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佩奇》多语动画片对语言教学的价值初探
On the Value of Peppa Pig’s Multilingual Cartoon to Language Teaching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听佩奇学语言”这一社会现象,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研究,探析《小猪佩奇》多语言动画片对语言学习和教学的价值。第一,该作品的语言和内容适合作为语言教学素材,并且具有语用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的示范作用;第二,在幼儿母语习得方面具有多层次和较长久的价值;第三,在二语习得和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具有多重作用和待开发的潜力。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social phenomenon of “listening to Peppa Pig and learning language”, and combining my own experience and research,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value of the multilingual cartoon Peppa Pig for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First, the language and content of the work are suitable for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have a pragmatic teaching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demonstration role; secondly, it has multi-level and long-term value in the acquisition of young children’s mother tongue; thirdly, it has multiple roles and potential to be developed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文章引用:裴双, 陶绍清. 《小猪佩奇》多语动画片对语言教学的价值初探[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5): 512-517.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5391

1. 引言

《小猪佩奇》是一部很受欢迎的动画片,目前已译出40多国语言,并且拥有丰富的语言教学资源。本文为探析该作品在语言教学方面的价值,首先将从语言对白设计、题材内容和对语言学习的积极影响三个层面探讨该作品作为语言教学素材的优势;其次将从语言输入、练习和记忆,以及对幼儿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影响等方面探究该作品对幼儿母语习得的价值;最后将从二语习得、外语口语练习和对外汉语教学层面概括该作品在二语习得方面的价值和潜力。

2. 《小猪佩奇》作为语言教学素材的优势

自《小猪佩奇》动画片开播以来,国内外很多人自发地跟着该作品学习各国语言,因其作为语言教学素材方面具有很多优势,最重要的是语言使用和配音规范、复现率高利于学习与操练;题材内容贴近生活,实用性强且教育价值高;在全世界范围内受欢迎程度高,教学资源丰富,对语言学习具有积极影响。

2.1. 语言规范、复现率高

用于教学的语言素材,规范性最为重要,动画制作主要面向低幼群体,在语言规范方面相对更好,且用语简洁,但是我们注意到,许多动画片的配音口音怪异,台词强调暴力、报复等负面词句,不利于学习。因此,在语言规范方面,《小猪佩奇》具有极高的优势,首先,发音标准,字正腔圆,语调自然,不同角色的发音情感色彩分明,音色辨识度很高,角色与声音融合度高,给人印象深刻;其次,词汇和句法使用很标准,难度适中,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词汇,在剧情中会进一步解释,起到语言教学的作用;再次,该作品涵盖生活口语、教学用语和工作用语,强调礼貌用语,台词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身份,在语用教学方面具有示范价值。

该动画作品不仅语言规范,而且台词设计巧妙,语句复现率高,在复现的基础上多次轻微改动,实现灵活运用,并且在难度方面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如第一季第一集《泥坑》,作为开篇,该集内容非常简洁,语句简练但是包含了许多语法内容,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不同角色进行句式变换,词汇替换与增减,运用不同的语调表达情感。在不同的场景下,用相似的句式和内容,展现丰富的使用方式,运用语言学中的类推和经济性原则,灵活使用,多次强调,反复操练,具有魔性的台词让观看者印象深刻,朗朗上口,忍不住模仿。

因此,作为语言教学素材,《小猪佩奇》在语音、语法、语用层面都有很好的教学价值。

2.2. 题材内容贴近生活且教育价值高

《小猪佩奇》以佩奇一家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为焦点,以类似而各有特色的家庭为辅,设置学校、公司、超市、游乐园和博物馆等场地,创制了丰富的生活场景,角色众多,俨然是一个真实而梦幻的小社会。场景设置涵盖了家庭日常生活、校园教育、购物与娱乐、田园生活、高科技展示,以及各行各业的工作场景,甚至包括出国旅行和跨文化交际,每个角色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和身份特色,因此,语言素材非常丰富,包含较为齐全的语用情景,传播正能量,具有很高的语言教育价值。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其核心理论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和教育即经验,认为教育贯穿于整个生活过程;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也提出过相似的主张:“社会即学校”。佩奇的角色设置是一直停留在4岁,但人物在生活、学习和社会体验中不断成长,她的成长过程融入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语言学习素材应考虑到学习者的兴趣、经验、情感和需求,《小猪佩奇》动画片设计简练,语言轻松幽默而标准,故事情节真实可感、寓教于乐。该动画作品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言习得环境,对于幼儿来说,可以提升语言能力和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能力;除此之外,对于二语习得方面的教育价值也值得探究。

《小猪佩奇》在语言交际中具有教育价值,邓小飞(2022)指出,该动画片可以促进幼儿语言听说能力同步发展,帮助学生记忆,并在具体场景下,帮助幼儿进行交际练习,进而“体现交际的得体性,其语境包括时间、地点、角色、对话等,也反映情景语言的特点、人类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这些会在学习、观看、模仿和借鉴中无形地渗透给学习者” [1] 。

综上,《小猪佩奇》动画片的题材内容设置贴近生活,在语言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2.3. 《小猪佩奇》受欢迎程度高,对语言学习具有积极影响

《小猪佩奇》动画片的热度维持了许多年,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有目共睹,除了动画情节和画面引人入胜等因素外,该作品对语言学习的积极影响也助推了其受欢迎程度。“跟着佩奇学语言”已经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国内外的人们,跟着佩奇学习各种语言,各个年龄段的人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学龄前的儿童可以跟着佩奇开启语言学习的征程;照料幼儿的家长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学习规范的言语并积累与孩子的“共同语言”,找到共同的交流话题和语言素材;主动学习第二语言的各个国家的学生与成人也可以反复观看该动画片,跟读训练与模仿,并且能够轻松找到对应语言的教学资源。因此,无论是幼儿母语习得,还是观看佩奇学外语,都印证了该动画作品在语言方面的价值和积极影响。

在Bilibili等视频网站上,关于《小猪佩奇》英语教学的视频和跟读训练点击量非常大,许多观看者是大学生或者已工作的成人,他们在评论中表示:语言学习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在语言方面,《小猪佩奇》对于研究生来说居然都刚刚好,甚至有在读博士一起学习。有位美国家长发现孩子不自觉学习动画里的英式口音,并且自己跟着孩子一起看《小猪佩奇》,现在自己说话都有一股子英国口音了。他说,“The most entertaining aspect of my life right now is that my toddler has been watching Peppa Pig and now speaks with a British accent.”可见该动画片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力具有深度和广泛性。

据统计,小猪佩奇前4季不重复用词达4216词,平均每集对话有400多词,每集不少于50、60句的对话,可见每集对白的信息量比较大。张靳(2020)在《学龄前儿童动画片教育价值研究》中,以《小猪佩奇》为例,分析了该作品的教育价值与受欢迎之间的原因:“分析发现,对于儿童来说,《小猪佩奇》的内容既有趣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语言的难度适中,儿童可以在观赏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能力,这部动画片的词汇反复出现,适合儿童进行语言学习。《小猪佩奇》适合所有需要学习语言的人,台词设置与发音丰富而规范,听力和口语同步学习;动画内容贴近生活场景,句式难度不高,使用的词汇贴近生活,用法也不复杂但是准确度很高;类似的句子重现率很高,不需要刻意背诵,可以自然而然地记忆” [2] 。

3. 《小猪佩奇》在幼儿母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在幼儿习得母语的过程中,观看《小猪佩奇》有利于语言的重复输入、反复操练和循序渐进的进步,随着幼儿的成长,重复观看会起到强化记忆和加强语言使用规范的作用。

3.1. 重复输入、反复操练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对儿童语言启蒙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提出的“i + 1”公式认为:i代表现有的语言水平,i + 1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现有语言水平的输入,当人们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非对形式时,才能产生语言习得。

观看《小猪佩奇》对于幼儿来说,正是符合“i + 1”理论的语言输入,可以自然而然地习得母语。该动画片每集片长只有5分钟,故事内容较为集中,情节较为简单,即使是还未学会说话的幼儿,通过画面、情景与人物表情,也基本能够理解动画片的大致内容,可以看得津津有味,据观察发现,许多还未学会说话的幼儿在观看时情绪随人物的遭遇波动,可印证他们大致理解了基本内容。该动画作品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但是语言输入素材的质和量都大于生活。笔者自己的孩子,从1岁开始观看《小猪佩奇》,她在从零开始学语言时,本人正在学习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因此对幼儿的语言学习情况较为关注,也经常对比同龄孩子的语言学习进展,在此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小猪佩奇》语言输入和操练对她学习语言的帮助,她经常说出一些语句复杂、发音规范而使用准确的“有水平”的话语,其实很大部分都是套用《小猪佩奇》中的对白。

该动画片的台词有很明显的复现特点,关键的词汇和句子不但会在一集中重复出现,在后续的节目中还会重复出现。另一方面,幼儿的学习心理是喜欢重复观看的,同样的故事反复地讲,对他们来说,随着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对于故事和语言的接收程度也是一直在变化的,从最开始只能基本看懂故事情节,到最终可以运用规范的语言、标准的发音讲述故事内容、复述台词,甚至于改编故事,并在生活中时不时地运用。幸运的是,《小猪佩奇》不同于一般影视作品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具有值得反复观看的魔力,反复观看也是重复输入、反复操练的一个重要层面。

3.2. 模仿与情景记忆

幼儿母语的习得是建立在认知发展的基础上,“认知图式”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是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该理论中的图式指人们为应对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据此,当某些新词、概念或句法出现时,幼儿的认知图式可能会出现“零反应”、“错误反应”,继而通过“同化”或“顺化”作用,使新知识成为自身认知的一部分。当幼儿再次经历类似的情境时,得以刺激类似的言语产出。在语言学习中,可以将该理论通俗地理解为模仿、情景记忆与对话语的类推和灵活运用。

余桐欣、徐佳(2019)在《浅析译制动画片〈小猪佩奇〉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中分析了这一现象,并举例论证了该动画作品在语言模仿方面的示范作用:“动画片中的小动物们将‘旧鞋’和‘果酱’、‘地毯’和‘酸奶’这些看似毫无联系的事物组合在一起,风趣且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输入通过重复刺激,激发了儿童观众的创造性口语表达。儿童语言习得不是个体的孤立行为,而是其自身与外部语言环境不断相互刺激、相互作用的结果” [3] 。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刺激–反应”论,认为语言是经过长期培养而形成的习惯,幼儿母语习得的经历同时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通过模仿,“刺激–强化”,习得语言能力。《小猪佩奇》作为优秀的语言学习素材,为幼儿提供了语言模仿的学习资源,幼儿在观看的过程中模仿对白,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并在不断的练习中强化记忆。

3.3. 幼儿语言教学的广泛适用性与延续性

《小猪佩奇》在幼儿的语言教学方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延续性,因为该作品实现了语言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同步进行。杨皓(2018)《英国幼儿节目的流行神话》一文认为:“《小猪佩奇》符合教育学原理,善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过度说教反而取得了更好的教育效果;将幼儿的真实生活再现,不过度渲染,让孩子们有一种认同感;注重趣味性,在幼儿对世界和生活的认知较少的前提下,让他们通过游戏来接触、探索世界;以幼儿为立意中心,着重考虑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及接受程度,不强行灌输成年人的思维,迎合幼儿的喜好,按照幼儿的思维和习惯传递正能量” [4] 。因此,家长乐于给小孩观看该作品,助推其语言教学的价值。

在此基础上,《小猪佩奇》的母语教学适用性还体现在,各个年龄各种身份的人,都可以通过此作品学习语言的艺术,例如,尚未学会说话的幼儿可以学习弟弟乔治,通过简练的词汇、动作、神态来表达诉求,实现沟通;学龄前儿童可以跟着伶牙俐齿的佩奇,练习出流利的母语;学生、家长、老师、语言创作者都可以学习该作品的语言艺术,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语言。

4. 《小猪佩奇》对二语习得的多重作用

4.1. 学习外语、练习口语

视频网站上有许多运用《小猪佩奇》学习英语的教程,其中一位Up主的视频点击量引人瞩目,该教程是专门针对学习英语多年,但依然无法流利使用英语的人群,有许多成人和大学生也在学习,包括本人。该视频通过每一集中的重点单词和语法讲解,配合原版视频情节和台词学习和练习,揭示语言规律,使学习者可以触类旁通,用英语思维输出和英汉翻译同步进行,以此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学习和背诵《小猪佩奇》的台词,掌握英语的语言体系和语言规律,解决许多人阅读能力强,而口语表达能力差的问题。

以第一季第一集《泥坑》为例,《小猪佩奇》动画片的台词有非常明显的利于学习外语的优势:

其一,语句重复率高,利于记忆与模仿,如片头“I’m peppa pig, This is my little brother, Goerge. This is mommy pig, and this is daddy pig.”。

其二,重复的基础上,灵活替换与增减,有助于语言灵活使用,如:

Peppa loves muddy puddles.佩奇喜欢泥坑。

Peppaloves jumping in muddy puddles.佩奇喜欢在泥坑里跳。

Goergelikes to jump in muddy puddles, too.乔治也喜欢在泥坑里跳。

Peppa likes jumping up and dowm in muddy puddles.佩奇喜欢在泥坑里跳来跳去。

Everyone loves jumping up and dowm in muddy puddles.大家都喜欢在泥坑里跳来跳去。

其三,有问有答、有始有终,利于语言交际的学习,如:

Q1:Stop, Goerge.I must check if it’s safe for you.等一下乔治。我得先检查这里安不安全。

A1:Good,it is safe for you.很好,你可以放心地玩了。

Q2:Daddy, guess what we’ve been doing.爸爸,猜猜我们刚才干什么了!

A2:Have you just had a bath?你们洗澡了?

3.It’s raining today.今天下雨了。It has stopped raining.现在雨停了。

其四,可以明显观察到,中文与外语不是死板地一一对应互译,每种语言的使用都非常地道,且符合口语表达,如第一集《泥坑》中的地道表达:“Goodness me.”我的老天呐!以及“All right, run along you two.”好的,你们两个去玩吧!此外,即使在动画片的最简单的这一集,也有许多值得学习的语法知识,如“Let’s clean up quickly before Mommy sees the mess.”快清理干净,别让妈妈看到。

综上,本人通过学习实践和举例分析论证了《小猪佩奇》对于学习外语和练习口语有很好的帮助。

4.2. 多种语言同步习得

除了上述“听佩奇学英语”视频外,还有学法语、韩语等各类语言的教学视频,《小猪佩奇》动画片因受欢迎程度极高,目前已译出40多种语言,通过反复观看,在对故事情节和台词越来越熟悉的前提下,新学一种语言或者多国语言同步学习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会大大提升,笔者在熟练掌握英语的同时,还会尝试学习其他感兴趣的语言;自己的孩子现已基本掌握母语,在未来几年语言学习“关键期”,尽可能地同时学习几门外语。目前已有许多学生和家长分享观看佩奇同时学多种语言的成功经验,作为启蒙教育和口语练习,《小猪佩奇》的教育价值和学习资源已足够使用。

4.3. 对外汉语教学

《小猪佩奇》中文版的翻译和配音都非常优秀,运用该作品学习外语的成功经验也可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借鉴,目前关于“听佩奇学中文”的教学资源非常少,这是一个有待研究和开发的空白地带,本文分析了该作品作为语言教学资源的优势,在幼儿母语习得和所有年龄段人们二语习得方面的优势和经验,但运用该作品的语言教育价值,进行语言教学实践与研究,仍需得到语言学者与教育者的重视。

5. 结语

综上所述,《小猪佩奇》多语动画片在语言教学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该作品的教学资源、语言运用和题材内容教育价值高;对于幼儿母语习得有多方面的帮助;对于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也有很高的价值和待开发的潜力,此外,对于语用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方面也有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小飞. 动画片“小猪佩奇”中文版在对外汉语教学交际法中的价值应用[J]. 现代商贸工业, 2022, 43(4): 52-54.
[2] 张靳. 学龄前儿童动画片教育价值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邮电大学, 2020.
[3] 余桐欣, 徐佳. 浅析译制动画片《小猪佩奇》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J]. 数码世界, 2019(2): 110.
[4] 杨皓. 从《天线宝宝》到《小猪佩奇》: 英国幼儿节目的流行神话[J]. 检察风云, 2018(13): 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