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人员安全管理困境分析及改进研究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Research on the Difficulties of Personnel Safety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DOI: 10.12677/mse.2024.133059, PDF, HTML, XML, 下载: 45  浏览: 91 
作者: 丛志明, 马敬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安质环部/安全管理处,北京
关键词: 统计分析困境分析不安全行为安全文化Statistical Analysis Dilemma Analysis Unsafe Behavior Safety Culture
摘要: 为缓解我国建筑业人员安全管理困境,首先,本文基于统计分析法,对建筑行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进行统计分析,以探究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对建筑业企业概况、劳动生产率、主要经济指标、总产值等指标,以及建筑业从业农民工总量、收入、年龄、学历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探究建筑业企业及从业人员现状。其次,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探寻建筑业人员安全管理存在的困境及导致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最后,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缓解困境的建议措施,可从制定安全文化导则、制定安全文化载体、建立安全文化创建机制、及时开展企业安全文化评估四方面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进而改善建筑行业企业安全管理绩效。并对上述建议措施进行实践应用,验证有效。
Abstract: To alleviate the safety management difficulties of personnel in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firstly, this article uses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to conduct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number of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s and the number of death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afety production situation in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duct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overview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enterprises, labor productivity, main economic indicators, total output value, as well as the total number, income, age, education level, and other indicators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enterprises and employees. Secondly,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to explore the difficulties in personnel safety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the underlying reasons for these difficulties. Finally,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to alleviate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can be proposed from four aspects: formulating safety culture guidelines, developing safety culture carriers, establishing safety culture creation mechanisms, and timely conducting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evalua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afety management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apply the above suggested measures in practice to verify their effectiveness.
文章引用:丛志明, 马敬妍. 建筑业人员安全管理困境分析及改进研究[J].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24, 13(3): 568-577. https://doi.org/10.12677/mse.2024.133059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建筑业,建筑业逐渐成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 [1] 。建筑业具有系统复杂、多方参与、技术难度大、危险有害因素多、风险较大等特点 [2] ,给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房屋市政工程2013年~2020年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5014起,死亡人数5956人,其中较大及以上事故194起,死亡人数763人 [3] - [9] ,趋势如图1所示。建筑业生产安全事故总数、死亡人数呈缓慢上升趋势,较大及以上事故仍有发生,存在安全监管压力大、人员安全管理难度高、隐患治理压力大等困境。

Figure 1. Trend analysis of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from 2013 to 2020

图1. 2013年~2020年建筑行业生产安全事故趋势分析图

事故致因理论认为,事故是由复杂系统内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10] 。有研究表明,人的不安全因素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11] ,如20世纪50年代,海因里希发现89.8%的工业生产安全事故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12] ;傅贵等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 [13] 。因此,为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改善企业安全生产绩效,有必要探寻建筑业人员安全管理的困境现状及成因。本文基于统计分析法,对建筑企业、从业人员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探寻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深层次原因,从安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缓解措施,并进行有效性验证。

2. 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方法是一种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以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研究方法 [14] 。该方法运用数学方式,建立数学模型,对通过调查获取的各种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最终形成定量的结论。统计分析方法是现代科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具有科学、精确和客观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方法简单、工作量小等优点。统计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和描述统计、探索性数据分析、统计推断、统计建模和预测、结果解释和报告。

通过统计分析方法,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背后的信息,作出基于数据的决策,并对未来进行预测。有较多学者将统计分析法应用于安全管理领域的研究,其中,马亮等 [15] 对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探寻生产安全事故规律及特征,并从工程项目建设提出预防事故的建议措施;董广利等 [16] 对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不同行业事故趋势,并从时间、行业、地域位置等角度提出预防事故的建议措施;但上述两位均未对从事故致因理论出发,分析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吕艳艳等 [17] 基于统计分析开发了事故统计及风险分析软件系统。上述学者的应用表明统计分析法是一种应用较为普遍且成熟的研究方法,可以很好地揭示安全领域的规律和趋势。

3. 我国建筑企业及从业人员统计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查询建筑业企业概况、劳动生产率、主要经济指标、总产值等年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1. 规模及增长速率统计分析

对建筑业企业数量、增长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如图2所示,近20年来,我国建筑企业数量持续增加,企业增长率也持续增加。

Figure 2. Analysis of growth trend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图2. 建筑企业增长趋势分析图

3.2. 建筑企业从业人员统计分析

3.2.1. 从业人员统计分析

图3所示,随着建筑企业数量的持续增长,建筑业从业人员先增后降,在2017年达到峰值5529.63万人。

Figure 3.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图3. 建筑业从业人数统计分析图

3.2.2. 农民工统计分析

农民工作为直接参与作业活动的一线人员,是安全管理的重点管控对象。根据国家2018年~2022年农民工监测报告 [18] [19] [20] [21] [22] 显示,农民工整体数量持续增长,但建筑业农民工数量呈下降趋势。农民工数量趋势如图4所示。农民工平均年龄呈现逐年快速增长,平均月收入也快速增长,如图5所示。

Figure 4. Trend analysis of the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图4. 农民工数量趋势分析图

Figure 5. Trend analysis of average age and average monthly income of migrant workers

图5. 农民工平均年龄、平均月收入趋势分析图

农民工2022年监测报告数据显示,农民工群体的年龄区间在41~50岁、50岁以上两个区间占比53%,表明农民工群体整体年龄较大。各年龄段人数占比详见图6

Figure 6. Proportion of migrant workers by age group in 2022

图6. 2022年农民工各年龄段占比图

按照学历水平分布对农民工群体进行统计,如图7所示。随着国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工群体整体学历水平也呈上升趋势,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逐年提高,但仍以初中及以下学历水平为主,表明农民工整体的综合素质仍然较低。

Figure 7. The proportion of educational levels of migrant workers at different stages

图7. 农民工各阶段学历水平占比图

3.3. 建筑企业产值及利润统计分析

统计表明建筑企业生产总值、利润总额持续增长,但总产值利润率持续降低。建筑企业产值及利润增长趋势及速率如图8所示。

Figure 8. Analysis of total output value and profit margin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图8. 建筑企业总产值及产值利润率分析图

4. 人员安全管理困境分析与讨论

4.1. 困境原因分析

通过图2~4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建筑企业数量持续增多,但从业人员数量2017年到达顶峰后,呈现下降趋势,且农民工群体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出现农民工供不应求现象,经验丰富、持证上岗的技术岗位作业人员,更是一人难求。为保证企业有效经营、建筑项目有效推进,从业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群体流动性将增大。持续的人员流动,导致建筑项目人员进出频繁,进一步增加了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压力,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培训效果,增加不安全行为发生的频率,无法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

图8可知,建筑企业总产值和利润持续增加,但产值利润率却逐年降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企业产业优势降低。同时,由图5可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工月平均工资收入越来越高,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逐年升高,因此在产值利润率降低的同时,人工成本持续增加,导致建筑企业安全投入压力越来越大,侧面增加了安全管理的压力。

通过图5~7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民工群体年龄偏大且逐年增加,以初中及以下学历水平为主,导致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技能水平低、身体素质较差等问题,而人的意识决定了行为选择,技能和素质决定了行为合规性表达,因此导致农民工群体发生不安全行为概率增加。同时,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表明工程项目往往工期紧,需要在较短时间完成更多工作量,导致作业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增加不安全行为暴露时间。以上两方面提高不安全行为风险,出现隐患“治理不完”“重复发生”等困境。

以上表明,建筑企业人员流动性大,尤其是农民工群体,进而降低了安全培训效果。建筑企业产值利润率降低,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压力与安全管理压力。建筑企业农民工安全综合素质较低,导致不安全行为风险高。

4.2. 建议措施及实践

安全文化、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是安全生产系统的三大保障手段,而安全文化作为企业良好安全绩效的内驱动力,对人的安全素质提升、不安全行为控制、生产安全事故预防、企业安全保证能力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3] 。因此,可通过构建安全文化体系,来缓解建筑企业上述困境。

构建安全文化体系,应基于安全文化基本理论基础和原理,选取合适的方法或工具,最终形成一系列文化载体,如图9所示。将企业安全文化体系比喻成两个滚动的车轮,其中安全文化基础理论和原理是体系的根基,可衍生出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安全能力、安全素质,他们彼此之间又相互影响,形成安全文化的驱动力。企业安全文化载体作为安全文化基础理论和原理以及其衍生物的实体表达,包括安全制度、安全活动、安全媒介、安全产品等,通过多种安全文化载体可营造成良好的安全氛围,形成企业安全发展的牵引力。通过合适的方法或工具将安全文化基础理论和原理与安全文化载体有效连接,如管理手段、科技工具、生产制造等,促使两个车轮运转起来。

Figure 9. Safety culture system wheel diagram

图9. 安全文化体系车轮图

4.2.1. 建议措施

1) 制定安全文化导则

建筑企业应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导则,可包括本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和原理,并对基础理论和原理的应用进行解释,明确本企业人员应具备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安全能力、安全素质等愿景。

2) 制定安全文化载体

建筑企业应制定安全文化载体,包括安全制度、安全活动、安全媒介、安全产品等,安全文化载体形式应尽可能开放,利于自主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

3) 建立安全文化创建机制

建筑企业应建立安全文化创建机制,形成上层承诺、中层管理、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机制,形成良好、可推广的安全文化创建工具和方法。

4) 及时开展企业安全文化评估

建筑企业可建立企业安全文化评估体系,包括评估要素、评估指标等,定期对安全文化建设效果进行评估,保证安全文化体系有效运转。

4.2.2. 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某集团企业建立安全文化体系,编制安全文化手册,以系列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生命至上、安全发展”,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

该企业安全理念为:生命至上、安全发展;安全愿景为:杜绝安全事故;安全使命为:践行本质安全;安全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该企业创建层层安全承诺制,以承诺践行安全;该企业创建安全生产“二三四”工程和“十二个到位”安全生产要求等安全文化载体。

该集团企业所属公司的A建筑项目,建设前期也出现了隐患治理不完、安全管理人员监管压力大等困境。A建筑项目贯彻落实该集团公司安全文化体系,创新安全文化载体,具体为:

1) 迎合“地摊经济”热词,“摆地摊”送安全

以发现/认识你身边的隐患为主题,在项目区域摆 “地摊”。结合项目实际,搜集日常工作中出现在典型隐患并打印成图片,让工人识别出图片中的隐患,并提出整改措施。通过接地气的活动形式,传递安全知识和管理要求,有效提升工人的安全素质与安全意识。

2) 创新安全教育培训形式,“看漫画、视频”学安全

项目基于安全管理短板,编制“作业人员安全手册”,拍摄“安全告知视频”,通过漫画、视频的形式,将复杂且乏味的安全管理要点予以生动形象的展示,有效提高了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增长安全技能,提升安全素质。

3) 建立安全生产奖励机制,“小奖励”促安全

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以惩罚为主,会造成懈怠、抵触情绪,项目建立“奖惩结合”安全管理机制,评选“安全之星”、“优秀班组”,并设置公示栏,对每期安全之星、优秀班组进行表彰公示,倡导榜样力量,营造良好安全氛围。

对A项目2020年~2022年隐患排查治理数据进行统计,共开展安全检查157次,产生可统计隐患问题2366个,对各类隐患数量按月份进行统计分析,如图10所示,安全隐患数量先升后降。为避免检查次数对结果影响,将隐患数量与检查次数进行比值计算,得出均次检查隐患数量,发现均次隐患数量呈现同样趋势,如图11所示。

上述分析表明安全文化建设对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提高安全绩效水平方面成效显著。

Figure 10. Analysis of time trend of hidden danger quantity

图10. 隐患数量时间趋势分析图

Figure 11. Time trend analysis of the average number of hidden dangers

图11. 均次隐患数量时间趋势分析图

5. 结论

本文对我国建筑行业生产安全事故概况、建筑企业概况、从业人员概况进行统计分析,探寻建筑业人员安全管理困境,并提出建议措施,得出以下结论:

(一) 我国建筑业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呈缓慢上升趋势。

(二) 我国建筑企业总量持续增加,从业人员持续减少,建筑企业产值利润率持续降低,人工成本、劳动生产率持续增加,导致建筑业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管理压力大。建筑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学历水平低、年龄偏高,安全技能、安全素质较低。导致建筑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较差、人的不安全行为风险高。

(三) 通过构建安全文化体系,制定安全文化导则、制定安全文化载体、建立安全文化创建机制、开展安全文化评估,可有效缓解建筑企业人员安全管理困境。

参考文献

[1] 杨伟伟. 建筑安全生产现状及管理[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4): 118-119.
[2] 梁晓梅.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和难点研究[J]. 居业, 2021(4): 137-138.
[3]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14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R/OL].
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gzdt/201503/20150304_220400.html, 2015-02-13.
[4]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15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R/OL].
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zhengce/zhengcefilelib/201602/20160218_226671.html, 2016-02-04.
[5]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16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R/OL].
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zhengce/zhengcefilelib/201702/20170215_230594.html, 2017-01-23.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2017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的通报[R/OL].
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zhengce/zhengcefilelib/201803/20180323_235474.html, 2018-03-08.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2018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和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行动情况的通报[R/OL].
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zhengce/zhengcefilelib/201903/20190327_239913.html, 2019-03-2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2019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的通报[R/OL].
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zhengce/zhengcefilelib/202006/20200624_246031.html, 2020-06-19.
[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2020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的通报[R/OL].
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zhengce/zhengcefilelib/202210/20221026_768565.html, 2021-05-21.
[10] Swuste, P., Gulijk, C.V., Zwaard, W., et al. (2014) Occupational Safety Theories, Models and Metaphors in the Three Decades Since World War II,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the Netherlands: A Literature Review. Safety Science, 62, 16-27.
https://doi.org/10.1016/j.ssci.2013.07.015
[11] Swuste, P., Gulijk, C.V. and Zwaard, W. (2010) Safety Metaphors and Theories, a Review of the Occupational Safety Literature of the US, UK and the Netherlands, Till the First Part of the 20th Century. Safety Science, 48, 1000-1018.
https://doi.org/10.1016/j.ssci.2010.01.020
[12] 尹意敏. 安全氛围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深圳: 深圳大学, 2020.
https://doi.org/10.27321/d.cnki.gszdu.2020.000261
[13] 傅贵, 陈奕燃, 许素睿, 等. 事故致因“2-4”模型的内涵解析及第6版的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 32(1): 12-19.
https://doi.org/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2.01.002
[14] 百度百科. 统计分析法[EB/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统计分析法/10822580?fr=ge_ala, 2023-05-22.
[15] 马亮, 曹东强, 查俨卿, 等. 多视角下我国房屋建筑施工事故统计特征分析及变化[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3, 49(6): 28-33.
[16] 董广利. 基于2019-2021年国内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应对策略[J]. 中国应急救援, 2023, 98(2): 67-71.
https://doi.org/10.19384/j.cnki.cn11-5524/p.2023.02.013
[17] 吕艳艳. 石化装置事故统计及风险控制系统开发[D]: [硕士学位论文]. 东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
[18] 国家统计局. 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R/OL].
http://www.stats.gov.cn/sj/zxfb/202302/t20230203_1900299.html, 2019-04-29.
[19] 国家统计局. 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R/OL].
http://www.stats.gov.cn/xxgk/sjfb/zxfb2020/202004/t20200430_1767704.html, 2020-04-30.
[20] 国家统计局. 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R/OL].
http://www.stats.gov.cn/sj/zxfb/202302/t20230203_1901074.html, 2020-04-30.
[21] 国家统计局. 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R/OL].
http://www.stats.gov.cn/sj/zxfb/202302/t20230203_1901452.html, 2019-04-29.
[22] 国家统计局. 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R/OL].
http://www.stats.gov.cn/sj/zxfb/202304/t20230427_1939124.html, 2019-04-28.
[23] 罗云. “安全文化”系列讲座之二建设安全文化的目的、意义及范畴[J]. 建筑安全, 2002(10):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