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下的小农户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联结机制研究——以淄博市猕猴桃合作社为例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Interest Linkage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Small Farmers under Village Collectives—Taking Zibo Kiwi Cooperative as an Example
摘要: 到二零三五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二十大报告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安排,但在现实操作中,传统农耕机制下的小农户生产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匹配成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绕不过的一个坎。因此,如何加强小农户利益联结,是提高小农户的专业化、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该研究以淄博市源泉镇猕猴桃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村集体的利益联结的机制,并指导理论实践,希望能为小农户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联结提供决策参考。
Abstract: The basic re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by 2035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arrangement in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to comprehensively build a socialist modernized strong country. However, in practical operation,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production of small farmers under traditional farming mechanis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obstacle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refore, how to strengthen the interest linkage of small farmers is an important path to improve their spec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level, whi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This study takes the kiwifruit party branch lead cooperative in Yuanyuan Town, Zibo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ocusing on analyzing the mechanism of interest linkage among village collectives and guiding theoretical practice, hoping to provide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interest linkage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small farmers.
文章引用:刘沛森, 卢智豪, 王子源. 村集体下的小农户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联结机制研究——以淄博市猕猴桃合作社为例[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5): 481-485.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5418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本项目梳理了小农户利益联结主要形式,展示淄博市源泉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案例,提出了以村集体为基础的利益联结机制,并剖析小农户现代化过程中实现稳态利益联结的动力机制,归纳总结其典型联结路径,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由于小农户将土地等生产要素入股到村集体,可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和经营,取得农业社会化的效益;另一方面,村集体作为纽带,可以为小农户提供专业化的经营和管理能力,使其享受到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的优势,迈向农业机械化、现代化。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检验,希望为政府落实扶持小农户现代化过程中的政策制定和政策效果评价提供决策参考。

2. 文献回顾

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必然性。牛若峰最先研究发现企业和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只是基于比较利益来开展合作,在其中更需要利益联结机制 [1] 。在此基础上,郝小宝提出利益联结机制可以应对农村家庭经营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2] 。更进一步,王锋主张推动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形成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规模效应和竞争质量,从而增强对市场风险的抵御力和竞争力 [3] 。围绕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存在的问题,已有研究主要分为两种:以崔红志为首的一种观点认为小农户与企业地位不对等 [4] ,存在位势租;以王晓毅为首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小农户之间的合作之所以困难,主要来自于内在的竞争和利益冲突 [5] ,所以构建稳态的利益联结机制非常有必要。

二是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制度性嵌入。已有研究认为受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双重影响,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主要有Wijerathna、Varma提到的农民控股公司 [6] ,虞紫燕、孙琛提出的龙头企业 + 农户 [7] 等形式。但受到契约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影响,陈学法等学者认为企业与农户间的多采用松散型联结机制,造成“企业 + 农户”型组织机制不稳定问题 [8] 。在此研究基础上,刘绍吉在产业化经营中经过各种利益联结的机制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企业与农户间利益联结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变迁,是市场经济作用的必然,同时提出了“公司型龙头企业 + 农民股份合作组织”股权式利益联结机制的构建对策 [9] 。

区别于上述侧重于企业与小农户联结的视角,部分学者从村集体的视角出发来探索更稳态的利益联结机制,如陈航英学者倡导构建新村庄集体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以实现小农户的内生性组织化 [10] ;陈靖和冯小两位学者强调发挥村社统筹机制对小农户的组织化作用和服务功能 [11] ;以及陈义媛学者提到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来实现小农户的组织化 [12] ;针对以上,李凌方、李云新学者围绕利益联结视角,指出不仅需要抓住“人、地、钱”,构建要素流动和资源高效配置的制度体系,而且要构建有效的乡土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13] 。

综上,目前学术界对小农户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联结机制研究较为丰富,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从联结机制视角来看,已有研究对小农户现代化的稳态利益联结机制研究不足;从联结主体视角来看,已有研究对影响小农户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联结机制的主体研究不足。基于此,本研究综合政府、小农户、合作社等主体,以淄博市源泉镇猕猴桃合作社为例,以村集体为主导,权衡分析小农户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联结机制。

3. 淄博市源泉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下的利益联结机制

团队深入调研了猕猴桃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并分析其利益联结机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即村党支部成员代表村集体注册成立合作社,村集体以集体资产等入股,农民以土地、劳动、资产或现金等入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14] 。2019年开始,源泉镇探索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重新构建村集体与农民群众新的经济联结纽带。目前,全镇20个村党组织领办了合作社,截至目前种植规模达到2万亩亩,产量达到4000万斤,带动村集体增收300万元、群众增收450万元,辖区2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稳定达到10万元。基于实地调研,发现源泉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主要有具有股权联结、服务联结两种利益联结机制。

3.1. 股权联结

股权联结是指小农户以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合作社,参与合作社的管理并享有合作社盈余分配权的联结机制。自源泉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以来,共有2000余名群众入股,其主要入股分为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动力入股三种机制。土地作为猕猴桃种植的基本载体,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合作社的生产规模和潜力;资金则是合作社运营的血脉,用于购买农资、学习先进技术、进行市场推广等必要支出;而积极的劳动力则是提高猕猴桃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通过充足的干劲、新技术的运用、科学的管理等机制,不断提升合作社的核心竞争力。

土地入股是指小农户将土地及猕猴桃果树作为股份入股。源泉镇猕猴桃办公室主任翟主任曾提到,源泉镇各村集体响应政府号召,各村村支书为领导发起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团员或种植大户紧跟着参与,在种植大户等带头作用和党支部书记政策解读之下,慢慢吸纳小农户的加入。源泉镇小农户通过三权分置保留土地承包权,将土地的经营权与盈余分配权交给村集体,加强了村集体的权利与责任,同时小农户享受到“保底收益 + 分红”的利益分配机制。部分源泉镇小农户资金入股,以现金形式参与合作社。实现了“农民”变“股民”的身份转变,也享受到了合作社的留存收益。此外还有劳动力入股的机制,小农户通过提供劳动力参与合作社盈余分配。小农户加入合作社付出体力劳动,除了可以领到基础工资外,还按照所管理的猕猴桃的数量进行利润分成,这种合作经营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小农户的积极性。在源泉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吸收股份的过程中,三种入股机制并非不兼容,土地入股最终以估价的机制与资金入股一起折算股份,劳动力入股分红的多少取决于管理猕猴桃的数量与销售状况。这种多元化的股权联结可以吸纳更多的小农户,并且避免了单一的利益联结不紧密,小农户自发生产的情况。

此外,源泉镇合作社股权联结之后具有规模效应,合作社统一生产、市场调配提高议价能力,使猕猴桃的价格更稳定,有效降低了小农户的市场交易成本,并提高了小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领下,源泉镇去年猕猴桃产值2亿元,直接带动2000余户农民户均增收2.6万余元,真正实现了“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利益联结,调动了小农户的积极性,也保障了小农户的收益。

3.2. 服务联结

服务联结是指合作社为小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农业生产管理等服务,使得农民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和降低生产成本而从中获益,在源泉镇的具体表现有技术支持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智慧农业系统应用、产业链的发展。技术支持是指源泉镇合作社为小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管理服务。在未加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之前,源泉镇小农户靠着以往的经验进行灌溉、施肥,往往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或对实际情况了解的不够准确、充分,造成猕猴桃的品质下降;加入合作社之后,合作社为小农户对接技术专家,推广了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还减少了养分流失,使小农户的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比未流转之前提高效果显著。智慧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也使猕猴桃生产的风险降低。访谈过程中,源泉镇源北村的小农户李大爷曾提到,原来猕猴桃出现病虫害了、营养不良了,发现的时候都已经晚了。自从合作社建立了猕猴桃智慧农业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检测土壤的温度、湿度、氧气含量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使得小农户可以更加科学地制定管理措施,提高猕猴桃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产业链的发展,也使得源泉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从初级农产品向深加工产业链转型,竭力弥补以往猕猴桃初级农产品销售为主的局面,积极打造猕猴桃深加工产业链及配套设施,努力提高猕猴桃的附加值,获得单一小农户无法获取的第二三产业利润。

通过对源泉镇猕猴桃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的剖析,发现股权联结和服务联结的结合形式在推动小农户与合作社之间的互利共生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在提升小农户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效率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4. 淄博市源泉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所面临的挑战

当然,猕猴桃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运作中,也存在小农户与合作社因为利益诉求不一而产生的矛盾、领头羊离职或更替带来的发展停滞风险等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不同于一般合作社,其往往在党支部书记的领导之下开展生产经营,如果出现经营亏损,小农户会有很大怨言。所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求稳为主,即使面临很好的盈利机会,但如果风险较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也不会考虑。而小农户的利益诉求是尽可能多的提高个人收入,这也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一贯的维稳风格产生冲突。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让小农户意识到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哪怕拥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只能赢、不能亏”的经营理念也很难实现,还往往会束缚合作社的发展。

另一方面,猕猴桃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往往依赖于一位强有力的领头羊。这位领头羊通常能够凭借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卓越的发展眼光为合作社制定战略规划,并带领全体成员共同应对各种挑战。然而,一旦这位领头羊因故离职或发生更替,合作社的发展很可能会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境地。新的领导者上任后,通常需要花费一段时间来熟悉合作社的财务状况、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等情况,这有可能导致重要商机的错失或关键问题的延误处理。

5. 淄博市源泉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稳态利益联结机制的构建

第一,调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经济预期,正确看待发展中的经济风险。如前文所述,小农户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只能赢、不能亏”的预期,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确难以实现,还可能束缚合作社的发展。所以,在党支部领办发展中,对小农户的组织和动员与合作社的发展同等重要,只有小农户正确认识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集体不是万能的,在态度上真正被动员起来,才能避免合作社与群众之间“只能利益共享、不能风险共担”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调整合作社的发展预期,正确认识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将对人的组织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第二,强化小农户责任意识,培养组织共同价值观。由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对领导者要求较高、领导者压力较大,一旦领导者因故离职或发生更替,会对组织发展起到较强负面影响,所以如何减弱领导者变故对组织产生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建议小农户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需要培养组织共同的认同感与价值观,当合作社共同的价值观形成时,能极大提高农民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即使领导人出现变故,整个组合作社的发展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动,这也需要小农户有序参与组织的计划、领导、组织和控制,有利于培养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效率化。

6. 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紧密利益联结视角,以淄博市源泉镇党支部猕猴桃合作社为例,以村集体为主导,分析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现有的股权联结、服务联结两种利益联结机制,发现单一的股权利益联结方式是不稳定的,只有通过土地、服务、技术等多元化的股权参与模式,才能构建稳态的利益共享机制。并发现合作社存在小农户与合作社利益诉求不完全一致、领头羊离职或更替带来的发展停滞风险等挑战,对此提出调整合作社的预期、培养组织共同价值观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为类似区域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 牛若峰. 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特点与方向[J]. 中国农村经济, 2002(5): 4-8 12.
[2] 郝小宝.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机制与治理结构分析[J]. 理论导刊, 2005(4): 51-54.
[3] 王锋. 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4(9): 66-68
[4] 崔红志, 刘亚辉. 我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相关政策、存在问题及对策[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8(5): 34-41 145.
[5] 王晓毅, 罗静. 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与小农户现代化[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2(3): 64-74.
[6] Wijerathna, D. and Varma, S. (2006) A Farmers’ Company for Better Price: The Case of Chandrika Wewa Farmer Company, Sri Lanka. International 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e, Colombo, Sri Lanka, 10-13.
[7] 虞紫燕, 孙琛. 江西省水产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选择——基于农户的角度[J]. 农业经济问题, 2007(S1): 100-103
[8] 陈学法, 王传彬. 论企业与农户间利益联结机制的变迁[J]. 理论探讨, 2010(1): 83-86.
[9] 刘绍吉.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比较研究——以云南曲靖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24): 15075-15076 15079.
[10] 陈航英.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基于组织化的小农户与具有社会基础的现代农业[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2): 10-19.
[11] 陈靖, 冯小. 农业转型的社区动力及村社治理机制——基于陕西D县河滩村冬枣产业规模化的考察[J]. 中国农村观察, 2019(1): 2-14.
[12] 陈义媛.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村社再组织化——以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例[J]. 求实, 2020(6): 68-81 109-110.
[13] 李凌方, 李云新. 乡土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的实践逻辑与机制优化——基于鄂西M镇“茶长制”实施的实证调研[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41(1): 112-122.
[14] 江宇, 戚桂峰. 实现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的有益探索——对烟台市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调研[J].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2019, 4(11): 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