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工园区资源推进荆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Research on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ingzhou City Based on the Resources of Chemical Industry Parks
DOI: 10.12677/sd.2024.145140, PDF, HTML, XML, 下载: 30  浏览: 79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匡 飞, 阎修业:松滋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湖北 荆州;松滋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湖北 荆州;李芷薇:中共松滋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松滋市党外人士服务中心),湖北 荆州;杨 敏, 李朋路, 蹇 佳:中共松滋市委党校,湖北 荆州;罗 列:松滋市交通运输局,湖北 荆州
关键词: 化工园区危化品转运基地危化品码头僵尸企业Chemical Industry Park Hazardous Chemicals Transshipment Base Hazardous Chemicals Wharf Zombie Enterprises
摘要: 本文通过对荆州市化工园区现状进行调研,针对现有化工园区存在的问题以及自身的优势进行分析,并结合荆州市煤炭转运基地、危化品码头等特有优势,针对荆州市化工园区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利于化工园区资源的有效利用。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Ji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Par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 Park and its own advantages. Combines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Jingzhou Coal Transfer Base and Hazardous Chemicals Wharf,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Ji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Park,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 Park.
文章引用:匡飞, 李芷薇, 杨敏, 李朋路, 蹇佳, 阎修业, 罗列. 基于化工园区资源推进荆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 可持续发展, 2024, 14(5): 1228-1233. https://doi.org/10.12677/sd.2024.145140

1. 引言

当前,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以及智能化生产的快速推进,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1] [2] [3] 。由于工业产业在安全生产以及环境危害等方面的共同特征,能够做到集约化生产的工业园区已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这个载体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正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 - [9] 。特别是各地的化工园区,担负着化工企业高安全生产风险以及高环境危害的特点,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将化工企业进行科学整合,将安全生产风险和环境危害风险进行统一把控,从而在更加经济的条件下将风险降到最低。另外,化工园区的建设能够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承载各地产业更新换代、布局调整、集约发展的重任,未来我国各地尤其是内陆地区的化工园区必将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10] - [15] 。

2. 化工园区的发展

Figure 1. Different stages of international chemical park development

图1. 国际上化工园区发展不同阶段

图1可以看出,国际上,化工园区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初 [16] [17] 。美国利用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资源、工厂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率先提出基地型集中模式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开创了世界化工园区大规模建设和发展的先河。

二战结束后 [16] [17] ,日本及西欧发达国家借鉴美国模式,相继在沿海、沿江地区建起了石化产业较为集中的石油化工产业带,促进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和腾飞。

近30年来 [16] [17] ,发展中国家借鉴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发展经验,采取集中化、规模化、基地化、炼化一体化、园区化的发展模式,在化工园区建设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16] [17] ,随着世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升温和天然气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天然气加工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天然气化工园区开始在一些重要的资源国逐步兴起。

图2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化工园区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18] [19] ,在经济相对发达或区位优势明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掀起了第一次建设化工园区的热潮。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连年高速增长,对成品油和化学品的需求愈加旺盛,掀起了又一轮石化园区发展高潮,园区建设进一步向华北、东北以及环渤海等地区拓展,形成了东、中、西部均有石化产业的布局。

2006~2012年,化工园区高速发展阶段,省级以上化工园区在6年内增长了近20倍。

2019年~至今,严格执行绿色发展理念,首个国家标准也获批并于2019年4月开始。

Figure 2. My country’s chemical industry park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stages

图2. 我国化工园区建设发展阶段

3. 我市化工园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市原有化工园区9家,分别是沙市化工园、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江陵县化工园区、松滋市化工园区、公安县化工园区、石首市张城垸化工园区、洪湖市新滩经合区化工园区、石首市金平化工园区、监利市医药化工园区。现沙市化工园合并至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荆州市现共有化工园区8家。经调研,8家化工园区中除监利市医药化工园区外,其他园区均有企业入驻。调研后发现我市化工园区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3.1. 自身优势明显,但未得到充分利用

依托浩吉铁路、焦柳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荆州成为“铁水联运”的重要枢纽。水路运输运载能力大、成本低、能耗少、投资省,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方式之一。煤炭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江陵在建的煤炭码头每年计划转运煤炭量高达4亿吨,即使其中1亿吨在本地消化,引入的大规模煤化工企业仍然不满足负荷。松滋的车洋河码头作为已取得港口外贸业务资质的码头,目前承担的进出口业务量仍然不大。松滋的危化码头以及江陵规划在建的危化码头仍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规划。因此,如何能够将荆州现有的水运资源最大化利用是关乎未来我市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的课题。

3.2. 工贸企业占用大量化工用地

经调研,截至2023年底,荆州市所有化工园区仍存在大量的工贸企业,初步统计有90余家,园区企业占比非常大。在全国范围内化工园区用地非常紧张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将化工园区土地优化利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化工园区内存在的大量的工贸企业虽然说是历史的产物,但是随着历史发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将现有的工贸企业重新规划,按计划退出化工园区。

3.3. 僵尸企业比例较大

从统计数据上来看,很多园区引进多年企业还处于在建或者停产状态,不仅对于园区资源是一个很大的浪费,而且对于企业负责人来说也是不可承受的负担。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企业预估与现实情况差距导致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园区针对引进企业前期调研不充分导致的。僵尸企业由于具有一定的前期基础,更容易被扶持并正常运行。因此,化工园区内僵尸企业的扶持和发展是园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3.4. 技术工人十分缺乏

化工企业对于工人的专业能力要求很强,需要具有一定的化工知识基础。国家对于化工企业生产所涉及的一部分专业岗位的操作人员更是直接要求必须具有化工相关专业的大专毕业人员。因此,对于园区来说,化工企业对于化工专业的大专学生的需求更加明显。目前化工相关专业的大专毕业生更倾向于到大城市工作,其中很多这样的学生为了在大城市工作更是选择不再从事化工相关专业工作。我市化工企业招聘化工专业的技术工人比较困难,根据前期化工园区等级认定时统计结果显示,很多化工园区企业具有化工相关背景的技术工人甚至难以满足所涉及的特殊岗位。

4. 可行性建议

4.1. 依托江陵煤炭优势规划产业发展

江陵在建的煤炭码头每年计划转运煤炭量高达4亿吨,部分煤炭可以作为原料在本地进行消化,煤化工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生产不同的基础化工物质。生产的基础化工产品可与周边其他园区现有产业相配套,产生相关的产业链。如煤化工生产的氨可以用作松滋化工园区大型企业宜化、嘉施利、史丹利等企业的原材料;煤化工一些相关产品可以作为其他产业园中的医药化工的原材料等。大型煤化工的引入还可以间接引入相关配套企业,从而形成利于本地发展的自身的产业链。目前引入的大型煤化工企业消化的煤炭量还比较少,及时煤炭转运量的1/4用来本地使用,还可以引入3~4家大型煤化工。

4.2. 积极引入高质量发展精细化工企业

精细化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与粮食生产地位一样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因此精细化工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需加大对于高技术含量的精细化工企业的引入。随着技术的发展,高技术含量产品具有利润率高、难以被替代等优势,是园区发展必不可少的发展方向。高技术含量的精细化工产品不仅定位在国内销售,很大一部分将会以出口为主,松滋的车洋河码头作为已取得港口外贸业务资质的码头,可以为高端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提供有效的支撑和保障。

4.3. 加大僵尸企业扶持,提升园区经济建设步伐

僵尸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并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如果能够有效地将僵尸企业进行扶持,一方面投入资金减少,另一方面企业方面的配合度会非常高。因此,有效地盘活僵尸企业对荆州市经济发展具有很好地促进作用。僵尸企业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的产品或生产效率处于低端水平,没有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是属于资金链断裂,缺少运行资金。

鉴于以上情况,首先,对于生产的产品或生产效率处于低端水平的僵尸企业来说,可以充分利用政府的公信力,由市政府带领僵尸企业寻找投资方,更新换代现有产业或者通过注资方式盘活僵尸企业。另一方面,对于资金链断裂,产品和市场很好的企业可以采取政府担保贷款,协助寻找合作公司或者城投公司入股方式盘活现有企业。

4.4. 依托危化品码头,合理布局工贸企业

目前我市已有松滋一个危化品码头,规划建设江陵危化品码头。危化品码头主要用于地方化工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危化品码头的建设不仅利于化工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而且在危化品码头建设后,其周边可以依托其自身特点,规划发展相对应的工贸企业。一方面,可以将园区内现有工贸企业通过土地置换等方式逐步将其转移到更适合其发展的地区,加大化工园区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充分利用危化品码头的优势,合理布局相应的工贸产业,更利于为化工园区提供必要的服务,利于化工园区的长期发展。

4.5. 加强基础化工人才的引进

化工园区不仅缺少化工相关专业的高层次人才,而且对于基层的基础化工人才的需求更加急切。政府相关部门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增加并重视基础化工人才的引进。

随着化工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基础化工人才的需求更加急迫,流动性也更强。在前期政府的人才引进政策中,对于基础化工人才的引进政策相对较少。要加强对于基础化工人才引才、留才的相关政策的倾斜程度,进一步完善对于引进基础化工人才的居住、子女入学、家庭医疗等各方面的保障,共同推进化工园区的快速发展,为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做贡献。

5. 结论

荆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地区湖北省化工园区最多的城市具有资源、交通等一系列自身优势,而化工园区已成为国内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优化自身资源优势,优化化工园区结构,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已成为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手段。本论文通过分析荆州市现有化工园区现状,结合现有政策、交通运输等自身优势,提出了本地化工园区发展的相关建议和意见。

基金项目

荆州智库课题(Jzsk-yk2411)。

参考文献

[1] 安书伟.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技术创新对区域消费升级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J]. 商业经济研究, 2023(19): 188-192.
[2] 吕恒, 江沛权, 陈子立. 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J]. 中国市场, 2024(4): 179-182.
[3] 赵向豪, 刘亚茹, 王祥珩. 数字贸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 上海节能, 2023(10): 1428-1434.
[4] 左燕妮. 基于产业集聚的铁山港工业园区控规指标体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安工业大学, 2023.
[5] 冯章聪. 工业园区生态现代化水平评估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齐鲁工业大学, 2022.
[6] 孙文理. 新时代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分析[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0, 10(10): 12-14.
[7]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2018年春季学期中青二班第三课题组, 卓晓燕, 李毅强. 工业园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以珠海市富山工业园为例[J].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9(1): 64-73.
[8] 刘林平. 正确把握工业园区发展的六个问题[J]. 领导科学, 2006(12): 12-13.
[9] 刘晓宇. 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J]. 财讯, 2017(36): 171.
[10] 姜杉钰, 余星涤, 张凤仪, 王峰. 成都市以产出为导向的建设用地资源配置研究[J]. 建筑经济, 2023, 44(S1): 484-490..
[11] 李家祥. “三生”空间视角下陕西省土地利用形态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咸阳: 西北林业科技大学, 2022.
[12] 曹晶刚. 基于水资源增效的工业园区垂直绿化设计研究——以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2.
[13] 高禄年. 吉林省城市效率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22.
[14] 谢利平. 能源消费与城镇化、工业化[J]. 工业技术经济, 2015, 34(5): 95-100.
[15] 张文. 镇江市丹徒区工业用地综合效益评价与优化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20.
[16] 朱健. 化工园区转型升级发展的思路及建议[J]. 上海企业, 2017(10): 79-81.
[17] 郭金喜, 黄丙志. 以产业集群统筹化工园区发展: 发达国家的经验[J].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 2006(6): 36-40.
[18] 李树谦. 基于多米诺效应的化工园区整体风险评价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南昌大学, 2008.
[19] 杨思, 闫学路. 化工园区合理布局建议[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5(34): 220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