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论视角下唐诗颜色词的翻译方法探究——以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为例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of Color Words in Tang Po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of Three Beauties—Taking Yuanchong Xu’s Translation of Three Hundred Tang Poems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ml.2024.125356, PDF, HTML, XML, 下载: 41  浏览: 107 
作者: 张 玲: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绵阳
关键词: 唐诗颜色词翻译方法三美论Color Words in Tang Poems Translation Methods Theory of Three Beauties
摘要: 本文从三美论的角度出发,以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为研究文本,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对其中的典型翻译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发现,唐诗颜色词的翻译方法并不是单一的,翻译时应综合考虑诗歌背景、语言表达以及作者的心境。其次,为了达到意美,译者常采用直译、意译、仿译等翻译方法。为了达到音美和形美,译者也尽量压脚韵,使得译文形式优美,内容充实。本文旨在探究唐诗中颜色词的翻译方法,提高大众对唐诗英译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Three Beauties, this paper takes Yuanchong Xu’s translation of Three Hundred Tang Poems as the research text, and adopts the case study method to analyze the typical translation cases therein in detail.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no single translation method for the color words of Tang poems,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poem, the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the author’s state of mind should be considered comprehensively when translating. Secondly, to achieve the beauty of sense, some translation methods, such as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and imitation, are also adopted. To achieve the beauty of sound and form, translators also try to press the foot rhyme, which makes the translated text beautiful in form and full of conte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methods of translating color words in Tang poems, to increase the public’s interest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ang poems, and to better disseminat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文章引用:张玲. 三美论视角下唐诗颜色词的翻译方法探究——以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5): 251-256.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5356

1. 引言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不仅以其韵律之美、意境之深远而著称,唐诗中丰富的颜色词也描绘出一幅幅绚丽的诗画。颜色词在唐诗中的运用十分普遍,可用来描写景物、指代事物,也可用来寄托诗人情感。在唐诗中,颜色词的含义和功能是多样的,只有精准地理解其含义、翻译出颜色词的准确含义,才能体现出唐诗的意义深远。

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外译的流行,唐诗的翻译亦是引人注目。许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唐诗英译进行了研究。比如吴启航 [1] 从语料方面来对比唐诗的英译本;蔡媛媛 [2] 对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中的叠词英译进行了分析。不过却少有人单独研究唐诗中颜色词的翻译方法。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即使是同一颜色的用法,也可表达不同的含义。因此,探究唐诗中颜色词的翻译方法对于翻译诗歌有着重要意义。怎样将唐诗颜色词的翻译既保留美的形式,又传递其含义,“三美论”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谈到唐诗的翻译,近现代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则为人所熟知。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是现代唐诗英译中接受度很高的作品,其在追求内容的同时,注重了形式的一致,又尽可能地传递原文含义,读来既朗朗上口,又让读者感受到了唐诗之义、英诗之美。并且结合“三美论”能助力于更好地从音美、形美和意美的角度来探究唐诗英译中颜色词的翻译方法。基于此,笔者以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为研究文本,从三美论的角度来探究唐诗中颜色词的翻译方法。

2. 颜色词与三美论

颜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不仅能够描绘世间的斑斓多姿,还能反映诗人们的内心世界。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蓬勃发展时期,颜色词在这一时期的诗歌中被广泛运用。当时的诗人们基于自己的认知来选择对应的颜色词,从而起到烘托氛围、加深诗歌内涵的作用,以此提升整首诗的表达力。在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中,原文涉及的颜色词合计出现了两百余次,其中大多使用的也是“十一个普遍的基本颜色范畴:白、黑、红、绿、黄、蓝、棕、紫、粉红、橙、灰” [3] 。

在唐代诗歌中,颜色词的使用受到语境、创作目的和语言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具体含义可能有所不同。不过,在许渊冲先生的唐诗英译中,其译文在保留形式的同时,也传达了原文本的意思。并且,许渊冲先生也提出了“三美论”,这一针对翻译文学作品的理论,其重点在于探究如何在目的语中保持原文的艺术性、审美性和美感。不过,在《翻译的标准》一文中,许渊冲先生也指出,“忠实于原文内容,通顺的译文形式,发扬译文的优势,可以当作文学翻译的标准” [4] 。因此,不论翻译何种文本类型,原文内容都是最基本的文本。

具体而言,三美论包括意美、音美和形美。意美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意境和意象,使译文读者能够感受到原文的美感。许渊冲先生也在《谈唐诗的英译》译文中表示,“翻译唐诗的第一个问题是要传达原诗的意美” [5] 。音美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音韵美和节奏感,使译文读起来有韵味,具有音乐美感。而“唐诗的音美,首先是押韵。唐诗即使百分之百地传达了原诗的意美,如果没有押韵,也不可能保存原诗的风格和情趣” [5] 。形美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修辞手法和文字结构,使译文在形式上与原文相似,具有相似的美感。许渊冲先生提倡,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应该尽可能地追求这三美,使译文既能够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又能够保持原文的美感,也只有通过这样的翻译,才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文学价值。

3. 唐诗中颜色词的翻译方法分析

经笔者统计,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上下两册书中共收录英译唐诗近三百首,而基本颜色词就出现了两百余次。从这一数据也不难看出颜色词在唐诗中的重要性。本文将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上下两册书中出现的颜色词根据同一颜色归类,然后分析了不同颜色所采用的翻译方法。笔者发现,对于颜色词的翻译,许渊冲先生采用的翻译方法主要有三种:直译、意译和仿译,其中直译的情况最为常见。

通过案例分析,笔者发现,对于唐诗颜色词的翻译,直译成为了主要的翻译方法,但是对于个别词意译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对于没有理解偏差的词语直译则是最佳办法。本章将详细地分析许渊冲先生处理唐诗中颜色词时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并分析为达到原文的表达效果而采用的相关翻译技巧。

3.1. 直译

作为一种翻译方法,直译“既保留了原文的内容,也遵从原文的表达形式。其特点主要有两点:在词汇意义及修辞的处理上,不采用转义的手法;在语言形式的处理上,允许适当的变化或转换,以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词汇–句法规范” [6] 。

Example 1

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译文:The wind so swift, the sky so wide, apes wail and cry; Water so clear and beach so white, birds wheel and fly.

《登高》一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景江色,表达了诗人不得志的愁苦之情。秋日里,风急天高,猿猴的啼声让人感到一种悲哀之情;水清洲绿沙白,回家的鸟儿在低空中不停盘旋。许渊冲先生将“沙白”直译为“beach so white”这样的独立主格结构,在保持上下句形美的基础上,重现了一幅以冷色调为主的画面,“white”一词将秋日的寂寥冷漠之感完整地保留下来了,因此这一句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并不会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Example 2

原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译文:Orioles sing for miles amid red blooms and green trees; By hills and rills wine shop streamers wave in the breeze.

这首诗以优美的文字、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江南春色。千里江南,黄莺歌声嘹亮,丛丛绿树倒映着簇簇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和随风招展的酒家旗帜,遥遥相望。诗句中“绿”和“红”极具春日氛围,亮丽的颜色体现了春天的生意盎然。许渊冲先生将其分别译为“red blooms”和“green trees”,在直译的基础上增译了“blooms”和“trees”,指明了修饰对象,易于读者理解。除此之外,两词都押了相同的尾韵,在保持意美的同时,也达到了形美和音美。

Example 3

原文: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

译文:His face is grimed with smoke and streaked with ash and dust. His temples grizzled and his fingers all turned black.

这句诗是对卖炭翁的肖像进行描写;他满脸灰尘,像是被烟熏火燎一般;他两鬓灰白,十指漆黑。诗人对于卖炭翁直白的描写,体现了劳动的艰辛,表现了诗人对于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由于中西方文化中,人们通常都会把黑色与消极之情联系起来,比如汉语中的“黑心”一词,或者英语中的“black sheep”一词。因此,许渊冲先生将“黑”一词直译为“black”,并不会造成理解偏差,能让读者联想到卖炭翁的真实情况。这样的直译既保持了原作形式,又直抒其意。

3.2. 意译

作为一种翻译方法,意译则是“保留原文的内容,但表达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背景产生变化。其主要特点是在词汇意义及修辞的处理上,采用转义的手法,以便较为流畅、地道地再现原文的意义” [6] 。

Example 4

原文: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译文:The Moon Goddess and her Maid of Frost are cold-proof; They vie in beauty in moonlight over frosty roof.

这两句描述的意思是:霜神青女和月中的嫦娥都不畏惧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相斗艳,要来比一比美丽如玉一般的姣好姿容。在这一句的译文中,许渊冲先生并没有将“青女”译为“the green girl”或是“the blue girl”,而是通过释义将其译为了“Maid of Frost”。因为在中国神话故事中,青女指代的是主管霜雪的女神。因此,将其译为“Maid of Frost”既传达了正确的文本内容,又传播了中国文化,了解到“青女”实际是掌管霜水的一个专有职位,同时也达到了意美的效果,并且还与下联中的“frosty roof”相呼应,以此达到结构上面的形美。

Example 5

原文: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孟郊《巫山曲》)

译文:To her charm added the mist-veiled rainbow dress bright; Away she flew with faded stars and clouds in flight.

在这首诗中,诗人将三峡景色和神话传说融合在一起,描绘出了诗人独自游行中的感受。云彩、霓虹和着微雨打湿了神女的艳姿,拂晓时分神女化作行云在峡中飞逝。此句中的“轻红流烟”原意指的是淡红色的、飘动的仙气,神女在缭绕的淡红云气中妖娆多姿。许渊冲先生将“轻红流烟”翻译成了“the mist-veiled rainbow dress bright”。通过理解古诗中的意象、主语的转换以及省译“红”一词,许渊冲先生采用倒装句的句式,将这美好的情景描述为薄雾笼罩下的彩虹熠熠生辉,为神女增添了一份魅力。译者将原本的云气转为了彩虹,使得诗句更有雾气缭绕的仙境之感,从而达到了意美的效果。

Example 6

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译文:Two golden orioles sing amid the willows green; A flock of white egrets fly into the blue sky.

这首诗中所提及的四组颜色词“黄鹂”、“翠柳”、“白鹭”和“青天”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四组鲜明亮丽的颜色词,许渊冲先生分别译为了“golden orioles”、“willows green”、“white egrets”和“blue sky”,后三组词译者采用了直译的方法,而“黄鹂”一词作了词义转换。翻译“黄”一词时,译者选用了“golden”,而不是“yellow”。根据朗文词典解释,“yellow”译为“having the color of butter or the middle part of an egg”,而“golden”译为“having a bright yellow color like gold”。因此,为了达到意美,词义转换为“golden”更加符合黄鹂鸟的颜色。

3.3. 仿译

仿译是指“译者不拘泥于原文的意义细节、词汇和句法结构,而是将原文作为一个参照的模式,要么通过删减浓缩的减译方式只是译出其概义或要旨或关键信息,要么通过增添扩充的增译方式译出比原文更多信息的翻译方法” [6] 。

Example 7

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译文:The slender beauty’s dressed in emerald all about; A thousand branches droop like fringes made of jade.

这是一首描绘柳树的写景诗,富于想象力的诗人把柳树比喻成一位身披绿宝石的美丽女子,将柳树的枝条比喻成她所穿裙子的流苏。原文中“碧玉”二字用典,一是象征柳树的颜色,“碧”与下句中的“绿”互为补充;二是“碧玉”又暗指小户人家出生的年轻秀美的女子。因此,许渊冲先生翻译时理解内容后,省译了“碧玉”一词,重新将主语定为“the slender beauty”,指明对象。下句中“绿”一词也省译,用“made of jade”与上文中的“in emerald”相呼应,既保持了诗歌的对仗,也不影响读者理解,同时也能体现出柳树的绿意盎然之感。

Example 8

原文: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译文:The trees and grass know that soon spring will go away; Of red blooms and green leaves they make gorgeous display.

这首诗描述了暮春之景,此时已是晚春之季,花草树木们皆知春日时光就要结束,你追我赶地将自身的比美招数托盘使出。它们争芳斗艳,绽放出万紫千红的绚烂颜色。许渊冲先生翻译时将“红紫”省译为“red blooms”,只保留“红”一词的翻译,又在译文中增加了“green leaves”两个词,这与上句中的“the trees and grass”两相呼应,这一增译加强了诗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保持诗句对仗的同时,巧妙地描绘出一幅晚春美景,体现了原诗中的意美。

4. 结语

唐诗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促进文化传播和加强文化交流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但是,唐诗中颜色词的使用过于频繁,其所承载的意义又十分复杂,这使之成为了唐诗英译中的难点之一。然而,许渊冲先生在唐诗英译中的成就给予了众多翻译学者新的思考方向。顾延龄也在其发表文章中评价道:“许教授能把中国古典诗歌译成优美的英文诗,的确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7] 。

通过案例分析可知,在唐诗英译的过程中,针对颜色词的翻译,许渊冲先生采取的翻译方法是各不相同的。首先对于不存在理解偏差的颜色词,许渊冲先生主要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而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为了使内容更加充满,也会采用一定的翻译技巧,如增译。另外,对于中西文化理解有差异的颜色词,许渊冲先生会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翻译时通过释义以及词义转换等翻译技巧来重现原文中的意美,也尽可能地保持整体诗歌的形美和音美。除此之外,仿译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翻译方法。在原文的基础上省译不必要的信息,增译有助于理解信息,从而再现唐诗的意美,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由此可见,由于各国文化各不相同,在翻译唐诗中的颜色词时,译者应先了解诗歌的背景、诗人的心境,明确颜色词在唐诗中所承载的确切含义。之后,翻译时又应熟知目的语国家的相应文化,最后再起笔开始翻译唐诗。除此之外,翻译时也要选择相应的翻译方法,熟悉运用各类翻译技巧,这样才不会导致内容的漏译或是误译,也能更好地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吴启航. 基于语料库的唐诗英译风格比较研究[J]. 英语广场, 2023(10): 11-15.
[2] 蔡媛媛. 从许译《唐诗三百首》看古诗词中叠词的英译[J]. 英语广场, 2020(1): 11-14.
[3] 姚小平. 基本颜色调理论述评——兼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8(1): 19-28 80.
[4] 许渊冲. 翻译的标准[J]. 中国翻译, 1981(1): 1-4.
[5] 许渊冲. 谈唐诗的英译[J]. 中国翻译, 1983(3): 18-22 8.
[6] 熊兵.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J]. 中国翻译, 2014, 35(3): 82-88.
[7] 顾延龄. 唐诗英译的“三美”标准——兼评《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J]. 中国翻译, 1987(6):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