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本土化视角下商铺标牌语言景观学研究
Research o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of Shop Name Sig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calization
DOI: 10.12677/ml.2024.125349, PDF, HTML, XML, 下载: 31  浏览: 65 
作者: 詹茗媛, 姚晓东: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北京
关键词: 全球本土化语言景观商铺标牌历史文化街区Glocalization Linguistic Landscape Shop Name Sign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摘要: 本文在“全球本土化”视角下,对语言景观中的语码使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以长沙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商铺标牌为样本,着重关注混合语码的分布特征,以及一些特殊语码的独特功能。“全球本土化”将“全球化”和“本土化”概念相融合,不仅体现了全球性视野,同时彰显了民族文化精神。经过对结果的分析发现,在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商铺标牌中,母语(汉语)作为主要语码,优势显著,并以简体汉字、繁体汉字、长沙方言、汉语拼音等多种语码形式出现,体现出较强“本土化”特征;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使用频率次之,成为辅助性语码,是该街区建设趋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同时,商铺标牌上也有其他外语(如泰语)的出现。但是,英语和泰语通常与汉语一同使用,其单独使用频率较低。因此,立足于“全球本土化”视角,在保持本土文化优势和特色的同时,该历史文化街区也应加强“全球化”和“国际化”的程度。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de use in linguistic landsca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calization”. This study takes the shop name signs in Taip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of Changsha City as samples, focusing 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xed language codes and the unique functions of some special language codes. “Glocalization” combines the concepts of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not only reflecting a global vision, but also highlighting the spirit of national cul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in the shop name signs of Taip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mother tongue (Chinese) as the main code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and it appears in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Changsha dialect, Chinese Pinyin and other various code forms, reflecting strong “loc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English is used as the second most frequent language and becomes an auxiliary code for Chinese, which is an important sign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aiping district tends to become “globa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other foreign languages (such as Thai) on the shop name signs. However, English and Thai are often used together with Chinese and are used less frequently alone. Therefor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glocalization”, while maintaining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culture, thi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should also strengthen the degree of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文章引用:詹茗媛, 姚晓东. 全球本土化视角下商铺标牌语言景观学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5): 202-20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5349

1. 引言

Landry和Bourhis [1] 将“语言景观”概念定义为:“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是由公共路牌、广告牌、街道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建筑物公共标牌上的语言组成”。西方国家对语言景观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语语码、语言景观中的变异规律、区域语言使用等 [2] [3] [4] [5] [6] 。国内的语言景观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09年。相关研究范式呈现跨学科特征,大多将语言学与社会学、符号学相结合 [7] 。

整体而言,目前语言景观研究的研究对象大多针对市区中的商业区、各大旅游景点,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分析并阐述研究对象中语言景观语码的分布特点及对应的影响因素。纵观现有研究,鲜少出现将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店名标牌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的情况。而从店名标牌出发深入研究历史文化街区中的语言景观研究尚有较大的充实丰富空间。进入21新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趋势不断发展,我国许多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正在国际化的裹挟下寻求能保持本土文化,并引进国际文化的发展路径。这些街区由许多商铺组成,站在符号学的角度,商铺标牌是一种语言符号,且具有一定标识作用。商铺标牌具有对大众“投其所好”、以“循循善诱”顾客的特点。因此,研究此类商铺标牌的语言景观“不仅可以丰富语言学自身,而且可以健康社会语言生活,解决与语言相关的社会问题,推进社会发展” [8] 。历史文化街区承载了地方特色的文化记忆,拥有历史、文化和经济等多重属性;官方语言、主要方言和外来语互相接触,相互碰撞,这不可避免地为商铺标牌上的语言景观产生了“全球本土化”的语境。

鉴于此,本文将以长沙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商铺标牌为研究对象,视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和其他外国语言(如泰语)的使用为“全球化”的语言特征,视母语汉语的简体中文、繁体中文、主要方言长沙话、汉语拼音的使用为“本土化”的语言特征,运用“全球本土化”研究商铺标牌中的语言景观特征、语码使用特点及各自发挥的作用。

2. 全球本土化

“全球本土化”概念(glocalization)最初源于日本的“土着化”(dochakuka),意为农业技术须适应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 [9]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文化社会学家、匹兹堡大学罗兰·罗伯逊教授(Roland Robertson)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球土化,即“全球本土化”。这个新概念将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本土化(localization)两个概念融合在一起,用来强调二者的相反相成和互动发展。罗伯逊将其定义为“对于全球化场域中普遍趋势和特殊趋势并存状态的一种描述”。该观点与传统看法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没有把“本土化”和“全球化”视为两个对立的概念,而是主张用“全球本土化”这一更具包容性的术语来讨论社会和文化问题。这一观念不仅立足于全球化视野,更体现民族文化的独特精神 [10] 。对于新兴出现和日益发展的语言景观学而言,“全球本土化”概念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领域和理论视角,帮助我们在研究语言景观视角下的文化全球化问题挖掘了新的视野和角度。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动态共存是21世纪常态,21世纪兴起的全球文化交往浪潮见证了一个从文化全球化视野到文化球土化战略的时代转变,历史文化街区中面向国际化的商业店铺希望坚持“走出去”理念,“全球本土化”理念无疑为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式和现实路径选择。

3. 研究方法

3.1. 语料收集

本研究选取长沙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作为语料收集地。作为长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鱼骨状的太平街坐落于长沙市天心区,是“古老长沙”的缩影,更是历史文化与商业文明高度融合的体现。本研究路段全长375米,街区主街门店共64个,以民族工艺品、文化休闲产品、当地特色小吃等为主要经营产品。作为长沙市极富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旅游景点,研究太平街商铺标牌的语码使用特点和语言景观中的“全球本土化”特征具有独特的价值。

研究语料来自笔者于2022年12月16日使用手机相机实地拍摄的太平街两侧的商铺标牌,共收集有效语料样本57个(7家商铺或修缮,或倒闭,处于未营业状态)。

3.2. 结果

在统计语料时,我们决定沿用Backhaus [11] 使用的个体法,即将每个具有独立边框的标牌计为一个统计单元,计算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及英语的使用数量和比例,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Table 1. Types, quantity and proportion of language code of shop name signs

表1. 商铺标牌语码类型、数量及占比

此外,从一块标牌上所使用的语码数量作为统计标准,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Table 2. Proportion of language code use of shop name signs

表2. 商铺标牌语码使用比例

同时,为更加清晰地理顺三者之间的地位关系,我们还根据Reh [12] 提出的多语信息类型(Types of Multilingual Information),将双语标牌按语码与信息组合形式分为复制式(Duplicating)、片段式(Fragmentary)、重叠式(Overlapping)及互补式(Complementary)四类。Reh [12] 的多语信息类型中,“复制式多语信息指两种语码提供的信息量均等;片段式多语信息指一种语言提供全部信息,一种语言提供部分重叠信息;重叠式多语信息指两种语言提供的信息既有重叠又有不同;互补式多语信息指两种语言提供完全不重叠的信息” [13] ,如表3所示。

Table 3. Distribution of multilingual information types of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signs

表3. 汉英双语标牌的多语信息类型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商铺标牌中,母语中文简体的使用频率最高(达到46.75%),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英语次之(达28.60%),而同样属于汉语的繁体使用频率略低于英语,占到23.38%,其它语言的使用仅占到1.30%。同样,若是从语码组合类型角度看,单语汉语的使用率最高(59.65%),其次是汉语 + 英语的双语组合(35.09%),而单语英语和三语码(汉语 + 英语 + 泰语)的使用分别仅占到3.51%和1.75%。

4. 讨论

我们对语料的整理表明,语码分布呈现出母语使用频率较高的特点。这体现了长沙市太平街街区的本土化特征。简体中文在长沙市太平街的商铺标牌中是优势语码;而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中文繁体的使用不仅照顾到顾客的读取和识别能力,也体现了文化街区特别的文化历史感。同时,繁体字通过其文化意涵表明,拥有该标牌的商铺是“老店”,历史悠久、具有文化传承感、商品质量可靠,这有效提升了店铺形象。因此,中文繁体的使用频率较高,且其语码优势也比较显著 [13] 。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被视为是“不同母语背景者实现相互交流的一种超越国界和文化的语言” [14] ,蕴含了品位、声望、现代化、“先进”消费观等丰富意蕴和内涵。在店名标牌中使用英语有助于提升国际化程度,营造异域风情,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希望“面向国际化、拥抱全球化”的新一线城市长沙,其著名旅游景区势必会强化国际通用语英语的使用频次,吸引更多外来游客。正如尚国文 [15] 指出,“英语是国际交流中经常使用的语言,在国际事务和旅游中能为游客提供必要的信息,也可以展示友好、真诚的服务形象以及国际化城市的面貌”。

但是在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商铺标牌中,英语的使用大多与中文相结合,而非单独使用,这与两种语言在商铺标牌中所处的地位与其传递的信息类型不同有关。表3的数据显示,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片段式多语信息类型频率最高(占到40%),复制式次之(30%),重叠式和互补式频率相当,同为15%。因此,接下来,我们举例说明汉语和英语分别在商铺标牌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传递的不同信息。

首先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片段式多语信息类型,即一种语言提供全部信息,另一语言提供部分重叠信息。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中文“啊爆柠檬茶”提供该商铺标牌的全部信息,包括店铺名和商品名,而英文“BOOM LEMON”以小字形式提供部分重叠信息,辅助提示顾客该店铺的主要售卖商品。

Figure 1. The 1st example of shop name signs

图1. 商铺标牌例1

接下来是复制式多语信息类型的店铺,复制式多语信息指两种语码提供的信息量均等,正如图2所示,中文“脆皮五花肉”与英文“CRISPY PORK BELLY”完全对应,提供等量信息。但英文在标牌最底部,起到提示辅助作用。

Figure 2. The 2nd example of shop name signs

图2. 商铺标牌例2

下一类型为重叠式多语信息类型,此类型指两种语言提供的信息既有重叠又有不同。正如图3所示,其商铺标牌上的中文和英文信息有重叠,也有不同之处。中文名主要表明其店铺商品信息,而“朴”字多用于韩文名,韩国的炸鸡也是颇负盛名,因此,该中文名也凸显了其商品的正统性;其英文名“Up Fried Chicken”运用“二朴”和“Up”的谐音,不仅表明其商品信息,也表现其店铺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Figure 3. The 3rd example of shop name signs

图3. 商铺标牌例3

下一类型为互补式多语信息类型,指两种语言提供完全不重叠的信息。图4中的中文“茶顔悦色”以中国文化特有的含蓄隽雅的表达方式说明其店铺特色和风格信息。其中带有繁体字“顔”,突出其中国风特色和本土化特征;英文“Modern China Tea Shop”以小字形式呈现在中文名旁边,直接表明其说明其是一家新中式茶饮店,提供商铺主营商品的信息。

Figure 4. The 4th example of shop name signs

图4. 商铺标牌例4

综合上述四种多语信息类型的商铺标牌可推断出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在提供信息时起到的主导作用和显著优势,然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街区商铺标牌中也有其辅助功能,体现出大多店铺面向国际化的倾向,并坚持“走出去”的理念。在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所有汉英双语码的店铺标牌都使用了以汉语为主、英语为辅的语码混用形式,这使得拥有不同语言背景的受众均能读懂商铺标牌,获取有效信息,既凸显了母语为汉语的本土化特征,也表示出对外语受众的友好,表现其希望面向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愿景,即都反映出了这些商铺标牌背后隐藏的“全球本土化”建构特点和机制 [15] 。

同时,长沙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店名标牌中出现了有趣的非官方语言(如长沙话和汉语拼音),这些独特的语言景观作为一种旅游文化资源,能为到访的游客提供新鲜感和特别的旅行记忆。在太平街出现的这些特殊语码是语言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了语码的开放性和协商性。语言景观中这些“特殊”语码的多样呈现形式折射出不同语码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功能。下面笔者将围绕其标牌上出现的长沙方言和汉语拼音进行分析,探究这二者发挥的独特作用,及其背后隐藏的“全球本土化”特点。

湘方言是中国汉语十大方言之一,而长沙方言作为新湘语的代表,在湖南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群最多。长沙方言经过了地域规划、移民运动等新派老派的更替,进一步作为一个地域文化载体,直观地反映了长沙的文化形象和长沙人的地域性格,十分具有“本土化”的特征。我们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店铺标牌进行分析,如图5所示。

Figure 5. The 5th example of shop name signs

图5. 商铺标牌例5

图5中的“陈嗲”在长沙话中指陈姓的老翁老汉。年纪较轻的长沙人会唤比较亲近的老年男性(非亲属)为“嗲嗲”。该店铺取名为“陈嗲长沙臭豆腐”,表现了其商铺和商品的亲和力、正宗性和“本土化”特征。同时,店名创设者倾向于通过这种隐性手段呈现长沙方言语码,在表达长沙本地人的身份认同的同时,满足了非长沙方言受众追求本土特色的需求和期待。方言作为体现和发扬本土文化的重要资源,记录着当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文化,承载着传承并发扬传统民情风俗的作用。因此,合理有效地利用方言中有价值的历史和文化元素,有利于激发本土文化的创造力,扩大地域文化影响力,增进民族的和谐与稳定,由此形成文化形式多样、地域特征鲜明的旅游环境。尤其是通过方言形式的商铺标牌这类传播途径来展示本土文化,对旅游地的“本土性”文化形象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此外,汉语拼音是我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语言法》第十八条规定了汉语拼音的官方地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13] 。在本次语料收集中,共有11块(占比19.30%)标牌使用拼音辅助汉字标注或者店名的音译。在商铺标牌的语言景观中,汉语拼音的使用既能满足本土受众文化认同的心理需求,又能产生一定的“外语化”效果,为标牌受众带来国际化、时髦新鲜的直观印象,这亦充分体现了“全球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特征。

Figure 6. The 6th example of shop name signs

图6. 商铺标牌例6

不仅如此,长沙太平街还出现了一个含有泰语、英语和中文的三语码标牌(见图6),其中,最上方的泰语意为“欢迎来到泰国”,正下方书写较大的英文“yeah! yee Thai”为其商铺标牌的名字,右下角的中文名“耶耶泰”为其音译。同时,为表明该店铺的主要售卖商品,中文名“泰式大排档”紧随其后,使得游客清楚该店铺主销泰国美食,以大排档的形式售卖。泰语在此处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该商铺的营销理念,最大程度凸显泰语和英语,中文只是作为辅助信息,以较小字号出现在标牌上,这为顾客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好像来到泰国大排档品尝美食。同时,也彰显出太平街逐渐面向国际化的趋势,反映出在“全球化”时代下,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地区在中国饮食行业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5. 结论

语言景观是观测语言动态变异过程的“眼睛”,通过观察地区语言景观的语码特征,我们可以考察其背后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走向。本次研究以“全球本土化”为理论基础,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所收集的语料,研究长沙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商铺标牌的语言景观特征及各语码的特点、作用。通过对语码使用情况的数据统计、汉英双语标牌的信息类型解析和长沙方言和汉语拼音的特殊语码分析,研究发现,在长沙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商铺标牌中,汉语(包括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是优势最明显的语码,长沙本地方言的使用也颇具特色,并体现出太平街较强的“本土化”特征。同时,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太平街的使用频率也很高,并通常作为辅助性语言,与汉语同时出现。这一现象体现出长沙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趋向于“全球化”的特征。但英语语码和其他语码(比如泰语)单独使用的比例较低,说明长沙市太平街国际化的程度还有待提升。除此之外,汉语拼音的较高频使用亦凸显出“本土化”与“全球化”相融合的不可阻挡之势。

长沙市是中国新兴崛起的新一线城市,通过研究太平街的商铺标牌的语言景观特征,可得出结论:其以长沙方言为代表的“本土化”特征十分显著;与此同时,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趋向“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势态也已经出现且愈发深入,但仍有待强化。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之刻,以太平街为代表的长沙市历史文化街区应乘势而起,抓住机会,推动长沙都市“国际化”建设;同时,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语言景观的完善,坚持并发展“本土化”特征,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5-08/31/content_27920.htm,访问日期:2022-12-23。

另外,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作者自己拍摄。

参考文献

[1] Landry, R. and Bourhis, R.Y. (1997)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 23-49.
https://doi.org/10.1177/0261927X970161002
[2] Manan, S.A., David, M.K., Dumanig, F.P. and Channa, L.A. (2017) The Glocalization of English in the Pakistan Linguistic Landscape. World Englishes, 36, 645-665.
https://doi.org/10.1111/weng.12213
[3] Moriarity, M. (2014) Languages in Motion: Multilingualism and Mobility i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 18, 457-463.
https://doi.org/10.1177/1367006913484208
[4] Cenoz, J. and Gorter, D. (2006)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Minority Langua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 3, 67-80.
https://doi.org/10.1080/14790710608668386
[5] Amos, H.W. (2017) Regional Language Vitality i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Hidden Hierarchies on Street Signs in Toulou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 14, 93-108.
https://doi.org/10.1080/14790718.2015.1103244
[6] Coluzzi, P. (2009) The Italian Linguistic Landscape: The Cases of Milan and Ud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 6, 298-312.
https://doi.org/10.1080/14790710902935930
[7] 张杰. 语言景观研究成语言学新增长点[EB/OL]. 中国社会科学报.
https://m.hbskw.com/p/12856.html, 2017-04-07.
[8] 李宇明, 周建民. “领域语言研究”开栏引言[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 23(2): 5.
[9] Tulloch, S. (1991)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New Wor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10] 单波, 姜可雨. “全球本土化”的跨文化悖论及其解决路径[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1): 41-48 1.
[11] Backhaus, P. (2007) Linguistic Landscap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Urban Multilingualism in Tokyo. Multilingual Matters, Clevedon.
https://doi.org/10.21832/9781853599484
[12] Reh, M. (2004) Multilingual Writing: A Reader Oriented Typology—With Examples from Lira Municipality (Ugan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2004, 1-41.
https://doi.org/10.1515/ijsl.2004.2004.170.1
[13] 巫喜丽, 战菊. 历史文化街区语言景观研究——以店名标牌为例[J]. 中国外语, 2022, 19(4): 53-61.
[14] Seidlhofer, B. (2011) Understanding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15] 尚国文. 宏观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旅游语言景观研究[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3): 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