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商兴农”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Exploration of Rural E-Commerce Talent Cultivation Paths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Commerce and Rural Development”
DOI: 10.12677/ecl.2024.132252, PDF, HTML, XML, 下载: 37  浏览: 116 
作者: 夏心怡: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关键词: 数商兴农电商人才乡村振兴Digital Commerce and Rural Development E-Commerce Talents Rural Revitalization
摘要: 作为我国数字经济最重要的源头,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数商兴农”背景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双循环的重要力量。文章旨在厘清“数商兴农”工程与农村电商人才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对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影响,探究目前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现状和挑战,从而提出促进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方法,以期为“数商兴农”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与启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现。
Abstract: As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China’s digital economy, e-commerce has become a major driving force for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Commerce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to stimulate the double cycle of the economy. The purpose of the article i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gital Commerce and Rural Development” proj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talent, analyze its impact on rural e-commerce talent training,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of rural e-commerce talent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nd then put forward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o promote rural e-commerce talent training, with the goal of providing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talent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commerce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helping to further implemen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文章引用:夏心怡. “数商兴农”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2): 2082-2087.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2252

1. 引言

“数商兴农”旨在将数字技术融入农村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促进“商”“农”融合,核心是发展数字商务振兴农业。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要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进乡村,实施“数商兴农”工程 [1] ,此后,党和国家对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愈加重视。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提高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同步强化农民增收举措,为“数商兴农”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增添了保障。“数商兴农”作为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途径,为乡村发展探索了新的模式,对促进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

2. “数商兴农”与农村人才发展之间的关系探析

2.1. “数商兴农”的实施为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提供了政策支持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了要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特定情境的形塑,有学者指出“数商兴农”工程的推进为数字时代农村人才发展提供了三大机遇,一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呼唤数字化人才的发展;二是“人口红利时代”向“人才红利时代”转型需要具有数字化素养的农村人才;三是数字乡村发展所带来的乡村产业的转型推动新的农村人才格局的形成 [2] 。可以说,农村地区的发展与人才培养需要紧密结合相应的政策布局,而数字乡村背景下“数商兴农”工程的实施为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发展,人才是第一要素。在“数商兴农”工程的影响之下,各地开始推动电商人才培训,以电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例如有关地区通过人才先锋引领、电商达人培训等多种电商培训班形式,逐步解决农民在电商就业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数字化素养,培养其电商技能。此外,各相关高校也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以培育新型电商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地方为人才培养理念,以“数商兴农”为核心提振乡村振兴。总而言之,“数商兴农”工程的实施对于农村电商产业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具有专业电商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提出了大量需求,也为农村地区电商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2.2. 加快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是推进“数商兴农”的重要保障

“数商兴农”旨在于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通过培养乡村地区的数字化人才,逐步消解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数商兴农”是数字乡村发展模式的外在表现,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是推动“数商兴农”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将为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内生动力。更多处于贫困和边缘地区的农民创业者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培训与帮扶,同时惠利的引进和培训政策也将吸引优秀大学生、技术人员、企业家等人才回流,并依托购物、直播、短视频等电商平台进行创业,助力当地优质农产品的销售与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电商人才将形成强大的势能,积极助推“数商兴农”政策走深落实。首先,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农产品的供给将更依赖于电商市场下的数据分析,依据大数据针对消费端口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其次,在农村产业升级转型方面,农村电商人才的发展将推动各地市场融合,对于农产品的品牌化、标准化提出更高要求,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最后,随着农村电商人才的增多,农村的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也将同步完善,为更多人才的回流提供优质的就业、生活环境,逐渐消解城乡分野所带来的弊端,助力“数商兴农”工程的顺利实施。

3. “数商兴农”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发展困境

近年随着“数商兴农”工程的实施,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电商创业、直播带货等已经成为农民创业增收的重要渠道。据数据统计,2022年全国农村网商(网店)达到1730.3万家,同比增长6.2%。其中直播电商就有573.2万家,占比33.1% [3] 。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等情境制约,农村的电商人才发展存在着诸多困境,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

3.1. 农村本土人才流失,电商人才断流严重

农村人口流失是城乡差距逐步扩大的必然结果,由此导致的农村人才不足严重制约着乡村振兴的进程。“农村落后的基础条件和相对单一的产业结构,难以吸引并留住人才,同时又有大量的优秀人才从农村流向城市,人才匮乏问题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直观重要的因素。” [4] 农村电商发展是一个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涉及生产、包装、营销、物流、售后等多方面环节,对人才的技能需要和专业素养需求较高。而目前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村落日渐空心化,缺少掌握相关技术与知识的适龄就业人员。同时,由于农村长期落后的经济基础影响,农民的文化水平层次不齐,一部分民众思想陈旧,不愿意接触电商等新鲜事物。加上缺乏相应的宣传教育与技术培训,农民群体对于数字化的工作和职位的学习能力和掌握能力不足。此外,仍有部分农民对于电商行业也存在着认知偏见,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电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2. 电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不健全,下沉意愿缺失

“乡村地区偏远的地理位置、脆弱的经济基础和微薄的薪资待遇成为农村电商缺乏人才的重要原因。” [5] 从人才引进的层面来看,城乡差距所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使得年轻人才的下沉意愿不强,导致了农村人才引入难、留住更难的问题。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和教育等方面与城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缺乏吸引人才返乡的配套资源与政策扶持。从人才培养方面来看,农村电商行业缺少系统科学的培育体系和就业扶持。一方面,农村人才种类繁多,常常存在着因为多头管理所导致的农村人才培训较少等问题,且目前农村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内容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学与生产实践相脱离、没有依据农民的个体素质情况开展适宜的教学,从而导致农民学习效果差、获得感低下等问题。另一方面,农村电商培训课程与乡村振兴需求的契合度存在不足,人才培养存在着“滞后”效应,岗位培训缺少合理分配,农民往往是寻求获利最多的岗位培训,缺乏实用性。在培训模式上缺少市场模拟、供求分析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使得人才培养层面与人才就业层面发生错位。

3.3. 高校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滞后,人才供需不匹配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担负着为农村输送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责任。然而目前高校与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一方面,应农村电商发展需要,我国对应高校开办了一批电子商务专业,为乡村输送了一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但是人才的培养与农村的实际需求往往存在错位,学生的理论与农村电商的具体实践中往往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学生下沉服务基层农村的意愿也不强烈。另一方面,高校也具有对农村地区电商从业者的知识与能力进行培训的功能。而由于教学脱离实际、电商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常常伴随着教育形式化的现象 [6] ,只重电商运营管理、推广服务等课程,忽视农村电商所特有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课程,缺乏对农村电商实践层面问题的研究。

4. “数商兴农”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路径

农村电商作为“数商兴农”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其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依托于“数商兴农”的政策利好,把握好战略机遇,做好新时代人才工程,实现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发展。

4.1. 对接“数商兴农”发展需要,完善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谱写乡村振兴蓝图,强国必先强农,随着农业产业的逐步转型升级,农村电商行业迅速发展,对电商人才素质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亟需加强顶层设计,以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推动“数商兴农”建设。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以及企业的多方协作。一方面,政府应当在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举措,加快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农村及边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服务供给,强化农村电商人才的数字素养提升和就业保障。在人才培养层面,要制定好电商人才培养标准,明确电商人才培养方案,做好电商人才的认证体系,加强人才建设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高校和企业要以政府的顶层设计为指导,加强人才和就业层面的积极合作。高校的电商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不能只重理论,更要注重产业的发展趋势,做好产教融合,依据当地电商产业的发展特点做好人才需求实践调研。同时,高校也应该拓宽培养对象范围,将农民电商就业群体作为培养对象与本专业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实地调研、案例讲解等多样化方式,促进专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互相契合。此外,电商企业也要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积极融入高校教学,校企协同制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农民、学生等群体提供实践场所支撑和就业平台支持。

4.2.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农村新发展阶段,在“数商兴农”视域下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理念,以三者耦合联动、整体促进的关系激发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活力。

教育促进电商人才发展。无论是何种人才的培养,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亟需创新思路、统筹谋划,将电商人才的培育作为助推“数商兴农”的重要推手。一是要整合电商教育资源。政府需要通过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整合各类企业、院校等教育资源,搭建农村电商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实施精确培训。二是要优化电商人才培养队伍,在师资力量方面引进优秀的电商带头人,吸纳真正有能力的人开展教学与培训工作。三是要健全电商人才评价机制,以惠利的政策服务促进人才进一步发展。

科技助力电商人才技能提升。随着数字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类电商平台以其先进的数字理念和创新性的科技应用,为农村电商人才技能素养的提高注入了新的动能。一方面是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升级,随着电商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农业产业也逐渐智能化,新技术的应用对于处于生产端的电商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政府需要借助各类电商平台,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采取差异化扶持策略,将数字科技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使更多电商从业人员转型成为既懂农业又懂电商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品牌传播方式的变化以及物流供应链效率的提升,也对掌握营销技能、物流知识的电商人才提出了新的需要。

人才推动农村教育科技提升。在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的同时,农村电商人才也在发挥其反哺作用。就教育层面而言,通过打造数字人才队伍,能够培养一批具有数字意识和互联网思维的“新农人”,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帮助村民普及数字技术的使用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村民投身电商的内生动力。从科技发展角度来看,通过培养和引进大量农村电商人才,能够推动农村电商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既能够促进互联网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应用便利农村百姓,又能够为农村产业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为乡村产业兴旺注入强劲动力。

4.3. 坚持以“农”为本,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一方面,推进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要坚持以“农民”为本,强化农民对于电商行业的从业意愿。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必须推进农村电商本土人才培养,推动“数商兴农”工程顺利实施。首先,必须剔除农民长期以来对待电商的行业偏见,帮助农民建立信任机制。政府可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参与电商行业。其次,在思想层面要引导农民摒弃传统的就业观,通过宣传和教育,帮助农民正确看待农村电商的发展。同时,要制定各种激励机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保障,激发其融入电商发展的积极性。最后,要坚持以人为本,持续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解决农民生活的后顾之忧。

另一方面,推进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要坚持以“农业”为本,依托当地经济社会环境进行发展。由于各地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定也显现出差异化的特征,如何制定具有本土化特征的扶持政策以及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难点问题 [7] 。因此,在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和人才储备,依据时代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并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部署安排。同时,要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进行适当的人才培养调整。例如对于以原产地的农产品直销为主要模式的地区而言,完善物流体系人才建设,培养能够打造品牌竞争力的人才是当地电商人才培养的重点;而以产销结合为主的地区则是要大力培养直播带货、数据分析等人才,从而有序推动农村电商人才依据社会资源合理分配。

5. 结语

随着“数商兴农”工程的有序推进,农村电商在多方的政策支持下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切实促进了当地的产业转型,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然而,在农村电商的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难点与困境,其中电商人才培养是制约当地电商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数商兴农”背景之下,要多举措并举,提高电商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2/22/content_5675035.htm, 2024-03-08.
[2] 李晓夏, 赵秀凤. 数字赋能与乡村人才振兴——“数商兴农”背景下新农人培育循环体建设研究[J]. 成人教育, 2023, 43(9): 36-42.
[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坚定信心, 奋发有为, 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图文实录[EB/OL].
http://www.scio.gov.cn/xwfb/gwyxwbgsxwfbh/wqfbh_2284/49421/49661/wz49663/202307/t20230704_724787.html, 2024-03-15.
[4] 陈雷. 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与破局[J]. 人民论坛, 2020(10): 72-73.
[5] 肖国安, 陈谦, 王文涛.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商发展路径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 2022(10): 161-168.
[6] 戴琳.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发展对策研究[J]. 甘肃农业, 2023(11): 121-124.
[7] 吕枚芹, 谢荣军. 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农村电商本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 山西农经, 2021(12): 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