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初中英语教师语用失误现状研究
A Stud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agmatic Error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DOI: 10.12677/ae.2024.145734, PDF, HTML, XML, 下载: 37  浏览: 82 
作者: 杨 玲: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初中英语教师语用失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 Pragmatic Errors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文化交际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只关注社会语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不同文化交流的需要。英语因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无疑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工具。因此,外语教学的目标也应当从传统的语言技能的培养转向跨文化交际技能和语用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仍存在语用失误的现象,而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语用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研究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课堂观察法对万州某初中的英语教师的语用能力情况进行现状研究,分析可能存在的语用失误,探寻其背后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教师语用失误问题的有效策略。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that only focus on social language have become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Due to its status and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English undoubtedly becomes an important tool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the goal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also shift from the cultivation of traditional language skills to the cultivation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pragmatic abilities. In current English teaching, there is still a phenomenon of pragmatic errors among teachers, which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wareness and pragmatic abilities.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sta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nducts a current study on the pragmatic competence of English teachers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Wanzhou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 methods, analyzes possible pragmatic errors, explores the reasons behind them, and proposes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eacher pragmatic errors.
文章引用:杨玲.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初中英语教师语用失误现状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5): 565-57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5734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全球化,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此,语言的研究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传统的基于结构的语言学习转向面向功能的语言学习。外语教学也因此从传统的注重文本而非真实语境、忽略社会交际功能的教学方式,转向注重语言交际功能的教学方式。外语教育的目标也传统的强调语言技能的培养转向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学生要通过学习和运用英语了解不同文化,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在新时代表现出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 [1] 。因此,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然而,由于考试的压力,英语教学仍然注重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忽视了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许多学生虽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但在实际沟通中却表现不佳。为了减少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需要教师自身避免语用失败,提高语用能力。因此,本研究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出发,对万州某初中的英语教师的语用能力情况进行现状研究,分析可能存在的语用失误,探寻其背后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教师语用失误问题的有效策略。

2. 语用能力的定义

语用能力作为一种更普遍的交际能力的基本方面之一,随着语言学和语用学研究的发展而发展起来。

Chomsky (1977)将“语用能力”一词定义为对语言的恰当使用 [2] ,而Thomas (1983)认为语用能力是指人们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和特定的目的使用语言,并且能够在上下文中理解语言,并进一步将其分为语言语用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 [3] 。中国学者刘绍忠(1997)认为语用能力是指说话者明确表达意图的能力,以及能够根据上下文与他人进行交流 [4] 。

综上所述,尽管学者们对语用能力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即它是一种在适当情况下有效使用语言的能力。并且在二语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缺乏语用能力可能会导致不恰当和无效的沟通。

3. 教师语用失误的定义和分类

3.1. 语用失误的定义

Jenny Thomas于1983年发表的“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中首次提到“语用失误”这一术语,因此她将语用失误定义为:只要听话人所感知的话语意义与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或认为应该为听话人所感知的不同,这时就产生了语用失误 [5] 。此外,她强调,如果说话人和听话人没有相同的文化背景,那么跨文化语用失误是肯定发生的。例如,听话人无法得到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听话人误解了说话人的意思,听话人将明确的话语看作是模糊的话语以及说话人希望听话人能够理解他的意图,但却忘记了两者的知识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以上的这些例子都容易导致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发生。

3.2. 语用失误的分类

Thomas (1983)将语用失误分为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被成为“语用失误二分法” [5] 。语言语用失误是指说话人不能够得体地使用他所知道的语言结构规则,换句话说,是指说话人在表达自己的特定意图或实施具体的言语行为时,不能够是本族语者在同样场合使用的语言结构。事实上,语言语用的失误是由于无法理解相互的语言和功能而造成的。语言语用失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具有不寻常目标语言的表达;二是错误地使用当地语言进行表达;三是不同的话语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理解。

社交语用失误源于在社交场合交际双方依据各自的文化价值取向而忽略了对方的文化价值取向来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言语行为,属于社交规则运用得不合适。当语言使用者忽视目标语言得惯例和传统以及社会和文化规范和价值观时,就会出现社交语用失误的现象。何自然(1986)认为,社交语用失误是指由于对话双方文化背景差异的误解而影响语言形式选择的交际失误,它与谈话双方的身份,语域,话题熟悉程度有关 [6] 。

多年来,Thomas的“语用失误二分法”被许多学者和研究者广泛接受,但仍有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 [3] 。李元胜(2004)基于Thomas的“语用失误二分法”理论,考虑了非语言交际,将语用失误划分为三种类型,在Thomas的分类基础上增加了行为语用失误 [7] 。龙翔和黎政(2002)首先考虑了非言语交际语用失误,但他们没有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详细研究 [8] 。非言语沟通包括四个维度:肢体语言、对象语言、辅助语言和环境语言。行为语用失误是一种非言语沟通失误,与通过肢体语言、手势和面部表情传递以及表达信息的过程有关。

本研究主要遵循Thomas的语用失误分类,但也加入了非言语交际语用失误,尤其是行为语用失误,来探讨初中英语教师的语用失误问题。

4. 初中英语教师语用失误现状

课堂观察是观察教师教学行为的最直接的方式。笔者通过见习,对万州某中学初二年级的英语教师进行了观察,借助英语课堂上的笔记,可以收集到关于教师的语言表现和教学行为的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对教师的语言表现和教学行为的观察,笔者发现教师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量的语用失误。因此,本研究将从语言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行为语用失误三个方面来阐释教师在课堂的语用失误现状。

4.1. 语言语用失误

语言语用失误与语言本身有关,根据Thomas (1983)的分类,语言语用失误包括两部分:由于缺乏对目标语言表达习惯的理解而错误地使用母语表达,其次是机械地将母语表达转换为目标语言 [3] 。

首先是违反目标语使用者的语言习惯和滥用其他语言习惯进行目标语表达。例如,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在对他人表达感激之情时,他们会说“It’s my pleasure./Don’t mention it. You’re welcome./Not at all.”但有少部分的英语教师会使用“Never mind./It’s doesn’t matter.”来进行回答,由此就出现了语言语用失误。而在母语表达中,表示感谢和道歉都可以用“没关系”进行表达,而在英语表达中“Never mind./It’s doesn’t matter.”只能用于道歉的回答。

其次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误解导致了语言语用失误。在言语行为理论中,当说话人以一种间接的方式表达意图时,听话人仅从字面上理解而无法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时,就容易产生语言语用失误。例如,在课堂上,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或发出请求时,一些教师选择用“of course”进行回答。而“of course”表示某物是显而易见或众所周知的,它与“Yes, indeed”的表达相似,但在具体的情况中又表示不同的含义。例如,当某人问你这家餐厅好不好吃时,“Of course”的回答可能意味着“What a silly question!”这种暗示时不礼貌的,可能会让听话者感受被侮辱了。这一语言语用失误的原因可能是教师将“Of course”翻译为中文的“当然”,但却忽略了它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最后是语法意义与语用意义之间的混淆导致了语用失误。语法研究语言规则,而语用学研究语言规则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的使用,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在交际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到语言的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例如在英语中,情态动词“should”和“must”都具有推测的含义,但它们的用法却不同。“must”表推测具有现实基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而“should”表示推测是没有显示基础的支持,因此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没有“must”那么大。虽然教师们具有较强的语法能力,但在特定的语境下仍有可能忽略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导致语言语用的失误。

4.2. 社交语用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是对对话与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的误解。

首先是由于赞美和回应的差异而造成的交际语用失误。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赞美和回应的内容存在差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经常对他人的赞美进行否定以表示谦卑,而西方人在多数情况下会直接接受他人的赞美并表示感谢。为此,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往往会出现尴尬场面,导致误解和交流中断。例如在布朗教授做了三个小时的学术报告之后,你想赞扬他的演讲。此时,大部分老师会说“Dr. Brown, You’ve made a wonderful speech.”,这就容易导致社交语用失误,因为这种夸赞夸大了事实,违背了合作原则的质量原则。而在英语国家,人们倾向于用一些小细节来赞美别人,并且在西方文化中,学术报告严谨而专业的,提倡从事实中寻求真理。所以“wonderful”这个词并不常用于学术报告的赞美,并且这种赞美很容易让人感到不舒服,认为这是一种虚伪的吹捧,这就导致了社交语用失误。

其次是由于拒绝方式的差异而导致的社交语用失误。在中国,人们非常强调礼貌和委婉,认为直接拒绝别人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因此,中国人在回应别人的邀请时,总是说一些含糊的话,例如“谢谢”,没有明确的“是”或“不是”的回答。但这种拒绝的方式在英语国家被认为是一种敷衍了事。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被强调,人们更喜欢以坦率的方式与彼此交谈。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中,拒绝方式的不同会导致社交语用失误。例如在这道题中“A Chinese student is at a foreign friend’s home. Tom: Would you like some coffee? Li Ming:_______ A: Thank you. B: Yes, please. C: No, please don’t go to any trouble. D: Certainly”大部分教师会选择直接接受,但仍有部分教师选择说“Thank you”或者“Certainly”这种模糊的回答就忽略了西方的文化背景,导致社交语用失误。

4.3. 行为语用失误

跨文化语用失误包括言语交际语用失误,如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以及非言语语用失误,即行为语用失误。非言语语用失误是由于跨文化交流中,非言语语言使用不当,与包含口头和书面语言的交流不同,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更复杂和模糊,涉及的范围也更广。

笔者在见习中通过观察教师在和别人打招呼时发现,教师常常采用拍拍肩膀或者招手的方式,而在英语国家,问候时触摸或者拍拍肩膀时不合适的,他们更喜欢亲吻脸颊或只是口头问候。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告知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要正确使用打招呼的方式,避免出现行为语用失误。

5. 初中英语教师语用失误的原因

5.1. 教师语用意识不强,语用知识获取不足

教师语用意识的强弱与学生的语用能力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用意识。然而,尽管初中英语教师肯定了语用学习和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仍然缺乏足够的语用意识。此外,多数教师无法明确语用失误的概念,不能掌握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语用知识,所以他们就很难采用基于语用理论的语用策略,最终导致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沟通中不可避免地发生语用失误。

5.2. 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语言与文化相互关联,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使用与文化密切相关。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往往导致交际障碍,最终导致语用失误。教师的文化素养也是影响教师语用能力、产生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近年来,由于英语教学对文化意识的重视,文化差异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英语教师逐渐肯定了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虽然教师对文化和文化教学持有积极的态度,但有时这种态度与实际的教学行为存在差异。许多教师在实际的课堂上仍然会忽视语言的文化背景,或是将这类知识进行简单的介绍和传递,导致在实际的语言沟通中出现困惑和障碍,增加了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5.3. 教师缺乏语用教学经验

在中国,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由于普遍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和真实的跨文化交流的机会,教师以前学习到的语用知识和跨文化理论知识难以巩固,并逐渐被遗忘,最终导致实际交流中的语用失败。另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教师在特定情况下识别和选择正确语域的能力有所下降。许多教师虽然可以明确沟通中的语境,但仍然存在语用失误的情况,因为他们没有注意到语言上下文因素的变化,选择了错误的语域。

5.4. 英语教学中缺乏真实语境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当前的初中英语教材逐渐注重语用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投入。然而,由于传统英语教学和考试制度的局限性,语用知识在教材中的比例仍然不够全面。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语言知识结构的掌握,自然而然地忽视了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的培养。此外,目前的初中英语教材中仍存在一些语用失误现象,如违反语用原则、英语交际语境不一致、语境不够真实等。因此,作为教材的直接使用者,不够全面的语用知识和不够真实的语境必然会导致教师的语用失误。

6. 提高初中英语教师语用能力的建议

6.1. 提高文化素养,学习语用知识

语言语用失败是由母语的负迁移以及对目标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够了解引起的。因此,英语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培养有利于语言教学的文化意识和语用能力。此外,光有文化意识还不足以支撑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还必须掌握语用知识,如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并将语用知识融入到词汇、语法教学中,以此来提高语用能力。

6.2. 提供语用教学培训,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语用教学需要在真实的语境下进行,但事实上,许多英语教师没有出国的机会,所以他们很少接触到真实的文化背景和语境。因此需要对教师进行目标文化知识和语用教学策略的培养。只有当教师有丰富的目标文化知识,教师才能够在教学中提供相应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目标语言。此外,教师还应观摩大量优质英语课堂,从优质课当中学习正确的语用表达,以此来提高自身的语用能力。

6.3.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创设真实语境

许多语用失误是由不恰当的教学方法造成的,因此新课标指出,教师应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语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并且能在段时间内取得理想效果。此外,语言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了解这门语言,从而掌握这门语言的使用方法、使用场合。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英语教材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并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语境,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将自己所获取的文化背景信息传递给学生。

7. 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初中英语教师由于语用意识不强、语用知识储备不足、文化素养较弱、语用教学经验不足、缺乏真实语境导致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出现语言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以及行为语用失误。基于此,英语教师应当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培养,加强语用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并根据不同的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创设真实的语境,补充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Chomsky, N. (1977) Essays on Form and Interpretation. North-Holland, Amsterdam.
[3] Thomas, J. (1983)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https://doi.org/10.1093/applin/4.2.91
[4] 刘绍忠. 语境与语用能力[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7(3): 25-32.
[5] Thomas, J. (1983) Applied Lingu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6] 何自然, 阎庄. 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6(3): 52-57.
[7] 李元胜.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2): 112-116.
[8] 龙翔, 黎政. 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对比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S3): 70-78.