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老年人幸福观的启示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Marxist Concept of Happiness to the Concept of Happiness of the Elderly
DOI: 10.12677/ap.2024.145331, PDF, HTML, XML, 下载: 51  浏览: 109 
作者: 李 锴: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老年人现实的人Marxist Concept of Happiness Senior Citizen Realistic People
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中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出发,即现实的人是幸福的主体,进而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特征进行概括、探讨老年人幸福的现实路径。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changes in China’s social structure, the aging problem of Chinese societ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vere. Starting from the Marxist essence of human beings that real people are the main body of happines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xist concept of happiness and discusses the realistic path of happiness for the elderly.
文章引用:李锴 (2024).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老年人幸福观的启示. 心理学进展, 14(5), 439-444.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5331

1. 引言

幸福观是指人们对幸福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生观在幸福问题上的特殊表现,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幸福观受到一定时代和当时社会条件的影响,在阶级社会里还打上一定的阶级烙印。当前,我们正处在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衡量人民幸福与否,成为我国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中国的老龄化程度正日趋严重。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2018~2022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分别为2.49亿、2.54亿、2.64亿、2.67亿和2.80亿,占总人口的17.9%、18.1%、18.7%、18.9%和19.8%;65岁以上人口分别为1.67亿、1.76亿、1.91亿、2.01亿和2.10亿,在总人口中占比为11.9%、12.6%、13.5%、14.2%和14.9%。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界定标准是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7% (邹卫星,王莹,刘砚砚,2024)。与此同时,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基数大,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因此,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现实的人以及主要特征,对于我们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树立正确的老年幸福观具有积极意义。

2. 现实的人是幸福的主体

2.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萌芽

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他把职业的选择视为人生获得幸福的寄托,认为应该选择高尚的工作为人类谋福利,萌生了为全人类幸福而奋斗的思想,马克思幸福观的萌芽开始产生。在他的博士论文《德漠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异》中对幸福思想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可以看出,其已认识到幸福不应是抽象的而应该是现实的,并提出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现实中的偶然性去打破社会中的必然性的束缚,进而去选择有利于自身幸福的道路。由此看来,马克思的幸福思想已经从追求宗教中神的指引转向打破必然性束缚的现实幸福。虽然这一时期马克思并没有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去思考幸福问题,但马克思这一思想的转变使马克思幸福观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希望人们可以选择高尚的职业,并利用自己的职业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奉献,主张弘扬大公无私的精神。

2.2. 现实的人是幸福的主体

费尔巴哈对人的四重规定。费尔巴哈在发现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缺陷之后,将人理解为四重存在。第一,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费尔巴哈认为,作为人首先就应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只有满足人最基本的维持生命的需求,才能谈更高的精神需求。也就是说,人们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衣食住行所必需的材料,例如水和食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命,才能谈精神、理性及其对人的本质的追求。因此,费尔巴哈认为人在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这一过程中,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就成为人的本质的一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费尔巴哈的自然存在物实现了人和自然的统一。第二,人是一种感性的存在物。费尔巴哈强调人的感性的直观,认为人通过各种器官获得对其他东西的认识,形成对某一东西的感觉、印象,最后通过大脑的处理形成理性,通过对理性的运用再加以把握事务。第三,人是一种现实存在物。不同于黑格尔所理解的精神或者理性的人(抽象的人)费尔巴哈所说的人是在自然和感性的基础上提出的,人是一种现实的存在,这种人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现实的人”强调人通过感官所接触到的都是客观真实的世界,并且认为人和物质世界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人把物质世界作为对象纳入自己的活动中,同样地,物质世界也把人纳入到自己的本质中。第四,人是一种类存在物。费尔巴哈的类主要为了论述人和动物的区别。动物为了最基本的生存而在一起捕猎、繁殖等活动,但是没有把类作为对象。但是人不一样,人具有类的意识。费尔巴哈反对了人的本质是精神,或者某些精神,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存在本身。现实的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理解。

马克思指出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以及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自由自觉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动物出于生存的本能而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人具有创造性,可以创造各种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推动历史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如果仅从类的角度对人的本质进行整体的思考,那么只是抽象概括了人的共性,解释了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还达不到对具体的、现实的人的认识。因此,从社会关系解释人的本质很有必要。人不是单个存在的人,人与人之间有各种各样的联系,正是有了这些联系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当这些关系越来越发展的时候,就相应的出现了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

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主要特征

3.1. 坚持劳动与享受相结合

在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幸福感却是在逐渐的下降。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劳动不是自由的,马克思指出,人们愈是创造出更多的商品,现实的枷锁就越加牢固。同样资本主义社会也创造出了奢靡消费来麻痹人们的意识,拜金主义、极端主义层出不穷。在马克思的幸福观中,劳动是创造幸福的必要途径。人通过劳动创造出自己生存发展必要的生存资料,只有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在劳动中实现对其本质的全面展现和占有,才可以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享受劳动带来的美好生活。习近平在对马克思主义幸福思想传承和创新时强调,人民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建设成果的受益者。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的矛盾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人民的时代,这一点没有变化。在这一时代,人民所从事的劳动不再是为了维持生计,而是为了追求幸福生活、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幸福的生活需要人民的共同奋斗。2035年我们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在这个奋发有为的时代,每个人民的奋斗都是幸福的。在这一过程中,人民通过劳动实现了素质提升、精神满足,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国家幸福了,参与创造幸福的人民理应分享国家发展的果实。进入新时代,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文化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为我们奋斗提供了有利条件。习近平强调,发展成果的分配问题必须得到妥善解决,同时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确保每个人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发展自身方面享有平等权利,平等享受改革发展的红利。

3.2. 人的幸福要注重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就是其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表明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只注重自己的个人利益抛弃社会幸福是不可能长久的。当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以社会利益为首,只有社会幸福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才能得到保障,更好地发展。同样,国家和社会也应为个人幸福的实现提供保障,最终实现美好生活。马克思坚持辩证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坚持群众史观。历史的发展不是单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全体人民的大合唱。中国共产党在“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主导下,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治国理政思想,统筹国家资源和社会力量,全方位、多层次地维护人民的利益,化解社会各类矛盾冲突,从而推动中国社会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深刻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张爱斌,202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终目标就是在于为全体人民创造出一个幸福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每个人的梦想最终汇聚成中国梦,但是每个人的梦想都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任何人梦想的成真都不是单单靠自己就能实现,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每个人的幸福才能体现,进而感受到幸福的存在,离开社会就像鱼儿离开了水源,幸福也就无从谈起。任何一个人想要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必须处在社会当中的客观条件,借用社会提供的一切知识成果。可见,只有国家富强,人民才会幸福,人民幸福,国家也会富强。

4.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老年人幸福观的启示

马克思幸福观从现实的人出发,指出人的活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实践以及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实现人自身的幸福的前提条件是自由自觉的劳动以及要把自身幸福融入社会中,只有这样幸福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强调要为老年人幸福创造物质基础,同样也注重老年人积极的精神追求。因此,从精神层面出发,我们要帮助老年人树立科学幸福观以及坚定社会主义信仰。从物质层面,我们要提倡老年人科学锻炼以及为其建设养老基础服务设施。

4.1. 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树立科学幸福观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8%,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侯佳伟,2021)。随着中国的发展,人口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当前,老年人个体对幸福的理解存在差异,有的人能沉浸在幸福的生活中,而有的人却晚年凄惨,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对幸福理解的不同。理论届研究发现许多人对老年阶段存在着消极被动的理解,认为老年人已经到了生命的末尾,成为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人老之后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不仅没能给家庭和社会创造价值,反而给家庭增加经济与精神负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科学的理论,他强调人要积极地进行社会参与,积极地追求幸福,幸福是靠自己的双手奋斗出来的,在社会劳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年龄不是评判幸福的唯一标准。老年人要积极地发现幸福,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劳动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的价值,积极地参加志愿活动和公益事业,在协助调解纠纷上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社会奉献一份自己的爱心,帮助他人其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以及在社会层面要出台政策,例如主动提高退休年龄,让老年人发挥余热,让老年人有获得感、幸福感。

4.2. 大力建设、完善社区公共基础设施服务

马克思主义不仅强调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们幸福的制约作用,而且十分重视社会生产关系对人们幸福生活的决定性作用。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社会产品的分配关系,从而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目标的实现。只有在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追求精神的享受。物质条件的具备是保障幸福的基础,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就要保证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所享有的养老资源、硬件设施、以及生活环境的质量。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属性。每个人不是独立的个人,同样地,社会与人也不是一块一块的,社会应该重视社区公共服务,为老有所养提供养老设施场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全体劳动人民的艰苦努力,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国在养老资源上的投入,尤其是在老年人的医疗服务以及基础设施上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首先,国家要重视积极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保障老年人的出行、居家安全。其次,在影响老年人的幸福感中,慢性病疾病是困扰老年人情绪的一道障碍,国家和社会要大力向养老资源倾斜。要不断进行医疗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以及医疗反腐,使得老年人老有所医。对于社会来说,要不断提升对老年人的包容性,增强对老年人关注度,要简化在医院就医时的手续,充分尊重老年人腿脚不便、不善于熟练使用数字服务的现实,推动一站式办理。

4.3. 坚定社会主义信仰,续写晚年高尚追求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精神,主宰人的心灵世界,制约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它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对于个人优秀品德的培育,对于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具有方向指引和动力支撑的重要作用。”理想信念就像精神之钙,人没有理想信念,就会缺钙(吴潜涛,2011)。没了骨气,就相当于一个人没了精气神,在面对各种困难时,就会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生命的任何时期都需要信仰的力量。老年人处于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身体心理都比不上年轻的时候了,并且远离社会的激烈竞争,缺乏目标,缺少精神支柱,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研究表明,信仰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差别很大。有崇高信仰,积极目标的人,幸福感相对较高。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虚无缥缈的,是具体的、科学的。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这个信仰的支撑下,每个为之努力奉献的人都幸福的。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帮助老年人树立坚定的信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再次武装头脑,补足精神之钙。其次,我们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老年人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鼓励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中,在思想和认识的碰撞中,不断激发人生斗志,大大得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

4.4. 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

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何为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唯物主义坚持存在决定意识,把一个物体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只能是人的实践,而不是什么意识,马克思指出,哲学不是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因此“实践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本质和基础”,推动历史发展的只能是人民群众,马克思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所进行和开展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幸福就是国家幸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共建,强调全体人员共同奋斗一同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为共产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让每一个人都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幸福。二是共享,共建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共建的目的。社会愈是发展,包括老年人在内的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就愈完全,人民愈幸福。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2019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并提出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等一系列改革部署。这为解决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思路,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居家养老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政策支持,有助于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后顾之忧。

4.5. 坚持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

老年人追求幸福自由必然要认识人的自身发展规律自由。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认为人要获得自由就要认识和遵从必然,摆脱任性,从而使必然成为自由的一个环节。同时强调,人在尊重必然的情况下,才能达到自由。也就是说,人想要的自由幸福不是无拘无束的主观的状态,一味地强调追求所谓脱离现实规律的自由,那本身就是不自由的,其必然会被坚硬的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浇上冷水。人到了老年阶段,身体各项机能必然下降,导致肉体上的衰弱。但是,基于此,有两点事实判断。首先,老年人衰老是一个自然现象,是大自然新老更替的规律所在,因而,如果有人因人老导致各项机能丧失而苦恼,感到不幸福。那么不幸福的原因在于不承认自己年老,想要和小伙子一样身强体壮,换句话说,不幸福的原因就在于自己对现实情况、规律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这导致了他们的不幸福。这个启示就是,老年人要认识自然发展的规律不等于被动的接受,研究表明,科学的积极的体育锻炼能让老年人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其次,老年人身体衰弱也不是必然的、绝对的。假如老年人能够坚持科学的锻炼,也可以改变身体衰弱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邹卫星, 王莹, 刘砚砚(2024). 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趋势及延迟退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2.
[2] 侯佳伟(2021). 从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看我国人口发展新特点及新趋势. 学术论坛, 44(5), 1-14.
[3] 张爱斌(2024).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江山论”: 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逻辑解析. 重庆社会科学, 1-16.
https://link.cnki.net/urlid/50.1168.c.20240322.0959.002
[4] 吴潜涛(2011). 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含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pp. 35-41). 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