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背景下林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Study on the Path of Forest and Gras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mmon Prosperity
DOI: 10.12677/ve.2024.133127, PDF, HTML, XML, 下载: 28  浏览: 5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孙 琼, 全海燕*, 魏甲彬, 单志芳, 蒋维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学院,湖南 衡阳
关键词: 共同富裕林草职业教育乡村振兴路径Common Prosperity Forest and Grass Vocational Educ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Path
摘要: 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将林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是林草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在共同富裕背景下,林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以及林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所面临的课程设置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意识有待提高、学生的核心技能培养有待加强、学生的爱乡情怀有待提升、林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途径有待拓展等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
Abstract: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the only way. Under the goal of common prosperity, the combination of forest and grass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and gras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forest and gras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mmon prosperity, and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ombination of curriculum setting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skills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students’ homesickness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approach needs to be expanded of forest and gras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actice path.
文章引用:孙琼, 全海燕, 魏甲彬, 单志芳, 蒋维维. 共同富裕背景下林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J]. 职业教育, 2024, 13(3): 784-789. https://doi.org/10.12677/ve.2024.133127

1. 引言

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推进乡村振兴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党和国家根本利益,事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乡村振兴,文化是前提,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抓好文化、产业、人才三要点,实现“振兴大业”。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全面富裕、共建共富、渐进共富 [2] ,而推进乡村振兴是推进共同富裕的主阵地,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必由之路。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规划》提出,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因此,在乡村振兴中,我国农林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迎来了崭新的历史机遇,承载着新的任务和使命。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将林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是林草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林草职业教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农村的实际需要,采取务实有效的举措,才能激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3] 。

2. 林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2.1. 林草职业教育是培养乡村技能技术人才的重要平台

林草职业教育通过理论及实验、实训相结合,从理论教会学生原理,从实践教会学生操作,这些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技术以及新兴的技术技能,这些都将提高林草生长的环境,服务于林草生长与发育,以及林草产品的推广等等,从而达到提高乡村经济的目的。例如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林木的栽培与养护、土壤性质的测定等实践内容都与乡村的种植产业相关,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可以指导乡村林木生产,助力乡村振兴。可见林草职业教育是培养乡村技能技术人才的重要平台,可以不断向乡村输送林草职业人才,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技术人才,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2.2. 林草职业教育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林草职业教育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林草职业教育可以直接与三农问题结合,在职业教育中引起学生重视三农问题,并结合家乡现状思考如何有针对性的服务家乡振兴,通过学习与实践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通过林草职业教育真正服务乡村振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3. 林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

3.1. 课程设置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意识有待提高

大多数林草职业教师在课程设置与安排时易忽略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这一点,林草职业教师未全面了解三农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三农实际问题与教学知识相结合,这导致林草职业学生在利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时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林草职业院校应该有针对性的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将课程内容的设置与乡村振兴路径相结合,明了林草职业教育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提高育人质量。

3.2. 学生的核心技能培养有待加强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技能技术人才,而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期间由于主、客观原因,既没有全部掌握一些核心技能技术,也没有时刻关注或者更新最新技能技术,导致学生在操作能力这一方面有所欠缺。比如学生大部分时候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仪器操作或者实验步骤时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并没有认真的学习、研究、自主实践等,因此出现学而不精,不能举一反三的现象。因此,目前林草职业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核心技能上的能力有待加强,核心技能的操作方式方法有待更新。

3.3. 学生的爱乡情怀有待提升

大部分林草职业学生具有乡村背景,他们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更了解,更具备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然而受到一些固有思想的影响,他们大多数人的目标都是去城市发展,真正能回归农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学生相对来说比较少的,这会导致乡村振兴缺乏人才的支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林草职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爱乡情怀,爱乡情怀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的精神力量,是人才输入到农村并能长期留在农村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培养学生们的国家情怀和乡土情怀,进行农村高尚品格的建设,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3.4. 林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途径有待拓展

林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还处于比较新的领域,需要得到各方各面的配合与支撑,除了需要乡村提供合作岗位和交流实际需求,学校需要向乡村输出技能技术人才等等这些基本途径外,还需要其他的相关支持,所以林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途径需要进一步拓展。

4. 林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4.1. 健全林草教育培训体系,培养农村高层次人才

林草职业院校应利用本校资源,面向基层,建立短期培训、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衔接贯通的农民教育培训制度,促进农民终身学习 [4] 。例如我校承办了“2023年湖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衡山县新农商带头人培训班”,带动农民朋友参与到网络经济新业态中来,为助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充分发挥林草职业院校的作用,引导优质林草职业教育资源下乡,推进教育培训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深化农林职业教育改革,健全完善农林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定向培养一批农村高层次人才。同样,可以从农村引进一批成功的、典型的创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人才,请他们在学校进行宣讲,鼓励相关专业的学生考虑将自身的职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

4.2.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林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包括林业技术、园林技术、森林和草原资源保护、经济林培养与利用等专业,应根据专业需求,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学生技能及体能训练,促进学生培育能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促进林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需求有效衔接,为林业草原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日常教学中鼓励林草职业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技能大赛,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园林工程施工竞赛、测绘技能竞赛、花艺竞赛、林草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和园林景观设计的竞赛等等。在比赛中进一步了解岗位技能要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以赛促学。同时通过技能大赛的交流,也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完善专业建设,做到以赛促教。

4.3. 增强林草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新时代林草职业教育“工匠之师”

强化林草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培养力度,拓宽培养途径,围绕助力乡村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打造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结构合理的林草师资队伍,打造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林草职业教育“工匠之师”。通过定期安排林草教师深入到基层了解目前乡村振兴的动态以及需求,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学生培养方案,通过技能操作提高学生真正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教师提高课程思政意识,紧跟学术前沿,从自我做起,践行思政要求。

4.4. 培育高素质林草技能型人才,强化林草现代科技推广

林业和草原行业总体上属于科技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的行业,特别是草原事业,在基础、应用、产业化开发研究等方面都比较薄弱,尚未形成综合攻关、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良好体系,林草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十分迫切 [5] 。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引进新科技、新技术、新知识,致力于培育高素质林草技能型人才,高素质林草技能型人才可以在乡村进行技术培训推广工作,强化林草现代科技推广,让新科技、新技术、新知识走进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科技保障。

4.5. 加强产教结合、校农合作,搭建企业项目对接管理平台

林草职业院校服务于基层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应搭建林草职业院校服务农村企业项目对接管理平台,让乡村企业入驻平台,让林草职业院校做到“一校对一乡村”的服务,让林草职业院校输出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能够有目的性的学习。加强林草教育的乡村服务能力环节,包括技术、科技服务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加强产教结合、校农合作。让学生在产教结合、校农合作中锻炼自我,通过经验反馈,将助力乡村振兴的精神和内容传承到每一届林学职业院校的学生。

扩大创新创业基地和产业园规模,将在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设计、师资团队组建、教学资源开发、校企协同育人、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度合作,以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森林和草原资源及生态环境产业为基底,共建农林产业数字商业产教融合生态系统,培养服务于农林产业的数字商业人才,涵养创新创业,赋能中小企业,助力乡村振兴,提振区域经济,打造产教融合的新标杆。

4.6. 加强林草职业创新发展,聚焦“美丽经济”

林草职业院校可致力于宣传新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与乡村企业融合,尝试创新林草职业发展模式。如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做好农文旅融合,将农林市场与文化传播与旅游深度融合,通过文旅吸引游客进入乡村,销售高品质的、具有当地乡村特色农林产品,聚焦“美丽经济”;同时鼓励林草职业教育的学生结合自身特色,参加林技市场化服务,如林草职业院校学生们通过积极帮助村民充分利用网络直播平台,产业发展与直播电商融合,为乡村建设做好产业咨询、产品销售等服务,加强农村经济建设。例如我校林学专业学生为湖南怀化市麻阳弄里村的乡村振兴农产品进行直播销售,效果良好。

4.7. 加强课程思政,挖掘乡村振兴思政元素

林草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师通过不断挖掘乡村振兴相关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中,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意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讲授林木生长环境中的土壤环境时,通过播放“富有的穷教授”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壤科学开拓者侯光炯教授驻扎农村搞科研,无私奉献的故事,培养学生乡村情怀以及无私奉献精神;讲授土壤有机质时,宣传秸秆还田政策,通过专业知识讲解,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秸秆还田方式,让学生也可以在农村进行宣传和推广;同样在讲授土壤有机质时,宣传2022年8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让学生意识到保护黑土的重要性,知道土壤必须可持续性的利用和发展才能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从而明白保护乡村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的必要性,避免过度挖取导致乡村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产量等问题;讲授林木施肥时,让学生了解到施肥过量对土壤环境造成的危害,进而通过专业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科学施肥的方式,学生通过学习以及掌握相关技术技能后可以在农村进行宣传和推广,保障林木生长良好的同时保护环境;在讲授林木的栽培与养护时,可以播放通过操作无人机助力农村大田播种和施肥的视频,让学生意识到科技改变农业,鼓励学生在无人机课程中认真学习操作方法,学以致用,掌握更多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致力于应用在乡村振兴中,等等。这些需要老师去不断挖掘乡村振兴相关的思政元素,良好的融入的课程当中,有利于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所学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

5. 结语

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将林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是林草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林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主要面临着课程设置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意识有待提高、学生的核心技能培养有待加强、学生的爱乡情怀有待提升、林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途径有待拓展等困境。现阶段林草职业教育可通过健全林草教育培训体系、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增强林草师资队伍建设、培育高素质林草技能型人才、强化林草现代科技推广、加强产教结合、校农合作,搭建企业项目对接管理平台、加强林草职业创新发展、挖掘思政元素等路径助力乡村振兴。因此,要不断增强林草职业教育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的能力,最终达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基金项目

2023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林草职业教育研究项目“共同富裕背景下林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LCZJ2023YB028)。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唐恭贺, 张文娟, 彭晨.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的路径方法和取得的成效[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7): 4-6.
[2] 刘洲彤, 刘淑兰. 共同富裕导向下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4): 22-26.
[3] 孙红霞. 高等职业教育助力西北偏远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J]. 农业经济, 2021(12): 107-108.
[4]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2(6): 6-29.
[5] 图星哲. 新时代林草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初讨[J].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019(2): 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