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背景下广西壮锦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探究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Guangxi Zhuangjin Cultural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al Tourism
DOI: 10.12677/ass.2024.135394, PDF, HTML, XML, 下载: 44  浏览: 115 
作者: 李思婷, 闭煜铨, 练双双:广西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广西 南宁
关键词: 文化旅游壮锦文化产业路径探究Cultural Tourism Zhuangjin Cultural Industry Path Exploration
摘要: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吸引游客的热门选择。广西壮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性,吸引了大量游客观赏购买。在这个过程中,壮锦文化不仅成为广西旅游业的一大亮点,更是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广西壮锦文化的发展还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其传承与发展在文化旅游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它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更是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有力支撑。文章从背后旅游背景下进行探究广西壮锦文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为壮锦文化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Abstract: With the booming tourism industry, cultural tourism has gradually become a popular choice to attract tourists. As a unique cultural resource, Guangxi Zhuangjin has high cultural value and artistic appreciation, attracting a large number of tourists to watch and buy. In this process, Zhuangjin culture has not only become a highlight of Guangxi’s tourism industry, but also provide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local residents and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of the loc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xi Zhuangjin culture is also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promoting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plays a non-negligible role in cultural tourism, which is not only a living fossi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a strong support for local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prosperi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Guangxi Zhuangjin 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ourism, and injects new development impetus into Zhuangjin culture.
文章引用:李思婷, 闭煜铨, 练双双. 文化旅游背景下广西壮锦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探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5): 286-291.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5394

1. 引言

广西壮锦是中国民族织锦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蜀锦、云锦、宋锦合称中国四大名锦,是壮族代表性的文化创造 [1]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壮锦产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图案而闻名,这一传统工艺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壮族人民对于生活、信仰和情感的抒发,这种深刻的文化底蕴为广西壮锦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已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广西壮锦文化产业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机遇。本文旨在探究文化旅游背景下广西壮锦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期为广西壮锦文化产业的传承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通过探讨文化旅游背景下广西壮锦文化产业的传承和发展现状,分析广西壮锦产品在文化旅游中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促进广西壮锦文创产品在文化旅游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探究广西壮锦文化在文化产业旅游背景下的发展,致力于为广西壮锦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其他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艺产品在旅游业中的发展提供借鉴。

2. 壮锦的起源

壮锦是广西壮族地区一项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手工艺品,也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主要产地为广西靖西、忻城、宾阳等县。考古证实,早在汉代广西已有织锦技艺。据《唐六曲》和《元和郡县志》记载,当时壮族人民所织出的多种布料,已被封建王朝列为贡品。但真正能够称为“锦”的纺织品则出现于宋代,宋代“白质方纹,佳丽厚重”的布,就是早期的壮锦。

壮锦技艺刚开始只是在当地部落中传承,被视为重要的文化标志,反映了壮族部落民众的信仰和生活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壮锦织锦技艺逐渐演化出独特的风格和纹样,其色彩斑斓、线条流畅、图案生动,通常以自然界的元素,如花草、山水、动植物等,以及民间传说和宗教信仰的图像为主 [2] 。

壮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壮锦的产品质量也在不断优化,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和追捧,是具有浓厚壮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承载了壮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壮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通过保护传承和文化产品的创新,广西壮锦将继续在时光的雕刻下,绽放出独特的文化魅力,为中华文化的多元发展贡献着自己独特的光彩。

3. 壮锦的制作工艺及文化内涵

3.1. 壮锦的制作工艺

壮锦是壮族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以其绚丽多彩、纹理繁复而著称。其制作工艺非常独特,主要包括选料、染色、图案设计等多个环节。在选料方面,制作壮锦的主要原料是桑蚕丝。其次,传统的壮锦注重天然染料的运用,多利用当地植物和有色土来进行,红色用土朱、胭脂花、苏木,黄色用黄泥、姜黄,蓝色用蓝靛,绿色用树皮、绿草,灰色则用黑土、草灰 [3] 。纯天然的染色技术不仅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特色,也符合现代人对于环保、健康的追求。此外工匠们在设计图案时,也注重表达壮族人民的文化精神和生活理念。常见的图案有水波纹、云纹、同心圆纹以及各种花草和动物图像,如蝶恋花、凤穿牡丹、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每一寸壮锦的完成,都离不开工匠们的辛勤劳动和精湛技艺的结合 [4] 。

壮锦纯天然染色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在颜色上保持了传统的艳丽和饱满,也符合现代消费者绿色环保的消费观念。现如今,游客对于独特的文化体验和绿色环保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壮锦纯天然染色技术的应用,使得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同时满足了其绿色健康的消费需求。

3.2. 壮锦文化内涵的展现

广西壮锦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合了壮族人民的智慧、勤劳和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壮族文化的载体和象征,许多壮族的传统文化元素都可以在广西壮锦中找到影子,如壮族的花鸟图案、传统乐器等。其次,广西壮锦寓意深远,很多图案都具有吉祥寓意,如鸳鸯双飞、富贵牡丹等,体现了壮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4] 。

在文化旅游的背景下,壮锦文化的内涵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游客们可以亲身参与壮锦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不仅可以欣赏到壮锦的艺术之美,更能够深入了解壮族文化的渊源和底蕴。壮锦文化在文化旅游中展现出的内涵丰富多彩,不仅是对传统手工艺的珍视和传承,更是对壮锦文化独特魅力的展示。

壮锦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创新的探索,正是这种坚持和创新的精神,使得壮锦文化在当今社会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体验壮锦文化的机会,让人们在欣赏其艺术之美的同时,也更加珍惜和理解这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

4. 文化旅游背景下广西壮锦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广西壮锦文化产业在广西的发展呈现出多元、繁荣的态势。文化旅游已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它不仅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注重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利用。

在文化旅游的推动下,壮锦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日益丰富,涵盖了纺织品、手工艺品、礼品、文化用品等多个领域。景区中的壮锦文创产品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如时尚的壮锦围巾、朴素精致的壮锦笔记本、精美壮锦贺卡、秀雅的壮锦摇扇、艳丽的壮锦包包、壮锦高跟鞋等文创产品,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为游客提供了多样的旅游产品消费体验 [4] 。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壮锦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广西壮锦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手工艺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商业潜力。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广西壮锦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广西壮锦的生产企业积极探索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也注重开发新的产品种类和款式,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此外,广西壮锦文化产业在品牌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如“广西壮锦山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其产品涵盖多个方面,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企业也注重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通过参加各种展览、展示活动以及网络营销等方式,向国内外消费者展示广西壮锦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同时,企业还注重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形象。

在文化旅游背景下,广西壮锦文化产业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呈现出积极的发展现状。未来,随着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广西壮锦文化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5. 广西壮锦文化产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5.1. 文化产品样式的单一性

壮锦产品的设计缺乏创新,未能充分体现壮锦文化的独特魅力。目前市场上的壮锦产品大多雷同,缺乏特色和个性,难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产品的包装和宣传也缺乏创意,难以引起游客的兴趣和关注,主要样式仍然以传统的纺织品为主 [1] ,如围巾、披肩、挂毯等。这些产品虽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但在市场上却难以引起年轻消费者的兴趣。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样式、材质、颜色、功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单一的传统壮锦纺织品样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广西壮锦文化产品的设计缺乏创新和多样性,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壮锦文化产品都是仿制品或复制品,缺乏自主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品牌意识。这导致市场上出现大量相似的产品,不仅难以形成品牌效应,也难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此外,设计师们应该注重挖掘壮锦文化的深层内涵,将其与现代审美观念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的新产品。

5.2. 创新型人才的短缺

广西壮锦文化传承方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目前,广西壮锦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传统的手艺人和家族传承,缺乏系统性的教育培养机制。同时,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许多年轻人对壮锦文化的兴趣和热情逐渐降低,使得壮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人才匮乏的困境。此外,广西壮锦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创新型人才的吸引力。广西壮锦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产业规模、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限制,无法为创新型人才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和机遇。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产业相比,广西壮锦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吸引力相对较低,这也限制了创新型人才的数量和水平。

创新型人才自身的问题也影响了壮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一些创新型人才对壮锦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对传统手艺和文化的传承意识,导致他们在创新过程中无法充分挖掘壮锦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同时,一些创新型人才在创新过程中过于追求商业化和市场化,忽视了壮锦文化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这也影响了壮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5.3. 没有打造出独具壮锦特色的文化品牌

在文化旅游背景下,品牌形象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广西壮锦品牌在形象塑造上缺乏独特性,难以与其他同类产品区分开来。这使得消费者在选择壮锦产品时,往往难以辨别品牌之间的差异,导致品牌忠诚度不高。广西壮锦作为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号之一,其品牌定位应该充分体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实际的市场推广中,壮锦品牌往往过于强调其工艺和设计,而忽视了壮锦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这使得消费者对壮锦品牌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无法深入了解其文化价值。消费者对壮锦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然而,广西壮锦品牌在定位上往往过于强调传统工艺和设计,忽视了市场需求的变化。这导致品牌无法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降低了品牌的竞争力。

6. 广西壮锦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展望

6.1. 融入文旅元素,加强特色文创产品的开发

文化旅游为广西壮锦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机遇,通过将壮锦产品与当地旅游元素相结合,加强壮锦产品与地方民族特色活动相结合,将广西特色的旅游景观与壮锦产品相融合,如桂林山水、青秀山风光、象山特色、德天瀑布等特色旅游景观,让壮锦产品具有当地景区特色,增强其在旅游活动中的纪念意义,从而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并激发游客的购买欲望。该发展模式下,能够利用壮锦产品彰显广西地域文化特色,有助于提升壮锦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保护。

充分利用壮锦的文化元素,如图案、色彩、工艺等,融合当地旅游景观进行创意设计,开发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产品,注重与现代审美观念的结合,使产品更具时尚感 [5] 。同时,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便携性,提高游客的购买意愿。

6.2. 打造“旅游 + 文化产业”新发展模式

在当今文化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推动壮锦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打造“旅游 + 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为壮锦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不失为推动广西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壮锦产业可以结合旅游景点,打造特色壮锦产品制作区,使游客在景区内能够亲自动手体验制作壮锦产品的过程,并自己设计喜欢的壮锦样式,还能够在这里了解壮锦的历史文化、欣赏壮锦的艺术作品等 [5] 。此外,要打造壮锦产业与景区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让壮锦产业依靠景区而能够面向更多的群众,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其新发展模式的转型。同时,也应当发挥壮锦产业的文化特色,让各大景区也因为特色的壮锦产品而更加吸引游客,满足广大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实现“旅游 + 文化产业”的双赢局面。可以通过在景区宣传中插入特色壮锦文创产品活动,加强壮锦文化的宣传推广,提高其知名度,线上和线下渠道进行销售,拓宽市场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购买壮锦文创产品。

6.3. 把握文化旅游发展机遇,打造壮锦文旅品牌

文化旅游是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的一种产业融合。在文化旅游背景下,广西壮锦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首先,旅游业的发展为壮锦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销售渠道。其次,文化旅游可以提升壮锦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打造独具特色的壮锦文旅品牌,首先要深入挖掘壮锦产品中的文化内涵,为壮锦文旅品牌注入灵魂。通过加强对壮锦历史、艺术、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为品牌定位和设计提供支撑 [5] 。其次,优质的壮锦产品是打造品牌的基础,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是打造壮锦文旅品牌的关键。通过加强对市场需求的研究,优化产品设计,提升产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增强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此外,品牌营销和推广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关键。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营销活动,如举办展览、开展体验活动、进行网络推广等,提高壮锦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打造壮锦文旅品牌的重要途径。通过将壮锦产品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和消费。要找到壮锦文化与品牌融合的关键点,提炼地域品牌化建设,是广西壮族地区民族品牌特色化发展的需要。

7. 结语

广西壮锦作为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工艺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壮锦作为壮族人民的传统手工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文化旅游的方式,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壮锦的美丽,更能了解到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民俗文化等。这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壮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兴. 一带一路视野下忻城壮锦工艺传承与产业开发[J]. 广西民族研究, 2018(3): 149-154.
[2] 袁丰年. 乡村振兴战略下非遗旅游资源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以广西壮锦织锦技艺为例[J]. 西部旅游, 2023(19): 25-27.
[3] 韦思捷. 生态美学视野下壮锦对“那文化”元素的呈现[J]. 中国民族博览, 2017(10): 3-4.
[4] 李辉, 段宇鑫. 广西壮锦元素融入现代视觉设计的研究[J]. 西部皮革, 2022, 44(9): 136-138.
[5] 黄晓瑜, 陈旭. 壮锦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必要性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6(11): 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