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大学对比和遗产价值
Comparison and Heritage Value of Universities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DOI: 10.12677/sd.2024.145144, PDF, HTML, XML, 下载: 42  浏览: 9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庞博罡:伊犁师范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新疆 伊宁;王绎博:辽宁大学历史学部,辽宁 沈阳
关键词: 大学世界遗产遗产价值保护和管理Universities World Heritage Sites Heritage Valu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摘要: 《世界遗产名录》包含大学的文化遗产在世界遗产中仅有5项,在较之目前1199项世界遗产中,是独特而又深刻的存在。由于在《世界遗产名录》内的大学本身有教育和遗产保护的双重使命。他们不仅建筑风格及文化有着历史的底蕴,也为新技术、新学科、新思想的教育服务,它的遗产价值不仅有“记录”,还有“发展”的一面。当然,这也为保护其真实性、完整性提出新的挑战。本文将包含大学的世界遗产进行分析,探讨大学这类世界遗产的价值,为对其动态、多元、弹性、互动等特点下,对其可持续的保护提供线索。
Abstract: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University is included in only five World Heritage Sites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which is a unique and profound presence compared to the current 1,199 World Heritage Sites. Universities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have a dual mission of education and heritage conservation. Not only do their architectural styles and cultures have a historical heritage, but they also serve the edu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disciplines and ideas, and their heritage value is not only a “record” but also a “development”. Of course, this also poses new challenge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its authenticity and integrity. This paper analyses world heritage sites that include universities, and explores the value of such world heritage sites as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clues for their sustainable conservation in the light of their dynamic, pluralistic, resilient, and interactive.
文章引用:庞博罡, 王绎博. 《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大学对比和遗产价值[J]. 可持续发展, 2024, 14(5): 1252-1260. https://doi.org/10.12677/sd.2024.145144

1. 引言

世界遗产作为人类共同的瑰宝,记录着无声的历史,有着自然、文化及社会等多维度的价值,人类有着共同保护的责任。大学作为教书育人的高等学府,教育学生道德与知识,探索未知的前沿,决定着人类精神和技术的发展趋势。而两者结合,是历史和未来的碰撞,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统一,较之其他类型的世界遗产,它有更高的发展性与活力。截至2023年,全球共有1199项世界遗产收录《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与大学直接相关的包括5项。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定义、机构、基金、国际援助、教育等都有详细阐述,特别地,针对遗产的保护作出了规划、设立机构、培训、法律、科学、技术、行政和财政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但因国家具体情况的不同,世界遗产具体类型的差异,还需与遗产所在地的国家、组织合作。对世界遗产的保护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包含大学的世界遗产因为有遗产保护与教书育人的双重使命,保护与其兼容性和发展性的矛盾,造成难以以简单的标准对其真实性与完整性进行界定,造成对具体保护的困难。

2. 《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大学

本文将世界遗产中包含大学的遗产进行汇总整理,具体包括作为世界遗产本身或主要组成部分强相关的大学遗产包括:科英布拉大学、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大学城和加拉加斯大学城。(表1)

3. 世界遗产中大学对比分析

3.1. 科英布拉大学——阿尔塔和索菲亚

科英布拉大学由阿尔塔和索菲亚沿线下段两个部分组成,最初创建于13世纪晚期,最古老的校区坐落于阿尔塔镇的小山上,1537年大学迁入旧王宫前阿尔卡科瓦皇宫(Former Royal Palace of Alcacova),后被称为学院宫殿(Palace of the Schools),随后发展成一系列的学院。

大学教学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16和17世纪的建筑,包括阿尔卡索瓦皇宫(Royal Palace of Alcáçova)、圣迈克尔教堂(St Michael’s Chapel)、乔阿宁图书馆(Joanine Library)、耶稣学院(Colleges of Jesus)、圣三一学院(Colleges of Holy Trinity)、圣杰罗姆学院(Colleges of St. Jerome)、圣本尼迪克特学院(Colleges of St. Benedict)、圣安东尼学院(Colleges of St. Anthony of the Quarry)和圣丽塔学院(Colleges of St. Rita)。学校下设8个院系,涵盖艺术、工程、人文、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体育、科技等多个学术领域。

据科英布拉大学官网显示,大学学生和工作人员合计达4万余人,几乎占据了整个城市人口的一半,学校宿舍散落全城,这也侧面显示了城市与大学的相生关系,经过数世纪城市和大学多方面的融合,城市的建筑语言(city’s architectural language)表现了大学机构的功能 [1] 。

科英布拉大学自文艺复兴时期就是欧洲现代科学的启蒙发源地,也在葡语世界的学术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并在葡萄牙海外领土建立了科英布拉模式(Coimbra model)。它也是伊拉斯谟世界计划(Erasmus Mundus)的早期推动者之一,推动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

科英布拉大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如著名诗人卡蒙斯(Luís de Camões),著名作家埃萨·德格伊罗斯(José Maria de Eça de Queirós)、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兹(António Egas Moniz)等。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的利玛窦(Matteo Ricci)曾在此学习 [2] 。葡萄牙科英布拉法多(Fado de Coimbra)音乐表演形式也是起源于科英布拉大学 [3] 。

科英布拉大学符合世界遗产的遴选标准(https://whc.unesco.org):

标准(ii):大学七个世纪以来一直深刻影响着前葡萄牙帝国接收和传播艺术、科学、法律、建筑、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领域的教育机构。在葡语世界中,大学的机构和建筑设计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标准(iv):大学展示了城市与大学广泛融合的特殊城市类型。城市建筑和城市语言反映大学机构的功能,进而展示了大学和城市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标准(vi):大学因为它机构设置和标准的广泛传播,在葡语世界学术机构的架构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参考。因为它创造葡语文学和思想并传播特定学术文化的核心地位而闻名,这也随后发展成为在葡萄牙海外的英科布拉模式。

3.2. 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的大学和历史区

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大学由希梅内斯·德西斯内罗斯(Jimenez de Cisneros)在16世纪早期建立。虽然阿尔卡拉大学不是世界最早的大学,但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大学城”。

大学最大的特点是城市设计伊始就是为了满足大学功能设置,德西斯内罗斯凭借对大学及城市严苛的设计巧妙平衡了宗教、居住和教育的关系,这与其他古老大学如博洛尼亚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在建造初时掣肘于现有城市有着本质不同。它是“上帝之城”(City of God)的现实表达,是欧洲和其他地方大学的典范,是西班牙传教士带到美洲的理想城市社区。

大学城组成一个宏伟且错落有致的建筑群,大学区从塞万提斯广场(Plaza Cervantes)开始,直穿中世纪城市的东部。布局基于人文主义的规划原则,有两条主轴和一个中心开放区间——圣地亚哥广场(Plaza de San Diego),大学主要的建筑就位于此。在提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历史中心内,有20座建筑物作为国家纪念物受到保护,另外还有445座建筑物也受到西班牙立法的保护。其中大学活动的大会堂(Paraninfo)提供了关于16世纪早期卡斯蒂利亚关于新文艺复兴思想的现有概念的线索。三语庭院(Patio Trilingue)负责恢复和研究拉丁语、希腊语和希伯来语,展示了该大学在西班牙语世界传播希腊拉丁语知识方面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4] 。

《唐吉诃德》的作者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就出生于此,享有“西语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塞万提斯奖颁奖礼每年都会在阿尔卡拉大学颁发,这也反映了大学在西班牙文学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大学符合世界遗产的遴选标准(https://whc.unesco.org):

标准(ii):阿尔卡拉·德·赫纳雷斯是第一个完全为大学而设计和建造的城市,也是欧洲和美洲其他大学的典范。

标准(iv):理想城市上帝之城概念最早的现实表达,并传播到全世界。

标准(vi):阿尔卡拉·德·赫纳雷斯把上帝之城具体化表现了人类才智的发展,它也推动了语言学的进步的表现,不仅因为定义了西班牙语,也因为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创作的《唐吉诃德》。

3.3. 夏洛茨维尔的蒙蒂塞洛和弗吉尼亚大学

蒙蒂塞洛和弗吉尼亚大学的设计者是美国《独立宣言》的作者,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在弗吉尼亚大学之前,独立战争前夕,美国教育只有私立学校,只服务于富人阶级,杰弗逊通过申请三次的提案,才批准了这所独立于教会的公立大学,这在美国教育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5] 。杰斐逊是一位天才的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建筑设计师,他从欧洲等地实地研究吸取各种风格建筑的精华,终将他的教育理念、新生的民主政治思想融入这两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当中。

各种风格的建筑元素都能在蒙蒂塞洛和弗吉尼亚大学中找到,最主要的特点包括古典柱式和红砖结构,八角穹顶和中式栏杆,且建筑一般是中轴对称和用白色涂料装饰。弗吉尼亚大学展现了杰弗逊“学术村”的教育理念,他选择远离城市的乡村,更亲近自然和学术,这样的理念也体现在大学的各个细节。学术村现在仍然是弗吉尼亚大学的中心,学术村模仿万神殿的圆形大厅和十个亭子,展示了一个独特的U形设计,位于最中心的是大学图书馆圆厅(Rotunda),两侧分布着教师和学生宿舍等功能性建筑,并通过拱廊连接,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大学教学计划上采用主动促进师生亲密关系的社区概念,当时这些对于其他美国大学是前所未有的,也对世界其他大学建筑上产生影响。弗吉尼亚大学校园设计也成为美国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原型。

杰斐逊对这所大学的最终规划是允许变化的,他指出他设计的院落可能会随着“未来环境的要求”而扩大。然而,这所大学的未来环境是杰斐逊所无法预见的。随着校园规模的扩大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大学开始了一系列的扩建。但从文脉传承上看,杰斐逊的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6] 。

弗吉尼亚大学培养的人才众多包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第28任总统和横跨各领域的领军人才。弗吉尼亚大学已经培养了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蒙蒂塞洛和弗吉尼亚大学符合世界遗产的遴选标准(https://whc.unesco.org):

标准(i):蒙蒂塞洛和弗吉尼亚大学都反映了杰斐逊对古典和后来的建筑和设计作品的广泛阅读,以及他对18世纪晚期欧洲建筑的仔细研究。

标准(iv):托马斯·杰斐逊凭借这些建筑对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作出了重大贡献。

标准(vi):蒙蒂塞洛和弗吉尼亚大学的主要建筑与托马斯·杰斐逊的思想和理想有着直接和实质的联系。

3.4.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大学城的核心校区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大学城是由60多名建筑师、工程师和艺术家于1949年至1952年建造的。较之以上古老的大学而言,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是“年轻”的,校园充满着20世纪现代主义(20th century modernism)气息,同时反映了当地传统、墨西哥的前西班牙墨西哥传统(pre-Hispan ic Mexican tradition)、城市花园城市理念和塑性整合(Integration Plastic) [7] 。

谈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就不得不提到它表现力十足的壁画艺术。如画家和建筑师胡安·敖戈曼(Juan O'Gorman)在中心图书馆外墙的作品,墨西哥壁画艺术家斯奎罗斯(David Alfaro Siqueiros)的三幅壁画,墨西哥壁画之父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的作品。此外,学校主题丰富的艺术壁画随处可见,也成为大学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自大学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让尽可能多包括社会底层人士在内的墨西哥人接受高等教育,实现墨西哥革命想达到的社会的公正和大众阶层生活质量的改善的社会目标,这使其意义超越仅是作为精英教育的研究机构,成为一所师生总数超过30万人,拉丁美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大学城要服务于如此庞大数量的学生,离不开合理的布局与功能设计,如它的道路没有选择普通的网状结构,而用交通环的形式贯穿核心校区以避免交叉口的出现。而在排课上尽可能地考虑学生的人性化需求,分成三个时段,这种“时刻不停”的运作,既考虑了学生,也保证了效率。

绝大多数墨西哥优秀的政治家、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和建筑师都在这里学习过,其中包括3位诺贝尔奖得主和10位总统 [8] 。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大学城的核心校区符合世界遗产的遴选标准(https://whc.unesco.org):

标准(i):大学是20世纪唯一在一个宏伟蓝图指导下,超过60多名专业人员共同创造的城市建筑群。

标准(ii):20世纪最主要的建筑思想趋势汇聚在大学校园:包括现代建筑、历史地方主义和塑性整合(Integration Plastic),最后两个源于墨西哥。

标准(iv):大学城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完全遵循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原则的样板,其目标是改善人的生活。

3.5. 加拉加斯大学城

加拉加斯大学城由委内瑞拉现代建筑之父卡洛斯·劳尔·维亚努埃瓦(Carlos Raul Villanueva)设计。在拉丁美洲,委内瑞拉有着长期的被殖民历史,加之维亚努埃瓦有着法国巴黎国立美术学院留学经历。大学城的建设既没有选择刻意回避西方建筑的影响,也没照搬建筑的通用模式,而是选择在民族传统、殖民遗产和功能上相互协调,以达到适应热带环境、视觉感官、艺术和情感表达的统一。完美实践了“艺术综合(Integration of the arts)”。

他将建筑、艺术和自然融为一体,开创了一个开放而充满活力的空间。针对热带气候条件,应用了更加传统的民间智慧,通过巧妙的设计,如窗外附加木制窗板、天井、格子窗、雨棚和镂空砌块解决垂直日晒、多雨和通风等问题。虽然受到尼迈耶的潘普利亚建筑的影响,但用更为巧妙、环保的方式消除内外界限,为其热带环境提供了合适的解决方案 [7] 。大学城中“室内广场”充分利用自然风和光,加上路径与空间的合理搭配,创造出一个让自然与建筑、安静与共享相互统一的空间。

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为玛格纳礼堂(Aula Magna)设计的“云”,以类似云朵的形式作为声学装置布满整个大厅,使造型与功能完美融合。维亚努埃瓦与考尔德一起,创造了大礼堂内20世纪拉美最具标志的空间 [9] 。博物馆项目中蕴含布扎体系影响下对欧洲折中主义模仿及后来现代主义的初始探索,体现了拉美国家本地区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历史。另外雕塑是大学城建筑群的灵魂,雕塑家考尔德留有的作品是将雕塑应用于建筑最早例证之一。其形状各异,风格独特,点缀各式建筑之中,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这一座建筑综合体是对城市、建筑概念和传统的现代诠释,是具有创造性的多中心都市计划,是“热带世界主义”功能性、艺术性、历史的多维表达。

加拉加斯大学城符合世界遗产的遴选标准(https://whc.unesco.org):

标准(i):大学城是委内瑞拉建筑师维亚努埃瓦关于现代城市规划、建筑和艺术的杰作,由维亚努埃瓦和一群前卫艺术家创作。

标准(iv):大学城将20世纪早期的城市、建筑和艺术创意统一并化成现实。它对殖民传统的概念和空间进行了天才的解释,也是解决热带地区开放和通风(open and ventilated solution)问题典型案例。

Table 1. Universities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表1. 《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大学

注:资料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https://whc.unesco.org整理。

3.6. 大学世界遗产的比较分析

在建筑方面,各个大学都将大学功能、教育理念和艺术完美融入建筑中,科英布拉大学包含欧洲各个时期的精美建筑,是建筑的宝库,大学建筑不仅是承载大学功能的容器,也展现着欧洲建筑的艺术精髓。如学院宫殿、耶稣学院等一系列学院、乔安妮图书馆、化学实验室和其他实验室、植物园和大学出版社等。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大学合理的分区和布局造就了完美的城市规划,如城市中世纪区以大教堂(Iglesia Magistral)为核心,西北部是教会区,以大教堂为核心辐射街道网络,融入以前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居住区,合理布局了教会与居住区,位于大学城的中心银匠风格(Plateresque)的圣伊尔德丰索大学和学院(Universidad y Colegio Mayor de San Ildefonso)表现着基督教、学问和帝国权力的和谐结合 [10] 。得益于上帝之城的理念,凭借城市建设伊始严苛的设计与宏观统筹,完美平衡了大学、城镇、宗教的关系。弗吉尼亚大学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杰作,建筑不仅诠释了杰斐逊“学术村”的理念,它的扩建也丰富了建筑风格,如建于1857年浪漫主义风格的医务室(Varsity Hall),建于1877年具有法国建筑风格兼收维多利亚式外观的自然历史博物馆(Brooks Hall),1890年哥特式复兴建筑大教堂等。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是20世纪现代主义的一个独特范例,墨西哥被称为壁画之城,大学也以壁画和建筑的形式展现着墨西哥文明与历史、火山力量和新原子或宇宙力量等丰富主题。如胡安·敖戈曼、斯奎罗斯、迭戈·里维拉等大师的作品和“宇宙射线”、“起电机”与“万有引力”为主题亭式标志性建筑 [7] 。加拉加斯大学城完美践行了“艺术综合”,如整个大学为解决开放通风问题的设计,玛格纳礼堂将功能性与美学有机统一。

在教育上,科英布拉大学自文艺复兴时期就是欧洲现代科学的启蒙发源地,在葡语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还创建了科英布拉模式。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大学以神学研究、培养从政人员和宣扬西班牙文化为办学宗旨,在西语世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弗吉尼亚大学贯彻了杰弗逊“学术村”的教育理念。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致力于让包括社会底层人民在内的墨西哥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达到社会的公正和大众阶层生活质量的改善的社会目标 [8] 。

在大学与城市关系上,各个大学也展示着本国本地的文化,科英布拉大学与其所在的古老城市深度交融,而且经过几个世纪的交融,大学和城市早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大学是上帝之城的完美表达,表现了另一种大学和城镇的相生关系。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和加拉加斯大学城因同样具有长期的被殖民历史,都用自己的表现形式,表达着本国的文明与历史经历,展现了城市及国家的文化 [7] 。

在功能布局及机构设置上,每所大学都是本国乃至世界大学规划和建筑设计范本或原型 [10] ,如清华大学对弗吉尼亚大学的参考,加拉加斯大学城更是创造性的解决热带通风等问题,彰显了艺术、建筑功能与自然的关系。

可以看到,世界遗产中的这五所大学在建筑风格、教育、历史和功能布局等方面都有多维度的价值。

4. 大学的相关规划、法律及保护

4.1. 相关规划和法律

相关世界遗产保护法律法规措施如下表2

4.2. 世界遗产中大学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如上文所述,世界遗产中的大学因为其独特性,保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不仅要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11] ,也要保证其教育使命的双重目标;如UNAM大学,它不仅是集成墨西哥众多艺术家现代主义风格的杰作,其建造目的更是要让底层人民尽可能多的接受教育,改善生活质量。在对大学遗产保护过程中应尽量找到教育与遗产保护两者的平衡点;

其次,大学较之其他世界遗产,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在保护中对其完整性和真实性应在整体和功能上讨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评价加拉加斯大学城完整性和真实性时,谈及学校一些小的修改和变化,但也承认这些预防性、纠正性和维护都没有影响遗产的普遍价值和形象;

再次,大学是一个开放空间,其建筑是正在使用的,需考虑日常使用下如何保护,其最痛心的莫过于弗吉尼亚大学1895年火灾对圆厅(Rotunda)和圆厅附属建筑(Rotunda Annex)造成巨大的损害。大学应有自己日常的维护和保护管理细则 [12] ,如UNAM大学制定的《大学城管理计划》等详细的规定;

最后,大学是与其所在的城市和社会相关性很强。城市、社区和社会环境影响着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13] ,如科英布拉大学与城市的广泛融合,说明大学的保护需考虑与城镇相辅相成的关系。

5. 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科英布拉大学建筑上拥有各类风格的欧洲建筑,是建筑的宝库,最大的特点是与城市的深度融合,使城市语言表现了大学功能。它出色的功能架构是葡萄牙教育建筑的模板。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大学是上帝之城最早表达,说明了大学城和城市的另一种相生关系,城市功能和大学功能的严苛设计使其成为其他大学的典范。弗吉尼亚大学是优秀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其“学术村”概念独特。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城是少有的现代建筑,墨西哥又称壁画之都,大学的壁画也表现墨西哥的历史与前卫想象等丰富主题。最后加拉加斯大学是热带地区气侯、艺术与建筑完美结合。

上述遗产保护是建立在完善的法律法规框架下,可以看到很多国家建立了从国家、城市到学校逐层次的法律保障和规划,完成了由宏观指导到具体执行的完整法律体系。真实性和完整性(Authenticity and Integrity)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的关于世界遗产的非常重要的两个原则,这两个原则既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遗产所需依据的关键。大学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先锋,在针对此类遗产进行保护时,真实性和完整性更应在整体上讨论,也要注重遗产保护和学校教育目标的关系。

Table 2. Relevant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world heritage

表2. 相关世界遗产保护法律法规措施

注:资料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https://whc.unesco.org整理。

世界遗产中的大学也为其他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大学的建设不应只关注学术的水平、规模与设施是否健全的静态数据,更应明确大学的教育理念,围绕核心的教育理念与目标合理架构功能及布局规划,上述大学并非全是常青藤大学,但也有因其合理的架构和规划成为世界大学的典范。此外,大学是一件艺术品,大学建筑不仅承载着教学功能,更可以承载建筑风格、艺术与历史文化等多维度的内涵,这对一所大学增加自己底蕴有着作用。

致谢

感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孙克勤先生与本作者就本文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本文撰写给予了中肯的意见。

基金项目

本项研究得到重要启示专项(YSZJ2021004)、研究创新团队培育计划项目(CXSK2021014)和教育专项(202104SZJYZD01)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Vicente, R., Ferreira, T. and Silva, R.M. (2015) Supporting Urban Regeneration and Building Refurbishment.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Appraisal and Inspection of Old Building Stock in City Centres.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16, 1-14.
https://doi.org/10.1016/j.culher.2014.03.004
[2] 张祝基. 有这样一所大学[N]. 人民日报, 2000-11-20(7).
[3] 金桥. 来自伊比利亚的灵魂悲歌——葡萄牙法多历史及艺术特征初探[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4(2): 105-110.
[4] Valle López, Á. (1999) Rectores y regentes de la Universidad de cisneros. Revista Española de Pedagogía, 57, 485-508.
[5] 李子江, 姜玉杰. 艰难的历程: 弗吉尼亚大学的建校史(1803-1819) [J]. 大学教育科学, 2017(6): 89-94.
[6] 张天洁, 王凯来. 文化景观视野下的历史校园保护历程探析——以世界遗产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学术村为例[J]. 中国园林, 2018, 34(11): 32-37.
[7] 阿方索∙佩雷斯∙门德斯. 拉美大学城的政治、建筑及国家身份认同的建构——以墨西哥大学城和委内瑞拉加拉加斯大学城为例[J]. 新建筑, 2015(6): 20-28.
[8] 埃克哈特∙吕贝克.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拉丁美洲现代的纪念碑[J]. 住区, 2013(2): 75-79.
[9] 胡安∙佩德罗∙波萨尼. 卡洛斯∙劳尔∙维亚努埃瓦的建筑[J]. 建筑师, 2015(6): 62-68.
[10]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M]. 第3版.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23.
[11] 孙克勤. 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8(3): 36-40.
[12] 吴奕苇, 李静波, 李晓峰. 美国大学校园遗产保护的体系化经验及启示[J]. 中国园林, 2021, 37(2): 112-117.
[13] Chin Ee Ong, 张朝枝. 文化遗产旅游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径[J]. 旅游学刊, 2023, 38(8):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