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Treatment of 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by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摘要: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外周血管科常见的一种肢体缺血性疾病,本病在我国发病率高,其并发症严重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众多,人口老龄化逐步加重,因此为此疾病的患者寻求安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本文就ASO的中医认识、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疗经验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Abstract: 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 is a common limb ischemic disease in peripheral vascular department. It has a high incidence in China, and its serious complications reduc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China has a large population base, and a large number of 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patients, and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is gradually aggravating.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patients with this disease to seek safe and effective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SO, TCM treatment,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文章引用:杜蔚青, 赵钢.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J]. 临床医学进展, 2024, 14(5): 1925-1928. https://doi.org/10.12677/acm.2024.1451635

1. 引言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法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方面见效显著,本文通过对现存阶段的最新研究进行汇总,期待提供多种安全有效且经济可行的治疗方案,最终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2. 中医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认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相当于中医“脉痹”、“脱疽”的范畴,在我国中医学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很多医家对本病都有相应的见解。中医古代各医家认为本病病因多与虚邪瘀三者密切相关。且患者多为老年,多有吸烟病史,患有高血压或高血脂,糖尿病等。老年人正气不足,易受邪气侵袭,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怕凉、麻木、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症状。邓柏杨 [1] 指出,ASO为老年多发病,其本为老年阳虚,瘀阻为标,温法乃治病求本之法。陈舒长认为ASO为全身气血亏虚的表现,与脾胃密切相关,其主要病机为久病正虚,气血瘀滞,营卫不畅,肌肤失养,主张治疗益气健脾、祛痰生肌为大法,强调护脾胃在治疗中的重要性 [2] 。

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分有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即服用中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单味中药或其提取物,例如鸡血藤、地龙、水蛭等,虫类药物对本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用量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防止其毒性对病人带来的不良影响。第二类是中药单方,以及中成药,目前常用的有四妙勇安汤、益气活血通痹方等,均有确切的疗效;中药单方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方面历史悠久,据《华佗神医秘传》记载:“金银花三两,玄参三两,当归二两,甘草一两。水煎服,连服十剂当愈”。当中记载的方剂即为四妙勇安汤,是治疗下肢ASO的经典方剂。现代研究表明,四妙勇安汤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多选择的复杂机制,预防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并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进而有效改善下肢AS患者的临床症状 [3] 。张建杰等 [4] 自拟的益气活血通痹方(半夏、陈皮、白术、川芎、党参、当归、枳壳、生甘草、地龙、桂枝、红花、黄柏、牛膝、苍术、元胡、茯苓)可有效改善下肢ASO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状态,进而改善患肢缺血症状,增加行走距离,提高治疗效果。中成药有通塞脉片、脉管复康片、龙加通络胶囊等,方便服用,易于携带,疗效可观。中医外治法如针灸、穴位注射、穴位贴敷、中药熏洗、足浴治疗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轻患者痛苦,相胜敏等 [5] 经研究认为针刺补益气血、疏经通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疼痛、间歇性跛行、溃疡等临床症状,并可以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余杨 [6] 等研究发现丹红注射治疗早期下肢ASO,可改善下肢皮肤发凉、酸胀、麻木,皮色苍白等临床症状,提高踝肱指数(ABI),同时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熏蒸疗法是中医疗法中一种特殊的疗法,药物通过皮肤的吸收和经络的传导,可激发调节经络及脏腑功能;使肢端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 [7] 付岚岚等 [8] 研究中药外洗治疗阳虚寒凝型ASO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中药泡洗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对患肢皮温酸胀感、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症状明显改善。中医治疗本病通常将内外治法相结合,从而取得更好治疗效果。

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西医治疗

当下,ASO的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它的发病机制并未十分明确,所以并未发现一种能够痊愈的治疗办法,西医主要通过药物和手术来治疗本病。通常西医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不能得到完全的保证,西医药物治疗主要通过降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扩血管药物,溶栓药物,溶栓药物,抗炎等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如有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随着近几年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血管腔内治疗已成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支架植入术、导管溶栓术、超声消融术、经皮腔内机械性斑块切除术、准分子激光血管成形术等,其中PTA与支架植入术是ASO的首选治疗方式,研究显示术后一年再狭窄发生率较高 [9]

5.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ASO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受到了众多患者的认可。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关键,中西医结合治疗即能突破各自用药的局限性,又可以通过联合用药降低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治疗的重点在于帮助患者重建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艾明瑞等 [10] 运用阳和健脾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下肢ASO患者50例,中医和西医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34%和86.79%,均优于对照组。张欣等 [11] 用芪黄疽愈方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下肢ASO,与单独口服西洛他唑组比较,疗效相当,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远期疗洛他唑组。同时,中医联合西医手术疗法能有效改善下肢缺血症状,并能降低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

6. 疾病预防

本疾病的治疗固然重要,但进行科学的预防也十分关键。本病迁延难愈,往往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损害,所以如果能通过日常调摄来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尤为重要,在饮食方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摄入高盐、高胆固醇、高糖的食物;在日常生活方面,避风寒,选择较温暖的,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保证下肢不长期受凉等;每日应进行适当的肢体功能锻炼,经治疗疼痛消失后进行步行练习,步行速度和距离都以不产生跛行痛为标准。避免患肢遭受外伤等。除此之外,嘱病人调节情志,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上预防措施均可以降低本病的患病风险,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7. 展望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逐步加重,中老年人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易发人群,本病患者的双下肢常常会出现缺血等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麻木、发冷、疼痛、感觉异常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坏疽,导致患者截肢风险提高。西医治疗主要通过服用扩张血管,抗凝等药物及手术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患者易复发,预后差。现今,通过对众多古代医学典籍的深入挖掘和探究,中医药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新方法被发掘出来,中药汤剂以及中医外治法的使用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再就医的时间,同时在西医介入,手术术后使用中药,对于下肢血管再狭窄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但同样也存在不足,中医药防治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在未来更需深入的研究,并为此提供更多的临床支持。治疗过程中先西医治疗后中医治疗,先使用西药静脉点滴消除斑块血栓、后期配合中药汤剂治疗,做到对疾病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段并连续的治疗,从而减轻疾病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中西医联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是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从整体出发,配合使用,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恢复双下肢功能,在未来临床研究中应通过多领域合作,提出更安全、更有效、更经济、更少不良反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许多优势,已成为近年来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邓柏杨, 莫小勤, 侯翔波, 等. 温阳活血治疗动脉闭塞类病变——蠲脉I号方在既病防变中的临床效验[C]//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第五届学术大会暨黑龙江省中医周围血管病2013年学术讨论会学术论文集. 2013: 167-169.
[2] 徐旭英. 陈淑长教授诊治动脉硬化闭塞症经验[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0, 31(3): 3-5.
https://doi.org/10.16254/j.cnki.53-1120/r.2010.03.014
[3] 刘璐, 徐士欣, 张军平, 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四妙勇安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9, 37(3): 572-578 773-775.
[4] 张建杰, 郝长春, 黄勇等. 自拟益气活血通痹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50例[J]. 环球中医药, 2019, 12(8): 1272-1274.
[5] 相胜敏, 赵诚, 曹烨民, 等. 针刺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60例[J]. 河南中医, 2020, 40(1): 123-125.
https://doi.org/10.16367/j.issn.1003-5028.2020.01.0031
[6] 余杨, 陈慧永, 孙超. 丹红注射液对早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J]. 世界中医药, 2018, 13(4): 909-914.
[7] 汪瀚.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熏洗法研究概况[J]. 光明中医, 2011, 26(2): 398-400.
[8] 付岚岚, 郭娴, 韩爽, 刘春艳. 中药外洗治疗阳虚寒凝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60例[J]. 河南中医, 2018, 38(2): 272-276.
[9] 刘俊华, 朱吉海, 武建英.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现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 6(29): 18-19 21.
https://doi.org/10.16282/j.cnki.cn11-9336/r.2018.29.011
[10] 艾明瑞, 冉宪俊, 王玉玲, 等. 阳和健脾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 2019, 41(5): 710-715.
[11] 张欣, 张静, 葛建立, 等. 芪黄疽愈方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39(12): 1457-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