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探究
Research on the Double-Innovation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Styl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DOI: 10.12677/ve.2024.133121, PDF, HTML, XML, 下载: 43  浏览: 73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邓雄峰: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学院 湖南 衡阳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高职院校双创教育Chinese-Styl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ouble-Creation Education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人才培养的需求日益凸显。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来源,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推动高职院校教育现代化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将探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分析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意义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e demand for talent training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s the main source of training technical talen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 on the important task of training high-quality technical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the double-innovation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promote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and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double-innovation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style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reform strategie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ouble-innovation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文章引用:邓雄峰.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探究[J]. 职业教育, 2024, 13(3): 747-751. https://doi.org/10.12677/ve.2024.133121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心任务之一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徐伟侠 [1] 在研究中指出,高职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双创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和创新实践中。本文就围绕这一背景探究高职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改革,着眼于解决当前教育体系中存在的挑战,特别是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通过分析现有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以期为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案,激发学生的潜能,推动教育与时俱进。

2.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

2.1.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创新能力的重视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这就表明高等职业教育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育向创新能力培养型教育转变,教育不再只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2.2. 深化产教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如何更好地结合市场需求,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直接对接。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新技术的应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渠道,需要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加强对行业动态和岗位技能需求的关注,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确保教育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相吻合。这种紧密结合不仅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还能促进学生的就业和创业。

2.3. 信息技术整合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向,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需要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包括互联网、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这意味着教学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环境,如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教学策略,以及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等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技术适应能力。

2.4. 课程改革

赵文晖、龙宝新 [2] 在教育研究中指出,教育现代化追求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在此趋势下,需要扩大教育覆盖面,提高教育质量,尤其是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这不仅涉及课程内容的改革,如增加关于创业理论和案例分析的课程,还包括提供实际的创业实践机会,如创业项目孵化、企业实习等。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资源和支持。

2.5. 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因此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标准。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还要有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和实践操作。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发展,鼓励他们参与行业实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水平。

由此可见,中国教育现代化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不断改革和创新,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3.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意义

3.1. 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理念是指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以及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建立一套符合当前时代特点的教育体系。双创教育通过系统性和连续性的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创新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而且双创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实践和体验学生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勇于尝试、不断追求进步。

3.2. 有助于促进教育与产业的融合

陶璇 [3] 在分析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校的双创教育也受到了更多关注。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在教育中鼓励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业活动中。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使得理论知识能够紧跟产业发展需求,保持其实用性。而且在双创教育中高职院校可以培养出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实习、创新创业项目等方式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了解企业运作模式,提前了解职场环境,这样毕业后就能更快地融入企业,提高就业质量和满意度。

3.3. 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双创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社会对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职院校通过加强双创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而且双创教育强调实践、体验和探究,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需要进行创新 [2] 。通过引入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参与到真实的产业创新和创业实践中去,从而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4.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教学措施

4.1. 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理念,贯穿教育过程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教学。其主要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问题导向、合作学习和实践教育教学模式。因此,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应贯穿该理念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提升实践能力。如通过项目式教学,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开展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此外,双创教育可以实行创新创业导师制,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导师制,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丰富且具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机会,如实习、实训、参与创业项目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加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4.2.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教育背景,完善知识体系建设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正致力于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教育现代化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以支撑国家的持续发展。孙晓喜、彭显焱、邬勇 [4] 指出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立足于国家的教育现代化战略,完善知识体系建设。这样的体系建设不仅包含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更融入了中国教育的特色,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需求 [4]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并建立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先进的设备和资源,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和实验。如在信息技术专业中,教师可以设立智能制造实验室,安排学生参与软件开发项目,让学生参与创新研究并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项目中,加深理解。或者是进行跨学科教学,鼓励跨学科合作与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的能力,以满足国家科技发展、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高素质水平的领军人物。

4.3. 凸显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目标,深化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是人才培养教育过程中最为基础的要素和载体,课程建设也是教学的基础建设和核心内容。贺书伟、刘湘 [5] 认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理念下的双创教育是多层次、多维度、全方位的,它不仅关注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利益和社会的整体进步。因此高职院校应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目标,注重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在实际双创教育中通过开设创业实践课程、组织创业实践活动和实习实训以及与各企业合作,开展研学合作项目,引入企业资源和技术支持等,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和创业管理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的机会和概率 [5] 。其次,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优秀的导师团队,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导师,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项目培训和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挑战。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探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尤其是双创教育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而且双创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式的革新,更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通过上述措施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双创教育的体系,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基金项目

2022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创新创业课程对新时代高职学生思想成长的引领力研究(ZJGB2022336)。

参考文献

[1] 徐伟侠.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三全育人”落实机制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37(1): 1-6 19.
[2] 赵文晖, 龙宝新.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逻辑体系与建构路径——基于“输入-输出”一体化视角[J]. 中国成人教育, 2023(15): 3-8.
[3] 陶璇.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文化自信的渗透[J]. 知识文库, 2023, 39(19): 29-32.
[4] 孙晓喜, 彭显焱, 邬勇.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英语教育的理念更新与实践路径[J]. 航海教育研究, 2023, 40(2): 32-37.
[5] 贺书伟, 刘湘. 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 2024(3): 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