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Digital Background
DOI: 10.12677/ve.2024.133137, PDF, HTML, XML, 下载: 39  浏览: 7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蒋 晶: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教务处,江苏 连云港
关键词: 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数字技术高职院校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Digital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s
摘要: 随着教育数字化的转型,高职院校需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平台的功能,改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效果。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从构建专业化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运用数字技术深入监测分析学情、建立高效便捷的质量监控数字化平台、制定“闭环控制、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模式等四个方面,探讨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路,确保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Abstract: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digitaliz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 to utilize digital technology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tform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manage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It is targeted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the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depth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the learning situ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quality monitoring digital plat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losed-loop control,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model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of ideas, ensuring that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文章引用:蒋晶. 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 职业教育, 2024, 13(3): 846-850. https://doi.org/10.12677/ve.2024.133137

1. 引言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数字中国”战略,数字技术对职业教育领域的影响日趋深入。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1]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如何优化高职院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数字化背景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加快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高职院校未来一段时间的重大迫切任务。

2.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科学性不足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虽有教学质量监控,但是没有建立科学的整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更加注重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过程性评价,较少关注专业建设成效、课程评价标准、学生学习效果和学生的发展、就业质量等方面的监控评价,没有形成贯穿“招生录取–人才培养–就业质量”的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无法全面反映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真实质量 [2] 。

2.2. 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效率不高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采用教学督导专家、学生信息员、领导干部等三条监控线监控教学运行情况,通过专项检查或随机检查的方式,监控学期教学计划执行、课堂教学情况、教师教学资料完成情况、教师听课评课情况、学生评教活动开展等情况,对教师教学行为指导、对学院教学管理指导,引导教学规范。这种评价方式一般一个学期两次,往往采用先填写纸质评价表,再由专人进行统计、汇总、分析,并予以反馈,评价周期较长,效率较低,影响评价结果的及时应用,导致不能动态反馈改进。

2.3. 专业的数据管理人才不够充足

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人才培养过程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才能确保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部分高职院校虽然购买了教学质量评价平台,却没有结合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开发贴合于学校发展规划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平台,且缺乏充足的数据信息分析人才,导致教学质量信息存储、处理、统计、分析工作质量不高,无法深度挖掘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用的信息资源,不能更好地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3] 。

2.4. 评价结果运用重视程度不足

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若想发挥关键作用,应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闭环管理,提高体系化程度。在实际工作中,教学系统形成的客观数据和领导干部听评课、督导检查、学生信息员信息反馈、同行评教等形成的主观数据未能有机整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未与教师考核、职称评定等核心利益制度挂钩,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数据缺乏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指导,有待创新运用,真正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改的目的 [4] 。

3. 数字化背景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3.1. 及时监测教学质量数据

教学质量动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具有动态性、发展性、过程性等特点 [5] ,因此依托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全面及时采集教学过程数据及教学质量评价数据,有利于学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动态学习效果,查漏补缺,根据评价结果的数据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及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2. 优化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当前数字校园建设不断完善,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数字素养。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一套贴合学校办学方向及学情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引进数据管理人才,优化教学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过程,可以随时掌握教学工作的动向,持续地了解学校教学质量水平,及时调整优化学校教学管理,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为学校的发展规划提供支持。

3.3. 助推专业调整与内涵式建设

学校依托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各个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实时全面监测,通过监测数据信息的反馈,深入了解生源情况、学生培养成效等方面信息,为专业评估、专业建设以及制定招生计划等工作提供依据,促进学校内涵建设。

4. 数字化背景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4.1. 构建专业化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教学监控体系的规范化有助于优化教学管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综合实力。结合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及手段实施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构建“三级四评五维”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三级监控”是学校建立校级监控、院级监控、学生信息员监控三级教学监控的组织体系。其中,校级监控由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统筹规划与组织执行,负责人才培养质量全过程监测与评价工作,带动师生全员诊改。院级监控由各学院负责对本单位教师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学生信息员监控主要通过学生监控教学情况。每个班级设信息员一名,反馈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及对教学活动的意见。“三级监控”涵盖教学管理、教学监测、教学评价、教学反馈等环节,实现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全覆盖。

“五维体系”是在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中,以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维度为主要观测点构建诊改指标体系,融合诊改机制与数据治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学校质量管理监控评价体系。

“四位一体评价”是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多层主体”的质量评价,形成由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督导评价、管理人员评价组成的融合企业深度参与的“四位一体”教学评价体系。学校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数字化平台,健全综合评价体系,全面、实时对学校的基本条件状况、专业及课程建设、教师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等进行监测、评价、反馈。

4.2. 运用数字技术深入监测分析学情

现代职业教育将以生为本作为原则,基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内容,学生的学习状态会略有不同,且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的表现也会有差异,这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动态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分析学情,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保障教学质量 [6] 。

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平台的建设推动了数据分析的智能化发展,高职院校可依托平台采集的数据,深入剖析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教学状态、学生学情进行实时监测分析,通过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质量、成绩变化情况,及时对各种信息进行诊断和分析,用数据总结、反映学生的学习规律、学习态度,预测分析教学效果,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确认未来的教学趋势及改革,完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调整和优化。

4.3.建立高效便捷的质量监控数字化平台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平台的建设得到了有效的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持,可以实现全过程采集教学数据,及时收集评价数据并进行分析。由于师生们的数字素养不断提升,学校也应开发手机APP,利用便携性数字技术辅助教学质量评价,实现移动化、 智能化,方便广大师生使用。各评价主体根据各自权限查看统计与分析的评价结果,随时了解各项指标数据、教学运行质量相关数据,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应的管理方式和内容,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7] 。

4.4. 制定“闭环控制、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改进人才培养质量,数字化转型改变了教学质量评价管理模式,问题反馈及时化、数据分析智能化,使得教学质量评价管理模式更精准。在“督”的同时发挥“导”的职能,坚持以督促导、以导促进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理念,强化对评价结果的认定与运用。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配套的考核制度和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各评价主体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针对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质量管理办公室应立即点对点反馈并下达整改通知,整改后由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复查,完成质量改进。

5. 结语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出发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落脚点。高职院校应坚持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培养或引进教育评价专门人才,搭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平台,探索与职业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全面推进教育质量管理,合理指导学生成长,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基金项目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共享共生共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路径探究(C-b/2021/03/39);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依托产业学院培育新商科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路径研究(2022SJYB1872);2024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专项课题: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绩效考核的机制研究(24SKZ-32)。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2020-10-13.
[2] 宋贡湘, 黎玉娥, 谭操. 基于大数据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J]. 学园, 2024(3): 75-77.
[3] 陈俊祥. 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混合教学质量监控方法[J]. 教育教学论坛, 2024(1): 149-152.
[4] 朱明苑, 周煌. 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实践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2023(11): 5-8.
[5] 刘兵.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平台的构建[J]. 中国成人教育, 2016(7): 72-74.
[6] 国宇, 冯永. 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高教论坛, 2024(1): 44-47.
[7] 王志雄, 陈凌文. 教育数字化转型下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化平台构建研究[J]. 科教导刊, 2023(12):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