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视域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前景探索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Rural E-Commer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DOI: 10.12677/ecl.2024.132425, PDF, HTML, XML, 下载: 40  浏览: 95 
作者: 敖小霞: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农村电子商务前景探索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Rural E-Commerce Prospect Sounding
摘要: 当前,数字普惠金融与电商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行业数字化改造的主要方法。数字经济的日益发达,电商也将快速兴起,大多数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了经济自由。从“淘宝村”,“电商村”可以充分展示电子商务发展的巨大潜力。2021年,国家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政策性要求,从政策层面肯定了数字普惠金融特别是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22~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依旧关注农村金融,提到要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以及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这样一个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为今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
Abstract: At present,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and e-commerce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digital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e-commerce is also rising rapidly, and most farmers have achieved economic freedom through e-commerce. From the “Taobao village”, “e-commerce village” can fully demonstrate the great potential of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 2021, the No. 1 Central Document issued by the state for the first time put forward policy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affirm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from the policy level. The No. 1 Central Document for 2022~2024 still pays attention to rural finance and mentions strengthening financial service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we will leverage financial and social capital to invest more in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in accordance with market-based principles, develop rural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rural credit system. Under such a background of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e-commerce in China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hich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rural e-commerce in the future.
文章引用:敖小霞. 数字普惠金融视域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前景探索[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2): 3480-3485.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2425

1. 研究背景

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有强调数字金融。2021年2月,国家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政策性要求,并支持市县构建域内共享的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从政策层面肯定了数字普惠金融特别是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要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鼓励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打捆打包按规定由市场主体实施,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和政府投资基金等作用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我国对数字金融的重视,此外电子商务是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了,为了反映时代要求,跟紧金融创新的步伐,本文针对数字普惠金融视域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展开研究。在通过对数字普惠金融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实际情况,分析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困境以及改进措施,为今后我国电商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研究

目前,已有大量学者对数字普惠金融展开研究,大多都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首先是从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方面。郭峰等学者首次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提出数字金融的定义,而且明确他们的研究倾向于狭义的数字金融模式,也就是互联网公司推行的新兴金融模式 [1] 。其次是关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编制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于传统普惠金融指数的测度和编制的相关成果已经非常成熟。但是传统普惠金融指数对于互联网金融和数字经济等新兴业态考虑不足,并不能反映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程度。最后是关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研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整个社会会产生影响。当前,学术界对数字普惠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贫困以及城乡收入的影响三个方面。一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钱海章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促进地方创业和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数字普惠金融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强,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2] 。张勋基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微观证据证明,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和经济增长。二是对贫困的影响。关于数字普惠金融与贫困的关系,学术界普遍认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效缓解贫困,但是这种减贫效应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和城乡差异 [3] 。陈慧卿通过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增收减贫的关系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 [4] 。三是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赵丙奇指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处于较高水平时,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5] 。

2.2. 关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研究

目前我国学者关于电子商务的方方面面展开研究。例如,田雯等学者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电子商务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线性及非线性影响,为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6] 。邢科云在大数据背景下,依据电子商务的营销特点,探索出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营销的优化路径,为电商企业提供科学的大数据营销优化路径框架 [7] 。欧燕群利用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发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8] 。石茜芸等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影响出发,重点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9] 。葛梅等学者基于乡村振兴背景,提出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指出乡村振兴战略下,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要创新“互联网+”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配送制度,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强化农产品品质监管,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10] 。

综上所述,目前已有大量学者分别对数字普惠金融以及电子商务展开积极探讨,但是研究在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从数字普惠金融这一背景出发,探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前景,为今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3. 数字普惠金融视域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3.1. 电商销售额增加

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1)》显示,2021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9.6%。以及根据尚普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分别达到43.21万亿元和49.7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6.1%和15.1%。可以看出,我国电子商务销售额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还可以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可以跨越时间限制以及地域限制,打开了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耗时的营销模式,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交易,打破传统市场弊端,带来一种便捷,快速的交易模式。另一方面,这种营销模式是直接与消费者连接,减少了中间商环节,可以增加农民收益,提高农户积极性。

3.2. 电商销售方式多

在这样一个数字时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在不断崛起,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已是一种常见趋势。目前,已有许多优秀的农产品电商,例如京东,阿里,天天果园等,这些电商运用B2B,O2O等模式运营,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模式,使得农产品电商模式更加丰富多样。传统的营销模式主要是通过采购商或者是自己销售,从生产到流通,最后到销售的成本高,使得农户所得收益少,减少了农户种植积极性。因此,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营销模式能够更好的转变传统营销模式的弊端,可以直接对接消费者,减少中间商赚取额外费用,进而提高农民收益。不仅如此,电子商务还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及时改变销售方式,极大的满足客户要求,这不仅扩宽了销售渠道,还能够提高农户利润。

3.3. 电商市场规模大

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网上交易销售模式已是常态,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网上购物,电商规模越来越大,线下交易频率越来越少。据《报告》数据显示,电商“下乡”,农产品“出村进城”的规模在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870.3亿元,约为2014年的5倍,销售额度的增加对于促进消费具有巨大推动力。截至到2023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经达到3.01亿人,农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也在持续壮大,农村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3.4. 电商物流水平低

当前,我国电商物流存在较多问题,物流水平不够高,物流服务的规范化能够给客户带来极大的好处。电商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高,促进物流信息全面转化在信息流程面,进而能够实时反映在电商企业以及客户端,极大提高电商物流效率,就目前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电商物流效率较低,电商发展有待提高。电商物流的信息化水平高低需要与先进的设备结合,而设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此需要电商物流企业对此高度重视,目前来看,电商物流企业对此关注较少。

3.5. 电商基层服务不到位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开展乡村金融机构服务的考核评估,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强化五级书记责任制。但是我国农村地区对于电子商务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对于物联网知识以及金融知识的了解,对与兴起的电商物流企业流程不熟悉。各级干部缺乏政策支持和监督机制,公共服务水平底下,导致兴起企业难以快速发展。

4. 数字普惠金融视域下农村电子商务存在问题

4.1. 基础设施落后

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垫脚石。当前,农村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例如,农村的公路,电网以及信号站还未来完善;物流设施网点不足,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存在;农村地区冷链物流发展较为滞后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因素直接限制了农村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本没有其他地区好,如果不发展电子商务的话会极大的拉大经济差距。因此,现阶段推进并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很有必要。

4.2. 缺乏电商人才

我国电子商务从业人数已超过7000万人,这个数字已经提前完成了《“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中设定的2025年任务指标。这表明电子商务领域的人才数量相对充足。尽管电子商务整体人才数量多,但特定领域的人才依然短缺。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性,便利性刚刚普及到农村地区,惠及到农村居民,大部分农村居民对于数字金融的认识还不够完善,对于刚刚兴起的电子商务也存在认知短板。农村居民的认知不到位,导致难以有效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与新型电子商务市场模式有效配合,难以对市场行情进行分析,进而会影响到农村地区电商物流企业进一步发展。

4.3. 政策缺乏针对性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从业者收入和乡村振兴十分重要。但是,当前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监督机制。当地许多农村干部对于金融知识以及网络产品还存在认知难点,对完善当地基础设施体系的紧迫性不强,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未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各个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策应当具有针对性以及具体性,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有效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5. 数字普惠金融视域下农村电子商务对策建议

5.1. 完善电商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21年,商务部提出开展“数商兴农”行动,强调引导电商企业加强物流配送等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当大力扶持优质的农村电子商务支持载体,鼓励其承担起培育信息化农业优势产业的任务;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各地区农村干部系统的互联网产品和金融知识;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监督机制;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完善物流体系建设。

5.2. 大力培育农村电商人才

电商振兴,关键在人。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人才短缺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政府应当重视电商人才的发展,提高农村电商人才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批不仅懂得电商知识也懂得农业知识的农村电商人才。不仅如此,还可以引进一批外来人才,引进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推进当地先进的农业企业发展,生产高质量农产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电商物流发展,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5.3. 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

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农村特色农产品打开了一片新的贸易市场,而品牌化的建设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的过程并没有那么容易,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投入大量的时间及金钱,当然,打造一个地方农产品专属品牌同样能带来巨大收益。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结合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打造当地专属农产品,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

5.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电子商务是新型的营销模式,是销售市场一大创新。电子商务发展有利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当然也离不开政府的强有力支持。电商销售平台的搭建可以借助政府大力宣传进而引入大量社会力量支持,可以协助完善电子商务平台各环节服务能力。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能够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节约时间,减少农产品运营过程中的损失,进而提高运营效率。

6. 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新型营销模式,能够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当今数字普惠度高的背景之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将迈入新的征程。针对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电商人才以及政策针对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动力不足。因此,我们应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农村电商人才,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手段来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峰, 王靖一, 王芳, 孔涛, 张勋, 程志云. 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J]. 经济学(季刊), 2020, 19(4): 1401-1418.
[2] 钱海章, 陶云清, 曹松威, 曹雨阳.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 37(6): 26-46.
[3] 张勋, 万广华, 张佳佳, 何宗樾. 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J]. 经济研究, 2019, 54(8): 71-86.
[4] 陈慧卿, 陈国生, 魏晓博, 彭六妍, 张星星. 数字普惠金融的增收减贫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地理, 2021, 41(3): 184-191.
[5] 赵丙奇.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实证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1): 196-205.
[6] 田雯, 郭静, 国清. 电子商务赋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分析——基于营商环境视角[J]. 商业经济研究, 2024(6): 135-138.
[7] 邢科云. 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营销的优化路径研究[J]. 商展经济, 2024(5): 63-66.
[8] 欧燕群.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影响研究[J]. 中国商论, 2024(5): 30-33.
[9] 石茜芸, 田真平, 赵阳, 等. 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困境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为例[J]. 商展经济, 2024(4): 172-175.
[10] 葛梅, 白丽, 曹君瑞.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问题与策略研究[J]. 农业经济, 2023(8): 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