流不息,“море”的无边无际以及“гора”的连绵起伏,都让人和数量庞大联系在一起,此类词在比喻数量时失去了名词的属性,具备了数量词意义。由于山总是峰峦相接,绵延不绝,金字塔般的形状像物体堆积起来的样子。基于这种联想,汉俄语中常用“山”作为数量词比喻事物数量之多,如:

① На базарегорыовощейифруктов. (市场上蔬菜和水果堆积如山。)

② Наулицахгорылюдей, и все готовятсяк этомуважномупразднику. (大街上人山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为这一重要节日做准备。)

可以看出,山在汉俄两个民族意识中引起的联想是相似的,不同点在于在俄语中“горы”作为除了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已经具备了可探寻的语法意义,作为数量词使用;而汉语中山在比喻数量多,聚集时常和海的辽阔联系在一起。如“人山人海”、“堆山积海”。

b) 品质隐喻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认为,事物的发展的趋势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任何事物的的发展必定经历一段曲折才能成功,这与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思维逻辑一致,山是一个有“上”有“下”的物体,并且山路崎岖,只有经历困难才能到达山顶,基于这种相似性,大自然给人的视觉感受会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人的情感。“山顶”和“上山”往往让人产生向往与追求,而“山脚”与“下山”让人联想到失败与不幸。如在俄语中“Катиться под горку”,“Под гору идти”(滚下山)向下的方向,比喻一个人迷失方向;“в гору идти”(上坡)比喻生活和事业一帆风顺,持续向好,如果某件期待已久的事即将来临,俄语中会说“Победа не за горами (胜利在望)”,这是因为山顶总是给人无限的期待与幻想。反观汉语中的此类用法,如“走上坡路”、“走下坡路”、“勇攀高峰”。此外,在汉语中还有基于山的方位特点的隐喻,如,“东山再起”、“日落西山”,由于太阳东升西落,东方在方位上是最尊贵的,所以“东山”和“日落”分别比喻得势和失势。这正是俄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的异同。

c) 物质隐喻

山中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是各种植物的生长之地和动物的出没之地,人们在山中获取生存资料以维持生计,基于这种相似性,汉俄语中“山”常和食物和财富联系。例如:“пир горой (热闹而丰盛的宴席)”原意是“像山一样的宴会”,现在用于形容宴会盛大的场面;“обещаться золотые горы (许下金山银山;许下美好的诺言)”比喻许下的诺言像金山珍贵,将“金”与“山”联系在一起;汉语中此类隐喻表达常用于强调食物的珍贵和稀有,如“山珍海味”;“山肴野蔌”,而“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中,“金山银山”代表了经济繁荣和财富的积累,在传统观念中,金山指的是丰富的矿产资源,银山代表了富饶的农田,“绿水青山”代表了自然资源的丰富和生态环境的优美。

可见,在汉俄民族观念中,都将“山”与食物与财富联系起来,不同之处在于,俄语中гора重在强调宴会的规模之大,而汉语中强调具体的食物的美味。两个民族都有“金山(золотые горы)”的概念,但两个民族所引起的联想对象不同。

2) 俄汉“山/гора”隐喻中的特有观念

a) 俄汉“山/гора”隐喻中的相反观念—情感隐喻

山的存在是一种情感激发,山的“沉重”与“不可移动性”是汉俄两个民族共同的认知,但这一形象所激起的情感联想在汉俄语概念隐喻中的映射是相反的。在俄罗斯民族观念中,“гор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让人感到愤怒、忧郁。俄语中以гора为源域,以负担为目标域,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映射关系。如在概念隐喻гора с плеч,снять гору с плеч,как гору с плеч свалить结构中,用山压在肩上比喻承受负担之重,гора на душе用山压在心里比喻心情和沉重;此外,山在俄罗斯人观念中被赋予了悲伤、苦恼的色彩,如俄罗斯人常用“Дуй горой! (你真该打!)”、表达愤怒与不满的情绪。

在中国民族观念中,以传统儒家“Пострели тебя горой! (杀了你!)”文化中的“爱”、“仁”“义”作为隐喻认知基础,山的重量和不可动摇的属性被赋予“情深义重”的情感色彩。如“恩重如山”、“恩山义海”,情之重如山之重,用山的重量比喻恩情重大;用“父爱如山”象征父爱的伟大;“山盟海誓”比喻爱情要像山一样永恒不变。

“山/гора”的形象引起的汉俄两个民族不同的情感评价与民族性格不无关系,俄罗斯人的忧郁、忧伤,以至于永恒的伤感使俄罗斯人看待任何事物都是深沉的。而中国人重情重义的价值追求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体系高度契合,它不仅包括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深厚情感,更是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

b) 俄语“гора”隐喻中的特有观念

在俄语隐喻词组表达中存在而在汉语中没有体现的观念。1) 在宗教中,山是人死亡后的归处,“Горнее селение”代指天堂,“отойти в селение горние”,“воспарить в горния”,常常指人离开人世。2) 在日常交际中,用于回避不放便回答的答案,俄罗斯民族隐私观念非常强,汉语中见面寒暄用语“去哪儿?”“吃了吗?”但在俄罗斯民族传统中,“путь (道路)”就是“счастья (幸福)”,在俄罗斯迷信中,人们害怕各种邪恶的灵魂,在开始一段旅行时,他们希望自己的旅途能够顺利结束,没有任何冒险,因此他们害怕告诉别人自己的行程,以免给自己招来不幸。所以俄语中自古就有谚语“Не кудыкай,пути (счастья) не будет (别问人家上哪去,这没有好处)”,如果被问“Куда идёшь?”,对行路人来说是个不吉利的预兆,为了含蓄地避开这个问题,俄罗斯人会说“На кудыкину гору”或“За кудыкины горы (去向不明)”。

c) 汉语“山”隐喻中的特有观念

在汉语隐喻词组表达中存在而在俄语中没有体现的观念。如:1) 在汉民族文化中,山远离尘世的喧嚣,这种自然的状态让人摆脱纷扰和杂念,集中精力思考,因此,古代文人墨客常将“山”视为心灵的寄托,“归隐山林”著书立说,“归隐” 也叫“归山”;2) 我国山脉众多,山川、江河大多都是古代的战略要地,是国家领土上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江”、“河”和“山”被一同代指“国家的疆土”。如“大好河山”、“锦绣山河”、“半壁江山”、“江山如画”、“山河破碎”、“残山剩水”中的“山”均指国土。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被圣人赋予了道德内涵,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追求高尚品德的人喜欢追求有仁德品质的山,山便成了高尚品德的载体。4) “山”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相对于人短暂的生命,具有经久不变的特征,这个特征就和时间领域的词汇“长久”形成了比喻关系。如在“寿比南山”、“南山之寿”、“寿山福海”中,山与“寿命长久”联系。

不同民族宗教信仰、历史传统不同,导致对“山”的联想义素也不同,俄罗斯是一个宗教信仰浓厚的民族,很多民间习俗都附带宗教迷信色彩,而“儒、释、道”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三驾马车,儒家强调“仁”,道家强调“自然无为”,加之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统治社会,“疆域”观念强,所以扎根在民族意识中的道德标准和民族观念使对“山”的语言文化联想呈现出多样化。

3.3. 俄汉语文学作品中“山/гора”观念对比分析

1) 俄语文学作品中的“гора”观念

“山”是俄罗斯诗人笔下的重要意象,在俄罗斯诗歌中,“山”被赋予了“神圣、精神、更高的开端”的审美意义。诗人茨维塔耶娃(М. И. Цветаева)在《Поэмы горы ((山之诗)》中结合了圣经和斯拉夫中的神话元素。如:“гора была – миры!/ Боги мстят своим подобиям./Горе началось с горы./Та гора на мне–надгробием.”在诗中,《圣经》成为“гора”观念中的主要文化层;在“Вздрогнешь–и горы сплеч,/И душа–горе!/Дай мне о горе спеть:/О моей горе.”中,“гора”在诗中引起了诗人痛苦、不幸和死亡的联想,“гора”成为了悲伤的象征。

在童话故事中,情节的起伏和主人公命运的转折点往往是在山上发生,反派人物都会把主人公带到陡峭的山上,在彼得·埃尔希莫夫创作的童话故事《斧头上的山脊(《Курочка ряба》)》中,一只鸡被诱拐,并被带到一个山脊的洞穴中。当主人试图砍掉山脊时,鸡惊奇地发现山脊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最终成功逃脱并把财富带回家。故事情节的转折地点发生在山上,山既是危险、障碍,也是财富。

2) 汉语文学作品中的“山”观念

山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频繁地出现在中国各类文学作品中,首先,在神话故事中,“山”被认为是神圣和精神的地方,《西游记》中,花果山是一个远离尘世的神秘洞天仙境,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五百年,此后西天取经的路上各路妖魔鬼神也在山洞中。昆仑山在《山海经》、《禹贡》、《水经注》中,也都丰富了作品的神秘色彩,它是“天地的下都”,诸神的乐园,这里有王母的瑶池,有结有珍珠和美玉的神树;其次,在古代诗人笔下,“山”不仅作为地理环境创作背景,更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林的向往,这些诗人大多憧憬自由洒脱,不为名利所桎梏的山中生活,如田园诗人陶渊明在《饮酒》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陆游在《思蜀》中云“白发当归隐,青山可结庐”;在许多诗句中,“山”还和“俗”相对比,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如此,“山”便成了诗人追求自由,远离世俗的隐逸追求。

4. 结论

本文在语言文化学观念理论的指导下,以“山/гора”的词源词典释义为基础,分析了“山/гора”在俄汉语隐喻结构和文学作品中的含义。经过研究得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从视觉上,俄汉语基于山的外观所形成的文化观念是相同的,“山”的外观都让人产生“数量多”、“信念与毅力”、“山中的东西”和“财富”的联想;其次,民族宗教信仰、历史文化、民族性格、语言文化联想的差异使“山”的概念隐喻在不同语言中呈现出个性化及多样化的特点,在俄语中“гора”多引起消极、悲观的联想,在汉语中“山”引起积极的联想;最后,汉俄两个民族文化观念中“山”都充满了神话和宗教意义,但在隐喻表达和文学作品中又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意义。语言世界的差异与民族文化和思维紧密相关,对汉俄“山/гора”语言现象的对比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加深两个民族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与沟通。但本文对“山/гора”的阐释还不够全面,语料不够充分,尚需对语料进一步丰富以对汉俄民族“山/гора”观念进行深入挖掘。

参考文献

[1] 崔静. 语言文化学视角下俄汉民族“秋”观念对比分析[J]. 林区教学, 2020(8): 73-75.
[2] Степанов, Ю.С. (2004)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Академический проект, Москва.
[3] 李向东, 杨秀杰, 陈戈. 当代俄罗斯语言与文化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4] 陈思思. 基于框架视角下的政治话语隐喻研究——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例[J]. 西部学刊, 2023(11):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