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隐喻视阈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转移策略研究
A Study of Translation Shift Strategies of Nominalizations in Political Dis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DOI: 10.12677/ml.2024.125359, PDF, HTML, XML, 下载: 35  浏览: 68 
作者: 张雪梅: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政治语篇名词化语法隐喻翻译转移Political Discourse Nominalizations Grammatical Metaphor Translation Shift
摘要: 政治文本通常涉及国家或政党的指导思想和政策立场,是政治表达的主要方式。政治文本的翻译直接影响着政治信息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同时,英语政治文本中丰富多样的名词化表达形式,作为语法隐喻的一种资源,具有重新解读经验的功能。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对名词化的变化和选择会改变原文政治语境的意义建构方式。本文基于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理论,利用中国日报双语新闻作为研究语料,对英汉名词化类型进行了区分,并构建了名词化的翻译转移模式。同时,深入探讨了这些模式在政治语篇翻译中的实际应用策略。研究显示,这些模式对翻译实践和教学都具有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能够有助于提升译者的建构意识和主体意识水平。
Abstract: Political discourse mainly pertains to guiding ideology and policy positions of a country or a political party, and is the main means of political expression. Th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discourse directly affects the dissemination of political information and has important strategic value. At the same time, nominalizations have been abundantly used in political discourse and their English translations.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nominalizations can lead to a re-construal of experience, and the change and choice of nominalizations in translation will change the way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the political context of the source text.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grammatical metaphor theory in the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is paper uses the bilingual news of China Daily as a corpus to differentiate the types of nominalizations, constructs models for the translation shift of nominalizations, and discusses how the strategy proposed for these models could be appli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discour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models have implications and reference value to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eaching, and can help enhance the translator’s awareness level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and subjectivity.
文章引用:张雪梅. 语法隐喻视阈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转移策略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5): 275-283.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5359

1. 引言

名词化一直以来都是各学派语言学家关注的问题,尤其是系统功能语法对此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并得到了广泛的学术认可。其中,代表人物韩礼德(Michael Alexander Kirkwood Halliday)在语法隐喻理论下对名词化进行了阐释。将汉语政治语篇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名词化现象,即将源文本中的其他词类,如动词或形容词转换为目标文本中的名词,这种转换在政治语篇中具有典型性。在政府工作报告、政府白皮书等党政文献的英译文中,名词化表达的运用引起了孙志祥 [1] 、肖唐金 [2] 等学者的关注,他们对译文中名词化的使用特征、翻译策略及其蕴含的意识形态意义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但研究局限于对英语译文名词化的考察,忽视了汉语原文名词化表达,且对翻译过程中名词化取舍的理据阐释有待深入。本研究基于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理论,以中国日报双语新闻为语料来源,区分了英汉名词化类型、构建名词化的翻译转移模式,并探讨了其在政治语篇翻译中的应用策略。

2. 语法隐喻理论

(一) 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

“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是韩礼德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一书中首次提出的重要概念。自此之后,许多学者纷纷探讨了这一概念,涵盖了语法隐喻的性质、类型、功能、表现形式以及运作机制等多个方面,使得该领域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拓展和深化 [3] 。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韩礼德强调了对语法隐喻理论特征的关注,并通过与词汇隐喻进行对比后对其进行了区分。他指出,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的表征方式存在明显差异:词汇隐喻主要通过同一词汇表达不同意义的方式来区分隐喻和一般表达,而语法隐喻则是使用不同词汇语法形式来体现相同意义的。此外,韩礼德还对语法隐喻进行了细分,将其划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并区分了一致式和隐喻式,但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界定。

第二阶段,语法隐喻理论指出,词汇隐喻与语法隐喻在构建含义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两者均对语义表达起着关键作用。语法隐喻更侧重于意义构建的过程和方式,主要集中在词汇语法层面;而词汇隐喻则更专注于利用词汇意义的变化来创造新的语义。

第三阶段,语法隐喻理论在强调将语篇视为意义系统单位的重要性时,强调了每个独立语篇作为语义系统的一部分。它将语篇意义、逻辑意义、经验意义和人际意义等因素同等视为重要。然而,该理论并未采纳其他语言学家将语篇隐喻单独列为一种独立类别的观点。该阶段对于语法隐喻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其生成机制,即语义表达与词汇语法表达之间意义的错位。

(二) 语法隐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语法隐喻理论是韩礼德功能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经诞生便吸引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继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导论》发表后,国外相继发表了全面论述语法隐喻研究的成果。Martin [4] 论述了语法隐喻与意识形态的关系;Painter [5] 以语法隐喻为切入点探究了其对语言发展的影响;之后,Ravelli [6] 论证了语法隐喻与概念隐喻(ideational metaphor)、人际隐喻(interpersonal metaphor)和语篇隐喻(textual metaphor)的关系,进一步将语法隐喻运用到科技语篇、艺术语篇、政治语篇的分析中。

国内外语言学领域的顶尖期刊中,对于语法隐喻的研究成果正逐渐增多,涵盖了理论引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分析、理论修正和扩展以及跨学科研究等多个方面。如,胡壮麟 [7] 引介了语法隐喻的生成模式和类型;王馥芳 [8] 探讨了语法隐喻理论与语法化理论之间的关系;严世清 [9] 追踪了语法隐喻理论的新发展并指出了其理论意义;金娜娜和陈自力 [10] 在从认知视角拓展语法隐喻语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立足于认知语言学理论探讨了语法隐喻的认知理据和认知效果;朱永生 [11] 在研究中进一步拓展了语法隐喻的研究范围,探讨了语法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名词化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名词化隐喻功能与动词化隐喻功能等相关问题。

国内语法隐喻研究还关注了语篇语法隐喻与语法隐喻之间的包含关系,特别是在探究语法隐喻是否与功能语法中的三种元功能有所对应的情况。韩礼德等 [12] 在其研究中指出:“创建功能语法的目的在于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实用的工具,通过将概念功能成分和人际功能成分整合到语篇中,使之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因此,对于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的深入研究最终旨在探究语篇功能的机制”。该论断提出之后,更多学者将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结合起来,张书慧 [13] 从名词化入手论证了语法隐喻在语篇中的多种功能;田永弘 [14] 探讨了如何通过语法隐喻使表达的意义更加客观化;程喜 [15] 在他的研究中深入探讨了英语政治话语中语法隐喻与语式关系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关于语法隐喻的新发展主要集中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对概念隐喻的体认基础展开研究。林正军和张慧 [16] 指出,概念语法隐喻是一种关键的认知机制,集中研究不同语言表达中相同概念结构的关系。这种机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经验,并且经验的理解是建立在个人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来实现;再者就是对争议性话题,即“一致式”问题的界定,通过对语法隐喻中话语建构功能的探索,由意义和形式的关系来确定两者之间的界线 [17] ;黄国文 [18] 还提出了语句之间存在的一种既不是语法衔接也不是词汇衔接的“组合衔接”,证明了韩礼德所说的“一个语篇的意义要连贯,那它必须是衔接的”的观点的正确性。

以上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语法隐喻的研究范围,使语法隐喻研究不断深化和发展。在理论研究中实现了交叉融合和跨学科发展,侧重研究语法隐喻的基本形式,及其与一致式的关系。语法隐喻在学术语篇和艺术语篇中的运用为该理论在其他语篇中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但纵观这些研究,可以发现,它们不但存在理论论述的不彻底性和含糊性,还忽视了语法隐喻自身的选择方针以及在语篇中的作用。在名词化方面,尽管韩礼德认为名词化是创造语法隐喻的有效手段,也指出存在其他可供使用的方法。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名词化,而很少涉及其他级转移和语法隐喻之间的关系。此外,在系统功能语言学领域以及与其他理论如名词化、语法化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的关系方面,对语法隐喻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3. 名词化的研究

(一) 名词化的界定

Martin [4] 指出:“高层次的名词化是抽象书面英语的特点,尤其在科技、人文和政府领域的文本中频繁出现。名词化在早期研究中有时被翻译为‘名物化’,虽然这两者存在联系,但也有一定区别,名词化强调在词汇语法层面将词转化为名词的过程,而名物化则更注重在语义层面将词转化为‘事物’的含义”。本研究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名词化现象,旨在凸显两种语言的共同点,因此统一使用‘名词化’来描述这一相关语言现象。

起初,名词化被视为由其他词类转化而来的名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法隐喻就是与语言语义形式相对应的词汇语法形式的变体,即非一致表达。顾名思义,“名物化”指的是意义层的动词在表达时进行了名词性的隐喻转换。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发现名词化不仅仅是一类词,它还可以泛指一种发生过程、一种意义表征,乃至一种概念化方式。这种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因为名词化展示了语言的跨范畴特性,在简单的形式之下隐藏着复杂的语义和功能特征。功能语言学将名词化视为一种语法上的隐喻,通过改变经验意义与词汇语法的匹配,实现对经验的重新识解 [19] 。

(二) 语法隐喻与名词化的关系

名词化在语言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其他词类都可以被转化为名词,甚至一个简短的句子也可以被转化为一个名词短语。此外,名词还能够衍生出全新的名词。不同的语言学派根据各自的研究视角对名词化进行诠释。名词化使原本应用动词或形容词描述的过程或特征被转化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作为隐喻表达中的重要参与者或环境成分。这种语义单位与语法成分之间的交互匹配导致了语法隐喻的出现。正因如此,国内研究者主要从名词化的视角探究语法隐喻现象。朱永生 [11] 探讨了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之间的联系,专注于探讨语法隐喻对名词化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具体体现方式。由于国内的研究主要受限于名词化语法隐喻的范围,这导致人们错误认为名词化是语法隐喻唯一的实现方式。名词化只是在词汇语法层次实现语法隐喻的一个层面,在这一层次上还存在着其他的表达方式,比如动词化、形容词化、副词化等。在科技文体中,名词化的运用成为其主要特色之一。这种特点使得定义和复指之间产生了联系,从而提升了语篇中词汇的密度,使得读者在理解上面临更多的挑战。名词化的实施还导致了信息的流失,也就是读者很难确定名词化词组中各个成分之间的联系。

4. 英汉名词化的类型及其翻译转移

(一) 英汉名词化类型

名词化在语义层面表现为将事物意义、过程意义、属性意义、环境的成分或关系的成分融合在一起,而在词汇语法层面则体现为其他成分通过级阶转移或词类转移转化为名词 [12] 。根据功能语言学的分类,英语名词化可以分为五种类型:过程名词化、属性名词化、环境成分名词化、关系成分名词化以及零成分名词化。英语和汉语源自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因此它们在词语选择和句子构造上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正如连淑能 [20] 所指出的那样,英语更倾向于使用名词来表达概念,而句子结构往往呈现出静态的特征;相比之下,汉语更注重动词的运用,因此表达方式常常带有动态的特点。张高远 [21] 就对英汉名词化结构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汉语是一种孤立型语言,缺乏严格意义的形式标记,同时词类具有不确定性,这使得汉语名词化研究备受争议,前行之路艰难。在进行汉语名词化判定时,可以根据语义和语法双重标准进行评估:就意义而言,一些动词或形容词在特定语境下不再描述动作或性质,而是用来指代事物,具备名词的表征意义;在语法方面,这些动词或形容词会丧失部分原有的语法特性,整体上获得了名词的部分语法特征 [22] 。

(二) 名词化的翻译转移模式

翻译转移是翻译中的普遍现象,指的是原文译为目的语时发生的语言变化。“翻译转移”作为术语最早由卡特福德 [23] 提出,他结合功能语法早期的阶和范畴语法理论,提出了层次转移(level shift)和范畴转移(category shift)两类偏离形式对应的语言转换方式,从而确定了翻译转移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之上,从语言的元功能视角概括翻译转移模式,既有同一元功能内的翻译转移,也有概念、人际和语篇三种元功能之间的翻译转移。名词化是重新理解过程和属性等含义的行为,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名词化表达的变化实质上是译者对原文意义的跨语言重构。如果将经验意义的一致式或隐喻式表征方式视为翻译中的转移因素,那么在从源语到目标语的转移过程中涉及两个方向的变化:一是从一致式到隐喻式的“隐喻化转移”(metaphorical shift);二是从隐喻式到一致式的“去隐喻化转移”(de-metaphorical shift) [19] 。

5. 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转移策略的应用

(一) 隐喻化转移

隐喻化转移在政治语篇翻译中较为常见。英语拥有丰富的名词化形式,名词化不仅简洁、正式,还具有客观的文体功能,因此经常将汉语中非名词化的表达转译为英语的名词化形式。隐喻化转移策略具体包括三种方法:将源语文本中的动、形、副等词类进行名词化,称为同级隐喻化转移(其他词类→名词化);将源语文本中没有的词增译为名词化,称为升级隐喻化转移(零↗名词化);将源语文本中不同类型的小句译为名词化,称为降级隐喻化转移(小句↘名词化)。

1、同级隐喻化转移

将中文中的动词和形容词转化为英语名词是同级隐喻转换翻译的主要展现方式,将源语语篇中由一致式识解的过程和属性意义在目标语语篇中重新识解为事物,是语内语法隐喻和语际语法隐喻共有的转移方向,是译者为建构目标语语篇而采取的有意识选择。

汉语的动词具有不同于英语的非典型句法功能,在名词性词组中,动词起到修饰限定作用,充当名词的定语。在英语中,只有不定式和分词形式的非谓语动词才能够充当定语。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汉语和英语的两种定语结构并非总是一一对应,译者更多的选择是将定语位置的动词译为英语名词化,构成前置的修饰成分,如例(1a)和(1b)所示,与非谓语构成的修饰成分不同,名词化修饰语无法体现时态和语态,因此其发挥的主要功能不是对中心名词状态的描述,而是对其目的和用途的解释,即journey for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consumption。

(1) 定语位置上的动词→名词化词组

a. 金砖国家要做发展振兴道路上的同行者,反对“脱钩断链”、经济胁迫1

We BRICS countries should be fellow companions on the journey of development and revitalization, and oppose decoupling and supply chains disruption as well as economic coercion.

b. 优化消费环境。

We will improve the consumption environment.

例(2)将过程和属性转换为参与者是一个将动态转变为静态、临时转变为稳定的客体化意义建构过程,这简化了句子结构,使意义更加清晰。这种翻译保留了原文中的识别过程(identifying process)。名词化的译法使文中的从句转化为过程的参与者,使achievement与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构成识别关系,并同时使句子结构简化为A is B。

(2) 动词词组→名词化词组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The most important achievemen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s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s provided a powerful impetus and guarantee for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除动词和形容词词组,汉语中的普通名词在翻译为英语时也可能被译为名词化表达。如例(3)中的“关系”(relations)、“正义”(justice)、和“信念”(dedication)。此类隐喻化转移主要受汉英语言系统因素影响,反映了两种语言在意义建构方面存在的差异。

(3) 普通名词词组→名词化词组

a. 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力量源泉在人民友好。

The foundation of China-US relations lies in the people and the source of strength comes from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heir peoples.

b. 彰显了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共护和平、共守正义的坚定信念

The Chinese people marked this occasion to demonstrate their dedication to safeguarding peace and upholding justice together with other peoples.

除动词、形容词、名词三个主要词类外,汉语中的介词也可以发生隐喻化转移,译为英语名词化。如例(4)所示,“依法”被译为“in accordance with law”,事实上政治语篇中绝大多数的“依法”均采用了该译法。

(4) 介词→名词化词组

因涉及被害人隐私,案件依法采取不公开开庭审理方式。

The case did not hear in public in accordance with laws to protect the privacy of the victims.

将指示代词翻译为英语名词化的情况较为少见,此类隐喻化转移对上下文语境的依赖程度高。例(5)中的译文将“此”还原为“protection of the motherland”,一方面避免了使用代词it可能与其他名词的指代关系发生混淆,另一方面则通过增加直接宾语的语义密度突出了“保卫”的对象。

(5) 代词→名词化词组

我们将为保卫国家竭尽全力,并将为采取强有力的行动。

And our actions to protection of the motherland from such a threat will be tough.

2、升级隐喻化转移

翻译中的名词化有时会出现增译现象,特别是在政治文本翻译中。举例来说,在翻译“十二五”这一术语时,加入了“计划”一词,以明确指代“十二五规划”,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文的准确含义。这不仅丰富了原文的隐喻意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语义的精准性。

(6) 零↗名词化词组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Main objectives and tasks for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period.

3、降级隐喻化转移

这类转换在党政文献翻译中并不常见。以(7)为例,原文中的小句组合共有四个并列小句。如果保留原样翻译,则译文会显得冗长复杂。而将这些小句转换为名词短语的处理方式,既压缩了信息,又简化了结构并保持了并列关系。

(7) 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

During this period, China has seen continu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eady improvement in democracy, and increasing cultural prosperity and social stability.

(二) 去隐喻化转移

去隐喻化转移可以被理解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于包含在名词中的信息进行解析和还原的过程,将虚拟的概念还原为实际的过程和属性,从而减少了源语言文本中的隐喻含义。这种去隐喻化转移翻译包含三种具体方法:同级去隐喻化转移(名词化词组→其他词组);升级去隐喻化转移(名词化词组↗小句);降级去隐喻化转移(名词化↘词/零)。

1、同级去隐喻化转移

例(8)展示了如何将名词化结构还原为形容词词组。在这个示例中,名词化出现在“NP的VP”结构内,通过去隐喻化的转变过程,虚拟参与者的属性被还原为真实参与者的属性。

(8) 名词化词组→形容词词组

促进亚太地区贸易投资的自由开放

Advancing free and open trade and investment in the Asia-Pacific.

名词化在同级去隐喻化转移中对应的语法类同样以动词和形容词词组为主。例(9)中的两例将名词化词组还原为一致式的动词,观察汉语原文的句式可以发现他们具有的一个共同特征,“成品油总量平衡”、“进出口调节”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被视为汉语中准谓宾动词“搞好”和“推进”的宾语,这些准谓宾动词并不具备表达具体过程意义的能力,而是作为行动目标或指导原则。

(9) 名词化词组→动词词组

搞好成品油总量平衡和进出口调节

We will balance supply and demand of refined petroleum products, regulate their imports and exports accordingly.

例(10)中的名词化“互补性”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可能被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complementarity。之所以选择普通名词词组mutually beneficial nature,在于译者对情景语境的把握。经贸领域能够达成的合作并不是基于对立和差异,而是基于互利和共赢,complementarity所表达的“互补”侧重事物对立且共存的状态,并不适用于该语境。

(10) 名词化词组→普通名词词组

中国对非投资的快速增长,体现出中非合作的互补性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investment in Africa shows the complementarity of China-Africa cooperation.

例(11)中的派生名词化“就诊率”为配合动词enable的使用被翻译为不定式结构,动词性弱于限定动词、强于动名词。

(11) 名词化词组→非限定性动词

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

Enabling 90% of the population in a county to see doctors

例(12)中将主语位置上的名词化词组“共同富裕”翻译为指示代词主要是出于对语篇衔接的考虑,同时体现了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译文中指示关系成立的前提在于原文和译文均使用名词化将属性“共同富裕”事物化,从而使其具备了指称功能。

(12) 名词化词组→指示代词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We must strive for common prosperity. This i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升级去隐喻化转移

升级去隐喻化转移是指将名词化结构翻译为小句的方法。这种现象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很罕见,这是因为这种转移会减少词汇的复杂度,以及降低正式文体的程度。然而,当汉语的名词化概念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时,翻译者通常会被迫采取隐喻转移的策略,以短语或句子的形式进行释义。例(13)中的名词化结构同样出现在准谓宾动词“推进”之后,因此“公开”才是表达实际意义的谓词。由于译者并没有舍弃对虚义动词的表述,选择将其意译为“expand efforts to ensure”的复合谓语,因此便选择了由小句来充当句子的宾语。

(13) 名词化词组↗小句

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加快建立透明预算制度。

We will expand efforts to ensure that budgets and final accounts are released to the public and accelerat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ransparent budget system.

3、降级去隐喻化转移

降级去隐喻化转移主要体现为对名词化采取了省译的方法。名词化表达多为实词,且常常为词组的中心词,如例(14)中的“改革”,其构成的名词化词组在句中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然而,尽管名词化的语义内容和句法功能具有行选择,形成零对应重要的地位,翻译者在重新理解和构建的过程中,仍可以根据上下文对其它语义进行调整。

(14) 名词化↘零

深化军队院校改革

Perfect the system for military human resources

例(15)原文中并列的四字名词化结构丰富了命题意义,使内容综合全面,并增加了语篇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如果将其全部还原为英语名词化,则可能适得其反,变成了所说的“名词肿胀”(the noun plague)的效果,并且违反了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英语的韵律感往往需要借助音节上的押韵或者句子结构的并列来实现,而非机械地在同一个小句中重复用词。

(15) 重复名词化↘零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Continue to make innovations in theory, in institution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ulture and in other fields

例(16)原文中“了解”和“理解”并列出现在“NP的VP”结构中,虽然两者在语义上有细微的差别,但基本表达同一个意思,如果译为“people’s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这种迁移被归类为冗余的成对词(redundant twins)现象。

(16) 同义名词化↘零

增进群众对司法裁判的了解和理解

To facilitate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judicial adjudication

6. 结语

本文从语法隐喻视角出发,对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的汉英名词化表达进行了系统考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汉英名词化的分布特征和翻译转移模式,总结出了译者处理汉英名词化表达的方法及规律性特征,揭示出了名词化在跨语言的重新识解中所具有的意义潜势。然而,在政治语境翻译中,过分追求名词化的对等效果可能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巧妙地运用名词化转换翻译策略有助于提升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程度。

NOTES

1译例中的特殊格式:黑体表示隐喻式名词化,斜体表示一致式动词或形容词,下划线表示一致式小句。

参考文献

[1] 孙志祥. 名物化意识形态的批评分析及其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8): 58-61.
[2] 肖唐金. 名词化、汉译英拼音表达与文化软实力彰显[J]. 求索, 2014(9): 174-177.
[3] Halliday, M.A.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Edward Arnold, London.
[4] Martin, J.R. (1992) 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 Benjamins, Amsterdam.
https://doi.org/10.1075/z.59
[5] Painter, C. (1993) Learning through Language: A Case Study in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s a Resource for Learning from 2.5 to 5 Years.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Sydney, Sydney.
[6] Ravelli, L.J. (1996) Making Language Accessible: Successful Text Writing for Museum Visitors.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8, 367-388.
https://doi.org/10.1016/S0898-5898(96)90017-0
[7] 胡壮麟. 语法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4): 1-7 80.
[8] 王馥芳. 语法化理论和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式[J]. 山东外语教学, 2001, 22(2): 35-38 87.
[9] 严世清. 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意义[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3(3): 51-57.
[10] 金娜娜, 陈自力. 语法隐喻的认知效果[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1): 25-30 81.
[11] 朱永生. 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38(2): 83-90 160.
[12] Halliday, M.A.K. and Matthiessen, C.M.I.M. (200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rd Edition, Edward Arnold, London.
[13] 张书慧. 名词化隐喻及其在英语语篇中的功能[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 154-157.
[14] 田永弘. 论语法隐喻的客观性语义功能[J]. 现代外语, 2017(2): 179-188.
[15] 程喜. 英语政治话语中语法隐喻与语式关系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4): 27-36.
[16] 林正军, 张慧. 概念语法隐喻的体认基础[J]. 中国外语, 2022(1): 45-52.
[17] 张德禄, 赵静. 语法隐喻的话语建构功能探索[J]. 外语教学, 2023(1): 1-7.
[18] 黄国文. 语篇中的组合衔接[J]. 当代修辞学, 2023(3): 7-12.
[19] 唐革亮, 曲英梅. 党政文献翻译中名词化翻译转移策略研究[J]. 中国翻译, 2022(1): 158-165 189.
[20]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1] 张高远. 英汉名词化对比研究——认知功能取向的理论解释[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22] 石定栩. 名词化、名物化与“的”字结构[M]//黄正德. 中国语言学论丛(第3辑).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4: 78-92.
[23] Catford, J.C. (1965)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