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尼亚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艺术类课程的解读
An Analytical Examination of Art Courses within th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at the University of Bologna
DOI: 10.12677/ae.2024.145803, PDF, HTML, XML, 下载: 36  浏览: 71  国家科技经费支持
作者: 吉 蕊:博洛尼亚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意大利 博洛尼亚
关键词: 博洛尼亚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艺术类课程历史性和科学性University of Bologna Depart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Art Courses Historical and Scientific Aspects
摘要: 意大利世界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博洛尼亚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本硕博教育和研究体系,艺术人文学科在意大利乃至世界上拥有良好的学术声望。文化遗产与艺术教育关系密切。文化遗产学院注重跨学科背景中的元学科构建理念,在此背景中,艺术类课程富于历史性和科学性。本文以代表性课程为例,分析文化遗产学院中的艺术教育研究理念。着重阐述理念所体现的基于意大利民族文化传统的史论研究,以及基于当代科技发展的实验科学研究。本文意在通过阐述研究基础下影响的艺术类课程设置,对高校有关文化遗产的艺术教育进行总结和反思。
Abstract: Italy holds the leading position worldwide in terms of the quantity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Th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at the University of Bologna has established an integrative educational and research framework that spans from undergraduate to doctoral studies. The disciplines of art and humanities within the department are acclaimed both nat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for their academic excellence. A significant interconnection exists between cultural heritage and art education, underscoring the department’s dedication to the concept of meta-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within an interdisciplinary context. In this environment, art courses are distinguished by their historical and scientific aspects. This study delves into the philosophical underpinnings of art education research at the department, utilizing representative courses as case studies. It elaborates on the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grounded in Italy’s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s well as the exploratory scientific research informed by moder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rough an analytical discussion of the art courses shaped by research imperatives, this paper aims to offer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n the pedagogical approaches to art education within the realm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higher academia.
文章引用:吉蕊. 博洛尼亚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艺术类课程的解读[J]. 教育进展, 2024, 14(5): 1041-104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5803

1. 引言

在2023年9月举行的第四十四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意大利以59处文化和自然遗产位列世界遗产数目国家排行榜首。意大利每一处文化遗产中都包含数量庞大的博物馆、国家画廊、历史遗址和艺术品,绘画作品和建筑是遗产重中之重的组成部分。艺术与文化遗产联系密切,艺术品的研究不仅仅涉及历史和理论学说,还与科学技术相结合。

博洛尼亚文化遗产学院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本硕博教育和研究体系,在意大利乃至世界上拥有良好的学术声望,其中2023年QS排名为艺术人文48名。博洛尼亚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以多学科融合的视角为艺术文化遗产研究创造多种可能,对意大利文化遗产中的艺术教育,包括对于艺术品的研究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呈现和推广的教学课程构建具有深远意义。

跨学科在当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中随着学者的倡导逐渐凸显其地位的重要性 [1] 。Salvatore Lorusso提出“艺术与科学:艺术是科学”(Art and science: art is science),以艺术史与科学的协同方式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文化遗产,用科学的方式保护文化遗产是教研的主要目标 [2] [3] 。

在此影响下,文化遗产学院提出元学科视角(Prospettiva metadisciplinare)的构建理念 [4] ,其艺术课程设置富于特色。本文在文化遗产学院跨学科背景下倡导的历史性和科学性的学科建设方式中分析艺术学课程与历史学、科学的关系,即基于意大利民族文化传统的史论研究和基于当代科技发展的实验科学研究,并探讨研究基础影响下的课程设置。

2. 文化遗产学院元学科的构建理念

博洛尼亚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具有跨学科传统和跨学科学术构建目标。学院的学者们来自不同学科,他们通常与其他学院保持研究合作,可以说是意大利最具有跨学科甚至是超学科性质的院系。学院汇聚的专家多来自8个科目,如地中海历史与文明,文学,考古学,人类学,艺术学等1。文化遗产学院的众多学科时刻面临着挑战,在面对人类辉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仍然需要在时代的要求中进步。其目标是建立元学科视角,即超越个别学科的视角,意图构建一个多元学科体系,将单一学科放置在包罗万象和文化变迁的框架中,以此摒弃固化的观点和确定的变化 [4] 。

元学科构建的实践方式首先是脱离洪堡(Modello humboldtiano)的知识象牙塔,当代大学的目标强调的是知识分享和项目合作。基于此,文化遗产学院建立了研究、教学和第三方合作的多样化统一的文化遗产研究项目,致力于数字文化以及实践产品的公共推广。其次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最大程度上的融合 [4] 。人类的科技生产本身就是历史发展的组成部分,强调人文内涵对科学学科的背景了解,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评估体系的确立有深刻的意义。

3. 基于研究的艺术类课程的“历史与当代”

艺术学科是意大利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底蕴的学科,在上述文化遗产元学科构建中体现了独特的学科价值。结合笔者对2021~2022年本硕各专业课程实地走访与统计的30余门科目信息,本节从课程的历史研究基础、实践基地以及课程与研究的关联性三个方面分析基于意大利民族文化传统的史论研究的艺术类课程设置,以及历史传承中的意大利民族文化所体现的跨时代思想精神意识在艺术教育中的体现。

3.1. 历史文化传统研究的基石

艺术史科目涉及古典时代晚期(tardaantichità)到当代的艺术作品、文化古迹、摄影及收藏文献、修复和视觉文化,以及基于艺术史图像志(Iconografia)和图像学(Iconologia)、传统的语文学(Filologia)的传统文化讨论。研究的地质年代学(Geocronologia)范围从古代晚期地中海(mediterraneo tardoantico)到中世纪意大利以及从中世纪到当代广阔的欧洲地域,以视觉艺术的历史视角,溯源艺术品的历史,且尤其注重拉文纳(Ravenna)和博洛尼亚(Bologna)两座城市的艺术现象。具体研究主题有:宗教建筑、地中海地区的视觉语言和交流准则、祭祀用品和视觉表现、中世纪宗教空间的墙面装饰、乔托和受乔托影响下的绘画、彩绘雕塑和建筑等19个门类2

艺术研究目前有三个主要的团体:第一个团体是巴拉巴拉·盖尔非(Barabara Ghelfi)教授主导的“Felsina 18世纪的艺术品收藏研究”(Felsina ’700)3 [5] ,该研究关注艺术史研究中收藏领域,如18世纪博洛尼亚地区艺术品收藏的研究,且关注艺术市场与外商,以及作为收藏家的画家进行的艺术品交易状况。第二个团体为数字视觉项目“雅利安人的周一”(I lunedidegli Ariani)4 [6] ,由路易吉·卡奈蒂(Luigi Canetti)教授主持。该项目以网站、研讨会、读书会、圆桌会议等方式探讨古代到当代的神话、仪式中身体、物体和图像的交流形式,并积极推广优律司美(Eurythmia)5国际舞蹈文化史在网络平台中的研究。第三个团体名称为“作品与凝视”(Le opere e lo sguardo),其主要聚焦中世纪和现代的西方和东方之间图像的存续和迁移。研究内容涉及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从绘画到建筑,从物质文化具体的对象到表现形式)的主题,收藏史、批评史,以及艺术史学科在当代的作用。主要研究范围是地中海地区古代晚期到现代的语言学和文化史 [7] 。

3.2. 课程实践基地–数媒实验室和拜占庭艺术工作室

学院在现代化图像和数字传播领域建有“Framelab”数媒实验室(图1),该实验室也是学院重要的课程实践基地之一。该基地在艺术人文研究基础上以3D、虚拟现实、增强现实、GIS技术建立数字化艺术品收藏档案,并在历史档案基础上重塑、还原遗失的艺术品。该实验室的项目以拉文纳地区为研究的重要区域,如正在修复中的城郊圣玛利亚(Santa Maria in Porto Fuori)教堂虚拟重建项目,教堂内部十四世纪壁画的虚拟还原和人文解说6。此外,巴洛克代表画家圭尔奇诺(Guercino,原名Giovanni Francesco Barbieri, 1591~1666)的故居琴托(Cento)市博物馆数字媒体计划也是该实验室的重要项目之一。该研究对艺术家的生平、生活工作的范围和代表作品(图2)做了详细的艺术史数字图像的梳理。该实验室的多项作品以网站的形式推广传播 [8] 。据统计,2020/2021学年在该实验室毕业的本硕学生有约16人,论文研究方向以世界各地的古迹还原,艺术品在数媒传播中的文学性叙事表达和博洛尼亚以及拉文纳地区的博物馆数字化实践为主。

图片来源:https://beniculturali.unibo.it/it/ricerca/laboratori-di-ricerca/framelab。

Figure 1. Digital model sample from the Framelab digital media laboratory

图1. Framelab数媒实验室数字模型样本

文化遗产学院校区位于拉文纳(Ravenna),这里曾经是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所在地,且以公元五到六世纪的马赛克装饰艺术闻名。该城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由市区和市郊的八处遗址组成。意大利唯一的马赛克美术学院(Accademiadi Belle arti del Mosaico di Ravenna)在该城享有盛名。基于城市的艺术文化特色,文化遗产学院组建了特色的“弥赛”拜占庭艺术工作室(Laboratorio di Bizantinistica “MESE”)7 [9] 用于研究与教学。拜占庭工作室致力于追溯和延续拜占庭帝国的艺术文化在过去和现在的重要地位,更好地研究、保护和传播拜占庭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实践领域包括建筑学、艺术等12个艺术类学科8。研究地域是拜占庭帝国旧址以及地中海东部地区(图3)。

图片来源: https://centocittadelguercino.unibo.it/index.php/home/le-opere-2/opere-del-guercino2/madonna-col-bambino-in-trono-tra-i-santi-francesco-antonio-abate-e-bovo/。

Figure 2. “La Madonna col Bambino in trono tra i Santi Francesco, Antonio Abate e Bovo” by Giovanni Francesco Barbieri, also known as Il Guercino, circa 1611~1612, oil on canvas, 257 × 172 cm, located in the Church of San Sebastiano in Renazzo

图2. 圣母玛利亚和圣徒弗朗西斯、安东尼修教士和博沃,乔瓦尼·弗朗切斯科·巴尔比耶里又名圭尔奇诺(Giovanni Francesco Barbieri, detto il Guercino),约1611~1612年,布面油画,257 × 172厘米,雷纳佐(Renazzo),圣塞巴斯蒂安诺(San Sebastiano)教堂

该工作室频繁举办高层次学术研讨会。如整个欧洲重要的拜占庭研究基地——BOM (Bisanzio e l’Oriente mediterraneo)研讨会,该组织在拜占庭艺术和考古研究领域有引领地位。工作室在注重传统知识的基础上,推广拜占庭在数字化艺术领域的传播。如“Byzart”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3D数字建模等方式传播拜占庭艺术文化9

拜占庭工作室以短期实践课程为主要教学内容,工作室的目标即是作为科学知识和其传播之间的纽带,追求“弥赛道路”所蕴含的拜占庭世界各种形式的知识在公民社会中传播。

图片来源:https://it.m.wikipedia.org/wiki/File:Comnenus_mosaics_Hagia_Sophia.jpg。

Figure 3. Example of an image study from the Byzantine workshop

图3. 拜占庭工作室研究图像举例

3.3. 课程设置

基于以上艺术研究的本科(文化遗产beniculturali方向)艺术史系列课程(2021~2022学年)约14门10。其中有上文提到的盖尔非教授的课程现代艺术史,该课程是艺术团体研究的部分基础内容。另外,希腊罗马艺术史,艺术史方法论,博物馆图像学和技术,电影技术史,摄影技术史为数媒实践构建理论铺垫。

研究生(考古、艺术和风景的文化遗产–艺术历史方向Beni archeologici,artistici e del paesaggio-curriculum percorso storico-artistico)中的艺术课程更为细化,即以更为具体的艺术研究问题为课程目标。2021~2022学年课程约14门课程11。在本科学习基础上,有更为深入的现代艺术研究,即现代艺术中的欧洲绘画艺术;有与数字媒体中各个跨学科方向相关的博物馆考古学,博物馆收藏历史,文化遗产交流,文化遗产的网络与体系,艺术文学历史,影像摄影学的历史、保存和目录;有比本科课程更深入的与东西方拜占庭艺术研究相关的中世纪艺术史,拜占庭艺术史。且本硕关于音乐史研究的课程与古代舞蹈的研究关系密切。以上多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有艺术学院或文学院等学院任教经验和学术研究背景,这为研究和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

4. 艺术类课程与实验科学

本节主要以文化遗产学院的分析实验室(Laboratorio diagnositico)为例,分析该实验室的研究教学工作。不同于上节论述的课程实践基地的数字推广方式,该实验室致力于跨国别的项目合作。该实验室的运行方式体现了人文和社会学科的融合12。本节从实验研究基础和课程实践方面阐述艺术和科学间跨学科的联系。

文化遗产分析实验室积极与文化遗产艺术人文类(艺术考古学、艺术史和建筑史)研究人员开展合作。该实验室开展研究活动的范围包括文化遗产以及周边环境,以人文知识为背景的材料研究为核心,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目标,目前开展的重要项目有“超越色彩的圭尔奇诺”(Guercinobeyond color),即针对上文数媒实验室研究的艾米利亚罗马涅地区(Emilia-Romagna)博洛尼亚画派巴洛克重要画家圭尔奇诺及其名下工作室(Bottega)的油画材料技法的文献研究、材料分析和修复工作 [10] 。其他项目还有亚美尼亚文化遗产国际合作项目(ROCHEMP)和以拉文纳圣十字教堂考古区域为研究基地的提高气候影响下文物复原能力的研究(SHELTER)。

其中,“超越色彩的圭尔奇诺”是涉及科技考古学(Archaeometry)、艺术人文理论和数字影像技术的重要的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在圭尔奇诺的故居琴托市举行,涉及到的作品地区有琴托及其周边六个城市13。该项目将对一系列油画作品做科学分析。作为艺术技术史课程的研究基础,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却研究极少涉及意大利巴洛克艺术家(卡拉瓦乔的研究是该领域重要的案例)。该项目的合作方包括意大利琴托市圭尔奇诺研究中心和法国卢米埃尔技术公司(Lumière Technology)以及美国、英国牛津、法国巴黎、意大利、俄国圣彼得堡的17名学者。

科学实验基础上的修复研究,如修复绘画的创新粘合剂的发明,用于在画布上衬托画作,以便降低水基分散体的润湿能力。通过快速的气体分散过程(发泡)来改变它们的粘度,可以更好地控制它们的润湿能力,防止它们渗透到画布中。此外,该方式可使用更少数量的乳剂(大约减少90%),不仅在经济方面有相当大的节省,而且促使了修复更多的可持续性 [11] 。

以上述实验科学为基础,艺术技术史课程是该学院介于艺术与科技的一门人文类课程,与修复历史和保护理论课程一起为文化遗产的实验分析室提供人文理论支持。

5. 总结

上文首先从文化遗产学院的元学科基础探索艺术在该学院的教学出发点,其次分析艺术史课程的研究根基,以艺术团体和艺术工作室为例,第三以实验室艺术家项目为例分析艺术与科学在艺术课程建设中的关系,并列举国际合作中有关艺术方面的项目。由此,形成了文化遗产学院艺术课程的规划设想、人文和科学的研究基础以及教育合作的梳理。

据笔者统计,近四年来从事文化遗产艺术人文的博士生数量十分有限,同时在博洛尼亚大学艺术学院和文化遗产学院授课和研究的学者也十分稀缺。

艺术和文化遗产有着积极的合作发展前景,尤其在艺术人文领域的当代语境视角中有极强的研究前景。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多集中在整个古城中心,其中大量的博物馆美术馆均是历史古迹、名人故居的当代城市空间角色转换。根植于此并以当代艺术文化为视角的文化遗产展示是艺术人文和文化遗产研究的结合,此类研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城市文化空间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对文化遗产的艺术化保护、传承、发扬和活化改造。比如博洛尼亚2023年在法瓦宫殿(Palazzo Fava)举办的壁画和当代艺术展览,可以给艺术和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注入新鲜活力,打造可视化的对话交流性的空间艺术史 [12] 。另外,从上述的艺术研究和艺术课程的相互交叉关系可以看出,课程如现当代艺术交流史,当代艺术史,当代艺术史的形式与功能并没有对应相应的研究项目。当代艺术的跨国家地域、跨学科在文化遗产空间中的跨文化交流有美育和时代发展的学术建构需要。

基于以上论述,以艺术课程为聚点而引发的文化遗产艺术研究、艺术活动、艺术交流话题将在跨学科中持续发酵,并引发新的问题和探讨,从而为艺术教育注入更多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活力。

基金项目

本文作者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博士研究生项目资助。

NOTES

1文化遗产学院的专家主要从事的8个研究科目有:地中海历史与文明(storia e civiltà mediterranee),文学(letteratura),考古学(archeologia),音乐学(musica),人类学(antropologia),艺术学(arte),图书和档案管理学(libro e archivi),政治学和环境科学(politicaedambiente)。本文涉及的意大利文的中文翻译均为笔者自译。

219个门类包括:宗教建筑(Architetture del sacro),地中海地区的视觉语言和交流准则(Linguaggi visivi e codici di comunicazione visuale nel Mediterraneo),祭祀用品和视觉表现(Oggetti del rituale e rappresentazione visiva),中世纪宗教空间的墙面装饰(Decorazioni murali di ambienti sacri nel medioevo),乔托和受乔托影响下的绘画(Giotto e la pittura post giottesca),彩绘雕塑和建筑(Scultura e architettura dipinta),历史学(Storiografia)、历史语义学和批评史(Filosofia della storia e storia della critica),视觉传播的形式和宣传–摄影,电影(Propaganda e forme di comunicazione visuale-foto,cinematografica),景观摄影(Fotografia di paesaggio),乡土摄影(Fotografia vernacolare),启蒙时代的欧洲艺术(Arte europea del secolo dei Lumi),艺术学院的历史(Storia delle accademie d’arte),保护和修复的历史(Storia della conservazione e ricerca),综合艺术(Arte per l’inclusività),自然风险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Protezione dei beni culturali in zone a rischio antropico e naturale),宗教博物馆艺术(Musei d’arte sacra),艾米利亚–罗马涅地区的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绘画 (Pittura rinascimentale e barocca in Emilia Romagna),现当代艺术收藏(Collezionismo d’arte in età moderna e contemporanea),艺术史文献研究(Studio delle fonti storiche e documentarie per la storia dell’arte)。

3Felsina博洛尼亚作为埃特鲁里亚(Etruria)首都时的称呼,700是意大利语中18世纪的常见书写方式。

4文化遗产学院位于雅利安(ariani)路,ariano除了指雅利安人也有阿里乌教派的含义。

5优律司美被称为看得见的语言和听得见的音乐,本义指和谐有韵律的动作,由二十世纪奥地利哲学家鲁道夫·史代纳(Rudolf·Steiner)发展出来并应用于华德福(Waldorf)教育中。笔者认为此团体以优律司美命名有以上双关含义。

6参见Framelab教堂虚拟项目重建官网http://framelab.unibo.it/vt/sangiovannitour/。

7工作室以“Mese”(ἡμέση)命名。这曾是一条胜利和象征之路,这条道路位于奥斯曼帝国的伊斯坦布尔,在拜占庭世界存留了一千多年的时间,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

8十二个具体学科为:建筑学、艺术、拉文纳和威尼斯的编年史(Cronachistica ravennate e veneziana)、物质文化(Cultura materiale)、铭文(Epigrafia)、图像学(Iconografia)、手稿、金饰艺术(Oreficeria)、绘画、雕塑、纹章学(Sigillografia)、历史学。

9参见Byzart项目官网https://byzart.eu。

10课程举例:考古学下设的两门课程为:考古学和希腊艺术史(Archeologia e storia dell’arte greca,考古学科代码ANT/07),考古学与罗马艺术史(Archeologia e storia dell’arte romana,考古学科代码ANT/07);其他均为艺术学下设的科目:现代艺术史(Storia dell’arte modena,艺术学学科代码ART/02),艺术史方法论(Metodologia della storia dell’arte,艺术学学科代码ART/04),博物馆图像学和技术(Museografia e museotecnica,艺术学学科代码ART/04),艺术技术史(Storiadelle arti applicate,艺术学学科代码ART/02),电影技术史(Storia e tecnica del cinema,艺术学学科代码ART/06),摄影技术史(Storia e tecnica della fotografia,艺术学学科代码ART/06),中世纪艺术史(Storia dell’arte medievale,艺术学学科代码ART/01),拜占庭艺术史(Storia dell’arte bizantina,艺术学学科代码ART/01),古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史(Storia della musica antica,medievale e rinascimentale,艺术学学科代码ART/07),现代音乐艺术史(Storia della musica moderna,艺术学学科代码ART/07),音乐史介绍(Introduzionealla musica,艺术学学科代码ART/07),当代艺术史(Storia dell’arte contemporanea,艺术学学科代码ART/03)。

11课程举例:现代艺术中的欧洲绘画艺术(Storia della pittura europa in età moderna,艺术学学科代码ART/02),博物馆考古学(Museografiaarcheologia,艺术学科代码ART/04),博物馆收藏历史(Museologia e storia del collezionismo,艺术学科代码ART/04), 文化遗产交流(Communicazione del patrimonio culturale,艺术学科代码ART/04),文化遗产的网络与体系(Reti e sistema de patrimonio culturale,艺术学科代码ART/04),艺术文学历史(Storia della letteratura artistica,艺术学科代码ART/04),影像摄影学的历史、保存和目录(Storia,conservazione e catalogazione della fotografia e degli audiovisivi艺术学学科代码ART/06),中世纪艺术史(Storia dell’arte medievale,艺术学学科代码ART/01),拜占庭艺术史(Storia dell’arte bizantina,艺术学学科代码ART/01),音乐考古学(Archeohelogia musicale,艺术学学科代码ART/07),音乐图像学(Iconogragrfia musicale,艺术学学科代码ART/07),修复历史和保护理论(Storia del restauro e teoria della conservazione,艺术学科代码ART/04),当代艺术的形式与功能(Formee funzioni dell’arte contemporanea,艺术学学科代码ART/03),现当代艺术交流史(Storia della comunicazione in età moderna e contemporanea,艺术学学科代码ART/06)。

12参见分析实验室官网https://site.unibo.it/laboratorio-diagnostico-dbc/it。

13其他城市为:比安琴扎,帕尔马,博洛尼亚,热那亚,里米尼和罗马(Piacenza、Parma、Bologna、Genoa、Rimini、Rome)。

参考文献

[1] Lorusso, S. (2011) La formazione e la ricerca nel settore dei beni culturali e ambientali. Scienza e Tecnica, 10, 487-488.
[2] Lorusso, S. (2021) Art and Science, Art Is Science. Conservation Science in Cultural Heritage, 21, 3-6.
[3] Mantovani, M. (2021) A Philosophical Look 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Science. Conservation Science in Cultural Heritage, 21.
[4] Dipartimento di Beni Culturali (2024) Storia del Dipartimento.
https://beniculturali.unibo.it/it/dipartimento/presentazione
[5] Dipartimento di Beni Culturali (2024) Felsina 700 Studia il collezionismo felsineo.
https://beniculturali.unibo.it/it/ricerca/gruppi-di-ricerca/felsina700-studi-sul-collezionismo-felsineo
[6] Università di Bologna (2024) Laboratorio di Storia culturale e religiosa. I Lunedì degli Ariani.
https://site.unibo.it/laboratorio-lunedi-ariani/it/chi-siamo
[7] Dipartimento di Beni Culturali (2024) Le opere e lo sguardo. Studia le immagini fra occidente e oriente fra età medievale e moderna.
https://beniculturali.unibo.it/it/ricerca/gruppi-di-ricerca/le-opere-e-lo-sguardo
[8] Università di Bologna (2024) Cento città del Guercino. La vita.
https://centocittadelguercino.unibo.it/index.php/home/il-guercino/la-vita/
[9] Dipartimento di Beni Culturali (2024) Laboratorio di Bizantinistica “MESE”. Studia, valorizza e si occupa della trasmissione del patrimonio culturale del mondo bizantino e dell’Oriente Mediterraneo.
https://beniculturali.unibo.it/it/ricerca/laboratori-di-ricerca/laboratorio-di-bizantinistica
[10] Dipartimento di Beni Culturali (2024) Guercino: Beyond Color.
https://site.unibo.it/laboratorio-diagnostico-dbc/en/guercino-beyond-color
[11] Matteucci, C., Minelli, M., Tarantola, G., Splendore, A. and Lo Russo, F. (2020) Schiume liquide di resina/e Etilene Vinil Acetato per il restauro di dipinti su tela. CRIS Current Research Information System.
https://hdl.handle.net/11585/811235
[12] Bonora, L. (2023) Concetto Pozzati in grande stile. La mostra a Bologna, Atribun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