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景观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The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Based on Linguistic Landscape
DOI: 10.12677/ass.2024.135384, PDF, HTML, XML, 下载: 53  浏览: 84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殷 鸯: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浙江 绍兴
关键词: 语言景观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语言意识Linguistic Landscape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Critical Language Awareness
摘要: 在当前教育语境下,教育者越来越意识到有必要将传统语言课堂转型为兼具分析功能与思想解放的空间。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进而形成批判性语言意识。本研究组织20名英语专业本科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收集某市景区范围内的语言景观文本,并引导学习者参与语言景观的分析。通过对学习者互动过程的视频记录以及活动中产生的文本数据进行细致分析,研究发现语言景观教学法有助从不同维度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但评价和创造这两个高阶思维类别所涉较少。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context, educators are increasingly aware of the necessity to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language classroom into a space that is both analytical and liberating. The core of this transformation lies in developing learner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stimulating their initiativ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which in turn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critical language awareness. 20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 were recruited to participate in a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in which they were asked to collect linguistic landscape texts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a city’s scenic area, and were guided to participate in analysing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texts. By carefully analyzing the video recordings of learners’ interactions as well as the textual data generated during the activitie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pedagogy helps to develop learner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but the higher-order thinking categories of evaluation and creation were rarely involved.
文章引用:殷鸯. 基于语言景观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5): 220-225.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5384

1. 引言

Landry和Bourhis于1997年首次提出“语言景观”这一概念,指的是“某个区域公共与商业标牌上可见的或突显的语言” [1] 。近年来,语言景观日渐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研究边界不断扩大,已从一开始的社会语言学领域拓展到了传播学、符号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中,语言景观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对语言教育在宏观政策和微观实践两个层面都有重大影响。在宏观层面上,这一转向凸显了语言教育范式的变化,从狭隘的、以语言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范式转化为以语言为媒介更广泛的素养和能力培养的教育范式,其中包括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意识等能力。在微观层面上,这一转向的关键在于将语言课堂从“压迫空间”转变为“解放空间”,使学习者成为语言话语的能动参与者。

国外学者们基于学理层面的逻辑思考,对多语语言景观的外语教学功用进行定性分析,明确提出多语语言景观可作为外语习得的输入来源,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多元能力 [2] [3] [4] [5] 。国内部分学者也敏锐地察觉到多语语言景观的教学价值,将其作为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纳入外语教学中 [6] [7] ,但教育教学视角下的多语语言景观研究囿于起步阶段,对教学路径的探讨仅限于浅层 [8] [9] 。鉴于此,本文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双语语言景观数据的协作分析研究,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一个框架,以激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

2. 语言景观和批判性思维的关系

批判性思维是指通过严谨的分析和评估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种思维 [10] 。批判性思维可以嵌入各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思维技能训练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 [11] 。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教育必须聚焦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进行深入的批判性思考和分析,还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场所中促进顺畅的沟通和问题的妥善解决。这要求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掌握高水平的解决问题技能,并积极参与团队活动。然而,当前的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侧重于知识的单向传递,缺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环境。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并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进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语言景观如今已被视为激发学习者批判性思维的重要输入来源。传统的语言景观研究主要聚焦于语言的可见性,而现在业已发展成为对空间社会建构的全面考察 [12] 。语言景观不再仅仅是观察语言使用的方式,而且成为了揭示公共空间符号学与社会权力之间密切联系的窗口,这一特点使其成为发展批判性思维的宝贵数据来源。通过让学习者观察和分析公共空间中的语言使用,将学习者置于语言“研究者”的角色中,教育者可以引导学习者深入思考语言背后的社会意义,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语言与社会、文化、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语言意识。

此外,语言景观研究的“跨学科”特性也进一步增强了其作为教学工具的价值。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为语言景观研究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学习者更全面地理解语言景观的本质和功能,还能提供更多解读社会现实的新视角。随着研究的深入,技术赋能也为语言景观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13] ,使语言景观成为解码当代社会话题的重要工具,特别在引导学习者反思自己对周围人和地方的情感反应和道德立场时,其包容性和相关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14] 。

3. 基于语言景观的教学项目

3.1. 教学环境和课堂活动

本研究旨在探讨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学习者如何在语言景观研究中激活批判性思维,进而促进其在外语中的能动参与。这一研究目标不仅基于学术探索的需要,更是对目前英语课堂中缺乏社会语言学问题参与的积极回应。在中国某市地方性高校的英语课堂中,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教学法仍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学生往往过于关注语言形式,而忽视了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即更侧重于对文本内部的详细解构,而将解释和批评等实践活动置于次要地位。

鉴于此,本研究致力于开发一个教学项目,旨在改变这种以形式为重点、缺乏社会互动的语言教育实践,使学生能够摆脱传统教学法所强加的学科特性,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外语学习中来。为此,研究者在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英语课外阅读实践》课中设计了一个语言景观分析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调研和分析公共空间的语言使用现象,进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英语课外阅读实践》是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开设的一门实践课,旨在通过学生课外的阅读与实践,拓宽学生社会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知识面域,帮助学生培养深入理解、分析、推断和归纳能力,提高媒介素养水平。将语言景观调研和分析置于《英语课外阅读实践》这门课程中,既不会影响其他基础和理论课程的教学进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文化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媒介素养水平,与该课程的培养目标相契合。

为了顺利实施这一项目,研究者对参与者进行了简短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语言景观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特别是如何分析符号等要素,使学生能够扮演公共空间“调查员”的角色,在分析语言景观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位学生在该市3A级以上景区收集至少五张语言景观图片,并在收集后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分析。为了激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协同合作分析阶段,研究者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标志的类型、位置、目标受众以及不同语言的存在原因和对应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释和观点,并在此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2. 参与者

本研究聚焦于中国东部某市地方性高校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的20名学生。选择二年级学生作为本研究的主要参与者基于多重考量。首先,相较于大一学生,大二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本研究。其次,相较于大三、大四学生,大二学生的学习任务相对较轻,参与数据收集活动不会对其造成额外的学业负担。此外,参与本研究的20名学生完全出于自愿,通过项目组在本科二年级学生中招募成员产生。项目组成员需通过大学英语6级,具有一定的外语处理能力,并对语言景观具有研究兴趣。该项目不涉及任何形式的评估任务,旨在确保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3.3. 数据收集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研究者采用中文作为说明语言,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同时,研究者充分尊重参与者的语言选择权,允许他们在采访和课堂活动中自由使用英语或中文,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但鉴于研究需求,所有中文数据资料最终都被译为英文,以确保研究的可比性和可推广性。

在独立收集语言景观图片后,参与者被组织成若干小组,每组需协作分析所收集的图片文本。在课堂活动正式开展之前,研究者针对所有参与者实施了半结构式访谈,问题的设计侧重于一般性了解,如引导参与者表达他们对不同语言的看法,目的在于评估他们在公共空间中的语言意识水平。在合作分析标志、编写报告的过程中,研究者进一步对各个小组进行了后续的小组访谈,问题则更加聚焦于参与者的实际体验,如询问他们在活动中收获了哪些知识,特别关注到了标志的哪些特征等,目的是深入了解参与者对语言景观使用的实际感受,并判断他们对语言景观及其教学价值的初步认识是否有所转变。

此次课堂协作分析过程全程录像,以确保在不干扰参与者自然行为的前提下,对其分析过程进行细致观察。在分析过程中,参与者依据研究者所提出的启发式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将分析内容详细记录在纸上。完成课堂分析后,每位参与者被要求用英文撰写一份研究报告,字数控制在800至1000字之间,用以详尽阐述其分析成果。最终,研究者收集所有图片和报告,以便进行后续的深入分析与研究。

3.4. 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两种类型的数据分析方法。首先是演绎法,侧重评估语言景观活动在激活参与者批判性思维方面的成效。这一分析过程依据学生在语言景观分析活动时的即时反应、以及他们提交的书面报告,系统检视学生对标识个体特征的解析,以识别哪些批判性思维过程被有效激活。通过对每个数据源的细致考察,研究者依据Bloom分类法修订版本中确立的思维层次结构,对学生分析单个标识时所涉及的最高阶思维进行编码,以便聚焦高阶思维过程的激活情况。例如,即便参与者在分析一个标识的过程中明显涉及了理解和应用等低阶思维过程,研究者仅在“分析”这一更高层次上进行一次编码。同时,研究者也必须认识到任何高阶思维过程都可能得到低阶思维过程的辅助。

其次是归纳性,涵盖了学生的回应、互动记录、书面报告以及访谈数据,旨在追踪该活动如何引导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双语话语实践。归纳法的分析重点关注参与者在语言景观调研过程中共同关注的主题,并观察这些主题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因此,该分析采用历时性的视角,对比参与者在项目前访谈、协作分析以及项目后访谈所表达的反思与见解。通过这一对比,研究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活动对参与者语言意识及批判性思维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过程。

4. 结果与讨论

4.1. 激活学习者批判性思维

从量化分析与定性观察相结合的角度来看,语言景观活动在激活高阶思维过程方面的分析结果呈现出中度的表现。具体而言,研究者的确发现了数个高阶思维过程被有效激活的实例,其中尤以“分析”为甚。“分析”在总体上被激活频率最高,占据了约40%的比例,这充分表明该项目在促使学习者激活高阶思维过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个研究结果与国外相关文献中的论点相契合,即将语言景观融入外语课堂有助于增强学生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与理解 [3] [15] [16] [17] 。在数据分析中,研究者观察到学生在分析符号和解构语言景观中的社会意义时,批判性思维得到了显著激活。通过对课堂活动录像的细致观察,研究者发现学生在讨论标语的语言翻译和音译问题时,自发地超越了教育者启发式分析框架的界限,进一步探讨了语言的地位问题。例如,在一次课堂讨论中,有一名学生指出,将具有中文特色的“指示指令信息”直译为英语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并以“小草微微笑,请你旁边绕”(The Grass Is Smiling at You, Please Detour)为例进行了说明。这一例子表明,学生能够通过认识自身的语言现实和语境,来评价英语语言使用的适当性,这一过程被编码为“评价”类别。

此外,学生们还展现出超越狭义语言范畴的能力,他们能够将颜色等视觉特征与抽象概念相联系。在一次互动中,学生们将红色、黄色与国家身份相联系,并将这些颜色的使用与文化和民族服装传统的分类形式相结合。这个例子表明,学生们能够就周围的语言使用表达他们的社会政治观点,这一过程被编码为“分析”类别。学生们展现出详细阐述和合理化自身观点的能力,这进一步证实了语言景观活动在激活学生批判性思维方面的积极作用。

尽管语言景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激活高阶思维的潜力,但在高阶思维类别中,评价和创造过程鲜有涉及。此外,研究者还观察到大量低阶思维处理实例的存在,部分参与者在符号认知方面仍停留在较为表层的水平。这一现象在学习者对符号类型、语言使用以及英文字母相对于中文出现频率较高的评论中尤为明显。通过仔细观察互动视频,研究者发现学生们认为英文更为突出仅仅是因为想吸引更多外国人。尽管这一观察体现了某种程度的分析能力,但学生们未能进一步探讨符号的其他特征,这反映出高阶思维过程如“评价”并未得到有效激活。

4.2. 激发学习者能动参与话语实践

除了分析语言景观如何有效激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过程之外,研究者还采用了一种更具归纳性和历时性的数据分析方法,旨在探究学习者在参与项目时如何更深入地融入双语语言环境之中。中英文两种语言之间的复杂关系构成了语言景观独特语言生态的一个显著特征,英语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研究者还将重点探讨学习者如何通过对语言景观数据的深入分析来增强自身的双语语言意识,特别是他们如何在这个问题上展现出更高的自主能动性,进而推动对语言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探讨。

自项目前访谈开始,研究者即观察到参与者对于英语在语言景观中显著地位的明确认知。数名学习者提及了他们在公共空间普遍经历的英语无处不在的现象,然而,他们对于英语存在背后所蕴含的权力问题,其探讨尚显浅薄。

通过对课堂活动中收集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者发现语言景观分析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调动并深化现有社会语言学意识的框架。这一框架进而为学习者更积极地探讨双语在权力与不平等问题上的分歧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一意识提升的过程中,一个关键元素在于分析如何引导学习者观察符号的多模态意义,这为他们进一步思考元素排列如何体现语言与权力关系提供了有力支撑。研究表明,学生们不仅审视了标志中语言的存在与否,还关注到语言的相对显著性,如字体大小、类型以及信息量的对称性。尽管在学习语言景观的过程中,学生们提及了这些非语言资源在构建符号意义方面的作用,并愿意利用这些视觉元素进行分析,但他们仍缺乏相应的元语言来描述这些不同元素在符号意义构建过程中的交织作用。

项目后的访谈表明,学生们对不同语言存在、缺失及突显的意识增强,似乎有效地促使他们以一种更加反思性的方式参与探讨社会语言学中的不平等问题。特别是,对标识制作者与目标受众的反思,在激发学习者思考某些标志背后更为含蓄的信息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价值。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仅有英语而无中文的存在,往往象征着一种特权。

5. 总结

本文聚焦如何通过引导学习者参与语言景观分析,来提升其双语话语意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借助批判性思维与批判性语言意识的双重视角,研究者深入探讨了某市大学生在3A级以上景区调研语言景观时,如何多维度地理解语言话语的复杂内涵。研究结果表明,语言景观活动在激活与运用批判性思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诸多参与者的表现充分证明了高阶思维过程的广泛应用。同时,本研究亦显示,众多学习者在语言话语中的能动角色认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通过语言景观活动,他们不仅能够识别个人身份的嵌入性,还能在语言之间洞察身份与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而理解这些因素对自身语言选择的影响。这一转变是语言研究批判性转向的关键所在,即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身份与意识形态的载体。这一观点在学习者通过标识所呈现的文字进行深层次语言批判性评估的实例中得到了有力印证。因此,基于语言景观的教学法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法过于侧重语言形式习得的不足,为外语教育注入更为丰富与深刻的内涵。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22年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的综合英语类课程思辨教学模式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Landry, R. and Bourhis, R.Y. (1997)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 23-49.
https://doi.org/10.1177/0261927X970161002
[2] Cenoz, J. and Gorter, D. (2008)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as an Additional Source of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46, 267-287.
https://doi.org/10.1515/IRAL.2008.012
[3] Sayer, P. (2010) Using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as a Pedagogical Resource. ELT Journal, 64, 143-152.
https://doi.org/10.1093/elt/ccp051
[4] Leung, G.Y. and Wu, M.H. (2012)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Heritage Language Literacy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Linguistic Rescaling in Philadelphia Chinatown. Written Language & Literacy, 15,114-140.
https://doi.org/10.1075/wll.15.1.06leu
[5] Hewitt-Bradshaw, I. (2014) Linguistic Landscape as a Language Learning and Literacy Resource in Caribbean Creole Contexts. Caribbean Curriculum, 22, 157-173.
https://hdl.handle.net/2139/40060
[6] 尚国文. 语言景观与语言教学: 从资源到工具[J]. 语言战略研究, 2017, 2(2): 11-19.
[7] 魏笑梅. 语言景观视角下外语教学策略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6): 55-57.
[8] 文月娥, 贺桂华, 吴莉. 语言景观融入汉英翻译教学研究[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 15(3): 73-78.
[9] 林慧, 林青. 语言景观在新疆南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实践中的路径模式探究[J]. 喀什大学学报, 2023, 44(2): 107-113.
[10] Paul, R. and Elder, L. 如何通过思辨学好一门课程[M]. 北京: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16.
[11] Halpern, D. (1998) 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for Transfer across Domains: Dispositions, Skills, Structure Training, and Metacognitive Monitor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3, 449-455.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53.4.449
[12] Shohamy, E.G. and Gorter, D. (Eds.) (2009) Linguistic Landscape: Expanding the Scenery. Routledge, New York.
https://doi.org/10.4324/9780203930960
[13] Gorter, D. (2019)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Linguistic Landscape Research: About Definitions, Core Issue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In: Pütz, M. and Mundt, N., Eds., Expanding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Linguistic Diversity, Multimodality and the Use of Space as a Semiotic Resource, Multilingual Matters, Bristol, 38-57.
https://doi.org/10.21832/9781788922166-005
[14] Malinowski, D. and Maxim, H.H. (2020)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Mobilizing Pedagogy in Public Space. Springer, Berlin.
https://doi.org/10.1007/978-3-030-55761-4
[15] Rowland, L. (2013) The Pedagogical Benefits of a Linguistic Landscape Project in Jap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16, 494-505.
https://doi.org/10.1080/13670050.2012.708319
[16] Malinowski, D. (2015) Opening Spaces of Learning i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Linguistic Landscape.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 95-113.
https://doi.org/10.1075/ll.1.1-2.06mal
[17] Roos, J. and Nicholas, H. (2019) Linguistic Landscapes and Additional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Dressman, M. and Sadler, R.W., Eds., The Handbook of Informal Language Learning, Wiley, New York, 243-255.
https://doi.org/10.1002/9781119472384.ch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